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江

(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河流)

鎖定
韓江,是中國東南沿海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廣東省除珠江流域以外的第二大流域。 [1]  古稱員水,後稱鱷溪。 [2]  韓江流域範圍涉及廣東福建江西3省22市縣,流域面積30112平方千米。韓江上游由梅江和汀江匯合而成,梅江為主流,發源於廣東省紫金縣上峯,由西南向東北流經廣東省的五華、興寧梅縣梅州和大埔等市、縣,在三河壩與汀江匯合;汀江發源於福建省寧化縣的賴家山,由北向南流經福建省的長汀、武平、上杭、永定等縣和廣東省的大埔縣。梅、汀兩江匯合後稱韓江,由北向南流經廣東省的豐順、潮安等縣,至潮州市進入韓江三角洲河網區,分東、西、北溪流經汕頭市注入南海。以梅江為源頭,幹流總長470千米。 [3] 
2017年12月17日,韓江入選2017年度10條“最美家鄉河”。 [4] 
韓江流域省級河長:廣東省副省長 許瑞生 [24] 
中文名
韓江 [1] 
外文名
Han River [1] 
幹流總長
470公里 [3] 
流域面積
30112 km² [3] 
汛    期
4~9月 [1] 
幹流高程
海拔20米~1500米 [1] 
極限流量值
13300立方米每秒 [1] 
歷史名稱
唐時稱鄂溪、漢時稱員水 [2] 
歷史來源
因紀念韓愈,改稱韓江 [2] 
省級河長
許瑞生 [25] 

韓江流域概況

韓江流域界限

韓江流域地圖
韓江流域地圖(3張)
韓江流域北面的武夷山杉嶺背斜是韓江、贛江的天然分界線;東北面與閩江支流九龍溪以不明顯的山地為分水嶺;南面以陰那山及八鄉山地構成韓江、榕江二江的分水嶺;東面由鳳凰山脈與獨流入海的黃崗河分隔;西面為不明顯的山地與東江分水。 [1] 

韓江流域範圍

韓江流域位於粵東、閩西南,地理位置在東經115°13′~117°09′,北緯23°17′~26°05′,是廣東省除珠江流域以外的第二大流域。
流域範圍包括廣東、福建、江西三省部分區域,流域面積30112平方千米,其中汀江為11802平方千米,梅江為13929平方千米,韓江干流(三河壩~潮安)為3346平方千米,韓江三角洲(潮安以下)為1035平方千米;按省劃分,廣東省17851平方千米(佔59.3%),福建省12080平方千米(佔40.1%),江西省181平方千米 (佔0.6%)。 [1] 

韓江流域地形

流域是以多字型構造為特點,高程自20米~1500米不等,韓江干流平均坡降0.37‰。 [5]  山地佔總流域面積的70%,多分佈在流域北部和中部,一般高程在海拔500米以上;丘陵佔總流域面積25%,多分佈在梅江流域和其它干支流谷地,一般高程在海拔200米以下;平原佔總流域面積的5%,主要在韓江下游三角洲,一般高程在海拔20米以下。 [1] 

韓江流域氣候

流域地處亞熱帶東南亞季風區,屬亞熱帶氣候,氣候高温濕熱,暴雨頻繁。受海洋性東南季風影響很大,雨洪主要集中於夏季,其中4~6月多為鋒面雨, [1]  受海洋性東南季風劇烈影響,常造成大面積的鋒面連續降雨;7~9月多為颱風雨,以太平洋和南海熱帶風暴影響為主,常造成暴雨並較高洪水位。
流域內降雨量充沛,但時空分佈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1700毫米,年內分配不均勻,其中4至9月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5、6月份更為集中。受地形影響,降雨量自沿海向北增大,過蓮花山脈後,又向北逐漸減少。流域的暴雨中心在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龍窩鎮洋頭村~犀狗寮~鳳凰一帶,年降水量約2570毫米。 [6] 

韓江幹流走向

韓江上游

韓江干流上游主要地理標誌
韓江干流上游主要地理標誌(5張)
韓江干流上游梅江發源於陸豐、紫金兩縣交界的烏凸山七星崬,稱南琴江,自西南向東北流,至琴江口匯北琴江後稱琴江,至水寨河口匯五華河,到興寧水口匯寧江後稱梅江,其後又與程江、石窟河、松源河等匯合至大埔縣三河壩與來福建省的汀江匯合形成韓江。 [7] 

