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金林

鎖定
韓金林,1965年12月出生,江蘇省鹽都縣人。國家天文台緻密天體和瀰漫介質研究團組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的兼職教授,中國電子學會會士、理事、射電天文分會主任委員,也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的科學導師、副主任。 [1] 
2020年5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中文名
韓金林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5年12月
畢業院校
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
主要成就
200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出生地
江蘇省鹽都縣
學    位
博士
職    稱
研究員

韓金林人物簡介

1982.9-1986.7 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 大學本科
1986.9-1989.9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碩士研究生
1989.10-1993.5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博士研究生
1986.7 東南大學 工學學士
1989.9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理學碩士
1993.7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理學博士
1998-09--今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研究員
1995-06--1998-09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副研究員
1993-05--1995-06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助理研究員
1993.7-1995.6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助理研究員
1994.9-1995.6 波蘭教育大學天文中心 博士後
1995.6-1998.8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副研究員
1996.1-1996.2 澳大利亞國家天文台 訪問學者
1996.9 澳大利亞國家天文台 訪問學者
1997.4-1997.5 澳大利亞國家天文台 訪問學者
1997.5-1998.8 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 訪問學者
1998.8-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研究員
1998.8-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學術委員會委員
1999.2 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 訪問學者
1999.5.7 中國科學院 青年科學家獎 二等獎
1999.5-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博士生導師
1999.8-1999.9 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 訪問學者
1999.10-1999.12 澳大利亞國家天文台 訪問學者
2000.10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2000.10-2001.1 澳大利亞國家天文台 訪問學者
2000.11 中德馬普合作伙伴小組(馬普學會任命) 組長
2001.7 北京大學 兼職教授
2002.3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首席研究員
2002.2 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合作)
2002.6 國務院 政府特殊津貼
2002.7 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 訪問學者
2002.11 美國哈佛大學/Arecibo天文台 訪問學者
2003.2 澳大利亞國家天文台 合作研究訪問學者
2003.12-2004.1 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 合作研究訪問學者
2004.4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
2004.7 荷蘭萊頓大學天文系 合作和會議
2004.9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005.1 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 合作研究訪問學者
2005.9-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教授
2006.1 美國Cornell大學 訪問學者
2006.2 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 合作研究訪問學者
2006.3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2006.6 中研院天文和天體物理研究所(台北) 訪問學者
2006.8 澳大利亞國家天文台 合作研究訪問學者
2006.12 天文學報 編委
2007.2 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 合作研究訪問學者
2007.2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7.3 澳大利亞國家天文台 合作研究訪問學者
2007.8/9 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 訪問和會議
2007.10 英國Manchester大學 訪問和會議
2007.10 貴州大學 兼職教授

韓金林承擔科研項目

(1) 中國射電望遠鏡陣概念預研,主持,研究所(學校)級,2010-01--2011-12
(2) 脈衝星輻射的研究,主持,國家級,2009-01--2012-12

