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歆

鎖定
韓歆(?-39年),字翁君,南陽(郡治宛縣,今河南南陽)人, [30]  中國東漢儒學家、 [31]  經學家。 [32] 
韓歆於地皇三年(22年),投靠起兵討伐王莽的漢朝宗室劉縯、劉秀兄弟,南征北戰,立下汗馬之功。劉秀登基皇位後,封為扶陽侯,不久,又任命他為尚書令。期間韓歆向劉秀上書,要求將古文《費氏易》和《左氏春秋》立為博士,結果引起今文經師範升等人激烈反對,在韓歆的一再堅持下,《左氏春秋》(即《左傳》)終得立於學官。 [30] 
建武十三年(37年),劉秀擢升在沛郡(今安徽濉溪西北)做太守的韓歆為大司徒。建武十五年,因隗囂、公孫述一事,被罷免官職,並遣返回家鄉。不久,自殺身亡。 [30] 
翁君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陽
逝世日期
39年
主要成就
倡導設立《左氏春秋》博士
本    名
韓歆
爵    位
扶陽侯(今蕭縣)
學    派
古文經學

韓歆人物生平

韓歆牧守河內

王莽末年天下大亂,更始元年(23年),綠林軍諸將擁立漢朝宗室劉玄為帝,建立了更始政權,韓歆(xīn)作為南陽名士,被更始劉玄任命為河內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焦作市)太守,牧守一方。不久,韓歆的同鄉岑彭被任命為穎川郡太守,但因為穎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當時被劉茂佔據,不能上任,他只好跑到河內郡來投奔韓歆。韓歆將其收留,同守河內 [1] 

韓歆歸順劉秀

連環畫《銅馬皇帝》插圖 連環畫《銅馬皇帝》插圖
更始二年(24年)秋,劉秀率領大軍在射犬(今河南省沁陽縣東北)一帶擊敗農民軍之後,乘勢進入河內郡,收取各縣。韓歆得報,準備閉門堅守,以抗劉秀。岑彭因曾在劉秀的大哥劉縯部下效力,所以極力勸説韓歆歸附劉秀。可是韓歆卻拒絕了岑彭的勸説。 [2] 
不久,劉秀率領軍進至懷縣,韓歆見劉秀兵強馬壯,知道大勢已去,開城投降。然而,當劉秀得知韓曾想帶兵抵抗自己時,勃然大怒,令人將韓歆捆綁起來,按在門外鼓下,準備斬首。幸得岑彭求情,説韓歆是南陽名士,可以為劉秀效力。劉秀才赦免韓歆,讓韓歆到鄧禹軍中做軍師。 [3-4] 

韓歆西征慘敗

《劉秀》下冊鄧禹、韓歆與赤眉軍交戰插圖 《劉秀》下冊鄧禹、韓歆與赤眉軍交戰插圖
更始二年(24年),樊崇率領赤眉軍主力大舉西進長安,為了爭奪長安的控制權,十二月,劉秀任命鄧禹為前將軍,率二萬餘人出師西征長安,韓歆作為鄧禹的軍師也隨軍出征。 [5] 
西征軍一路西進,直抵安邑(今山西夏縣),劉玄急令王匡﹑成丹﹑劉均帶兵救援,六月二十五日,雙方在安邑城下展開了一場大戰,鄧禹失利,天黑後雙方停戰,韓歆和諸將見氣勢已挫,都主張乘夜退走,鄧禹不從,堅持出戰,大破敵軍,平定河東。 [6] 
佔據河東郡之後,鄧禹、韓歆率軍繼西進,最終在長安附近與赤眉軍展開大戰,被擊敗,建武三年(27年)閏正月,鄧禹只率領二十四騎逃回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韓歆就在其中。 [7] 
西征失利之後,韓歆繼續隨劉秀征戰,立下許多功勞,被封為扶陽侯,並先後被任命為尚書令、沛郡太守。 [8] 