韓江中游

韓江中游主要地理標誌
韓江中游主要地理標誌(2張)
韓江中游為三河壩至潮州市竹竿山一段,其間又匯入銀江河、大勝溪、豐良河、鳳凰溪和文祠水等支流。 [7] 

韓江下游

韓江下游主要地理標誌
韓江下游主要地理標誌(4張)
韓江下游為竹竿山以下部分,流經潮州以後進入韓江三角洲, [7]  分北、東、西溪,有梅溪河、新津河、外砂河、蓮陽河、東里河5條入海河流。 [27]  以東溪為主流。北溪在澄海縣東里與南溪會合後經義豐溪入海。東溪與西溪曲折南流,在澄海橫隴村由蓬洞河互溝通,東溪經蓮陽河北港入海;西溪下游又分成梅溪、新津河和外砂河分別入海。 [7] 

韓江水系特點

韓江流域總集水面積為30112平方千米,其中廣東省境內17851平方千米,福建省12080平方千米,江西省181平方千米。其中梅江13929平方千米,汀江11802平方千米,三角洲1035平方千米。幹流長470千米,幹流及主要支流總長約3435千米。 [3] 

韓江梅江

梅江屬韓江干流,發源於陸豐與紫金縣交界的烏突山七星崬,沿蓮花山西北側自西南向東北流至五華琴口匯北琴江,至水寨河口(以上稱琴江)匯五華河後稱為梅江,於興寧水口鎮匯寧江,在畲坑進入梅縣,在長沙進入梅江區,然後匯程江於梅城,匯石窟河於丙村,匯松源河於鬆口,在大埔縣三河壩與汀江匯合,梅江干流長307千米(含琴江),集水面積13929千米(含琴江)。河牀坡降0.4‰,沿河有水口、畲江、水車、梅南、長沙、程江,梅州市、西陽、白宮、丙村、雁洋,鬆口、三河壩等鎮。城鎮防洪重點為梅州市區和五華縣水寨鎮。 [3] 

韓江汀江

汀江是韓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福建寧化木馬山,在永定棉花灘流入梅州境內的大埔青溪,於茶陽匯小靖河和漳溪河,在三河壩與梅江、梅潭河匯合流入韓江,流域集雨面積11802千米,河長323千米,平均坡降2.4‰,汀江在梅州境內的集雨面積為1333千米,河長55千米,河牀坡降1.27‰,汀江曾經是閩粵主要水路交通線,茶陽至石下壩可通小機船,其天然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已建設的棉花灘水電站裝機容量60萬千瓦;下游大埔青溪段,廣東省電力局已興建了中型青溪水電廠,總庫容6800萬米,裝機14.4萬千瓦;下游末級迪昌壩電站規劃裝機3.0萬千瓦。 [3] 

韓江韓江干流(三河壩以下)

梅江與汀江於三河壩匯合後稱韓江再折東南至潮州市的自蓮、赤風、歸湖而後向東南流至高陂,折轉南流至𨻧隍,繼而至潮州市的竹竿山。竹竿山以下為韓江三角洲,韓江干流自三河壩沿河有銀江、合溪水,沙田水、大勝溪、豐良河(又名產溪)、南溪背水、蔗溪、鳳凰溪、文祠水等集水面積在100千米以上的支流匯入。 [3] 

韓江韓江三角洲

韓江三角洲從竹竿山起至出南海河口長為54千米,集水面積1035千米,河牀比降1.1‰。流經北關引韓、潮安水文站、湘子橋,至湘子橋下游的涸溪塔,分叉成北溪、東溪、西溪3條河注入南海。北溪在澄海市的東里與南溪匯合後,經東里橋閘於義豐溪入海;東、西溪曲折南流,在中部有蓬洞河相互溝通,東溪在蓬洞河以下約8千米有南溪與北溪溝通。東溪流經急水塔後轉入隆都圍,至蓬洞河以下約8千米有南溪橋閘,再經蓮陽橋閘後於北巷入海。 [3] 
流域內集水面積超過1000 平方千米的主要河流包括梅江、五華河、寧江、石窟河、汀江以及梅潭河。 [5] 
主要河流基本情況表
河流名稱
河流等級
集水面積 (平方千米)
起點
終點
長度(千米)
平均坡降
(‰)
韓江 [5] 
30112
廣東紫金縣七星崠
廣東澄海區北港
470
0.39
梅江 [5] 
13929
廣東紫金縣上嶂
廣東大埔縣三河壩
307
0.40
五華河 [5] 
1832
廣東龍川縣亞雞寨
廣東五華縣水寨
105
0.99
寧江 [5] 
1423
廣東興寧縣明天峯
廣東興寧縣水口
107
1.19
石窟河 [5] 
3681
福建武平縣洋石壩
廣東梅縣東洲壩
179
1.79
汀江 [5] 
11809
福建寧化縣大悲山
廣東大埔縣三河壩
322
2.40
梅譚河 [5] 
1603
福建平和縣葛竹山
廣東大埔縣三河壩
137
2.00

