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項佗

鎖定
項佗(?—公元前191年),又寫作“項他”、“項它”。“他”、“它”皆讀作“佗”音。 [19-20]  是西楚項氏宗族將領,項羽堂兄的兒子,先後擔任魏相、西楚柱國、碭郡長。曾作為主力大將與亞將周蘭、裨將龍且出兵救援齊國。在項羽敗亡後,項佗歸順劉邦,封平皋侯。 [1-2] 
本    名
項佗
別    名
項他,項它,劉它
所處時代
秦朝→西楚→西漢
出生地
下相
逝世日期
公元前 191年
官    職
魏相→西楚柱國/碭郡長
爵    位
平皋侯
諡    號
侯第位次
121
食    邑
580户

項佗人物生平

項佗聯齊援魏

項佗(tuó),西楚項氏宗族將領,論輩分是項羽的堂侄。 [8]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進攻魏王魏咎,魏相周巿向齊國、楚國求救。齊王田儋、楚將項梁分別派出將領田巴、項佗隨同周巿救援魏國,最終救援失敗,魏相周巿戰死,魏王魏咎自殺。 [3-4] 

項佗定陶逆戰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漢王劉邦平定三秦,東出函谷關,收服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卬等諸侯王,又號召齊國趙國一同進攻西楚。 [27]  項佗當時曾任職魏國的國相,與龍且率領楚國軍隊,和漢將曹參灌嬰在定陶縣開戰。曹參灌嬰定陶縣南部擊敗龍且、項佗的部隊。 [5]  [6]  項佗的同族將領項襄在定陶縣以客將軍的身份從屬漢軍。 [21-22] 
四月 [35]  ,漢軍攻入西楚首都彭城。 [5]  [6]  西楚霸王項羽於是從齊國回師,在彭城大敗漢軍。 [28] 

項佗相魏抗漢

各國諸侯王見漢軍大敗,脱離漢的聯軍而與楚約和。 [29]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魏王魏豹也叛漢聯楚, [30]  劉邦派酈食其説服魏豹不成,八月,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率兵擊魏。 [33] 
擔任魏相的項佗前往魏國,統率步卒與魏國大將柏直、騎將馮敬共同對抗漢軍。 [7]  楚魏聯軍與漢軍左丞相/大將韓信、假左丞相/步卒將曹參 [34]  中大夫 [36]  /騎將灌嬰開戰。魏軍把重兵布守在蒲坂津,封鎖臨晉縣河關。韓信故意多設疑兵,陳列船隻假意要渡過臨晉河關,暗中命令將軍高邑 [32]  率領伏兵從夏陽木罌缻渡河,奇襲安邑。 [31]  韓信乘勢與曹參東進,在東張大敗魏軍,乘勢攻下安邑、曲陽、武垣、平陽等地,俘虜魏豹,平定了魏地。 [34]  [37] 

項佗主力救齊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彭越在魏地流竄,斷絕楚軍糧餉,韓信攻破齊國。 [23-24]  項羽讓項佗擔任大將龍且擔任裨將,出兵去救援齊國。 [8] 
項羽麾下將領龍且留公旋周蘭韓信灌嬰等人擊敗。漢軍騎將灌嬰平陽縣擊破楚國部隊,降服西楚首都彭城,俘虜西楚柱國項佗。連場大戰之後,裨將龍且戰死,亞將周蘭、大將項佗被生擒。 [9-11]  項羽此時腹背受敵又糧草不繼,劉邦兩次派遣使者要求歸還人質,於是楚漢雙方議和,以鴻溝來劃分界線,項羽送還劉邦父母妻子。 [12]  依照後來項佗以郡長身份投降、周蘭二次被灌嬰俘虜的情況來看,雙方此時或交換戰俘,項佗、周蘭被劉邦放歸西楚。 [25] 

項佗歸漢封侯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項羽敗亡。 [13] 
漢六年(公元前201年),項佗以西楚碭郡長的身份歸順劉邦,西楚項氏的諸位宗親全部被赦免,劉邦項伯為射陽侯,封項襄為桃侯,封項佗為平皋侯,另有一位名字失考的項氏成員被封為玄武侯,諸項全都被賜姓為劉氏。 [14]  [26] 
漢高帝七年十月癸亥日(公元前201年11月18日),正式受封平皋侯,食邑五百八十户,在功臣侯者中排名第一百二十一位,功勞與戴侯秋彭祖(一説軑侯利蒼)相當。 [15] 
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劉它(tuó)去世,諡號煬。 [16] 

