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遂

(東漢末年軍閥、將領)

鎖定
韓遂(?-215年),原名韓約,字文約,涼州金城郡(今甘肅省蘭州市)人。東漢末年軍閥、將領,漢末羣雄之一。
韓遂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於是以誅殺宦官為名,舉兵十萬叛亂。先後與皇甫嵩張温董卓孫堅等名將抗衡,引起天下騷動 [1]  。後接受朝廷招安,擁兵割據一方長達三十餘年。韓遂曾與馬騰結為異姓兄弟,後來二人關係破裂。袁紹曹操相爭之際,馬騰、韓遂被鍾繇説服,依附於曹操。
建安十六年(211年),關西諸侯共同推舉韓遂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兵敗於渭南 [41]  。韓遂逃奔涼州,後又為夏侯淵所敗,不久後逝世(一説被殺),享年七十餘歲。
全    名
韓遂
文約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涼州金城郡
逝世日期
215年
主要成就
擁兵攻破西州,割據三十二年
本    名
韓約 [47] 
官    職
徵西將軍

韓遂人物生平

韓遂著名西州

韓遂本名韓約,字文約。
光和元年(178年)九月,金城太守殷華在任上去世,韓約因為是殷華的故吏,於是與江英等追送殷華的遺體到遐邱,刊石紀念其功勳。 [2] 
中平元年(184年),韓約前往京師辦理公務,大將軍何進久聞其名,特與他相見,韓約勸説何進誅滅宦官,何進沒有聽從,韓約於是請求歸還涼州。 [3] 

韓遂騷動天下

中平元年(184年)冬,羌人北宮伯玉李文侯反叛,自立為將軍,殺死護羌校尉泠徵。韓約與同郡督軍從事邊章在西州名聲顯赫,北宮伯玉等就劫持邊、韓兩人,讓兩人統領軍政,一同作亂隴右。涼州刺史左昌蓋勳率軍駐守阿陽縣,邊章等人見阿陽縣無法攻破,便轉向攻打金城郡,斬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5]  [44-48] 
《獻帝春秋》則記載:邊章本名邊允,與從事韓約同為涼州大人,曾任新安縣令。當時涼州義從宋建王國等作亂,假意投降金城郡,求見邊允、韓約,太守陳懿讓兩人前去,邊允、韓約等數十人前去後,王國便把他們劫持。金城郡大亂,陳懿離開郡治,王國等人將他帶到護羌校尉營殺害,又釋放了邊允、韓約等人。隴西聲稱邊允、韓約是叛賊,懸賞千户侯逮捕二人。於是邊允改名邊章,韓約改名韓遂。(此書稱陳懿之死與邊章、韓遂無關,與後漢書記載不同) [4] 
邊章率軍包圍州治冀縣,左昌向蓋勳求援。蓋勳率援軍抵達冀縣,斥責邊章等人背叛朝廷。邊章等人都説:“左使君當初要是早聽您的話,派兵來救援金城郡,或許我們還能改過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於是,邊章等人哭泣而去,解除對冀縣城包圍。後又包圍護羌校尉夏育所部。 [49]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 邊章、韓遂等率領數萬騎兵打着誅殺宦官的旗號入寇三輔,侵逼園陵。漢靈帝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及中郎將董卓征討,都不能取勝,而邊章、韓遂等實力進一步擴大,擁有十萬之眾,天下為之騷動。 [1]  [6]  [50] 
叛軍勢大,關隴地區擾攘,發役不供。司徒崔烈向朝廷提出‘放棄涼州’的建議,因議郎傅燮力諫才沒有成功。 [51] 
同年七月,皇甫嵩以無功免歸。八月,朝廷再次命司空張温車騎將軍、假節,執金吾袁滂為副,拜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都歸張温統帥。連同諸郡兵步騎共十多萬人,屯駐在美陽,來保衞皇家園陵。邊章、韓遂也進兵美陽。張温、董卓與邊章、韓遂等交戰,不利。 [7-8]  [52] 
韓遂畫像、遊戲形象
韓遂畫像、遊戲形象(8張)
十一月,在夜晚有流星如火,長達十餘丈,照亮韓遂營中,驢馬都發出叫聲。韓遂、邊章軍隊都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想要退回金城。董卓聽説後大喜,第二天,便與右扶風鮑鴻等合併進攻,大破韓遂、邊章軍,斬首數千級。邊章、韓遂敗走榆中,張温於是派周慎率軍三萬追擊。當時孫堅向周慎獻計:“賊軍城中無谷,應該從外轉運糧食,孫堅願率一萬人截斷其運糧通道,將軍率大軍在後,賊軍必定睏乏不敢戰,逃入羌中,到時我軍併力討伐,涼州可以平定。”周慎不從,引軍包圍榆中城。而邊章、韓遂分兵駐守葵園峽,反而將周慎軍的糧道截斷。周慎感到恐慌,便丟棄輜重撤走。 [9]  [53] 
中平三年(186年)冬,身在長安的張温被召還京師,之後,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餘萬,進軍包圍隴西 [54]  (注:《典略》稱邊章是病死,與此不同。 [48] 
當時的涼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他手下的治中程球為人奸詐,士人都很不滿。在他的治下,涼州人王國及氐、羌等都起兵作亂。 [56-57] 
中平四年(187年),耿鄙為了平定王國、韓遂之亂,決定率六郡兵,主動出擊。漢陽太守傅燮力勸,耿鄙不從。 [55]  [58] 
四月,耿鄙軍到達狄道。隴西太守李相如反,與韓遂連和。耿鄙軍發生兵變,程球被殺,之後耿鄙也被別駕殺死。叛軍進而包圍漢陽,傅燮戰死。漢陽人王國自稱合眾將軍,耿鄙的司馬扶風人馬騰也擁兵反叛,韓遂等人共推王國為主,攻掠三輔地區。 [10]  [59-61] 
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王國包圍陳倉,靈帝派左將軍皇甫嵩督前將軍董卓,各率兩萬人抵禦。 [11]  [62-63] 
中平六年(189年)二月,王國圍陳倉已八十餘日,但因城池堅固,一直無法攻破。皇甫嵩趁機率軍追擊,大獲全勝,斬首一萬多級。韓遂等人共同廢掉王國(一説王國兵敗後去世 [64]  ),脅迫前任信都縣令、涼州名士閻忠擔任首領,統率各部。閻忠憤恨病死,韓遂等人逐漸爭權奪利,繼而互相攻殺,於是勢力逐漸衰弱。 [12]  [65-66] 

