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音準

鎖定
歌唱和樂器演奏中所發的音高,能與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稱為音準。有些樂器在製造或調音時就有音準要求。歌唱和樂器演奏過程中,隨時都要通過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來解決音準。音準的取得,有賴於敏鋭的聽覺、優良的樂器、精湛的技巧與適宜的演出環境。
歌唱及絃樂器管樂器的音準,當有鋼琴伴奏時,都以平均律為準則;但由於平均律的許多音程聽起來並不嚴格協和,所以在獨唱、獨奏、重唱、重奏時,常常需要偏離平均律而趨近純律五度相生律,才算達到音準要求。
中文名
音準
外文名
Intonation
解    釋
歌唱和樂器演奏中所發的音高
決定因素
形體結構、音孔位置、體積變化、空氣温度
演唱者
聽覺,技巧
演    奏
預先試聽

音準調節

打擊樂等無音高樂器以外,根據音調的可調節性,樂器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音準固定音高

音高必須在演奏前就調好,如鋼琴、豎琴定音鼓木琴鐘琴等,為了能夠適應各類調性的樂曲,必須用平均律調音;
空氣温度也會影響到音準。就鋼琴講,根據物理學定律,氣温升高,使弦膨脹,波長變長,音變低;氣温降低,使弦收縮,波長變短,音變高;即音調與温度呈反比關係。 [1] 

音準浮動音高

音高由按鍵來確定,這類樂器包括有鍵的銅管和木管,通常按照平均律確定按鍵的位置(銅管的各級泛音是純律,長笛單簧管的十二度超吹則是五度相生律的十二度音程),在吹奏過程中音高還可以通過嘴形和氣息的控制進行微調,讓曲調傾向於其他音律;

音準自由音高

音高可以連續變化,這類樂器包括絃樂器、長號和人聲,它們能夠奏出任何音律體系中的任何音高,其中絃樂器由於採用五度相生律的定弦方法,獨奏時往往會無意識地奏出符合五度相生律的音程,而當絃樂與鋼琴合奏時又會向鋼琴的音準靠攏,從而奏出平均律的音程。
當然,這種分類不是絕對的,例如吉他,由於指板上品的存在,它屬於固定音高樂器,然而由於按弦的位置不同,或運用某些演奏技巧(如滑弦),音調會有所改變,此時它具有浮動音高樂器的性質。手風琴口琴由於受簧片的影響,它們也可以認為是浮動音高的樂器。絃樂器在遇到空弦時,應該當作固定音高樂器來處理。

音準調節方法

不管什麼類型的樂器,音高都是可以調節的,這裏的調節指的是演奏前的準備工作,作好調節工作,可以使樂隊的音準保持一致。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各類樂器音高的調節方法:

音準鋼琴

鋼琴有88個音,每個音都同時由3根琴絃產生(只有在低音區是1根或2根琴絃),因此這3根琴絃必須具有完全一樣的音高。鋼琴按平均律定音,早期完全依靠調音師的耳朵,音準儀問世後,調音的速度和準確性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而且它比人的耳朵更具有科學性。

音準

音的高低決定於鼓皮的大小,小軍鼓大鼓是無音高樂器,用鼓側面的螺絲可以調節音高,但實際意義並不大。現代的定音鼓靠調音槓桿來調節音高,調音原理和大鼓是一樣的,但這要比大鼓方便得多,音準可以跟鋼琴、吉他或長號作比較,也可以用音準儀測量。

音準絃樂器

調音僅限於空弦,主要依靠調節絃軸來實現。低音提琴和吉他的絃軸用的是帶齒輪和螺紋的微調裝置,它們的調音比木製絃軸方便得多。所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上大都使用弦鈎,用弦鈎上的微調螺絲更為方便,況且弦鈎的不會影響音色。