韓江水文特徵

韓江徑流量

韓江主要水文站情況圖
韓江主要水文站情況圖(3張)
年徑流總量245億立方米,年徑流模數為26.7立方米/秒·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深600毫米~1200毫米,徑流的年內分配不均勻,4月~9月佔全年徑流量的80%,10月~3月佔20%。潮安站實測最大洪峯流量為每秒13300立方米(1960年6月),汀江溪口站實測最大為每秒8140立方米(1973年6月),梅江橫山站實測最大為每秒6810立方米(1960年6月)。 [1] 

韓江泥沙量

河流泥沙主要受降水特性、流域下墊面及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 [8]  流域內的潮安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30千克每立方米,年輸沙量為730萬噸。韓江泥沙主要來自梅江,梅江的橫山水文站年平均輸沙量為463萬噸,佔全流域的63.4%。 [1] 

韓江汛期洪峯

本流域以熱帶氣旋雨影響為主,暴雨大而且集中,洪水峯高量大,一般梅江量大,洪水過程線較肥胖,汀江峯高呈尖瘦型。洪水多發生在6月和8月,主要洪水來自梅江和汀江,若兩江相遇或梅江、汀江連續洪水疊加,都會造成韓江下游大洪水。韓江潮安站實測最大洪峯流量高達每秒13300立方米。 [6] 

韓江水質

根據韓江流域管理局提供的流域水質監測情況,2015年至2017年,韓江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水的斷面佔總斷面數的比例逐年提高,2017年達到92.5%。從監測結果看,韓江流域水質總體保持良好,幹流水質基本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Ⅲ類標準。 [9] 

韓江水利設施

韓江蓄水工程

韓江流域在廣東省境內2005年總人口為780.5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464.25萬人,佔總人口的59.5%。總耕地面積為233.81萬畝。截止至2012年1月己建蓄水工程10041宗,總庫容15.68億立方米,其中大型3宗,中型17宗,小(—)型139宗,小(二)型以下9882宗。 [1] 

韓江大中水庫

韓江流域內共有大型水庫4座,分別為益塘水庫、合水水庫、長潭水庫和東山水庫,都位於梅州境內,總庫容達到6.9億立方米。韓江流域共有中型水庫19座,其中梅州境內有13座,分別為黃田水庫、梅西水庫、富石水庫、多寶水庫、温公水庫、巖前水庫、桂田水庫、和山岩水庫、東方紅水庫、三河壩水庫、石壁水庫、青溪水庫和清涼山水庫,潮州境內有5座,總庫容達到3.764億立方米。 [10] 
韓江流域大型水庫
水庫名稱
級別
壩址
集水面積(平方千米)
總庫容(立方米)
壩高(米)
總裝機容量(千瓦)
益塘水庫 [10] 
二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五華縣矮車河
251
1.6億
42
1934
合水水庫 [10]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興寧縣寧江上游
600
1.1億
23.5
1100
長潭水庫 [10]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蕉嶺縣石窟河長潭峽谷
1990
1.72億
71.3
60000
東山水庫 [10]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豐順縣東山村
27503 [11] 
2.48億 [10] 
20.3 [12] 
75000 [12] 
韓江流域中型水庫
名稱
級別
壩址
集水面積(平方千米)
總庫容(立方米)
壩高(米)
總裝機容量(千瓦)
黃田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平遠縣柚樹河上游
140
5440萬
46
6950
梅西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梅縣區大坪鎮上官塘
350
5100萬
26.6
5300
富石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平遠縣石正鎮富石村程江上游
53
2302萬
41
1070
多寶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蕉嶺縣北祭鄉多寶村
68
2260萬
45.5
21713
黃竹坪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蕉嶺縣文福鎮烏土河上游
18.2
683萬


