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廣

(秦漢之際將領、諸侯王)

鎖定
韓廣(?-前206年),秦朝末年諸侯王之一。原本是上谷郡卒史。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奉趙王武臣之命攻取燕地,在原燕國貴族的勸説下自立為燕王。鉅鹿之戰前夕,韓廣派遣臧荼去救援趙國。 [23]  後來項羽入關分封諸侯王,將燕王韓廣改封為遼東王,韓廣的將領臧茶被封為燕王。臧荼回到封國後驅趕韓廣去遼東郡,韓廣不服,最後在無終縣(今天津薊州區境內)被擊殺。 [14] 
全    名
韓廣
封    號
燕王→遼東王
所處時代
秦朝楚漢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06年8月
主要成就
攻略燕地,自立燕王
最高官職
卒史

韓廣人物生平

韓廣上谷卒史

韓廣,原來是秦朝燕地上谷郡卒史(郡級下屬官吏)。 [25]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所率農民起義軍建立張楚政權之後,部將張耳、陳餘向陳勝請兵攻奪趙地。陳勝應允,於是任命老相識武臣為將軍統兵前去攻奪趙地。抵達趙地之後,武臣被趙地豪傑推舉為“武信君”,攻下趙地的十座城池。 [1-2]  蒯徹勸武臣推行“傳檄而千里定”之策,招降燕、趙一帶三十餘城。 [15]  身為燕地上谷郡卒史的韓廣約在此時歸降武臣。 [25]  其後武臣聽從張耳、陳餘勸諫,自立為趙王。 [16]  於是趙王武臣不再接受楚王陳勝節制,自行發兵略地。派遣韓廣攻略燕地,李良攻略常山郡張黶攻略上黨郡 [17]  [25] 

韓廣自立燕王

燕國原來的貴族豪傑勸告韓廣説:“楚國已經立了王,趙國也已立了王。燕國地方雖然小,過去也是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希望將軍您自立做燕王。”韓廣回答説:“我的母親還留在趙國,使不得。”燕人説:“趙國現在正西面擔憂秦國,南面擔憂楚國,他的力量不能來限制我們。況且以楚國的強大,都不敢殺害趙王將相的家屬,趙國又怎敢殺害將軍您的家屬呢?”韓廣認為他們説的有道理,於是就自立做了燕王。過了幾個月,趙王武臣派人護送韓廣的母親及其家屬來到了燕國。 [18] 

韓廣擒縱趙王

趙王武臣與張耳、陳餘往北攻城略地到達燕國地界。武臣抄小路出行,被燕國軍隊捕獲。燕國將領將其囚禁起來,想要趙國分割一半地盤來換回武臣。趙國每次派去使者,燕國就把使者殺了只要求割地。張耳、陳餘為此感到憂慮,有位廝徒雜役到屋內拜見他們説:“我為諸公説服燕國,駕車帶趙王回來。”屋內的人都大笑説:“派去的使者有十幾批,都死了,你憑什麼可以救回大王?”那名廝役於是來到燕國城牆下,燕國將領面見他,廝役問燕將説:“知道我來要什麼嗎?”燕將説:“你想要回趙王。”廝役説:“您知道張耳、陳餘是什麼樣的人嗎?”燕將曰:“是賢能的人。”廝役説:“您知道他們的志向是想做什麼嗎?”燕將説:“想救回他們的大王。”廝役於是笑了,説:“您不知道這兩人的真實想法啊!武臣、張耳、陳餘共同依仗兵馬拿下趙國幾十座城,這時候也都各自想要南面稱王,哪會甘心只做卿相終老呢?臣子與主君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回看之前是因為形勢剛剛平定,這三人不敢三分趙地而稱王,而是依照年齡長幼,先把武臣擁立為趙王,用以平復趙國的民心。現在趙地已經歸服,這兩人也都想分治趙地來稱王,只是時機沒到罷了。現今您把趙王給囚禁了,這兩人名義上是為了救趙王,實際上是想讓燕國殺了他,好讓兩人能分趙自立。憑一個趙國尚且讓燕國吃不消,何況讓兩個賢王左提右挈,再加上以殺害趙王的罪名來討伐,滅掉燕國就很容易了。”燕將認為他説的有道理,於是把趙王武臣放回去了,廝役駕車載着武臣歸國。 [19] 

韓廣遣兵救趙

秦將章邯在消滅項梁之後,與王離等人率軍在鉅鹿圍困趙王趙歇與趙相張耳。 [21]  [33]  趙國派遣使者四處求援,當時齊、楚等國聽説了趙國的危急情況,都派兵來救。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燕王韓廣派遣將領臧荼前去救援趙國。 [22]  [23]  抵達的各諸侯援軍見秦軍兵力強盛,都作壁上觀,不敢進攻。直到項羽領兵擊破秦軍,諸侯軍才下場參戰,最終項羽戰勝秦軍,一躍成為諸侯上將軍 [22]  [24] 