音準豎琴

豎琴有46根琴絃,演奏前必須調音,它的調音比鋼琴方便得多。

音準管樂器

因為影響管樂器音高的因素很多,例如管長和按鍵的位置等,這些因素都是可以調節的,所以管樂器是調音步驟最複雜的樂器(詳見第七章)。
現在,音準儀被廣泛運用在調音中,音準儀實際上是測定波長的儀器,它能自動把波長轉換成音高,並顯示音的偏差(以音分為單位)。音準儀在使用以前必須給一個標準波長,即a1音(小提琴和中提琴上的A弦)的波長,通常為78cm(440Hz),某些樂隊也採用435、441等各種值,隨着季節的變化,這個值應有所不同(具體原因將在第七章作解釋)。
研究表明,人對音和波長的感覺呈等比關係。例如把a1定為78cm(440Hz)後,a3就應定為19.5cm(1760Hz),反過來A就應定為3.12m(110Hz)。當然,在鋼琴和樂隊中,遵循等比數列並非是好事,因為在和聲中它會破壞的音的結合性,因此使用音準儀時,還是嚴格遵循儀表上的數值為好,始終把每個音都定在音準偏差為零的位置上。

音準鋼琴音準

通常認為音準就是音的標準。也有的解釋成音準是音的準確程度。後一種解釋在樂器的生產中應用得比較廣泛。
按照國際標準規定:鋼琴的小字一組a(a1)為78cm(440Hz)(a1=78cm)。鋼琴全音域的88個弦組中,各有自己的波長(音準),通常不能變更。影響音準的主要因素是:弦的品質、弦的張力及弦的直徑、長度等。在這些主要因素中,弦的直徑、長度等一經確定下來,就不再改變,唯有弦的張力與弦架、音板、絃軸等的工作性能發生着密切的聯繫,這對於保證鋼琴的音準起到一定作用。唯才音樂鋼琴與提琴、六絃琴類的絃樂器不同,這些絃樂器在使用的時候,需要臨時張緊琴絃來調音,用完以後要把琴絃組重新鬆弛下來。鋼琴的音準一經調好,就不再有意識地松退,而是力求得到較好的穩定。保持鋼琴較長時期內音準穩定不變,就是鋼琴音準穩定的含義。按照不同音名調好音(定好波長)的每根鋼琴絃,所受到的張力在700--1400牛頓之間,能夠使琴絃在這樣張力的條件下工作而張力保持長期不變,是鋼琴音準穩定不變的基礎。
空氣温度也會影響到音準。就鋼琴講,根據物理學定律,氣温升高,使弦膨脹,波長變長,音變低;氣温降低,使弦收縮,波長變短,音變高;即音調與温度呈反比關係。
大多數中外樂器在演奏之前,總要進行一次音準的檢查和調整(調律),而且通常是由演奏者自己完成的,唯獨號稱“樂器之王”的鋼琴,因其結構複雜,調律技術要求高,所以,鋼琴調律工作,就只能由專職的調律師來承擔。
鋼琴所採用的是從理論上計算出來的“十二平均律”,即各個半音之間的距離均為100音分,以便於轉調。鋼琴統一使用“國際標準音”,即鋼琴鍵盤上小字一組的78cm(440Hz)。
調準音律的鋼琴,全部琴鍵應與標準音按一定音程關係達到規定的音高。在十二平均律的關係中,同度、八度音程非常純正,四度、五度音程也很協和,但需要有微小的音差(如純五度是700音分,其他律則是702音分),以便於轉調,這正是其他律制所不能做到的。
相反,音不準的鋼琴一經彈奏,便會出現同度及八度的同音弦(鋼琴上每個音多由二至三根同音弦合成)聲音不集中、不純,顯得散亂;八度音之間相差大;各音間的音程關係也不甚準確;協和感差,使聽覺上突兀、不自然。這樣,演奏樂曲時,不僅音樂的美感遜色了,甚至造成對聽覺的擾亂,如給兒童練習,更會造成錯誤的音準概念,是十分有害的。
為了正確檢驗鋼琴的音準,最好用標準音叉(a1=78cm)或校音器來鑑別,如發現音高或音準與音叉、校音器有誤差,就應該早些請專業鋼琴調律師作調整。
關於鋼琴的音準如何基本上能保持:首先,平時要儘量少移動,以減輕鬆弦跑音程度,每次大搬動後,都要即時給予調整。再者是,鋼琴千萬不能放在太陽直射和靠近取暖器的地方。因為,鋼琴裏的木質絃軸板及音板對温度變化極為敏感。氣候温差更大時,會使琴絃的音高出現失常,由此,有條件的,最好每年為鋼琴調律及調整至少兩次以上,凡是音樂會用的鋼琴,則都應於每次演奏前進行十分認真細緻的調律,以保證演奏效果的完美。