韓遂一方諸侯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入長安,邀請韓遂、馬騰共同策劃進攻山東諸將。二人見天下大亂,也想要依靠董卓起兵。 [13] 
初平三年(192年),韓遂、馬騰投降朝廷,率眾來到長安。李傕控制下的朝廷任命韓遂為鎮西將軍,遣還金城,馬騰任徵西將軍,駐軍郿縣。 [14]  [67] 
《後漢紀》則記載:韓遂、馬騰率兵救天子。韓遂屯郿縣、馬騰屯鄠縣(與三國志不同)。 [68] 
漫畫《火鳳燎原》的韓遂 漫畫《火鳳燎原》的韓遂
興平元年(194年),馬騰從涼州來朝,駐紮在霸橋。但他因私事有求於李傕未得到滿足而大怒,調集軍隊準備進攻李傕。益州牧劉焉、故涼州刺史種邵、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範、中郎將杜稟皆與馬騰共謀襲長安。當時馬宇、劉範等人身在朝中,便密謀自己為內應,助馬騰誅滅李傕等。獻帝派使者勸和,馬騰不聽。韓遂率軍從金城來調解二人的糾紛,結果又與馬騰聯合。 [15]  [69-72] 
三月,馬騰、韓遂率軍進駐長平觀,馬宇等人的計劃泄露,馬宇逃到槐裏,杜稟脅迫扶風吏人幫助馬騰;劉範逃到馬騰營中,劉焉又派校尉孫肇率兵前往長安助戰。李傕派樊稠郭汜及自己的侄子李利進攻,大戰於長平觀,馬騰等大敗,死傷一萬多人,種邵、劉範戰死,韓遂、馬騰退還涼州。李傕又令樊稠、李利率數萬人圍攻槐裏,城破後,斬殺馬宇、杜稟。 [72]  [73-76] 
韓遂、馬騰退軍時,樊稠率軍追到陳倉。韓遂對樊稠説:“天下之事反覆無常難以預料,雙方相爭本不是因為私怨,而是為了王家之事。我與足下是同州人。今天雖有些小摩擦,恐怕還會走到一起的,想和你談一談。邂逅萬一不如意,以後還可以相見嘛!”二人於是並馬拉着手臂,説笑了很久。 [16]  [77] 
四月,李傕下詔赦免馬騰等,以馬騰為安狄將軍,韓遂為安降將軍(一作安羌將軍)。 [17]  [78] 
後來爆發三輔亂,馬騰不再東行,而與韓遂結為異姓兄弟,甚為親近。 [18]  後來,因部曲間的矛盾,馬騰、韓遂二人成為仇敵,馬騰攻韓遂,韓遂敗走,又合兵還攻馬騰,二人成為仇敵,韓遂殺掉了馬騰的妻兒,二人連年交戰。 [19] 
建安初,曹操鍾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又令鍾繇與涼州牧韋端前去勸和韓遂、馬騰。鍾繇致信韓遂、馬騰等人,為他們陳述利弊禍福,韓遂、馬騰都送自己的一個兒子到朝廷為人質。曹操又令馬騰屯駐在槐裏。 [19]  [20] 
建安七年(202年),袁尚高幹郭援率軍數萬,與南匈奴單于欒提呼廚泉進攻河東郡,並派使者與韓遂等關中諸將聯合出兵,曹操派鍾繇對抗,鍾繇令張既勸説馬騰出兵,傅幹也勸馬騰支持曹操。馬騰聽從他們的建議,派馬超率精兵一萬多人,連同韓遂等的軍隊,與鍾繇併力攻擊郭援軍,大獲全勝。 [79] 
獻帝拜馬騰為徵南將軍、韓遂為徵西將軍,允許他們開府 [21] 
建安十三年(208年),馬騰與韓遂不和,請求入京,於是被朝廷徵為衞尉,其子馬超統領其部眾。 [94]  (一説馬騰自見年老入京 [95] 
建安十四年(209年),韓遂派閻行前往拜謁曹操,曹操厚待閻行,上表朝廷授閻行為犍為太守。閻行趁機請讓他的父親入朝任職,閻行西還見韓遂,把曹操勸韓遂入朝的話告訴他。並趁機勸韓遂歸附曹操,勸他先派一個兒子入朝作為人質。韓遂説:“暫且再觀望幾年!”後來就派自己的兒子與閻行的父母一起入朝。 [22] 
建安十五年(210年),韓遂親自率軍,討伐之前殺雍州刺史邯鄲商而反叛的武威太守張猛,留閻行守舊營,張猛派兵向東抵禦。他手下的官吏百姓畏懼韓遂,於是反而一同攻張猛,張猛登樓自焚而死。 [23] 