温公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興寧市黃陂鎮
56.2
2281萬
36.3
2000
巖前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五華縣油田鄉大窩巖前村
37
1715萬
31.5
500
桂田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五華縣平南鄉桂田村
27.3
1620萬
54.4
800
和山岩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興寧市寧中鄉和山村
32.5
2048萬
21.8
125
東方紅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五華縣橫陂鎮
27.5
1320萬
28.5
250
三河壩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三河壩梅潭河出口處
1603
1990萬
15.5
5000
石壁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梅州市興寧縣城北部石馬河上
102
1072萬
25.3

鳳凰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潮州市潮安區鳳凰溪中游
164
5990萬
45.2

崗山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潮州市潮安區
磷溪鎮秋溪上游
88
5308萬

845
鳳溪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潮州市鳳凰溪上游
45.7
3148萬
64

坪溪水庫 [13] 
一級支流水庫
潮州市饒平縣坪溪鎮桂坑水上游
9.6
1350萬


韓江水利樞紐

韓江流域共有四座水利樞紐,分別是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韓江干流的東山水利樞紐、 [10]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韓江干流的高陂水利樞紐、 [14]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汀江干流的棉花灘水利樞紐 [15]  和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的潮州供水樞紐。 [16] 
韓江流域水利樞紐
名稱
位置
集水面積(平方千米)
總庫容(立方米)
總裝機容量(千瓦)
棉花灘水利樞紐 [15] 
福建省永定縣汀江干流棉花灘峽谷河段中部
7907
20.35億
60萬
東山水利樞紐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留隍鎮小東村
27503
2.48億 [10] 
7.5萬
高陂水利樞紐 [14]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韓江干流高陂鎮
26590
3.66億
10萬
潮州供水樞紐 [16] 
廣東省潮州市韓江下游兩溪口
29084
0.7億
4.6萬 [16] 

韓江防洪航運

韓江橋閘涵洞

韓江流域主要橋閘
韓江流域主要橋閘(5張)
韓江自潮州市以下為三角洲網河區,潮安水文站以下流域面積1035 平方公里。韓江在潮州市韓江大橋以下自東向西分成北溪、東溪和西溪,其中西溪在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鷗汀街道旦家園附近自東向西又分為外砂河、新津河和梅溪。 [7]  韓江下游的五條入海河道上均建有擋潮閘,即北溪上的東里橋閘、東溪上的蓮陽橋閘、外砂河上的外砂橋閘、新津河上的下埔橋閘、梅溪上的梅溪橋閘。 [17]  東溪與西溪在江東圍下由蓬洞河溝通,北溪和東溪在隆都下由南溪溝通。韓江下游的五條入海河道與蓬洞河、南溪共同構成了一個水力聯繫緊密的三角洲網河區。 [3] 

韓江防洪堤圍

韓江流域主要防洪設施堤壩
韓江流域主要防洪設施堤壩(2張)
韓江上游廣東境內已建3座大型水庫,總庫容達4.5億多立方米。目前對流域洪水有一定調洪能力的有福建汀江棉花灘水庫。中游的梅州市主要靠梅州大堤設防,可以達到50年一遇標準。下游潮州、汕頭主要靠韓江南北堤、汕頭大圍等設防。韓江南北堤達到50年一遇,其中潮州市區堤段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 [18]  汕頭大圍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 [19-20] 

韓江航道航運

韓江從三河壩至潮州基本屬單一河道,經潮州後韓江分為北溪、東溪、西溪三汊,又於下游再分成東里河、蓮陽河、外砂河、新津河、梅溪河等五條河流分別出海。韓江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眾多的出海河口,航道資源較為豐富,利於發展江海聯運。韓江流域擁有以下類型的航道資源:潮汐河口航道、平原航道、山區航道、運河等。根據第二次內河航道普查數據統計顯示:韓江流域等級航道(一級~七級)共 524 千米(廣東省境內),其中一級~三級航道僅為 3 千米,佔等級航道總里程的 0.6%。目前的維護情況是:一級~六級航道維護等級為 0 開門,僅有378 千米 航道是七級維護。韓江航道等級普遍偏低,航道仍然維持在原來天然狀態下航道等級水平。 [21] 
韓江流域自然資源分佈、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上游閩西南及梅州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煤、石灰石、鐵礦等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儲藏量豐富,水泥等建材生產量大,但經濟比較落後;而下游潮汕地區資源相對貧乏,外向型經濟比較發達,上、下游經濟互補性較強。韓江航運資源開發有利於促進上、下游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同時也為地處內陸山區的閩西南及梅州地區提供了一條便捷的水運出海通道。 [21] 

