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音樂智能

(心理學名詞)

鎖定
音樂智能是指人能夠敏鋭地感知音調、旋律、節奏、音色等的能力;是指察覺、辨別、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這項智能包括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這項智能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強,與生俱來就擁有音樂的天賦,具有較高的表演、創作及思考音樂的能力。適合的職業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揮家、音樂評論家、調琴師等。音樂大師貝多芬,男高音演唱家多明戈,中國著名指揮家曹鵬等都是具有較強音樂智能的代表人物。
中文名
音樂智能
外文名
Musical Intelligence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應用範圍
教育心理學

音樂智能含義

音樂智能是指人能夠敏鋭地感知音調、旋律、節奏、音色等的能力;是指察覺、辨別、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這項智能包括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這項智能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強,與生俱來就擁有音樂的天賦,具有較高的表演、創作及思考音樂的能力。適合的職業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揮家、音樂評論家、調琴師等。音樂大師貝多芬,男高音演唱家多明戈,中國著名指揮家曹鵬等都是具有較強音樂智能的代表人物。
“音樂智能”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的一種智能類型,“音樂智能”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現在加德納所著的《智能的結構》一書,包括個體對音樂的表現力、創作能力和欣賞能力。音樂智能的核心能力成分是對音調、節奏、旋律和音色敏鋭地感知、辨別和表達的能力。多元智能將音樂作為人類智能獨立存在形式的確認,形成了人們對於音樂在個體智能的建構發展中的新的認識,也使得人們重新審視音樂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1] 

音樂智能重要性

音樂智能不像語言或邏輯數理智能那樣對於人類發展不可或缺。但是,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需要以音樂為手段,培養心靈的美感(和諧、統一)。對兒童進行音樂智能的培養,能夠鍛鍊其對音樂的興趣和欣賞能力,陶冶情感,激發創造性,以達到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此外,音樂可以鍛鍊一個人的思維。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從小學習樂器的人身上發現,他們的頭腦反應速度較快,悟性較高。這是因為,從小學習樂器的孩子很早就開始鍛鍊注意力的分配,手眼的協調和反應,甚至是通過識譜來鍛鍊記憶力。

音樂智能音樂智能在音樂教育領域中的實踐

加德納不僅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還將這一理論的視角投向了教育領域,在此之上引申出的教育與政策的理論在世界各地的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美國以及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都對這一理論產生了興趣,並紛紛研究實踐。
在國外成功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所進行的教育實踐中,有許多成功運用和開發音樂智能的教學策略,如多元智能理論的產生地——哈佛大學“零點項目”所研究出的“多彩光譜項目”中,對音樂領域的認知能力的評估包含音樂創作活動和音樂感知活動兩種。音樂創作活動是指評估兒童音高和節奏的準確度以及音樂記憶能力,音樂感知活動是對兒童音高和音準的辨別能力的評估。音樂領域活動的實施基於具備豐富的環境和各種音樂器材的“多彩光譜教室”。兒童在研究者所設計的遊戲和活動中進行探索,教師則作為這個過程中的觀察者和追隨者來確定兒童在音樂領域的智能。“多彩光譜項目”中所涉及的音樂感知、創造性運動的評估內容,為家長和教師對兒童進行教育提供了全面的指導。
美國著名教育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則在其著作《課堂中的多元智能》中設計出將音樂智能運用於與其他核心課程的教學的音樂教學法,分為:“節奏、歌曲、打拍子、吟唱”;“唱片分類目錄”;“‘超級記憶’的音樂”;“音樂概念”;“心境音樂”,這些音樂教學法將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與音樂相結合,如將所教授課程的參考文獻選擇與之相對應的音樂進行教學,所選的音樂教學內容與學習主題相關;將特定的音樂作為課堂的背景來播放,幫助學生調整到放鬆的狀態,以利於記憶學習信息;在教學中利用歌唱時音調的變化對需要講解的觀點、圖案和圖表進行闡述;用特定的音樂為教學內容營造一個合適的氛圍,以使學生在情感上與教學內容達成共鳴。
美國教育家琳達·坎貝爾在《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中所提出的音樂智能的學習方法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在音樂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發展學生的音樂能力,其二是運用音樂教學來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坎貝爾的教學策略包括9項內容:(1)創設音樂智能的學習環境;(2)傾聽音樂;(3)塑造音樂的技巧;(4)唱前熱身;(5)音符;(6)創編課程歌曲;(7)用音樂啓動創造性;(8)在課堂中製造樂器;(9)提高音樂智能的技術。