韓遂兵敗歸涼

動畫《三國演義》的韓遂 動畫《三國演義》的韓遂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鍾繇討張魯。讓夏侯淵等率軍出河東與鍾繇合兵。而馬超、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九部意圖反叛,推舉韓遂為都督。韓遂當時剛討平張猛回師,馬超便勸韓遂一同起兵。馬超對韓遂説道:“如今,我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我馬超為子。”閻行勸諫韓遂,不想讓他與馬超聯合。韓遂不聽,説道:“今諸將不謀而同,似有天數。”於是向東至華陰。韓遂等人的軍隊十萬,進軍至潼關 [24-27] 
韓遂、馬超起兵時,弘農、馮翊很多人都舉縣邑響應。 [96]  數萬家關西人為躲避戰亂,從子午谷逃到漢中依附張魯 [83] 
七月,曹操西征,與馬超聯軍夾關對峙。曹操軍駐紮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馬超聽説後對韓遂説:“可以在渭河北岸據守,不到二十天,河東糧盡,敵軍自己便會走了。”但是被韓遂拒絕。 [28]  曹操被馬超進攻,險些無法渡河,賴帳下校尉丁斐在河岸放出大量牛馬,使馬超軍爭相追趕牛馬,馬超控制不住,曹操因此得以成功渡河。 [29] 
九月, 馬超等人向曹操請戰,曹操不許。馬超等人又請求割地送任子和解,曹操採取賈詡的計策,假意答應,再想辦法離間聯軍。當時,韓遂請求與曹操相見。韓遂的父親與曹操在同一年舉孝廉,韓遂與曹操過去又是朋友,於是,兩人來到陣前,馬頭相交,在一起説了很長時間,沒有説到軍事,只是談論京都的往事與老朋友們,高興時拍手歡笑。閻行跟在韓遂後面,曹操又對閻行説:“記得要做個孝子。”當時,馬超等部隊中的關中人與胡人都來圍觀,前後重重疊疊,曹操笑着對他們説:“你們是想來看曹操嗎?我也是一個人,並沒有四隻眼兩張嘴,只是智謀多一些罷了。”會面結束後,馬超等人問韓遂説:“曹操説了些什麼?”韓遂説:“沒有説什麼。”馬超等有了疑心。另一天,曹操又給韓遂寫了一封信,信中圈改塗抹了許多地方,好象是韓遂所改的,馬超等更加懷疑韓遂。曹操於是與馬超等約定日期,進行會戰。曹操先派輕裝部隊進行挑戰,與馬超等大戰多時,才派遣精鋭騎兵進行夾擊,大破馬超等,斬殺成宜李堪等。韓遂、馬超逃奔涼州。 [30-31]  [89-90] 
曹操西征關中期間,曾令阮瑀作書與韓遂。 [80] 

韓遂梟雄暮年

戰後,韓遂與閻行等人回到金城。曹操將韓遂子孫在京師的人全部誅殺,並親自寫信給閻行,説明了閻行的父親正被關押,並威脅閻行。韓遂聽説閻行的父親還活着,想要讓他一同遇害,以此來堅定閻行的意志,於是強行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閻行,閻行不得已而娶韓遂女。曹操果然懷疑閻行。 [32]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韓遂徙金城,進入氐王楊千萬部落中,佔據顯親,夏侯淵想要襲取顯親,韓遂逃走。夏侯淵繳獲遂韓遂軍糧,追擊至略陽城,留下負責監查的部將守衞輜重,自己親率精鋭步騎突襲焚燬長離羌屯,斬首頗多。聽聞消息的韓遂軍中羌兵紛紛回援各自的部落,韓遂不得已,果然率羌胡一萬多騎兵來救,與夏侯淵對陣。諸部將眼看韓遂軍力龐大,非常頭痛,準備紮營挖塹做持久戰。夏侯淵擊鼓奮擊,大破韓遂軍,韓遂敗走西平。 [33]  [81] 
韓遂讓閻行別領西平郡。閻行便糾集他的部曲欲殺韓遂投降,響應夏侯淵,乘夜攻擊韓遂不能取勝,於是帶着家人去投降曹操。韓遂嘆道:“丈夫困厄,禍起於婚姻啊!”又對成公英説:“如今親戚叛離,士眾轉少,我打算從羌中西南前往蜀地。”成公英反對,説:“興軍數十年,就算現在失敗了,哪有棄門去依附別人的道理呢?”韓遂説:“我年老了,你覺得該怎麼辦?”成公英説:“曹公不能遠來,敵軍只有夏侯淵而已。夏侯淵的部眾,不足以追擊我軍,又不能久留此地;我們應該在羌中休整,等待他離去。再招呼故人,聯合羌胡,仍可以做出一番事業。”韓遂從計,連同數千名追隨者退走羌中,由於韓遂曾經有恩於羌人,所以得到羌人的保護。 [34]  [91] 
後來,韓遂從羌中返還,依附西平郭憲。眾人都想拿韓遂來邀功,郭憲責備他們,説:“別人勢窮來歸附我,為什麼要去害他?”於是擁護厚待韓遂。(注:《魏略》原文稱此事在建安十七年,但按《三國志》,韓遂奔西平在建安十九年 [81]  [82]  夏侯淵撤軍後,令閻行留後。 [34] 
建安二十年(215年),韓遂結集羌胡數萬兵眾攻打閻行,閻行打算退走,不久後韓遂病死 [34]  [82]  [85]  (一説被部下殺害 [35]  [84]  ),享年七十餘歲。 [36] 
韓遂死後,田樂、陽逵斬下韓遂的首級,與西平、金城諸將麴演蔣石等人共同將其首級獻給曹操。 [82]  [85]  韓遂的部將成公英無奈投降曹操,被任命為軍師,封列侯。 [34] 

韓遂主要影響

韓遂早年在涼州起兵,殺傅燮,敗張温董卓孫堅皇甫嵩等名將亦都曾在其手上失利。後來與馬騰一同割據關西,對馬騰形成壓制。袁尚高幹襲擊河東郡時,韓遂派兵幫助曹操
韓遂在涼州時,對金城郡造成了不小的危害。雍州刺史張既曾稱:“金城郡,昔為韓遂所見屠剝,死喪流亡,或竄戎狄,或陷寇亂,户不滿五百。” [86] 

韓遂歷史評價

《典略》:“始與同郡邊章俱著名西州。” [48] 
孫堅:“章、遂跋扈經年。” [93] 
荀彧:“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超(騰)最強。”
衞覬:“西方諸將,皆豎夫屈起,無雄天下意,苟安樂目前而已。”
陳琳:“近者關中諸將,復相合聚,續為叛亂,阻二華,據河渭,驅率羌胡,齊鋒東向,氣高志遠,似若無敵。” [92] 
雍州刺史張既曾稱:“金城郡,昔為韓遂所見屠剝,死喪流亡,或竄戎狄,或陷寇亂,户不滿五百 [86]  。”
進魏公爵為魏王詔》:“韓遂、宋建,南結巴、蜀,羣逆合從,圖危社稷。”
常璩:“漢末大亂,雄桀並起。若董卓、呂布、二袁、韓、馬、張楊劉表之徒,兼州連郡,眾逾萬計,叱吒之間,皆自謂漢祖可踵,桓、文易邁。”
乞伏曇達:“昔伯珪憑險,卒有滅宗之禍;韓約肆暴,終受覆族之誅。” [37] 
楊侃:“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據潼關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敵也,然而勝負久不決者,扼其險要故也。” [42] 
趙蕤:“袁本初虎視河朔;劉景升鵲起荊州;馬超、韓遂,雄據於關西;呂布、陳宮,竊命於東夏;遼河海岱,王公十數,皆阻兵百萬、鐵騎千羣,合縱締交,為一時之傑也。”
胡三省:“遂與樊稠交馬語而得以斃稠,與曹操交馬語乃以自斃,然後知遂之所以遇稠者,非用數也。”
郝經:①“馬超父子勇冠西州,與韓遂頡翥為寇,殘滅三輔,墾傷漢室。”②“韓遂、馬騰跳踉河右,坌起始亂,聚散不常,梗踣關輔三十餘年,軼勝(陳勝)、廣(吳廣)矣。” [38] 
《真誥》注:“遂乃驍雄,而未免寇難,乃得與劉備對仕,殊為不類。兼隸仙官,益復超顯也。”
顧祖禹:“馬超、韓遂挾羌胡之士而東,以曹操之用兵,幾覆於潼關。幸而超、遂亦兩相攜貳,智計不立,卒以解散耳。終魏之世,關隴有事,必舉國以爭之。故以武侯、姜維之才智,而不獲一逞也。” [39] 