韓金林學術成果

韓金林長期立足國內艱苦奮鬥,在銀河系磁場、脈衝星研究、天文觀測能力提升及人才培養三個方面為中國天文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對銀河系的盤、暈和旋臂的磁場結構和磁場性質進行了系列性研究,成果被三本國際著名天文教科書成頁介紹、國際重要綜述大段引述和高度評價。在脈衝星輻射的觀測和規律總結、輻射理論和脈衝星運動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豐富成果,被國際同行證實和教科書引用。利用國內小望遠鏡完成了系統性的銀道面偏振巡天觀測,提升了國內射電天文觀測能力並培養了一批人才。
韓金林在國際SCI刊物發表論文97篇,其中(國際三大天文刊物)ApJ 24篇,MNRAS 16篇,A&A 32篇,被他人獨立引用1660次。被二十八個國際會議請做特邀報告或綜述報告,其中5個是IAU Symposium(國際天文聯合會最高級別主題研討會)。
1. 銀河系磁場研究
宇宙磁場的起源和演化是物理和天體物理學中長期沒有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對於不同層次天體而言,行星(如地球)和恆星(如太陽)的磁場測量相對豐富,研究早已深入;星系(由千億顆恆星組成,如銀河系)的磁場因為測量較難而研究得非常粗淺。銀河系的磁場雖極其微弱,但它影響氣體聚集和恆星形成,也是研究極高能宇宙線粒子性質、起源和傳播的重要基礎。過去對銀河系磁場的測量只能到幾千光年範圍,根本無法研究銀河系幾萬光年尺度的整體磁場。
韓金林十幾年來,申請使用國際大射電望遠鏡對大量脈衝星進行幾百小時的觀測,測得了銀河系幾萬光年範圍內磁場強度,揭示了方向和諧的磁場結構,建立了銀盤內太陽附近的磁場結構雙對稱模型。他還利用文獻數據證認出法拉第效應的反對稱全天分佈圖,推證出銀河系暈中上、下反對稱的環向磁場,首次給出星系尺度發電機運行的確切證據,發現了銀河系內磁場從大尺度到小尺度保持方向的證據,利用脈衝星數據首次求得星際磁場在kpc尺度上的能譜分佈。韓金林的研究將銀河系磁場從局域認知發展到整體圖像,不僅對銀河系和宇宙磁場的起源和演化、宇宙微波背景測量等天體物理的多個學科前沿研究有重要貢獻,還為極高能宇宙線起源和傳播研究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基礎,從而促進了粒子物理學前沿的發展。
由世界領先天文學家撰寫、劍橋大學出版的國際經典教科書《Introduction to Radio Astronomy (射電天文導論)》2002年再版時增加了兩頁,介紹有關研究結果並引用了一幅圖;2010年出第三版時保留了相關內容和圖,還增加了大半頁引用和介紹另一幅結果圖。劍橋大學2006年著名教科書《Pulsar Astronomy (脈衝星天文學)》出第三版時也增加了兩三頁內容介紹有關研究結果,並引用四幅圖;2012年出第四版時保留了全部內容。普林斯頓2010年出版、由美國院士撰寫的新教科書《Physics of Interstellar and Intergalactic medium (星際和星系際介質物理學)》也有一頁多介紹韓等人(2006)的磁場測量方法和結果,並引用了一幅圖。他的綜述論文被劍橋2005年出版的《研究天文學家手冊》和2012年新版《脈衝星天文學》推薦閲讀。
正如一些重要綜述所言,“銀河系磁場觀測取得了很大進步”,“主要是脈衝星觀測得到的”。國際同行有關星系磁場和宇宙磁場的重要評述經常多次大段引述有關研究結果和圖,認為“利用脈衝星最好地探測了銀河系盤的磁場”。銀河系局域垂直磁場的結果是“首次給出銀暈的磁場及強度定量估計”,甚至被稱為“先驅的測量”。所建立的銀河系磁場結構模型和銀盤磁場結構和強度測量目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和證實。儘管“確定星系磁場的方向和極性是極其困難的”,韓等人做出了第一例第二例,其“研究結果有説服力,引人矚目”,“對理解銀河系磁場的起源和演化顯然非常重要”。
韓金林被二十多次國際會議請做有關銀河系磁場的特邀報告或綜述,包括IAU Symp.242,259,291和294的四次報告(其中259和294是半小時綜述報告。另一次半小時IAU報告是下面的296)。
銀河系磁場研究的部分成果2005年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 脈衝星研究
脈衝星是恆星死亡後產生的極致密天體。自1968年發現以來,相關研究已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但脈衝星的輻射機制至今仍是天體物理學未解的難題。觀測脈衝星偏振輻射可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韓金林申請使用國際大射電望遠鏡,觀測了大量脈衝星的偏振輻射輪廓(例Han et al.2009),結果被劍橋《Pulsar Astronomy (脈衝星天文學)》教科書多次引用。他系統總結了脈衝星圓偏振輻射的規律,成為理論研究的觀測依據,被《脈衝星天文學》教科書引用。利用偏振輻射幾何和觀測輪廓構造了脈衝星輻射束亮度分佈圖(Han & Manchester 2001),被《脈衝星天文學》教科書和《脈衝星天文手冊》引用。指導研究生研究了星際介質散射效應對脈衝星偏振輪廓的影響(Li & Han 2003),被國際同行證實;指導研究生研究了輻射幾何,被《脈衝星天文學》引用;指導研究生對脈衝星在銀河系裏運動和分佈進行了模擬研究(Sun & Han 2004),並探討脈衝星初始速度的產生機制(Wang,Lai,Han:2006,2007),三篇論文他引有83次。
2023年8月18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天文》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韓金林研究員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的新成果,該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成功探測並解析了一批脈衝星B2111+46磁層中零星雨滴般的微弱矮脈衝輻射,這種矮脈衝輻射族羣是國際上其他射電望遠鏡難以觀測的脈衝星輻射新形態,揭示了脈衝星輻射瀕臨熄滅時,其磁層結構基本不變的物理事實。 [3] 
3. 中德6釐米巡天和國內觀測能力提升
觀測是天文研究的基礎。韓金林利用中德馬普小組合作機會,派送工程師到德國研製接收機部件並參與整機組裝調試,安排學生到德國消化吸收軟件系統,最後引進了6釐米接收機,安裝在烏魯木齊25米望遠鏡上,使得國內首次具備天文偏振測量能力,帶動一批研究課題,如新疆天文台的變源監測、射電覆合線H110a和H2CO譜線觀測、清華大學的木星射電觀測等。
他帶領學生歷時十年,克服各種困難,利用25米射電望遠鏡進行了近五千小時觀測,完成了系統性的銀道面偏振巡天,突破性地利用國內設備發現了兩個大超新星遺蹟。寸有所長,測量了一批別人無法觀測的大超新星遺蹟等目標。在國際天文刊物A&A上發表論文16篇,全是學生做第一作者,其中兩篇還被A&A主編推薦為亮點。巡天完成後,已被三個國際會議特邀做報告,包括IAU Symp.296的半小時報告。
4. 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是持續發展的根本。韓金林近十年來花了一大半時間力行天文教育,2010年獲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他嚴格把關研究生的工作進程,反覆修改論文;還講授《射電天文導論》,開《脈衝星暑期講習班》。已培養了15名博士生和8名碩士生,其中兩名獲得院長優秀獎。畢業生孫曉輝在6釐米巡天中成長,已被悉尼大學挖去做SKA先導研究,論文也被教科書引用;侯立剛綜合大量數據完成了銀河系旋臂結構最新描畫工作,論文自2009年發表以來已被引用40次;指導文中略進行了星系團研究領域的拓展,發表了世界上最大的星系團表,發現了大量引力透鏡和規律,論文被ARAA等最重要綜述引用。
他為大學中學做了二十多場天文科普講座,幾年來都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擔任導師。