韓江歷史演化

韓江流域在《禹貢》中屬揚州之域。 [22] 
先秦有文獻記載的名稱是“海陽”,最早見諸一記載的名稱。《蟹略》引汲冢《周書王會篇》曰:“成王時,海陽獻蟹。”《逸周書》卷七載“海陽大蠏。注:海水之陽,一蟹盈車。” [2] 
秦漢時有“揭陽縣”的説法。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年,任囂、趙佗平南越,設南海、桂林、象三郡,韓江流域區域內設揭陽戍區,這是韓江流域建制的萌芽。漢時韓江稱員水,《水經注》雲,“員水又東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東歷揭陽縣,王莽之南海亭,而注於海也。”漢代揭陽縣的轄境廣闊,不僅包括整個韓江流域,還有贛南、閩南一部分。 [2] 
韓江流域歷朝政區簡圖
韓江流域歷朝政區簡圖(3張)
晉太康三年,置晉安郡,領縣八:原豐、侯官、温麻、晉安、新羅、宛平、同安、羅江,轄地大略包括現閩西及閩東南沿海一帶,其中的新羅縣為韓江流域最早設置的縣。 [22] 
唐代開元二十九年,韓江流域政區設置包括潮州全部,汀州的長汀縣、黃連縣和龍巖縣的一部分,循州的興寧縣及漳州的一部分。 [2] 
宋代,韓江流域政區包括潮州的海陽、潮陽、揭陽三縣全部,敬州全部,汀州的長汀、上杭、武平全部和寧化、蓮城一部分,漳州的龍巖縣一部分,循州的興寧、長樂縣全部。 [2] 
元代韓江流域上游汀州路、漳州路龍巖屬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梅州與潮州路、循州一起屬江西行省廣東道宣慰司,各州路所領縣數不變。 [2] 
明朝末年,韓江流域共設有21個縣,其中包括廣東省潮州府全府的11個縣、惠州府的3個縣以及福建省汀州府的6個縣和漳州府的1個縣。 [2] 
清代政區言之,大致包括汀州五縣、嘉應五屬、潮州九邑,即長汀、上杭、武平、連城、永定、程鄉(今梅縣、興寧、長樂(今五華、平遠、鎮平(今蕉嶺、海陽(今潮安、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豐順,以現行政區來看,其中汀州所轄五屬現歸龍巖市管轄,嘉應州改稱梅州,並轄原潮州府的大埔、豐順二縣,而潮州府所轄其他七縣,其地域範圍也大致涵蓋了今天的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 [22] 

韓江河長制河長

韓江流域市、縣級河長名單如下: [26] 
韓江流域市、縣級河長
流經地市
市級河長
職務
縣(市、區)
縣級河長
職務
河源市 [1] 
何國森
市長
紫金縣
鄧紅衞
縣長
龍川縣
劉力
縣長
梅州市 [1] 
王暉
市長
梅江區
鍾秀堂
區長
梅縣區
王鋒
區長
興寧市
洪國華
市長
平遠縣
周小勇
縣長
蕉嶺縣
劉裕君
縣長
大埔縣
黃增國
縣委書記
豐順縣
羅達祥
縣長
五華縣
朱少輝
縣委書記
潮州市 [1] 
何廣延
市長
湘橋區
李樹南
區長
潮安區
曹宇波
區長
楓溪區
蔡益雄
管委會主任
汕頭市 [1] 
曾鳳保
市長
龍湖區
蔡向宏
區委書記
黃曉歡
區長
蔡賢達
副區長
金平區
陳武鵬
區長
林振偉
副區長
澄海區
王楚彬
區委書記
胡記傑
區長
餘輝濱
區委副書記 [26] 

韓江所獲榮譽

2017年,“廣東韓江”被評為全國首屆十大“最美家鄉河”。
2020年11月,韓江潮州段被水利部評為首批全國示範河湖。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