音準小提琴音準

音準是小提琴的“靈魂”和“生命”,是伴隨小提琴學習全過程的永恆話題,同時也是最難突破的問題。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尤其是初學者往往發現自己所演奏的旋律不那麼悦耳,問題就出在音準上。筆者認為,要處理好小提琴的音準問題,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加強練習。

音準音階練習

對於大多數提琴愛好者和初學者來説,最愛練習和演奏的是那些讓人感動的完美的旋律,最不愛練習的可能就是枯燥的音階了。其實,堅持練習音階,是建立和鞏固內心的音高抽象位置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許多情況下,音階的階梯型出現或部分出現可作為旋律出現在提琴曲中。在所有的小提琴作品中,那些輝煌的快速經過句和高難度的華彩樂段都是各種音階的組合。
同時,音階也可以建立手的框架,更好地建立手指的觸感。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海菲茨説:“小提琴演奏技術的基礎就是音階,它是小提琴演奏技術最重要的方面。”可見,練習音階,要作為提琴演奏者最為重要的基礎練習,一定要做到每天堅持練習、認真對待,對解決提琴各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音準問題將有莫大幫助。
同時,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只要開始拉琴,內心就要唱譜;譜唱得多了,內心就會構成一種抽象的音符形象,每一個音在內心都會有一個固定的位置,當你所演奏的音沒有達到這個位置時,耳朵所聽到的音高並沒有和內心提前估計的這個音高的抽象位置所重疊——或高於這個抽象位置,或低於這個抽象位置,練習者也就可以判斷出這個音是否準確了。

音準預先聽覺

怎樣獲得純正的音準?這就要求音樂聽覺積極地活動,能夠敏鋭地察覺出所要求音高的細微偏差。演奏前必須先有聽覺準備,如果缺乏這種準備,手的任務則無法完成。依照音樂聽覺的不同敏鋭程度、音樂經驗積累及演奏能力的不同來發展聽覺的準備能力,即“預先聽覺”,這是純正的音準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對自己的樂器發出的音高預先就有一個概念,才能夠逐漸提高自己發出純正音準的能力,培養自己積極主動的聽覺能力和獨立糾正不準的音的能力。
但是,即使對所要奏出的音高有非常清楚的聽覺概念,如果演奏者不具備從樂器上把它們奏出來的客觀條件,聽覺概念本身還不能保證純正的音準。所以,正確的左手姿勢十分重要。“手的框子”和“雙接觸的原則”是兩種訓練左手姿勢的有效方法。所謂“手的框子”是指:在任何把位,左手的四個手指要儘量保持準確的一四指之間的純四度關係;演奏雙音時,則要儘量保持準確的一四指之間的純八度關係。它的目的在於通過穩定一指和四指,從而找到二三指的準確位置。“雙接觸的原則”是指:除了手指按弦以外,在低把位時,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的邊側在放鬆的狀態下輕觸琴頸的兩邊;在四把位以上時,食指側邊離開琴頸,拇指和手的不同位置接觸琴身,堅持同時有兩點接觸提琴。它的目的在於,建立左手在提琴各把位的手感,保證手指按弦的力量。在這種練習中,一定要注意拇指與手的不同部位的放鬆,切忌不可讓這兩點相互用力,也就是通常我們常説的“不要把琴捏死。”