韓遂人際關係

結義兄弟:馬騰 [18] 
女婿:閻行,娶韓遂小女兒 [32] 

韓遂史料記載

陳壽《三國志》、范曄《後漢書》均將韓遂等關西將領的事蹟附在了《董卓傳》處。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87]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88] 

韓遂藝術形象

韓遂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韓遂形象與正史有一些出入。為幷州刺史,與馬騰結為異姓兄弟,同鎮西涼,曾隨馬騰勤王,進攻李傕等人,因軍糧不足被擊敗。後馬騰被曹操誘入京城,遇害。出於兄弟之誼,韓遂與馬騰之子馬超聯合,起兵進攻曹操,欲為馬騰報仇。幾番交戰之後,馬超、韓遂中曹操離間之計,馬超對韓遂起疑,韓遂手下密謀降曹,被馬超發現,砍斷左手,成為殘疾之人。最終,馬超敗走,韓遂降於曹操,被封為西涼侯。 [40] 

韓遂影視形象

央視三國的韓遂
央視三國的韓遂(16張)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王奕飾演韓遂;
2010年電視劇《三國》:寧生飾演韓遂。
2016年電視劇《武神趙子龍》:汪堅辛飾演韓遂。 [43] 

韓遂遊戲形象

三國智
三國殺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金城邊章、韓遂殺刺史郡守以叛,眾十餘萬,天下騷動。
  • 2.    《全三國文·卷二十八·魏二十八》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06-07]
  • 3.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裴松之注引《典略》:遂奉計詣京師,何進宿聞其名,特與相見,遂説進使誅諸閹人,進不從,乃求歸。
  • 4.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李賢注引《獻帝春秋》:涼州義從宋建、王國等反。詐金城郡降,求見涼州大人故新安令邊允、從事韓約。約不見,太守陳懿勸之使往,國等便劫質約等數十人。金城亂,懿出,國等扶以到護羌營,殺之,而釋約、允等。隴西以愛憎露布,冠約、允名以為賊,州購約、允各千户侯。約、允被購,‘約’改為‘遂’,‘允’改為‘章’。
  • 5.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羣盜反,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徵。金城人邊章、韓遂素著名西州,羣盜誘而劫之,使專任軍政,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 6.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北宮伯玉等寇三輔,詔左車騎將軍皇甫嵩鎮長安以討之。
  • 7.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皇甫嵩之討張角也,過鄴,見中常侍趙忠舍宅逾制,奏沒入之。又中常侍張讓私求錢五千萬,嵩不與。二人由是奏嵩連戰無功,功費者多,徵嵩還,收左軍騎將車印綬,削户六千。八月,以司空張温為車騎將軍,執金吾袁滂為副,以討北宮伯玉;拜中郎將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並統於温。
  • 8.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張温將諸郡兵步騎十餘萬屯美陽,邊章、韓遂亦進兵美陽,温與戰,輒不利。
  • 9.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十一月,董卓與右扶風鮑鴻等並兵攻章、遂,大破之,章、遂走榆中。温遣周慎將三萬人追之。參軍事孫堅説慎曰:“賊城中無谷,當外轉糧食,堅願得萬人斷其運道,將軍以大兵繼後,賊必睏乏而不敢戰,走入羌中,併力討之,則涼州可定也!”慎不從,引軍圍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園峽,反斷慎運道,慎懼,棄車重而退。
  • 10.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餘萬,進圍隴西,太守李相如叛,與遂連和。涼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討遂......夏,四月,鄙行至狄道,州別駕反應賊,先殺程球,次害鄙,賊遂進圍漢陽......遂麾左右進兵,臨陳戰歿。耿鄙司馬扶風馬騰亦擁兵反,與韓遂合,共推王國為主,寇掠三輔。
  • 11.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九·漢紀五十一·孝靈皇帝下》:十一月,王國圍陳倉。詔復拜皇甫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合兵四萬人以拒之。
  • 12.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九·漢紀五十一·孝靈皇帝下》:國攻陳倉八十餘日,不拔......春,二月,國眾疲敝,解圍去,皇甫嵩進兵擊之......連戰,大破之,斬首萬餘級。卓大慚恨,由是與嵩有隙。韓遂等共廢王國,而劫故信都令漢陽閻忠使督統諸部。忠病死,遂等稍爭權利,更相殺害,由是寢衰。
  • 13.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初,卓之入關,要韓遂、馬騰共謀山東。遂、騰見天下方亂,亦欲倚卓起兵。
  • 14.    《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初平三年,遂、騰率眾詣長安。漢朝以遂為鎮西將軍,遣還金城,騰為徵西將軍,遣屯郿。
  • 15.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一·漢紀五十三》:馬騰私有求於李傕,不獲而怒,欲舉兵相攻;帝遣使者和解之,不從。韓遂率眾來和騰、傕,既而復與騰合。諫議大夫種邵、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範謀使騰襲長安,己為內應,以誅傕等。
  • 16.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遂、騰走還涼州,稠等又追之。韓遂使人語稠曰:“天下反覆未可知,相與州里,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共一言。”乃駢馬交臂相加,笑語良久。
  • 17.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一·漢紀五十三》:壬申,騰、遂勒兵屯長平觀。邵等謀泄,出奔槐裏。傕使樊稠、郭汜及兄子利擊之,騰、遂敗走,還涼州。又攻槐裏,邵等皆死。庚申,詔赦騰等。夏,四月。以騰為安狄將軍,遂為安降將軍。
  • 18.    《三國志·卷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裴松之注引《典略》:(馬騰)會三輔亂,不復來東,而與鎮西將軍韓遂結為異姓兄弟。