韓金林研究成果

2024年5月,國家天文台徐鈞博士和韓金林研究員通過分析研究,揭示了銀河系的暈中有一個巨大的磁環結構。這對宇宙線粒子的傳播、星系氣體的動力學和宇宙磁場演化等研究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觀測結果。該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報》發表。
韓金林研究員通過觀測大批量脈衝星和銀河系外射電源的法拉第旋轉效應,測量出銀河系盤區的大尺度磁場結構,發現銀盤中的大尺度磁場的方向是沿着旋臂,並在旋臂之間翻轉。在銀暈區域,韓金林等研究人員在1997年就率先認證出法拉第旋轉效應在內銀河天空具有反對稱的符號分佈,説明了銀盤上下的銀暈裏具有方向相反的環向磁場結構。國際同行專家綜述評價該結果非常震撼,後續被更多數據證實,為國際天文界廣泛採納,成為銀河系磁場結構模型的基本內容,也被寫入多本國際經典教科書。
韓金林研究員提出將太陽附近的脈衝星法拉第旋率測量值作為本地星際介質的貢獻從河外射電源法拉第效應天空分佈的數值中扣除,這樣就可以得到巨大銀暈的法拉第旋轉效應分佈。徐鈞博士收集了所有相關的數據,同時也憑藉中國天眼FAST測量了很多闇弱脈衝星。 [4] 

韓金林社會任職

2010-10--今 中國天文學會常務理事,常務理事2007-10--今 貴州大學兼職教授,兼職教授2007-10--2010-10 中國天文學會理事,理事2001-05--今 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兼職教授

韓金林獲獎榮譽

  • (1) 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院級級,2010
  • (2)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級,2006
  • (3)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榮譽,院級級,2005
  • (4)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省級,2005
  • (5)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部委級,2004
  • (6) 中國高校科技獎,二等獎,部委級,2002
  • (7) 國家突出貢獻專家,部委級,2002
  • (8) 北京市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一等獎,省級,2000
  • (9) 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二等獎,院級級,1999 [2] 