音準揉弦

在學習和基本掌握了揉弦技術後,有些演奏者在揉弦時會出現音準不穩定甚至一揉絃音就偏高的問題。揉弦分為三種類型:手指揉弦,手臂揉弦,手指尖揉弦。這三種揉弦在速度、幅度、強烈程度上都可以有很大的變化,都有它們各自的特點和音色,不同作曲家的作品要有不同的揉弦,這樣才能準確表達不同的音樂風格。但這三種揉弦的相互結合,能給表演者在音色和表情方面廣泛的可能性和更有個性的聲音,有這樣技巧的演奏者,就能把他對音色的感覺準確地表現在他的聲音中。
許多人在使用揉弦後,容易不考慮音樂整體表現的需要,只想要聲音一個個的美而不是合理的一句句的美,這樣就一味地猛揉弦,不考慮右手方面的技巧或是考慮不周,這樣非但不能發出好的聲音反之使右手的缺點掩蓋起來或是產生缺點,必須認真考慮右手的一切技巧,合理地運用弓速,弓壓,冷靜考慮什麼樣的弓速、弓壓應該加進什麼樣的揉弦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在動作上,揉弦表面的現象是同時與右手動作開始和不斷地運動的,但實際上它也應當是在右手動作帶動下產生的,如果揉弦的主動動作過多必然影響弓子的平衡,運弓就會產生不穩定的現象而影響發音,從而影響到揉弦的音準。
小提琴的音準問題是綜合性問題,並會一直伴隨小提琴學習的全過程。只要注意以上問題,多加練習,就能掌握好音準,演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

音準音準問題

小提琴演奏藝術是一門獨特的表演藝術,它的音色曼妙悦耳、沁人心脾、它宛如優美的歌聲在你耳邊盈繞。與其它藝術表現所不同的是,它是一次性的、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了,所以,小提琴表演藝術又稱為“時間的藝術,流動的藝術”。正因為如此,它在演奏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在演奏過程中不允許出現錯誤,而在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之一,就是音準問題。小提琴的音準與其本身的構造有關,其它樂器如:鋼琴、琵琶等,它們有鍵盤或音品,只要把音調準,演奏者開始演奏即可,在演奏過程中不存在音準問題。這類樂器具有一種“有形”的鍵盤,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非常直觀,這種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到音高位置的音準稱為“視覺音準”。而像小提琴一樣諸如此類的絃樂器,它們擁有一種“無形”的鍵盤,眼睛只能看到黑黑的指板,卻看不到具體的音高位置,這樣就給演奏着帶來一定的困難。掌握這類音準需要有很好的耳朵,即對音高非常敏感,這種靠耳朵去辨別音準的稱為“聽覺音準”。無論是視覺音準還是聽覺音準,我們都必須很好地把握。下面,將從三個方面討論音準的關係問題:

音準物理音樂

音準本身是一個很籠統的、相對的概念,我們就這個問題從物理角度進行簡要的論述。人類對自然界中的聲音經過大量的研究後,從中找到了CDEFGAB這七個基本音級,其中A是78cm(440Hz),我們人為地把A定作標準音,只要是78cm的音就是A,這個音不但用於樂器當中,就是在生活中應用的也比較多,例如:汽車的喇叭聲和電話的來電聲如果都是用的A,就要根據這個標準進行製造。根據這個標準音推算出C約為1.31m(261.6Hz)等,這種用數學方法算出來的音高我們稱之為“物理音高”。現在發明出專門測量音高的儀器,選定幾個音用儀器去校對,如果同儀器的音一致就不顯示,若同儀器的音高不一致則會提示你是偏高或偏低。物理上的音高屬於純理論的音高、是一種物理現象,一種絕對概念,容不得一點馬虎。在應用過程中,音樂音高與物理音高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在演奏之前,先要同標準音A校對,而後再根據五度關係把其它幾根弦調準。這個時候如果用波長儀器測量的話,會發現實際音高和測量音高存在差異,實際音高已經比較準了,但測量後的音高有些不準。經研究調查,也證實了實際音高與物理音高存在誤差,這個誤差一般為四、五個音分左右。我們的耳朵不但聽不出來這個誤差而且聽上去還很和諧。這僅僅是調絃時的音準,在實際演奏樂曲當中隨着樂思的變化,實際音高與物理音高不可避免存在許多差異,我們把這種實際音高稱為“音樂音高”。音樂是用來表達人或物的思想感情的,無論是自己演奏還是聽別人演奏,能充分表達樂曲的思想內涵,音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音樂屬於時間的藝術,具有一去不復返的特性,所以,我們要在音準方面多下功夫。
由此可以看出,物理音高是一種機械的、單一的,純理論的音準概念,而音樂音高是一種靈活的、多邊的、帶有人的思想感情的音準概念。物理音高是音樂音高的基礎,音樂音高是物理音高的昇華和體現,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音準音高律制