韓廣驅逐身死

義帝元年(前206年) [34] 項羽率領諸侯國軍隊進入關中,摒棄楚懷王熊心“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盟約,而把熊心遙尊為義帝,並聲稱義帝無軍功,滅秦是各諸侯將領的功勞,於是與各國入關將領自行分封諸侯王 [20]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對天下進行重新分封。燕將臧荼曾隨楚軍救趙,又跟從項羽入關,於是項羽封臧荼為燕王,建都薊縣。而把沒有入關的燕王韓廣改封為遼東王,建都無終。 [26-27]  [35] 
漢元年(前206年)四月,諸侯在戲縣罷兵散歸,各自回到封國。 [32]  臧荼回到封國,就驅逐舊主韓廣去遼東,韓廣不服從。秋季八月,臧荼在無終攻打併殺死了韓廣,兼併了他的封地。 [27]  [28-29] 
韓廣從稱王燕地到其身死,總計歷時三十七個月(一説三十六個月) [30-31] 

韓廣人物評價

嚴安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陳勝、吳廣舉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巿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勝載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8] 

韓廣史料記載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3] 高祖本紀 [4] 秦楚之際月表 [5] 陳涉世家 [6] 張耳陳餘列傳 [7] 平津侯主父列傳 [8]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上 [9] 異姓諸侯王表 [10] 陳勝項籍傳 [11]  《張耳陳餘傳》 [12]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下》 [13] 
參考資料
  • 1.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陳餘乃復説陳王曰:“大王舉梁、楚而西,務在入關,未及收河北也。臣嘗遊趙,知其豪桀及地形,願請奇兵北略趙地。”於是陳王以故所善陳人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以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趙地。
  • 2.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武臣等從白馬渡河,至諸縣,説其豪桀曰:“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數十年矣。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外內騷動,百姓罷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陳王奮臂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響應,家自為怒,人自為鬬,各報其怨而攻其讎,縣殺其令丞,郡殺其守尉。今已張大楚,王陳,使吳廣、周文將卒百萬西擊秦。於此時而不成封侯之業者,非人豪也。諸君試相與計之!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因天下之力而攻無道之君,報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業,此士之一時也。”豪桀皆然其言。乃行收兵,得數萬人,號武臣為武信君。下趙十城,餘皆城守,莫肯下。
  • 3.    三家注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4.    三家注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5.    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表格)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6.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7.    三家注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8.    三家注史記●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9.    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10.    漢書●卷十三●異姓諸侯王表第一(表格)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11.    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12.    漢書●卷三十二●張耳陳餘傳第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13.    漢書●卷六十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19]
  • 14.    倉修良 主編.《史記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855頁
  • 15.    班固·《漢書·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楚漢初起,武臣略定趙地,號武信君。通説范陽令徐公曰:“臣,范陽百姓蒯通也,竊閔公之將死,故吊之。雖然,賀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曰:“何以吊之?”通曰:“足下為令十餘年矣,殺人之父,孤人之子,斷人之足,黥人之首,甚眾。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於公之腹者,畏秦法也。今天下大亂,秦政不施,然則慈父孝子將爭接刃於公之腹,以復其怨而成其名。此通之所以吊者也。”曰:“何以賀得子而生也?”曰:“趙武信君不知通不肖,使人候問其死生,通且見武信君而説之,曰:‘必將戰勝而後略地,攻得而後下城,臣竊以為殆矣。用臣之計,毋戰而略地,不攻而下城,傳檄而千里定,可乎?’彼將曰:‘何謂也?’臣因對曰:‘范陽令宜整頓其士卒以守戰者也,怯而畏死,貪而好富貴,故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君不利之,則邊地之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降而身死’,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為君計者,莫若以黃屋朱輪迎范陽令,使馳騖於燕、趙之郊,則邊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下而身富貴’,必相率而降,猶如阪上走丸也。此臣所謂傳檄而千里定者也。”徐公再拜,具車馬遣通。通遂以此説武臣。武臣以車百乘、騎二百、侯印迎徐公。燕、趙聞之,降者三十餘城。如通策焉。