韓金林代表論著

Han, J. L.; Qiao, G. J.,1994, The magnetic field in the disk of our Galaxy, Astron. Astrophys. 288, 759-772
Han, J. L.; Manchester, R. N.; Berkhuijsen, E. M.; Beck, R., 1997, Antisymmetric rotation measures in our Galaxy: evidence for an A0 dynamo.,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322, p.98-102
Han, J. L.; Manchester, R. N.; Xu, R. X.; Qiao, G. J., 1998, Circular polarization in pulsar integrated profil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300, Issue 2, pp. 373-387
Han, J. L.; Beck, R.; Berkhuijsen, E. M.,1998, New clues to the magnetic field structure of M 31,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335, p.1117-1123
Han, J. L.; Beck, R.; Ehle, M.; Haynes, R. F.; Wielebinski, R., 1999, Magnetic fields in the spiral galaxy NGC 2997,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348, p.405-417
Han, J. L.; Manchester, R. N.; Qiao, G. J., 1999, Pulsar rotation measures and the magnetic structure of our Galaxy,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306, Issue 2, pp. 371-380
Han, J. L.; Manchester, R. N., 2001, The shape of pulsar radio beam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320, Issue 3, pp. L35-L39
Han, Jinlin; Deng, Zugan; Zou, Zhenlong; Wu, Xue-Bing; Jing, Yipeng,2001, The Fundamental Plane of Spiral Galaxies: Search from Observational Data,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Japan, Vol.53, No. 5, pp. 853-859
Han, Jinlin, 2002, Magnetic fields in our Galaxy: How much do we know? (II) Halo fields and the global field structure, in:ASTROPHYSICAL POLARIZED BACKGROUNDS: Workshop on Astrophysical Polarized Backgrounds, held 9-12 October, 2001 in Bologna Italy. Edited by Stefano Cecchini, Stefano Cortiglioni, Robert Sault, and Carla Sbarra. Melville, NY: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2002..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Volume 609, pp. 96-101
Han, J. L.; Manchester, R. N.; Lyne, A. G.; Qiao, G. J., 2002, Counterclockwise Magnetic Fields in the Norma Spiral Arm,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Volume 570, Issue 1, pp. L17-L20
Han, J. L.; Wielebinski, Richard, 2002, Milestones in the Observations of Cosmic Magnetic Fields,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Vol. 2, p. 293-324
Han, J. L.; Ferriere, K.; Manchester, R. N., 2004, The Spatial Energy Spectrum of Magnetic Fields in Our Galax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Volume 610, Issue 2, pp. 820-826
Han, J. L.; Manchester, R. N.; Lyne, A. G.; Qiao, G. J.; van Straten, W., 2006, Pulsar Rotation Measures and the Large-Scale Structure of the Galactic Magnetic Field,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Volume 642, Issue 2, pp. 868-881
Han, J. L.; Zhang, J. S., 2007, The Galactic distribution of magnetic fields in molecular clouds and HII region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ume 464, Issue 2, March III 2007, pp.609-614
Sun, X. H.; Han, J. L.; Reich, W.; Reich, P.; Shi, W. B.; Wielebinski, R.; Fürst, E,2007, A Sino-German λ6 cm polarization survey of the Galactic plane. I. Survey strategy and results for the first survey regio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ume 463, Issue 3, March I 2007, pp.993-1007
Han, JinLin, 2009, The magnetic structure of our Galaxy: a review of observations,In: Cosmic Magnetic Fields: From Planets, to Stars and Galaxi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Symposium, Volume 259, p. 455-466
Han, J. L.; Demorest, P. B.; van Straten, W.; Lyne, A. G., 2009, Polarization Observations of 100 Pulsars at 774 MHz by the Green Bank Telescop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Volume 181, Issue 2, pp. 557-571
Hou, L. G.; Han, J. L.; Shi, W. B., 2009, The spiral structure of our Milky Way Galaxy,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ume 499, Issue 2, 2009, pp.473-482
Wen, Zhong-Lue; Han, Jin-Lin; Xu, Xiang-Yang; Jiang, Yun-Ying; Guo, Zhi-Qing; Wang, Peng-Fei; Liu, Feng-Shan, 2009, Discovery of four gravitational lensing systems by clusters in the SDSS DR6,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ume 9, Issue 1, pp. 5-10
Wen, Z. L.; Han, J. L.; Liu, F. S., 2009, Galaxy Clusters Identified from the SDSS DR6 and Their Propert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Volume 183, Issue 2, pp. 197-213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