音樂音高除了與物理音高有關以外,還與樂器的律制有關。律制是根據一定的生律法產生一系列的音,形成一種體制,構成一種律制。世界上廣泛應用的律制有三種,即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純律,三種律制各有優點,採用五度相生律旋律優美,十二平均律則為轉調提供了極大的律制條件,而純律則是雙音及多音同時發聲時較和諧,小提琴基本採用五度相生律,最明顯的特徵是導音傾向性比較突出。例如G大調的導音到主音,即# F—G,若# F偏高一點,人們聽上去比較舒服,否則總有一種音不準的感覺。 b B大調的導音到主音即A— b B,為了突出它的傾向性,增強它的解決強度, b B要低一點。
因為律制的不同導致一些音有小小的差別,例如,# F與 b G在十二平均律中是一個音,而在五度相生律中則是兩個音,# F要離G近一點, b G則要緊靠還原F。在實際的應用中,不可能只用單一的一種律制,往往是幾種律制相結合地應用。1,遇到一串上行的三度雙音時,縱向要採取十二平均律,雙音或多音同時發響時則要求和諧,十二平均律滿足了這個要求。兩個半音一樣,傾向性也不突出,奏出的雙音非常和諧,這僅是一個雙音的效果,從橫向去看,為使旋律更優美,要用五度相生律,突出導音到主音的傾向性。2,遇到上行八度時,縱向要求用純律,以求雙音更和諧,橫向用五度相生律,使得旋律更優美。律制和音準有一定的關係,知道了其中的規律,就會為我們的演奏帶來方便。

音準演奏方面

因小提琴不是固定音準的樂器,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絕對音準。某個音準是否準確,這取決於它和其它音之間的關係,因為音高都是相對的。
在實際演奏應用中,我們剛看到樂譜就應該在大腦中有大概的印象,這種大腦能預先感覺到實際音高的能力叫“預先聽覺”,這一能力要建立在良好的音樂聽覺上。開始演奏後,萬一有不準的音應及時糾正。動作非常快,在耳朵剛聽到,大腦還未接受到的這個時間內及時糾正,當然,時間是非常短暫的。這應建立在左手熟練的基礎上,為此,我們必須大力提高左手技巧以求作到手指一按下去就音準。另一方面,在拉一連串音符時,速度越快,我們對於絕對音準的要求就降低了點。例如練習音階與琶音,慢練時,我們的耳朵對每個不準的音都非常敏感,因此要用慢速把音拉準是非常困難的。改用快速拉音階時,只要頭尾兩個音及強位置的音比較準,就能使聽者較為滿意,因此,是比較容易的。所以小提琴的音準訓練,應從慢、從嚴要求,逐步確立自己的音樂聽覺能力,培養自己的“音準糾錯”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綜上所述,小提琴的音準雖然是比較難的,但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還是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程度的,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勤學苦練。只有解決了音準問題,我們在演奏中才不會有後顧之憂,使我們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到音樂表現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達到藝術的新境界