  • 16.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至邯鄲,張耳、陳餘聞周章軍入關,至戲卻;又聞諸將為陳王徇地,多以讒毀得罪誅,怨陳王不其筴不以為將而以為校尉。乃説武臣曰:“陳王起蘄,至陳而王,非必立六國後。將軍今以三千人下趙數十城,獨介居河北,不王無以填之。且陳王聽讒,還報,恐不脱於禍。又不如立其兄弟;不,即立趙後。將軍毋失時,時閒不容息。”武臣乃聽之,遂立為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
  • 17.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使人報陳王,陳王大怒,欲盡族武臣等家,而發兵擊趙。陳王相國房君諫曰:“秦未亡而誅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不如因而賀之,使急引兵西擊秦。”陳王然之,從其計,徙系武臣等家宮中,封張耳子敖為成都君。 陳王使使者賀趙,令趣發兵西入關。張耳、陳餘説武臣曰:“王王趙,非楚意,特以計賀王。楚已滅秦,必加兵於趙。願王毋西兵,北徇燕、代,南收河內以自廣。趙南據大河,北有燕、代,楚雖勝秦,必不敢制趙。”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而使韓廣略燕,李良略常山,張黶略上黨。
  • 18.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燕故貴人豪傑謂韓廣曰:“楚已立王,趙又已立王。燕雖小,亦萬乘之國也,願將軍立為燕王。”韓廣曰:“廣母在趙,不可。”燕人曰:“趙方西憂秦,南憂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強,不敢害趙王將相之家,趙獨安敢害將軍之家!”韓廣以為然,乃自立為燕王。居數月,趙奉燕王母及家屬歸之燕。
  • 19.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韓廣至燕,燕人因立廣為燕王。趙王乃與張耳、陳餘北略地燕界。趙王間出,為燕軍所得。燕將囚之,欲與分趙地半,乃歸王。使者往,燕輒殺之以求地。張耳、陳餘患之。有廝養卒謝其舍中曰:“吾為公説燕,與趙王載歸。”舍中皆笑曰:“使者往十餘輩,輒死,若何以能得王?”乃走燕壁,燕將見之,問燕將曰:“知臣何欲?”燕將曰:“若欲得趙王耳。”曰:“君知張耳、陳餘何如人也?”燕將曰:“賢人也。”曰:“知其志何欲?”曰:“欲得其王耳。”趙養卒乃笑曰:“君未知此兩人所欲也!夫武臣、張耳、陳餘杖馬棰下趙數十城,此亦各欲南面而王,豈欲為卿相終已邪?夫臣與主豈可同日而道哉,顧其勢初定,未敢參分而王,且以少長先立武臣為王,以持趙心。今趙地已服,此兩人亦欲分趙而王,時未可耳。今君乃囚趙王。此兩人名為求趙王,實欲燕殺之,此兩人分趙自立。夫以一趙尚易燕,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殺王之罪,滅燕易矣。”燕將以為然,乃歸趙王,養卒為御而歸。
  • 20.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鋭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
  • 21.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章邯引兵至邯鄲,皆徙其民河內,夷其城郭。張耳與趙王歇走入鉅鹿城,王離圍之。陳餘北收常山兵,得數萬人,軍鉅鹿北。章邯軍鉅鹿南棘原,築甬道屬河,餉王離。王離兵食多,急攻鉅鹿。
  • 22.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當是時,燕、齊、楚聞趙急,皆來救。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諸侯軍乃敢擊圍鉅鹿秦軍,遂虜王離。涉間自殺。卒存鉅鹿者,楚力也。
  • 23.    司馬遷·《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秦】三年十月。【燕】十五,使將臧荼救趙。
  • 24.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作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 25.    班固·《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第一》: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韓廣將兵北徇燕。
  • 26.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燕將臧荼從楚救趙,因從入關,故立荼為燕王,都薊。
  • 27.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燕將臧荼為燕王,都薊。故燕王韓廣徙王遼東。廣不聽,臧荼攻殺之無終。
  • 28.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臧荼之國,因逐韓廣之遼東,廣弗聽,荼擊殺廣無終,並王其地。
  • 29.    班固·《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燕王韓廣亦不肯徙遼東。秋八月,臧荼殺韓廣,並其地。
  • 30.    司馬遷·《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三十七,臧荼擊廣無終,滅之。
  • 31.    班固·《漢書·卷十三·異姓諸侯王表第一》:三十,王韓廣始,故燕王。卅一,都無終。卅六,臧荼擊殺廣。屬燕。
  • 32.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漢之元年四月,諸侯罷戲下,各就國。
  • 33.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為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皆走入鉅鹿城。章邯令王離、涉間圍鉅鹿,章邯軍其南,築甬道而輸之粟。
  • 34.    司馬遷·《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義帝元年】二,徙都江南郴。【遼東】三十一,王韓廣始,故燕王。
  • 35.    司馬遷·《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義帝元年】三。【遼東】三十二,都無終。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