項佗史料記載

史記·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魏王乃使周巿出請救於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巿救魏。
《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曹參)至河內,下修武,渡圍津,東擊龍且、項他定陶,破之。
《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灌嬰)擊項羽將龍且、魏相項他軍定陶南,疾戰,破之。
《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灌嬰)擊破楚騎於平陽,遂降彭城,虜柱國項佗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平皋,項它,漢六年以碭郡長初從,賜姓為劉氏;功比戴侯彭祖(秋彭祖),五百八十户。(高祖)七年十月癸亥,煬侯劉它元年。(惠帝)五年,恭侯遠元年。(景帝)元年,節侯光元年。(武帝)建元元年,侯勝元年。(武帝)元鼎五年,侯勝坐酎金,國除。(侯第)百二十一。 [17] 
漢書·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第三》:魏王使周巿請救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巿救魏。
《漢書·卷三十九·蕭何曹參傳第九》:(曹參)東擊龍且、項佗定陶,破之。
《漢書·卷四十一·樊酈滕灌傅靳周傳第十一》:(灌嬰)擊項羽將龍且、魏相項佗軍定陶南,疾戰,破之。
《漢書·卷四十一·樊酈滕灌傅靳周傳第十一》:(灌嬰)擊破楚騎平陽,遂降彭城。虜柱國項佗
《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食其還,漢王問:“魏大將誰也?”對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騎將誰也?”曰:“馮敬。”曰:“是秦將馮無擇子也,雖賢,不能當灌嬰。步卒將誰也?”曰:“項它。”曰:“不能當曹參。吾無患矣。”
《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第一》:羽使從兄子項它為大將,龍且為裨將,救齊。
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平皋煬侯劉它,漢六年以碭郡長初從,功比軑侯,侯,五百八十户。實項氏,賜姓。(高帝)七年十月癸亥封,十年薨。(位次)百二十一。孝惠五年,共侯遠嗣,三十四年薨。孝景元年,節侯光嗣,十六年薨。建元元年,侯勝嗣,二十八年,元鼎五年,坐酎金免。七世,元康四年,它玄孫之孫長安簪嫋勝之詔復家 [18] 

項佗侯國世系

平皋侯國世系
平皋侯(前201年—前112年)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註
一世
平皋煬侯
劉它(項佗)
10年
前201年-前191年
本項氏,賜姓劉
二世
平皋共侯
劉遠
34年
前190年-前156年
劉它子
三世
平皋節侯
劉光
16年
前156年-前140年
劉遠子
四世
平皋侯
劉勝
28年
前140年-前112年
劉光子 [2] 