音準長號音準

長號演奏音準問題。長號被稱為“管樂中的絃樂”。長號演奏者要有相當好的音準概念和音樂感受,否則便不能發揮這件樂器的全部特性。第一,培養良好的聽覺習慣和音樂感受。在鍵盤樂器、絃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這些旋律樂器中,我認為銅管樂器,尤其是長號的修習難度是最大的。因為其它樂器都有相應的按鍵比如鍵盤和木管樂器和可見的把位位置如各種提琴,長號雖然在理論也有七個把位,但是它的每個把位上又能演奏出許多經緯交織的泛音,同樣的第五把位,演奏者的力度稍異就能演奏出升C、升F、降B等音,演奏者如果沒有相當好的音樂感覺和音準概念,樂曲一定會被演奏的一塌糊塗。良好的聽覺習慣和音樂感受是把握長號音準的重要前提。首先要牢牢把握住長號音域即低音、中音和高音區的全音階半音階的音高,最好能夠隨即吟。

音準二胡音準

音樂的四大基本要素音高、音值(節奏)、音強、音色,在弓弦樂器當中,音高,也就是音準,是最重要的。二胡與其它絃樂器如小提琴等,必須依靠聽覺和手指來控制音高,不像鋼琴和揚琴有固定的位置,因而音準的要求便不易達到。二胡還是一種多律制混合使用的民族拉絃樂器,在不同的樂曲中定音的高度和方式,音律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而演奏中的按音音準除了一般的標準(十二平均律)外,還要取決於樂曲的不同調式、調性以及不同的音樂風格和韻味。比如説,《二泉映月》、《長城隨想》或是廣東音樂的《鳥投林》、潮州音樂的《寒鴉戲水》,其音準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音程的關係、距離也因樂曲而異。當然,無論對於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演奏家,十二平均律應該是最基本的音準概念。這一點與小提琴、大提琴是有很大區別的。小提琴凡遇上半音關係都是兩個手指儘量靠近,也就是説其半音距離小於鋼琴的半音音程。
弓弦樂器音準控制不好主要有兩種原因,其一是辯音能力的缺陷,即拉不準自己不知道。辨音能力主要形成於先天,先天不足的人可以通過經常聽錄音和利用鋼琴、楊琴等有固定音高的樂器來訓練自己的耳朵。後天的努力雖説也有作用,但往往不濟於事,特別是年齡稍大以後,這種情況最好是選學一些有固定音高的樂器為宜。
弓弦樂器音準控制不好的另一原因是技術不熟練和方法掌握不當。也就是説,音不準感覺到了但是未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手指。所以要做到拉準音,必須有敏鋭的聽覺能力加上熟練的手指控制能力,兩者缺一不可,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項和控制音準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調好純五度的零絃音,然後用食指按高把位比如説琴絃高八度的純五度內外弦音。如果零絃音準確而高把位的五度偏大或偏小,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內外弦不同廠家出品,則必須更換其中某一根弦以求統一。二是內外弦從千斤到調絃軸部分與琴桿之間的傾斜角度相差太大,此時必須重新調整至一致為止。
保留指和“食指切位法”的運用不僅給快速的演奏帶來方便,也使得音準的控制變得容易一些。保留指的概念即是儘量不做不必要的手指動作,經濟地使用手指。比方説5 6 7 1用(1)(2)(3)(4)指,上行時按下的手指不要抬起,下行時就不需要重新接指。特別是食指的保留可以幫助您在演奏4 1弦、7#4弦等較為難於掌握音準的調性和位置的曲目的時候做到得心應手。“食指切位法”即把食指放在4 1弦或高把位的5 2位置、7#4弦或高把位的1 5位置,還有其它定弦、高把位的2 6或6 3位置,食指相對固定地保留儘量不移動,穩定位食指的音位,那麼其它手指使很容易操縱了。
控制音準最大的難處當在於換把。換把分為“移指”換把和“清指”換把兩種情形。其區別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不滑音和沿音的換把。另外,根據手指的應用還可分為同指換把和異指換把。同指換把相對來説音準比較容易控制,異指換把,特別是要求不要出現滑音,那就難度較大了。
許多二胡演奏者沒有認真區分移指換把和滑指換把的不同效果,而是每換把必滑音,這是不應該的。雖説二胡不象小提琴,小提琴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換把是不滑音的,儘管二胡、竹笛民族樂器滑音的應用相當廣泛,但不需要滑音的場合也是很多的。所以必須能夠隨心所欲地馭移指和滑指兩種方法,同時做到準確地控制音準,才是一個合格的演奏家。
二胡音準的控制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説在“墊指滑音”、“定把滑音”、揉弦等技巧使用的時候,一定要穩定住把位特別是食指的位置。由於沒有指板的依託,使得二胡的音準控制成為難事,但也恰恰是沒有了指板的二胡能夠演奏一些很有特色和韻味的民族風格的曲調。二胡音準的控制固然應該在技術練習上狠下功夫,但最終靠的還是自己的耳朵。最終能幫助您的還是您的耳朵。