音樂智能音樂職能測試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音樂智能在人類個體天賦中是最早出現的。並且,童年期是一個人音樂智能發展的決定性時期。尤其是3—5歲,是發展兒童對節奏和音調敏感性的關鍵期。因此,從小培養兒童的音樂智能,不僅有利於兒童的學習和智能發展,還是他們今後人生道路得到精彩生活風景的需要。

音樂智能父母自測

1.您是否能輕易辨別出音調準不準? 是 不確定 否
2.您是否對節奏很敏感,能輕易把握一首歌曲的基本節奏? 是 不確定 否
3.您是否常常一面工作,一面聽(或哼唱)音樂? 是 不確定 否
4.對一首新歌,只要聽過幾次就可以大致地把它唱或彈出來? 是 不確定 否
5.您是否能很輕鬆地把握一首音樂作品中的情緒? 是 不確定 否
6.學外語的時候,您是否善於模仿語音語調? 是 不確定 否
7.您是否能繪聲繪色地朗誦文章? 是 不確定 否
每道題回答“是”得3分,回答“不確定”得2分,回答“否”得1分。17—21分,您的音樂智能很強;12—16分,您的音樂智能較強;7—11分,您的音樂智能一般。
特別提醒:音樂智能可以説是八大智能中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多的一個,但不能絕對地認為只有音樂智能高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樂感好的孩子。確切的説,父母對孩子後天的培養方法是否得當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即使您的音樂智能測試得分不高也沒有關係。注意早期的胎教,讓孩子從小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成長,適當引導孩子學習一些樂器(當然前提是孩子感興趣)都能夠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音樂智能。
一般來説,音樂智能較強的兒童具有如下表現特徵:喜歡選擇音樂活動,喜歡聽音樂、唱歌;能準確地定音;容易記住曲調,還能順利地並正確唱出或演奏出這個曲調;能很快地學會識譜;能自己創作簡單的曲調,善於發現生活中簡單的樂器。

音樂智能寶寶測試

1.唱一首2/4拍的兒童歌曲(如小星星),讓寶寶跟着音樂的節奏拍手。觀察重點:寶寶是否能準確模仿2/4拍的節奏。 是 否
2.放一首活潑輕快的兒童歌曲,對寶寶説:“和媽媽一起來跳舞好嗎?”觀察重點:看寶寶是否能隨着音樂節奏扭動身體。 是 否
3.準備一隻小鼓,或者其他可以敲擊出聲音的東西,對寶寶説:“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打鼓好嗎?”觀察重點:看寶寶是否會有節奏地敲擊鼓。 是 否
4.選一首簡單的短童謠唱給寶寶聽,對寶寶説:“跟媽媽一起唱好嗎?”觀察重點:看寶寶是否能跟唱短童謠。 是 否
5.經常對寶寶唱同一首較長的童謠(也可以放磁帶給寶寶聽),一段時間之後對寶寶説“還記得那首歌嗎?寶寶能不能唱唱看?”觀察重點:看看能重複童謠中的一部分 是 否
6.播放一首簡單的童謠給寶寶聽,幫助他(她)理解歌詞大意。對寶寶説:“能不能用舞蹈動作來表示,告訴媽媽這首歌唱的是什麼意思啊?”觀察重點:看寶寶是否能隨音樂做出相應的動作。 是 否
此測試適用於25—30個月的寶寶。每道題回答“是”得2分,回答“否”得1分。測試分值在6—12分之間,您的寶寶得分越高,説明他的音樂智能發展得越好.

音樂智能環境創設

想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最重要的是為孩子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音樂環境,讓孩子學會傾聽,學習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感情,特別是要鼓勵孩子的自發性音樂活動,以保持他們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2] 
參考資料
  • 1.    (美)加德納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新視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 2.    陳杰琦等編,方鈞君譯.多元智能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