韓歆被迫自殺

建武十三年(37年),大司徒侯霸去世,劉秀把韓歆從沛郡(治所是相縣,在今安徽淮北市境內)調到京城,讓他代替侯霸擔任大司徒。韓歆喜歡有話直説,沒有隱諱,常常讓劉秀感到難以容忍。 [9-11] 
連環畫《劉秀》下冊中韓歆被貶插圖 連環畫《劉秀》下冊中韓歆被貶插圖
有一次朝會,劉秀在讀隗囂公孫述的來信之後嘆道:“可惜了,其實,此二人也有才。” 韓歆應聲答道:“亡國之君都有才!夏桀和商紂王就很有才。”劉秀聽了勃然大怒,認為他的言詞太過激。 [12] 
建武十五年(39年)正月,韓歆上書劉秀,説漢朝要遇到莊稼歉收出現饑民,韓歆指天畫地,言辭急切。正月二十三日,劉秀正式頒詔,將韓歆免職遣送回鄉。即便如此,劉秀還是覺得不解氣。於是,他又下了一道詔書,派使者去路上繼續追責韓歆。 [13-14] 
司隸校尉鮑永一再為韓歆求情,劉秀都沒有答應。韓歆與他的兒子韓嬰在路上接到責問詔書,當即伏劍自殺。 [15] 
韓歆一向名氣很大,死於無罪,大家都不滿,劉秀也後悔了。為了彌補前過,他下詔對韓家追賜金錢、糧食,又令有司以大司徒之禮安葬,並對其家屬予以安慰撫卹。 [16] 

韓歆學術貢獻

韓歆的學術思想屬於古文經學,東漢成立之後,他率先提出設立《費氏易》、《左氏春秋》博士,為古文經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7] 
在西漢時代,古文經學今文經學並行,漢王朝將今文經學設立學官——博士,而古文經學還未取得立學官博士的殊榮。光武帝中興後,設立《五經》博士,共十四人,全都是今文經學家。時任尚書令的韓歆提議設立《費氏易》、《左氏春秋》博士,《費氏易》、《左氏春秋》屬於古文經學系統。
劉秀下詔,請羣臣商議。建武四年(28年)正月,劉秀大會公卿、大夫、博士於宮中雲台,親自主持了這場爭論。爭論的兩方:一是贊成立《費氏易》、《左氏春秋》博士的一方,以尚書令韓歆、太中大夫許淑為代表。二是反對的一方,以博士範升為代表。雙方相爭不下,直到日中才不得不停下。 [18-19] 
後經研究《左氏春秋》的專家陳元再次上書,光武帝劉秀最終決定設立《左氏春秋》博士。 [20-23] 

韓歆歷史評價

岑彭:“韓歆南陽大人,可以為用。” [24] 
司馬光:“惜乎,以光武之世而韓歆用直諫死,豈不為仁明之累哉!” [25] 
何喬遠:“昔漢光武殺直臣韓歆。” [26] 
邵之棠:“夫歆好直言無隱,詞甚剛切,以致帝不能容。” [27] 
《後漢書》:“好直言,無隱諱。” [28] 
《後漢書》:“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 [29] 