音準音準訓練

音準訓練儀
音準訓練是學習音樂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培養習樂者對音準的判斷力,大多數初學者不具備準確的音準判斷力,需要進行大量反覆地練耳訓練,通過聽覺強化對某一個音的手指觸弦位置和按弦力度的練習,以準確的控制音高。
傳統的方法是通過讓習樂者進行視唱練耳訓練達到準確的控制音準,但這需要專門的課程培訓,花費較多的時間。尤其對胡琴和小提琴等無碼位絃樂器,不像鋼琴、揚琴和琵琶、吉他等有明確的音高演奏位置和碼位,其音準須通過聽覺和控制手指觸弦位置、按弦力度來協同控制,更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訓練。
傳統訓練方法包括:1.在樂器上標記音位刻度,希望習樂者通過視覺幫助解決音準問題,但如果音位刻度不準確,會導致習樂者的聽覺誤差。即使在手指觸弦位置正確的情況下,也會因為手指觸弦的力度偏重或偏輕而產生音準偏差的現象。2. 用電子琴示範演奏教師陪練方法,這樣需要老師和學生在時間上的配合才行,不適用於學生個人練習。另外,這些方法缺乏對所演奏音和與之相對應的同音高標準音的差異進行量化指示。
電子校音器是一種測量樂器聲音波長並指示音名及音準偏差的電子儀器。也有一些老師用電子校音器對習樂者進行輔助音準訓練,電子校音器能夠顯示組序(弦序)、音名及音準偏差,但是不能顯示所校音的音高,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電子定音器也作為習樂者進行輔助音準訓練的工具,電子定音器是一種能發出樂器各個琴鍵或琴絃標準聲音的裝置,所發標準音與實際樂器發音比對,從而達到校正樂器音準的目的,目前的定音器一般是通過單個按鍵或一組雙向選擇鍵來逐個發出所存儲的標準音,要找到所需的標準音,要經過多次按動按鍵才能實現,使得習樂者對樂器中相鄰或相近的琴鍵或琴絃所發音的高低變化規律根本無法表達,既繁瑣也不直觀,而且也不能顯示標準音的音高,這樣對於習樂者和音樂愛好者來説很難將音高的感性認識與樂譜中的音高標註位置緊密的聯繫起來。

