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韋述

鎖定
韋述(?-757年),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代大臣,著名史學家。
開元五年,中進士,授櫟陽縣(今陝西省西安市)尉,轉右補闕,遷起居舍人。説重詞學之士,與張九齡許景先、袁暉、趙冬曦孫逖、王乾常遊其門。十八年,兼知史官事,轉屯田員外郎、吏部職方郎中。二十七年,轉國子監司業,充集賢殿學士。天寶初年,歷任太子庶子,加銀青光祿大夫。九年,兼充禮儀使,遷工部侍郎,封方城縣侯。至德二年,卒,贈右散騎常侍。
著有《唐職儀》三十卷、《高宗實錄》三十卷、《西京新記》五卷、《御史台記》十卷、《開元譜》二十卷,並傳於世。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唐京兆(今陝西省西安市)
逝世日期
757年
主要成就
史學家、方城縣侯
本    名
韋述

韋述人物生平

自幼聰敏,家有書二千卷,記覽皆徧。綴文操筆便就。舉進士時,年甚少,儀形渺小。景龍年間,中進士。吏部考功郎宋之問問道:“韋學士童年有何事業”?對曰:“性好著書”。宋之問大悦:“本求異才,果得司馬遷、班固”!開元中,詔馬懷素編次圖書,乃奏用元行衝、齊汗、王珣、吳競並述等二十六人,同於秘閣詳錄四部書,五年而成。張説引為集賢院直學士,累遷尚書省工部侍郎,封方城縣侯。在書府典章圖書四十年,居任史職二十年,勒成國史,蕭穎士把他比之譙周、陳壽之流。晚年逢“安史之亂”,被迫接受安祿山偽職,流放渝州,為刺史薛紓困辱,不食而卒。

韋述主要功績

開元五年(717),參與由馬懷素、元行衝所主持的國家圖書整理工作,歷時5年,由他和殷踐猷、餘欽、毋煚、劉彥直、王愜、齊瀚、吳兢等26人修成《羣書四部錄》200卷,由元行衝奏上。後來他又撰《集賢書目》1卷、《四庫搜訪書目》40卷、《秘閣書目》4卷,皆早佚。私人藏書甚豐,聚書2萬餘卷,皆手自校讎。兼古朝臣圖、歷代知名人畫、魏晉以來草跡數百卷、古碑古器、藥、格式、錢譜、璽譜之類,無不皆備,史稱他的收藏“雖御府不逮也”。
安祿山起兵時,把令狐德棻、吳兢等編撰未競的《國史》等書稿藏於終南山中,並在終南山繼續完成了《國史》編撰,共112卷,與徐堅合撰有《初學記》,著有《開元譜》20卷、《唐職議》30卷、《高宗實錄》30卷、《御史台記》10卷、《兩京新記》5卷、《唐春秋》30卷等。

韋述個人評價

議者雲:自唐已來,氏族之盛,無逾於韋氏。其孝友詞學,韋承慶、韋嗣立為最;明於音律,則韋萬石為最;達於禮義,則韋叔夏為最;史才博識,以韋述為最。所撰《唐職儀》三十卷、《高宗實錄》三十卷、《御史台記》十卷、《兩京新記》五卷,凡著書二百餘卷,皆行於代。
韋逌,學業亦亞於韋述,尤精《三禮》,與韋述同為學士;韋迪,同為禮官,時人榮之,累遷考功員外郎、國子司業,以風疾卒。

韋述史書記載

韋述,司農卿弘機曾孫。父韋景駿,房州刺史。述少聰敏,篤志文學。家有書二千卷,述為兒童時,記覽皆遍。人駭異之。景龍中,韋景駿為肥鄉縣令,韋述從父至任。洺州刺史元行衝,景駿之姑子,為時大儒,常載書數車自隨。述入其書齋,忘寢與食。行衝異之,引與之談,貫穿經史,事如指掌,探賾奧旨,如遇師資。又試以綴文,操牘便就。元行衝大悦,引之同榻曰:“此吾外家之寶也。”舉進士,西入關,時韋述甚少,儀形眇小。考功員外郎宋之問曰:“韋學士童年有何事業?”述對曰:“性好著書。韋述有所撰《唐春秋》三十卷,恨未終篇。至如詞策,仰待明試。”之問曰:“本求異才,果得遷、固。”是歲登科。
開元五年,為櫟陽縣尉。秘書監馬懷素受詔編次圖書,乃奏用左散騎常侍元行衝、左庶子齊澣、秘書少監王珣、衞尉少卿吳兢並述等二十六人,同於秘閣詳錄四部書。馬懷素尋卒,元行衝代掌其事,五年而成,其總目二百卷。韋述好譜學,秘閣中見常侍柳衝先撰《姓族系錄》二百卷,述於分課之外手自抄錄,暮則懷歸。如是週歲,寫錄皆畢,百氏源流,轉益詳悉,乃於《柳錄》之中,別撰成《開元譜》二十卷。其篤志忘倦,皆此類也。
轉右補闕,中書令張説專集賢院事,引述為直學士,遷起居舍人。説重詞學之士,述與張九齡、許景先、袁暉、趙冬曦孫逖、王幹常遊其門。趙冬曦兄冬日,弟知壁、居貞、安貞、頤貞等六人,述弟迪、逌、迥、起、巡亦六人,並詞學登科。説曰:“趙、韋昆季,令之杞梓也。”十八年,兼知史官事,轉屯田員外郎、職方吏部二郎中,學士、知史官事如故。及張九齡為中書令,即集賢之同職,裴耀卿為侍中,即述之舅,皆相推重,語必移晷。二十七年,轉國子司業,停知史事。俄而復兼史職,充集賢學士。天寶初,歷左右庶子,加銀青光祿大夫。九載,兼充禮儀使。其載遷尚書工部侍郎,封方城縣侯。
韋述在書府四十年,居史職二十年,嗜學著書,手不釋卷。國史自令狐德棻至於吳兢,雖累修撰,竟未成一家之言。至述始定類例,補遺續闕,勒成《國史》一百一十二卷,並《史例》一卷,事簡而記詳,雅有良史之才,蘭陵蕭穎士以為譙周陳壽之流。述早以儒術進,當代宗仰,而純厚長者,澹於勢利,道之同者,無間貴賤,皆禮接之。家聚書二萬卷,皆自校定鉛槧,雖御府不逮也。兼古今朝臣圖,歷代知名人畫,魏晉已來草隸真跡數百卷,古碑、古器、藥方、格式、錢譜、璽譜之類,當代名公尺題,無不畢備。
安祿山之亂,兩京陷賊,唐玄宗幸蜀,述抱《國史》藏於終南山,經籍資產,焚剽殆盡。述亦陷於賊庭,授偽官。至德二年,收兩京,三司議罪,流於渝州,為刺史薛舒困辱,不食而卒。
外甥蕭直為太尉李光弼判官,廣德二年,直因入奏言事稱旨,乃上疏理述於蒼黃之際,能存《國史》,致聖朝大典,得無遺逸,以功補過,合霑恩宥,乃贈右散騎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