韓歆家庭成員

兒子:韓嬰。

韓歆史籍記載

後漢書》、《東觀漢記》均有傳。 [28]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岑彭傳》彭引兵攻偉,破之。遷潁川太守。會舂陵劉茂起兵,略下潁川,彭不得之官,乃與麾下數百人從河內太守邑人韓歆。
  • 2.    《後漢書·岑彭傳》:會光武徇河內,歆議欲城守,彭止不聽。
  • 3.    《後漢書·岑彭傳》既而光武至懷,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謀,大怒,收歆置鼓下,將斬之。召見彭,彭因進説曰:“韓歆南陽大人,可以為用。乃貰歆,以為鄧禹軍師。
  • 4.    《後漢書·岑彭傳》彭因言韓歆南陽大人,可以為用。乃貰歆,以為鄧禹軍師。
  • 5.    《後漢書·鄧禹傳》乃拜為前將軍持節,中分麾下精兵二萬人,遣西入關,令自選偏裨以下可與俱者。於是以贛歆為軍師,李文、李春、程慮為祭酒,馮愔為積弩將軍,樊崇為驍騎將軍,宗歆為車騎將軍,鄧尋為建威將軍,耿忻為赤眉將軍,左於為軍師將軍,引而西。
  • 6.    《後漢書·鄧禹傳》於是王匡、成丹、劉均等合軍十餘萬,復攻擊禹,禹軍不利,樊崇戰死。會日暮,戰罷,軍師韓歆及諸將軍見兵勢已摧,皆勸禹夜去,禹不聽。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窮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眾。明旦,匡悉軍出攻禹,禹令軍中無得妄動;既至營下,因傳發諸將鼓而並進,大破之。匡等皆棄軍亡走,禹率輕騎急追,獲劉均及河東太守楊寶、持節中郎將弭疆,皆斬之,收得節六,印綬五百,兵器不可騰數,遂定河東。
  • 7.    《後漢書·鄧禹傳》獨與二十四騎還詣宜陽。
  • 8.    《後漢書·韓歆傳》以從攻伐有功,封扶陽侯。
  • 9.    《後漢書·光武紀》三月辛未,沛郡太守韓歆為大司徒。
  • 10.    《後漢書·侯霸傳》十三年,霸薨………以沛郡太守韓歆代霸為大司徒。
  • 11.    《後漢書》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六:好直言,無隱諱,帝每不能容。
  • 12.    《後漢書》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六:嘗因朝會,聞帝讀隗囂、公孫述相與書,歆曰:“亡國之君皆有才,桀、紂亦有才。”帝大怒,以為激發。
  • 13.    《後漢書》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六:歆又證歲將飢兇,指天畫地,言甚剛切,坐免歸田裏。帝猶不釋,復遣使宣詔責之。
  • 14.    《後漢書·光武紀》十五年春正月辛丑,大司徒韓歆免,自殺。
  • 15.    《後漢書·韓歆傳》司隸校尉鮑永固請不能得,歆及子嬰竟自殺。
  • 16.    《後漢書·韓歆傳》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眾多不厭,帝乃追賜錢穀,以成禮葬之。
  • 17.    《後漢書·藝文》建武中,以韓歆、陳元之請,李封始為“左氏”博士,賈逵、服虔復為訓詁,魏代始稍行世。
  • 18.    《後漢書·範升傳》時尚書令韓歆上疏,欲為費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詔下其議。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見於雲台。
  • 19.    《後漢書·範升傳》遂與韓歆及太中大夫許淑等互相辯難,日中乃罷。
  • 20.    《後漢書·陳元傳》時尚書令韓歆上疏,欲為左氏立博士,範升與歆爭之未決,陳元上書訟左氏,遂以魏郡李封為左氏博士。
  • 21.    《文獻通考》至建武中,尚書令韓歆請立而未行。時陳元最明《左傳》,又上書訟之。於是乃以魏郡李封為《左氏》博士。
  • 22.    陳元  .廣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8-04]
  • 23.    兩漢今古文經學的鬥爭與融合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08-04]
  • 24.    後漢書  .孔子網[引用日期2014-08-04]
  • 25.    資治通鑑  .古籍網[引用日期2014-08-04]
  • 26.    名山藏  .古籍網[引用日期2014-08-04]
  • 27.    皇朝經世文統編  .古籍網[引用日期2014-08-04]
  • 28.    《後漢書·卷二十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0-08]
  • 29.    後漢書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8-04]
  • 30.    車吉心主編.中國宰相全傳 第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
  • 31.    黃開國,李剛,陳兵等主編.諸子百家大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218頁
  • 32.    黃開國主編;唐永進,李知恕,餘光貴等副主編.經學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第588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