  • 19.    《三國志·卷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裴松之注引《典略》:《典略》:始甚相親,後轉以部曲相侵入,更為讎敵。騰攻遂,遂走,合眾還攻騰,殺騰妻子,連兵不解。建安之初,國家綱紀殆弛,乃使司隸校尉鍾繇、涼州牧韋端和解之。徵騰還屯槐裏,轉拜為前將軍,假節,封槐裏侯。
  • 20.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時關中諸將馬騰、韓遂等,各擁強兵相與爭。太祖方有事山東,以關右為憂。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委之以後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長安,移書騰、遂等,為陳禍福,騰、遂各遣子入侍。
  • 21.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七年,乃拜騰徵南將軍,遂徵西將軍,並開府。
  • 22.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温賈傳第十五》裴松之注引《魏略》:至十四年,為約所使詣太祖,太祖厚遇之,表拜犍為太守。行因請令其父入宿衞,西還見約,宣太祖教雲:“謝文約:卿始起兵時,自有所逼,我所具明也。當早來,共匡輔國朝。”行因謂約曰:“行亦為將軍,興軍以來三十餘年,民兵疲瘁,所處又狹,宜早自附。是以前在鄴,自啓當令老父詣京師,誠謂將軍亦宜遣一子,以示丹赤。”約曰:“且可復觀望數歲中!”後遂遣其子,與行父母俱東。
  • 23.    《三國志·魏書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裴松之注引《典略》:至十五年,將軍韓遂自上討猛,猛發兵遣軍東拒。其吏民畏遂,乃反共攻猛。初奐為武威太守時,猛方在孕。母夢帶奐印綬,登樓而歌,旦以告奐。奐訊占夢者,曰:“夫人方生男,後當復臨此郡,其必死官乎!”及猛被攻,自知必死,曰:“使死者無知則已矣,若有知,豈使吾頭東過華陰曆先君之墓乎?”乃登樓自燒而死。
  • 24.    《三國志·卷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超既統眾,遂與韓遂合從,及楊秋、李堪、成宜等相結,進軍至潼關。
  • 25.    《三國志·卷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裴松之注引《典略》: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
  • 26.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六·漢紀五十八·孝獻皇帝辛》:三月,操遣司隸校尉鍾繇討張魯,使徵西護軍夏侯淵等將兵出河東,與繇會。倉曹屬高柔諫曰:“大兵西出,韓遂、馬超疑為襲己,必相扇動。宜先招集三輔,三輔苟平,漢中可傳檄而定也。”操不從。關中諸將果疑之,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
  • 27.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温賈傳第十五》裴松之注引《典略》:及約還,超謂約曰:“前鍾司隸任超使取將軍,關東人不可覆信也。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行諫約,不欲令與超合。約謂行曰:“今諸將不謀而同,似有天數。”乃東詣華陰。
  • 28.    《三國志·卷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裴松之注引《山陽公載記》:初,曹公軍在蒲阪,欲西渡,超謂韓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過二十日,河東谷盡,彼必走矣。”遂曰:“可聽令渡,蹙於河中,顧不快耶!”超計不得施。
  • 29.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秋七月,公西征,與超等夾關而軍。公急持之,而潛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據河西為營。公自潼關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校尉丁斐因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公乃得渡。
  • 30.    《三國志·卷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曹公用賈詡謀,離間超、遂,更相猜疑,軍以大敗。
  • 31.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六·漢紀五十八·孝獻皇帝辛》:九月,操進軍,悉渡渭。超等數挑戰,又不許;固請割地,求送任子。賈詡以為可偽許之。操復問計策,詡曰:“離之而已。”操曰:“解!”韓遂請與操相見,操與遂有舊,於是交馬語移時,不及軍事,但説京都舊故,拊手歡笑。時秦、胡觀者,前後重沓,操笑謂之曰:“爾欲觀曹公邪!亦猶人也,非有四目兩口,但多智耳!”既罷,超等問遂:“公何言!”遂曰:“無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操又與遂書,多所點竄,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操乃與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遂、超奔涼州,楊秋奔安定。
  • 32.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温賈傳第十五》裴松之注引《魏略》:及超等破走,行隨約還金城。太祖聞行前意,故但誅約子孫在京師者。乃手書與行曰:“觀文約所為,使人笑來。吾前後與之書,無所不説,如此何可復忍!卿父諫議,自平安也。雖然,牢獄之中,非養親之處,且又官家亦不能久為人養老也。”約聞行父獨在,欲使並遇害,以一其心,乃強以少女妻行,行不獲已。太祖果疑行。
  • 33.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韓遂在顯親,淵欲襲取之,遂走。淵收遂軍糧,追至略陽城,去遂二十餘裏,諸將欲攻之,或言當攻興國氐。淵以為遂兵精,興國城固,攻不可卒拔,不如擊長離諸羌。長離諸羌多在遂軍,必歸救其家。若羌獨守則孤,救長離則官兵得與野戰,可必虜也。淵乃留督將守輜重,輕兵步騎到長離,攻燒羌屯,斬獲甚眾。諸羌在遂軍者,各還種落。遂果救長離,與淵軍對陳。諸將見遂眾,惡之,欲結營作塹乃與戰。淵曰:“我轉鬥千里,今復作營塹,則士眾罷弊,不可久。賊雖眾,易與耳。”乃鼓之,大破遂軍,得其旌麾,還略陽,進軍圍興國。
  • 34.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温賈傳第十五》:【魏略曰:成公英,金城人也。中平末,隨韓約為腹心。建安中,約從華陰破走,還湟中,部黨散去,唯英獨從。典略曰:韓遂在湟中,其婿閻行欲殺遂以降,夜攻遂,不下。遂嘆息曰:"丈夫困厄,禍起婚姻乎!"謂英曰:"今親戚離叛,人眾轉少,當從羌中西南詣蜀耳。"英曰:"興軍數十年,今雖罷敗,何有棄其門而依於人乎!"遂曰:"吾年老矣,子欲何施?"英曰:"曹公不能遠來,獨夏侯爾。夏侯之眾,不足以追我,又不能久留;且息肩於羌中,以須其去。招呼故人,綏會羌、胡,猶可以有為也。"遂從其計,時隨從者男女尚數千人。遂宿有恩於羌,羌衞護之。及夏侯淵還,使閻行留後。乃合羌、胡數萬將攻行,行欲走,會遂死,英降太祖。太祖見英甚喜,以為軍師,封列侯。】