音準合唱音準

(一)出現音準問題的原因
小學階段合唱團成員的年齡一般在6歲到11歲,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團體,針對音準問題出現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
1、學生本身的原因
首先,一二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兒童的音準、咬字、句式都受到限制,因此對音準的感覺是相對差的。六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兒童處於變聲期,嗓子易疲勞,對音準也很難把握。
其次,每個人對音準的感覺是有差別的,有的是天生的(樂感)音準很好,有些是通過後天的學習樂感很好。單聲部演唱是培養和判斷音準最好方法。在單聲部的練習中,對於音準不是很好的同學總會在演唱中不斷尋找準確的旋律作為依靠。有些同學本身不知道準確的旋律是什麼,有些同學他們腦海中雖然知道卻無法準確地唱出來。對於這些同學,他們一旦失去了那些音準好的同學作為依靠或者旋律出現轉調又或者出現臨時的變音記號時就會出現跑調。
2、伴奏、指揮及歌唱環境的原因
伴奏是合唱中很重要的因素,有時伴奏的不當會使隊員找不到準確的音高,高低聲部通常是合唱中的薄弱部分,伴奏在演唱中過分突出低聲部的旋律時會使高聲部出現音準問題,更嚴重則會出現節奏上的問題,反之亦然。指揮是合唱團隊的領導者,指揮的不當提示也會造成音準問題。例如在合唱中指揮給了過高或過低的手勢,或太注重合唱團隊的表情使隊員情緒緊張,又或指揮者忽略了某處的變化音的提示等等,都會造成合唱團的音準問題。
(二)解決音準問題的對策
音準問題是演唱形式中最重要的標準,然而音準問題又是較難克服的問題,它會受到氣息、咬字吐字、排練及歌唱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1、科學的訓練方法及隊員、作品的選擇合唱是音樂的一種歌唱形式,科學的發聲方法有助於兒童更高層次的學習和團隊更好的發展。
首先是氣息的訓練。兒童的普遍問題是氣息淺,吸氣的方法不對。培養口與鼻子同時吸氣的方法,把氣吸到肚臍下方,避免吸氣過程中出現肩膀上提的錯誤歌唱姿態。
其次要訓練兒童的咬字和吐字,一般按照“一聲平讀課文的方法” 清晰大聲地朗誦歌詞。
再次,旋律視唱練習。所謂的旋律視唱練習是為了增強兒童的“樂感”,有助於對音準的把握。在合唱歌曲各聲部的學習階段也應採用這種“單旋律”訓練。所謂單旋律訓練,就是每個聲部分開來訓練,等各個聲部的旋律熟悉以後再合在一起訓練,這樣有助於避免聲部間出現旋律互跑的問題。
最後,“模唱”,兒童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模仿,那麼可以根據兒童這一特點,先安排他們聽原版,這樣可以給他們一個整體上的概念,有助於對歌曲的理解和把握。三到五年級的兒童組成的合唱團是最理想的團隊,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基本上還沒有出現變聲期,是人生中比較有特色的聲音階段。兒童的音域較窄,一般在 c1-e2 之間,通過訓練可能會擴寬到 b—f2 之間,但是,合唱作品的選擇不易過高也不易過低,因為童聲合唱作品的選擇應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給學生的作品不易太難太大。選擇適合的兒童合唱作品可以提高兒童的興趣,也可以減少演唱中出現音準問題。
2、專業的指揮和伴奏指揮是一個合唱團的靈魂,因此專業的指揮應該具有很高的音樂文化修養及專業知識。在演唱過程中指揮可以調整合唱隊整體音量的高低、節奏、表情、以及整體的效果,如果指揮不專業是很難發現和做到這些的。在演唱時一旦發現有音準、音色突出的不和諧的音符時,指揮都可以及時委婉地指出,避免因個人而造成的團隊不和諧。一個合格的指揮不但在演唱中發揮作用,在平常的訓練中也起到很多的作用,可以引導隊員迅速理解作品少走彎路。對一個優秀的專業指揮來説,還應學習一點兒童心理學,關注兒童的心理變化,引導他們處於一個最佳歌唱心理狀態
伴奏在合唱中也很重要,一個專業的伴奏不僅可以減少業餘伴奏因台上緊張而出現的種種狀況,而且可以準確而美好地表達出作品的風格和和聲。合唱伴奏儘量用原譜伴奏不要主旋律伴奏,避免聲部之間的不平衡而導致影響到音準問題。伴奏要控制好節奏和音量的平衡,合唱的焦點是合唱團的演唱而不是伴奏,不能因伴奏者個人的情緒打破合唱團整體的協調。
3、合唱隊形的排列和環境變化心理調節
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讓各聲部之間拉開差距,這樣可以避免聲部間的干擾造成的音準問題。讓音準好的同學站在前排或靠近話筒的位置,音準不好的同學均勻的安排在音準較好同學的周圍,這樣可以幫助音準不好的同學找音準輔助對象。
有排練時的音準狀況好的現象,這就要求指揮或者負責人員做好演出前的心理安撫工作,讓同學們能在演出中發揮正常的演唱水平,不因場地的變化而影響到合唱團演唱水平的正常發揮和總體效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