項佗親屬成員

堂叔:項羽西楚霸王,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兵敗自刎。
兒子:劉遠漢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襲爵平皋侯,在位三十四年去世,諡號共。
孫子:劉光漢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襲爵平皋侯,在位十六年去世,諡號節。
曾孫:劉勝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襲爵平皋侯,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因酎金事件被撤銷爵位和封國。
晜孫劉勝之,漢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居住於長安,爵位為簪嫋,被恩典詔復家 [1]  [16] 
參考資料
  • 1.    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8-09]
  • 2.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8-09]
  • 3.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魏王乃使周巿出請救於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巿救魏。章邯遂擊破殺周巿等軍,圍臨濟。咎為其民約降。約定,咎自燒殺。
  • 4.    班固·《漢書·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第三》:魏王使周巿請救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巿救魏。章邯遂擊破殺周巿等軍,圍臨濟。咎為其民約降。約降定,咎自殺。
  • 5.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灌嬰)擊項羽將龍且、魏相項他軍定陶南,疾戰,破之。賜嬰爵列侯,號昌文侯,食杜平鄉。復以中謁者從降下碭,以至彭城。
  • 6.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曹參)至河內,下脩武,渡圍津,擊龍且、項他定陶,破之。東取碭、蕭、彭城。
  • 7.    班固·《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食其還,漢王問:“魏大將誰也?”對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騎將誰也?”曰:“馮敬。”曰:“是秦將馮無擇子也,雖賢,不能當灌嬰。步卒將誰也?”曰:“項它。”曰:“不能當曹參。吾無患矣。”
  • 8.    班固·《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第一》:羽使從兄子項它為大將,龍且為裨將,救齊。
  • 9.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灌嬰)東從韓信攻龍且﹑留公旋於高密,卒斬龍且,生得右司馬﹑連尹各一人,樓煩將十人,身生得亞將周蘭。
  • 10.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項王聞淮陰侯已舉河北,破齊、趙,且欲擊楚,乃使龍且往擊之。淮陰侯與戰,騎將灌嬰擊之,大破楚軍,殺龍且。
  • 11.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灌嬰)擊破楚騎於平陽,遂降彭城,虜柱國項佗。
  • 12.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漢遣陸賈説項王,請太公,項王弗聽。漢王復使侯公往説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許之,即歸漢王父母妻子。
  • 13.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户,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
  • 14.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 15.    司馬遷·《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平皋,項它,漢六年以碭郡長初從,賜姓為劉氏;功比戴侯彭祖(秋彭祖),五百八十户。(高祖)七年十月癸亥,煬侯劉它元年。(惠帝)五年,恭侯遠元年。(景帝)元年,節侯光元年。(武帝)建元元年,侯勝元年。(武帝)元鼎五年,侯勝坐酎金,國除。(侯第)百二十一。
  • 16.    班固·《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平皋煬侯劉它,漢六年以碭郡長初從,功比軑侯,侯,五百八十户。實項氏,賜姓。(高帝)七年十月癸亥封,十年薨。(位次)百二十一。孝惠五年,共侯遠嗣,三十四年薨。孝景元年,節侯光嗣,十六年薨。建元元年,侯勝嗣,二十八年,元鼎五年,坐酎金免。七世,元康四年,它玄孫之孫長安簪嫋勝之詔復家。
  • 17.    史記·卷十八  十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表三)  .子夜星[引用日期2021-09-20]
  • 18.    〔漢書〕◎ 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  .子夜星[引用日期2021-09-20]
  • 19.    班固著·顏師古注·《漢書注·卷一·高帝紀第一上》:項它。〔師古曰:“它字與他同,並音徒何反。”〕
  • 20.    班固著·顏師古注·《漢書注·卷一·高帝紀第一下》:會天下誅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長治之。〔師古曰:“它,古佗字也,書本亦或作他,並音徒何反。〕
  • 21.    司馬遷·《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桃,以客從,漢王二年從起定陶。以大謁者擊布。侯,千户。為淮陰守。項氏親也,賜姓。十二年三月丁巳,安侯劉襄元年。奪,絕。二年,復封襄。十年,哀侯舍元年。景帝時,為丞相。建元元年,厲侯申元年。元朔二年,侯自為元年。元鼎五年,侯自為坐酎金,國除。【侯第】百三十五。
  • 22.    班固·《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桃安侯劉襄,以客從,漢王二年起定陶。以大謁者擊布。侯,千户。為淮南太守。項氏親。三月丁巳封。七年,孝惠七年,有罪,免。二年,復封。十六年薨。【位次】百三十五。孝文十年,懿侯舍嗣,三十年薨。建元元年,厲侯由嗣,十三年薨。元朔二年,侯自為嗣,十五年,元鼎五年,坐酎金免。六世,元康四年,襄玄孫之子長安上造益壽詔復家
  • 23.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彭越常往來為漢遊兵,擊楚,絕其後糧於梁地。漢四年冬,項王與漢王相距滎陽,彭越攻下睢陽、外黃十七城。項王聞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東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復為楚。越將其兵北走谷城。漢五年秋,項王之南走陽夏,彭越復下昌邑旁二十餘城,得谷十餘萬斛,以給漢王食。
  • 24.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韓信已定臨淄,遂東追廣至高密西。楚亦使龍且將,號稱二十萬,救齊。
  • 25.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灌嬰)攻苦、譙,復得亞將周蘭。
  • 26.    《欽定四庫全書·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按史記項伯名纏,封射陽侯,子睢,封后以罪除。平皋侯名它,碭郡長,至曾孫勝,罪除。桃侯襄,最後封,子舍為丞相。而四侯中,玄武侯者,史記、漢書年表俱遺之。
  • 27.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漢二年,出關,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合齊、趙共擊楚。
  • 28.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
  • 29.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漢之敗卻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漢降楚,齊、趙亦反漢與楚和。
  • 30.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六月,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國,即絕河關反漢,與楚約和。
  • 31.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魏王盛兵蒲坂,塞臨晉,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度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鮓渡軍,襲安邑。魏王豹驚,引兵迎信,信遂虜豹,定魏為河東郡。
  • 32.    司馬遷·《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祝阿,以客從起齧桑。以十隊將入漢。以將軍定魏太原,破井陘,屬淮陰侯,以缻度軍。擊籍,及攻豨,侯,八百户。
  • 33.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漢王使酈生説豹,不下。其八月,以信為左丞相,擊魏。
  • 34.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月餘,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別與韓信東攻魏將軍孫遫軍東張,大破之。
  • 35.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四月,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
  • 36.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楚騎來觽,漢王乃擇軍中可為騎將者,皆推故秦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習騎兵,今為校尉,可為騎將。漢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臣願得大王左右善騎者傅之。”灌嬰雖少,然數力戰,乃拜灌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
  • 37.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因攻安邑,得魏將王襄。擊魏王於曲陽,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取平陽,得魏王母妻子,盡定魏地,凡五十二城。賜食邑平陽。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