  • 35.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韓遂走金城羌中,為其帳下所殺。
  • 36.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裴松之注引《典略》:至是乃死,年七十餘矣。
  • 37.    《晉書·卷一百二十五·載記第二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2-21]
  • 38.    《郝氏續後漢書》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5-11-07]
  • 39.    《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13]
  • 40.    許諸裸衣鬥馬超 曹操抹書問韓遂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0-29]
  • 41.    《後漢書·獻帝紀》:十六年秋九月庚戌,曹操與韓遂、馬超戰於渭南,遂等大敗,關西平。
  • 42.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2-22]
  • 43.    電視劇《武神趙子龍》第1集(優酷視頻版/2016年)片尾字幕44分25秒  .優酷視頻[引用日期2022-02-22]
  • 44.    《後漢書 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中平元年,北地羌胡與邊章等寇亂隴右,刺史左昌因軍興斷盜數千萬。勳固諫,昌怒,乃使勳別屯阿陽以拒賊鋒,欲因軍事罪之,而勳數有戰功。邊章等遂攻金城,殺郡守陳懿,勳勸昌救之,不從。
  • 45.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羣盜反叛,遂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徵。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邊章、韓遂,使專任軍政,共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 46.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與先零羌叛,以金城人邊章、韓遂為軍帥,攻殺護羌校尉伶徵、金城太守陳懿。
  • 47.    《後漢孝靈皇帝紀中卷第二十四》:十二月,金城人邊章、韓約反。
  • 48.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典略曰:遂字文約,始與同郡邊章俱著名西州。章為督軍從事。遂奉計詣京師,何進宿聞其名,特與相見,遂説進使誅諸閹人,進不從,乃求歸。會涼州宋揚、北宮玉等反,舉章、遂為主,章尋病卒,遂為揚等所劫,不得已,遂阻兵為亂,積三十二年,至是乃死,年七十餘矣。劉艾靈帝紀曰:章,一名允。】
  • 49.    《後漢書 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邊章等進圍昌於冀,昌懼而召勳。勳初與從事辛曾、孔常俱屯阿陽,及昌檄到,曾等疑不肯赴。勳怒曰:“昔莊賈后期,穰苴奮劍。今之從事,豈重於古之監軍哉!”曾等懼而從之。勳即率兵救昌。到,乃誚讓章等,責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從君言,以兵臨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圍而去。昌坐斷盜徵,以扶風宋梟代之……時叛羌圍護羌校尉夏育於畜官。
  • 50.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北宮伯玉等寇三輔,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討之,不克。
  • 51.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邊章、韓約寇三輔,中郎將董卓副皇甫嵩討之。於是關隴擾攘,發役不供。司徒崔烈欲棄涼州,議郎傅燮進曰:「斬司徒,天下乃安!」有司奏燮廷辱大臣。有詔問本意,對曰:「昔冒頓至逆也,樊噲為上將,雲:『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憤激奮勵,未失臣節也,不顧計之當與不當耳。季布猶廷斥曰:「噲可斬!」前朝是之。今涼州天下之衝要,國家之蕃衞也。堯舜時禹貢載之,殷周之世列為侯伯〔四〕。高祖平海內,使酈商別定隴右;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議者以為斷匈奴之右臂。今牧御者失理,使一州叛逆,天下騷動,陛下不安寢食。烈為宰相,不念思所以緝之之策,乃欲棄一方萬裏之土,臣竊惑之。左衽之虜得此地,為患數世。今以勁士堅甲利兵,姦雄因之為亂,此社稷之深憂也。且無涼州則三輔危,三輔危則京都薄矣。若烈不知憂之,是極弊也;知而欲棄,是不忠也。二者擇而處之,烈必有之。」遂從燮議,亦不罪烈。
  • 52.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朝廷復以司空張温為車騎將軍,假節,執金吾袁滂為副。拜卓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並統於温。並諸郡兵步騎合十餘萬,屯美陽,以衞園陵。章、遂亦進兵美陽。温、卓與戰,輒不利。
  • 53.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八·漢紀五十·孝靈皇帝中》:十一月,董卓與右扶風鮑鴻等並兵攻章、遂,大破之,章、遂走榆中。温遣周慎將三萬人追之。參軍事孫堅説慎曰:“賊城中無谷,當外轉糧食,堅願得萬人斷其運道,將軍以大兵繼後,賊必睏乏而不敢戰,走入羌中,併力討之,則涼州可定也!”慎不從,引軍圍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園峽,反斷慎運道,慎懼,棄車重而退。
  • 54.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三年春,遣使者持節就長安拜張温為太尉。三公在外,始之於温。其冬,徵温還京師,韓遂乃殺邊章及伯玉、文侯,擁兵十餘萬,進圍隴西。
  • 55.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初,鄙合六郡兵,將欲討國。漢陽太守傅燮諫之曰:「使君統政日淺,民未知化。孔子曰:『不教民戰,是謂棄之。』今率不教之民,越大隴之危,賊聞大軍將至,必萬人同心,其鋒難當也。萬一內變,悔何及也。不若息軍養德,明賞罰以教民戰。賊得寬容,必謂我怯,羣惡爭勢,其離可必。然後率已教之民,討離隟之賊,其功可立。今不為萬全之福,而就危敗之禍,不為使君取也。」鄙不從。臨陣,前鋒果敗,鄙為別駕所害。
  • 56.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典略曰:騰字壽成,馬援後也。桓帝時,其父字子碩,嘗為天水蘭幹尉。後失官,因留隴西,與羌錯居。家貧無妻,遂娶羌女,生騰。騰少貧無產業,常從彰山中斫材木,負販詣城市,以自供給。騰為人長八尺餘,身體洪大,面鼻雄異,而性賢厚,人多敬之。靈帝末,涼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民王國等及氐、羌反叛。州郡募發民中有勇力者,欲討之,騰在募中。州郡異之,署為軍從事,典領部眾。討賊有功,拜軍司馬。】
