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韋宙

鎖定
韋宙(生卒年不詳),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3]  韋丹之子,北周大司空韋孝寬的七世孫。 [1]  。唐代大臣、 [3]  醫家。 [4] 
韋宙初襲為河南府司錄參軍。宣宗時,拜侍御史、吏部郎中,出為永州刺史。為政清廉,體恤民情。裁減冗役,設常平倉,貯谷以賑饑民。並教民耕植,集資買牛,解決畜力困難。又辦學宮,教民讀書知法,破除陋俗。不久,還任大理少卿。大中十二年(858年),出為江西觀察使。鹹通三年(862年),遷嶺南東道節度使,御南詔,撫兵積備。曾揭發康承訓假報軍功。鹹通八年(867年),加檢校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 [2-3] 
韋宙對抵禦回鶻族統治階級的騷擾,保護生產,促進晉北以牛耕代人耕,辦學校和改變落後風俗習慣等,起到了進步作用。 [4]  著有《零陵錄》《韋氏集驗獨行方》,已佚。 [3] 
所處時代
出生地
陝西西安
主要成就
撰有《集驗獨行方》
主要作品
《圖經本草》
本    名
韋宙

目錄

韋宙生平

韋丹子。以門蔭入仕,累調河南府司錄參軍,拜侍御史,三遷至度支郎中。盧鈞鎮太原,表為副。宙請視邊,三部六蕃皆信悦。擢吏部郎中,出為永州刺史,政績殊異。還為大理少卿,授江西觀察使,政簡易,民以為世官。遷嶺南節度使。累遷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鹹通中卒 [2] 
所撰有《集驗獨行方》十二卷,原書已佚,後代醫書,如《圖經本草》存有少數佚文。

韋宙家族成員

七世祖:北周大司空、鄖國公韋孝寬 [1] 
天祖:韋琨,武陽縣侯太子詹事 [1] 
父親:韋丹,晉慈隰州觀察使、咸陽郡公、江南西道觀察使 [1] 
參考資料
  • 1.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七》:韋丹,字文明,京兆萬年人,周大司空孝寬六世孫。高祖琨,以洗馬事太子承乾,諫不聽。太宗才之,擢給事中。高宗在東宮,為中舍人,封武陽縣侯。孝敬為太子,琨以右中護為詹事。卒,贈秦州都督,諡曰貞。丹蚤孤,從外祖顏真卿學,擢明經,調安遠令,以讓庶兄,入紫閣山事從父能。復舉《五經》高第,歷咸陽尉,張獻甫表佐邠寧幕府。順宗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為舍人。新羅國君死,詔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國,賜州縣十官,賣以取貲,號"私覿官"。丹曰:"使外國,不足於資,宜上請,安有貿官受錢?"即具疏所宜費,帝命有司與之,因著令。未行,而新羅立君死,還為容州刺史。教民耕織,止惰遊,興學校,民貧自鬻者,贖歸之,禁吏不得掠為隸。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種茶、麥,仁化大行。遷河南少尹,未至,徙義成軍司馬。以諫議大夫召,有直名。劉闢反,議者欲釋不誅,丹上疏,以為"孝文世,法廢人慢,當濟以威,今不誅闢,則可使者唯兩京耳"。憲宗褒美。會闢圍梓州,乃授丹劍南東川節度使,代李康。至漢中,上言康守方盡力,不可易。召還議蜀事。闢去梓,因以讓高崇文,乃拜晉慈隰州觀察使,封咸陽郡公。閲歲,自陳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張職,為國家費,不如屬之河東,帝從之。徙為江南西道觀察使。丹計口受俸,委餘於官,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始,民不知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則戛而焚。丹召工教為陶,聚材於場,度其費為估,不取贏利。人能為屋者,受材瓦於官,免半賦,徐取其償;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身往勸督。置南北市,為營以舍軍,歲中旱,募人就功,厚與直,給其食。為衢南北夾兩營,東西七里。以廢倉為新廄,馬息不死。築堤捍江,長十二里,竇以疏漲。凡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田萬二千頃。有吏主倉十年,丹覆其糧,亡三千斛,丹曰:"吏豈自費邪?"籍其家,盡得文記,乃權吏所奪,召諸吏曰:"若恃權取於倉,罪也。與若期,一月還之。"皆頓首謝,及期無敢違。有卒違令當死,釋不誅,去,上書告丹不法,詔丹解官待辨。會卒,年五十八。驗卒所告,皆不實,丹治狀愈明。太和中,裴誼觀察江西,上言為丹立祠堂,刻石紀功,不報。宣宗讀《元和實錄》,見丹政事卓然,它日與宰相語:"元和時治民孰第一?"周墀對:"臣嘗守江西,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歿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詔觀察使紇幹蒦上丹功狀,命刻功於碑。
  • 2.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七》:(韋丹)子宙,推蔭累調河南府司錄參軍,李珏表河陽幕府。宣宗謂宰相墀曰:"丹有子否?"以宙對。帝曰:"與好官。"乃拜侍御史,三遷度支郎中。盧鈞節度太原,表宙為副。是時,回鶻已破諸部,入塞下,剽殺吏民。鈞欲得信重吏視邊,宙請往。自定襄、雁門、五原,絕武州塞,略雲中,逾句注,遍見酋豪,鐫諭之;視亭障守卒,增其稟;約吏不得擅以兵侵諸戎,犯者死,於是三部六蕃諸種皆信悦。召拜吏部郎中。出為永州刺史。州方災歉,乃斥官下什用所以供刺史者,得九十餘萬錢,為市糧餉。俗不知法,多觸罪,宙為書制律,並種植為生之宜,户給之。州負嶺,轉餉艱險,每飢,人輒莩死,宙始築常平倉,收谷羨餘以待乏。罷冗役九百四十四員。縣舊置吏督賦,宙俾民自輸,家十相保,常先期。湘源生零陵香,歲市上供,人苦之,宙為奏罷。民貧無牛,以力耕,宙為置社,二十家月會錢若干,探名得者先市牛,以是為準,久之,牛不乏。立學官,取仕家子弟十五人充之。初,俚民婚,出財會賓客,號"破酒",晝夜集,多至數百人,貧者猶數十;力不足,則不迎,至淫奔者。宙條約,使略如禮,俗遂改。邑中少年,常以七月擊鼓,羣入民家,號"行盜",皆迎為辦具,謂之"起盆",後為解素,喧呼疻鬥。宙至,一切禁之。還為大理少卿。久之,拜江西觀察使,政簡易,南方以為世官。遷嶺南節度使。南詔陷交趾,撫兵積備,以幹聞。加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鹹通中卒。宙弟岫,字伯起,亦有名。宙在嶺南,以從女妻小校劉謙,或諫止之,岫曰:"吾子孫或當依之。"謙後以功為封州刺史,生二子,即隱、龔。盧攜舉進士,陋甚,岫獨謂攜必大用。攜執政,岫自泗州刺史擢福建觀察使雲。
  • 3.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翁獨健,蔡美彪,李學勤等副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 上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354頁
  • 4.    李經緯,餘瀛鰲,歐永欣等主編.中醫大辭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第2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