  • 57.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時刺史耿鄙委任治中程球,球為通姦利,士人怨之。
  • 58.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中平四年,鄙率六郡兵討金城賊王國、韓遂等。燮知鄙失眾,必敗,諫曰:“使君統政日淺,人未知數。孔子曰:“不教人戰,是謂棄之。”今率不習之人,越大隴之阻,將十舉十危,而賊聞大軍將至,必萬人一心。邊兵多勇,其鋒難當,而新合之眾,上下未和,萬一內變,雖悔無及。不若息軍養德,明賞必罰。賊得寬挺,必謂我怯,羣惡爭勢,其離可必。然後率已教之人,討已離之賊,其功可坐而待也。今不為萬全之福,而就必危之禍,竊為使君不取。”鄙不從。
  • 59.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夏四月,涼州刺史耿鄙討金城賊韓遂,鄙兵大敗,遂寇漢陽,漢陽太守傅燮戰沒。扶風人馬騰、漢陽人王國並叛,寇三輔。
  • 60.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行至狄道,果有反者,先殺程球,次害鄙,賊遂進圍漢陽。城中兵少糧盡,燮猶固守。
  • 61.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太守李相如反,與遂連和,共殺涼州刺史耿鄙。而鄙司馬扶風馬騰,亦擁兵反叛,又漢陽王國,自號“合眾將軍”,皆與韓遂合。共推王國為主,悉令領其眾,寇掠三輔。
  • 62.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十一月,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右將軍皇甫嵩救之。
  • 63.    《後漢書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五年,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復拜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各率二萬人拒之。
  • 64.    《後漢書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遂獨進擊之,使卓為後拒。連戰大破之,斬首萬餘級,國走而死。卓大慚恨,由是忌嵩。
  • 65.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六年春二月,左將軍皇甫嵩大破王國於陳倉。
  • 66.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乃拜卓前將軍,與左將軍皇甫嵩擊破之。韓遂等復共廢王國,而劫故信都令漢陽閻忠,使督統諸部。忠恥為眾所脅,感恚病死。遂等稍爭權利,更相殺害,其諸部曲並各分乖。
  • 67.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是歲,韓遂、馬騰等降,率眾詣長安。以遂為鎮西將軍,遣還涼州,騰徵西將軍,屯郿。
  • 68.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七》:遂、騰將兵救天子。是月遂屯郿,騰屯鄠。
  • 69.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七》:是時李傕等專亂,馬騰等私求不獲,騰怒,以益州牧劉焉宗室大臣,遣使招引,欲共誅傕等。焉遣子範將兵就騰。岐州刺史種邵,太常種拂之子。拂為傕所害,中郎將杜廩與賈詡有隙,並與騰合,報其讎隙。於是傕、騰攜貳,上遣使者和之,不從。韓遂率眾來,欲和傕、騰,既而復與騰合。
  • 70.    《三國志 卷三十一 蜀書一 劉二牧傳第一》:時徵西將軍馬騰屯郿而反,焉及範與騰通謀,引兵襲長安。
  • 71.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興平元年,馬騰從隴右來朝,進屯霸橋。時騰私有求於傕,不獲而怒,遂與侍中馬宇、右中郎將劉範、前涼州刺史種劭、中郎將杜稟合兵攻傕,連日不決。韓遂聞之,乃率眾來欲和騰、傕,既而復與騰合。
  • 72.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侍中馬宇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範等謀,欲使騰襲長安,己為內應,以誅傕等。騰引兵至長平觀,宇等謀泄,出奔槐裏。稠擊騰,騰敗走,還涼州;又攻槐裏,宇等皆死。
  • 73.    《三國志 卷三十一 蜀書一 劉二牧傳第一》裴松之注引《英雄記》:範從長安亡之馬騰營,從焉求兵。焉使校尉孫肇將兵往助之,敗於長安。
  • 74.    《後漢書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三月,韓遂、馬騰與郭汜、樊稠戰於長平觀,遂、騰敗績,左中郎將劉範、前益州刺史種劭戰歿。
  • 75.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李賢注引《獻帝紀》:杜稟與賈詡有隙,脅扶風吏人為騰守槐裏,欲共攻傕。傕令樊稠及兄子利數萬人攻圍槐裏,夜梯城,城陷,斬稟梟首。
  • 76.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傕使兄子利共郭汜、樊稠與騰等戰於長平觀下。遂、騰敗,斬首萬餘級,種劭、劉範等皆死。
  • 77.    裴松之注引《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諸將爭權,遂殺稠,並其眾。【九州春秋曰:馬騰、韓遂之敗,樊稠追至陳倉。遂語稠曰:"天地反覆,未可知也。本所爭者非私怨,王家事耳。與足下州里人,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相與善語以別。邂逅萬一不如意,後可復相見乎!"俱卻騎前接馬,交臂相加,共語良久而別。傕兄子利隨稠,利還告傕,韓、樊交馬語,不知所道,意愛甚密。傕以是疑稠與韓遂私和而有異意。稠欲將兵東出關,從傕索益兵。因請稠會議,便於坐殺稠。】
  • 78.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七》:夏四月,以馬騰為安狄將軍,遂為安羌將軍。
  • 79.    裴松之《三國志 卷十三 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張既説馬騰會擊援,騰遣子超將精兵逆之。援至,果輕渡汾,眾止之,不從。濟水未半,擊,大破之,【司馬彪戰略曰:袁尚遣高幹、郭援將兵數萬人,與匈奴單于寇河東,遣使與馬騰、韓遂等連和,騰等陰許之。傅幹説騰曰:"古人有言'順道者昌,逆德者亡'。曹公奉天子誅暴亂,法明國治,上下用命,有義必賞,無義必罰,可謂順道矣。袁氏背王命,驅胡虜以陵中國,寬而多忌,仁而無斷,兵雖強,實失天下心,可謂逆德矣。今將軍既事有道,不盡其力,陰懷兩端,欲以坐觀成敗,吾恐成敗既定,奉辭責罪,將軍先為誅首矣。"於是騰懼。幹曰:"智者轉禍為福。今曹公與袁氏相持,而高幹、郭援獨制河東,曹公雖有萬全之計,不能禁河東之不危也。將軍誠能引兵討援,內外擊之,其勢必舉。是將軍一舉,斷袁氏之臂,解一方之急,曹公必重德將軍。將軍功名,竹帛不能盡載也。唯將軍審所擇!"騰曰:"敬從教。"於是遣子超將精兵萬餘人,並將遂等兵,與繇會擊援等,大破之。】斬援,降單于。
  • 80.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衞二劉傅傳第二十一》:【文士傳曰:太祖雅聞瑀名,闢之,不應,連見偪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太祖時徵長安,大延賓客,怒瑀不與語,使就技人列。瑀善解音,能鼓琴,遂撫弦而歌,因造歌曲曰:"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青蓋巡九州,在東西人怨。士為知己死,女為悦者玩。恩義苟敷暢,他人焉能亂?"為曲既捷,音聲殊妙,當時冠坐,太祖大悦。臣松之案魚氏典略、摯虞文章志並雲瑀建安初辭疾避役,不為曹洪屈。得太祖召,即投杖而起。不得有逃入山中,焚之乃出之事也。又典略載太祖初征荊州,使瑀作書與劉備,及征馬超,又使瑀作書與韓遂,此二書今具存。至長安之前,遂等破走,太祖始以十六年得入關耳。而張騭雲初得瑀時太祖在長安,此又乖戾。瑀以十七年卒,太祖十八年策為魏公,而云瑀歌舞辭稱"大魏應期運",愈知甚妄。又其辭雲"他人焉能亂",了不成語。瑀之吐屬,必不如此。】
  • 81.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十九年春正月,始耕籍田。南安趙衢、漢陽尹奉等討超,梟其妻子,超奔漢中。韓遂徙金城,入氐王千萬部,率羌、胡萬餘騎與夏侯淵戰,擊,大破之,遂走西平。
  • 82.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十一 魏書十一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魏略曰:……郭憲字幼簡,西平人,為其郡右姓。建安中為郡功曹,州闢不就,以仁篤為一郡所歸。至十七年,韓約失眾,從羌中還,依憲。眾人多欲取約以徼功,而憲皆責怒之,言:"人窮來歸我,云何欲危之?"遂擁護厚遇之。其後約病死,而田樂、陽逵等就斬約頭,當送之。逵等欲條疏憲名,憲不肯在名中,言我尚不忍生圖之,豈忍取死人以要功乎?逵等乃止。時太祖方攻漢中,在武都,而逵等送約首到。太祖宿聞憲名,及視條疏,怪不在中,以問逵等,逵具以情對。太祖嘆其志義,乃並表列與逵等並賜爵關內侯,由是名震隴右。】
  • 83.    《三國志 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漢末,力不能徵,遂就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通貢獻而已。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羣下欲尊魯為漢寧王。魯功曹巴西閻圃諫魯曰:"漢川之民,户出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上匡天子,則為桓、文,次及竇融,不失富貴。今承製署置,勢足斬斷,不煩於王。願且不稱,勿為禍先。"魯從之。韓遂、馬超之亂,關西民從子午谷奔之者數萬家。
  • 84.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遂奔金城,為其將所殺。
  • 85.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二十年……夏四月,公自陳倉以出散關,至河池。氐王竇茂眾萬餘人,恃險不服,五月,公攻屠之。西平、金城諸將麴演、蔣石等共斬送韓遂首。
  • 86.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魏名臣奏載文帝令問雍州刺史張既曰:"試守金城太守蘇則,既有綏民平夷之功,聞又出軍西定湟中,為河西作聲勢,吾甚嘉之。則之功效,為可加爵邑未邪?封爵重事,故以問卿。密白意,且勿宣露也。"既答曰:"金城郡,昔為韓遂所見屠剝,死喪流亡,或竄戎狄,或陷寇亂,户不滿五百。則到官,內撫彫殘,外鳩離散,今見户千餘。又梁燒雜種羌,昔與遂同惡,遂斃之後,越出障塞。則前後招懷,歸就郡者三千餘落,皆恤以威恩,為官效用。西平麴演等倡造邪謀,則尋出軍,臨其項領,演即歸命送質,破絕賊糧。則既有恤民之效,又能和戎狄,盡忠效節。遭遇聖明,有功必錄。若則加爵邑,誠足以勸忠臣,勵風俗也。"】
  • 87.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1]
  • 88.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後漢書(唐)李賢等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1]
  • 89.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九月,進軍渡渭。超等數挑戰,又不許;固請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賈詡計,偽許之。韓遂請與公相見,公與遂父同歲孝廉,又與遂同時儕輩,於是交馬語移時,不及軍事,但説京都舊故,拊手歡笑。既罷,超等問遂:"公何言?"遂曰:"無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公又與遂書,多所點竄,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與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涼州,楊秋奔安定,關中平。
  • 90.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温賈傳第十五》裴松之注引《魏略》:及太祖與約交馬語,行在其後,太祖望謂行曰:"當唸作孝子。"
  • 91.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温賈傳第十五》裴松之注引《魏略》:會約使行別領西平郡。遂勒其部曲,與約相攻擊。行不勝,乃將家人東詣太祖。太祖表拜列侯。
  • 92.    卷四十四 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4]
  • 93.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4]
  • 94.    《三國志 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後騰與韓遂不和,求還京畿。於是徵為衞尉,以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騰部曲。
  • 95.    《三國志 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裴松之注引《典略》:十三年,徵為衞尉,騰自見年老,遂入宿衞……及騰之入,因詔拜為偏將軍,使領騰營。又拜超弟休奉車都尉,休弟鐵騎都尉,徙其家屬皆詣鄴,惟超獨留。
  • 96.    《三國志 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韓遂、馬超之叛也,弘農、馮翊多舉縣邑以應之。河東雖與賊接,民無異心。太祖西征至蒲阪,與賊夾渭為軍,軍食一仰河東。及賊破,餘畜二十餘萬斛。太祖下令曰:"河東太守杜畿,孔子所謂'禹,吾無間然矣'。增秩中二千石。"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