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韋君宜

鎖定
韋君宜(1917年10月26日—2002年1月26日),原名魏蓁一(“君宜”原為她1936年在《清華週刊》45卷第1期上發表《哀魯迅》一文時首用的筆名)。1934年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到延安。後任新華社《中國青年》雜誌編輯,晉綏《中國青年》分版主編。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國青年》總編輯,《文藝學習》主編,作家出版社總編輯,《文藝學習》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總編輯、社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作協文學期刊工作委員會主任。 [1] 
中文名
韋君宜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7年10月26日
逝世日期
2002年1月26日
職    業
作家
原    名
魏蓁一

韋君宜人物生平

韋君宜,原名魏蓁一,1917年10月26日生於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官僚的家庭。她的父親是清末出國、民國初年回國的日本留學生,學鐵路的,曾為孫中山做過秘書工作。後來從鐵路技術人員升為鐵路局長,日本侵略中國後憤然辭職,作了租界寓公。她的母親是一個清末舉人的女兒,略通文墨。韋君宜兄弟姊妹共六人,她是老大,自小被父親當兒子培養,教古文,教日語,還要她額外讀英語,學數學。但韋君宜真正感興趣的是文學,十二歲時不僅讀完了家裏的一切藏書,還經常到書店自行買書。自她少年時代起,就從書中知道了郭沫若、魯迅、托爾斯泰、莎士比亞等文學大家的名字。
韋君宜所進的中學,是聞名遐邇的天津南開中學,她的古詩詞底子就是在南開讀書時打下的。她偏愛文學,在學校作文及閲讀比賽中經常得第一名,課餘還自己練習如何辦月刊、當編輯。從進步教師田驄那裏,她開始大量閲讀左翼作家的作品
1934年夏,她從南開畢業考進清華大學哲學系。當時正是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了中國東北,向華北大舉進軍,北京處於危急存亡關頭的時候。韋君宜一下子捲入了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春天,聞名的“一二·九”運動(1935年12月9日北京學生幾千人走上街頭,公開向政府向民眾呼籲抗戰。政府派出大量軍警鎮壓,打傷和逮捕了很多學生)之前,她即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5月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後,她擔負了大量校內外社會工作,革命代替讀書成為主要生涯。她當時曾任清華大學自辦的校刊《清華週刊》文哲欄編輯,北平學生運動委員會學生部幹事,北平婦女救國會負責人等職,並參加了“民族武裝自衞會”、“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等學生進步組織,已經和職業革命者差不多了,學校不過是個旅館。自然,也還要選課、讀書。不過,最吸引她的不再是古文,而是魯迅先生的雜文和小説。
在大學裏,韋君宜已經開始寫稿生活,除應校刊之約外,還向外投稿發表。作品曾在天津大公報等當時著名的報刊刊載。學生運動中,她是出名的“筆桿子”,經常在清華大學的壁報上發表一些鋒芒畢露、痛斥敵人的文章。1936年3月31日北平大中學生集會追悼在獄中病故的郭清同學的著名祭文,就是出自她的手筆。她寫得很快,下筆萬言,倚馬可待。清華園裏當壁報主編的,誰都想抓她的稿子,她也幾乎有求必應,而且當天就可以交卷。
蘆溝橋事變後,平津淪陷。她於1937年輟學離家到了南方,在湖北宜昌做共產黨地下工作,任區委組織委員。後因她的未婚夫孫世實(清華學生,也在宜昌地下黨工作)在一次日寇飛機轟炸時為掩護同志而壯烈犧牲,為給親人復仇,韋君宜堅決要求上前線,被同意派往陝北。1939年1月2日她進入延安,旋即奔赴晉西北隨軍做宣傳工作,曾任《中國青年》雜誌晉西版主編,青聯常委。1941年,她被調回延安,任《中國青年》雜誌編輯。1941年至1943年期間,她還在陝北米脂縣中學、綏德師範學校做過教員,在綏德《抗戰報》任編輯。1944年調任中央黨校做幹事。1945年至1947年,又調到新華社語言廣播部做編輯。
抗戰時期,她發表過一些短篇小説和散文。《三個朋友》、《羣眾》、《記賀龍》等篇反響較大,至今被認為是“解放區文學”的代表作屢被編選出版。《記賀龍》自解放後即被編入初中課本至今。
在延安期間,她締結了兩次婚姻。第一次婚姻於1939年底締結,到了第二年即1940年秋天即離異。第二次婚姻才是她終身的婚姻。她與她的清華同學,同為共產黨員的楊德基(楊述)於1941年陰曆8月15日結婚,以後相伴終生。楊述後於1980年9月27日在北京病逝。
抗戰結束後,韋君宜於1947年至1948年被派往河北平山縣温唐地區搞土地改革,任中共温唐區區委委員。1949年,在河北平山縣參加籌備《中國青年》雜誌復刊,並任該刊編輯。北京解放後,她出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同時兼任《中國青年》雜誌總編輯。經常在刊物上發表一些談青年思想的雜文和隨筆,後編為單行本《前進的腳跡》出版(1954,中國青年出版社)。1953年,共青團中央應黨中央的要求,向黨輸送幹部。韋君宜被輸送至北京市,任北京市文委副書記,主管宣傳工作。她幹了一段後提出,自年青時就對文學有興趣,希望不做行政工作還是搞文學編輯。當年遂調入中國作家協會,擔任《文藝學習》雜誌的主編。該刊是一個普及性文藝刊物,其主要任務是向廣大青年進行文學教育,普及文學基本知識,為文學隊伍培養後備力量。辦刊5年中,印數從創刊階段的12萬份一直增加到近40萬份,可見廣大青年讀者對它的歡迎。韋君宜也因此與《旅行家》雜誌主編彭子岡、《新觀察》雜誌主編戈揚、《文匯報》主編浦熙修一起被譽為新聞出版界的四大才女。
1957年“反右”前夕,韋君宜組織評論王蒙的著名小説《組織部來的年青人》,並撰寫了一些披露社會矛盾的文章,旋即被審查和處分,險些被打成右派。1958年,《文藝學習》停刊後,她被下放到河北懷來縣農村勞動鍛鍊,曾任鄉黨委書記,縣宣傳部副部長等職。1959年初回到北京任《人民文學》雜誌副主編,同時帶職到長辛店二七機車車輛廠主持編寫該廠廠史《北方的紅星》(1960,作家出版社)。1960年,她被調入作家出版社。該社很快併入人民文學出版社。她歷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副總編輯、總編輯、黨委副書記、副社長、社長,1986年離休。其間,她還擔任過《人民文學》雜誌的副總編輯及編委工作。
作為一箇中央一級的全國最大的文學出版社的社長,韋君宜的工作是十分繁冗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重點書籍,大部分都經過她親自審閲和修改。她親自發現,親手扶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作家。莫應豐的《將軍吟》,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均獲中國長篇小説最高獎——茅盾文學獎),都是經她排除各種困難,親自修訂,主持出版的。
自改革開放後,韋君宜放手放膽寫作,她在從事編輯出版工作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創作了長篇小説《母與子》(1985,上海文藝出版社),中篇小説《洗禮》、《夕陽賦》、《妯娌》、《弱者》,分別收入中短篇小説集《老幹部別傳》(1984)和《舊夢難温》(1991),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四本散文集《似水流年》(1981)、《故國情》(1985)、《老編輯手記》(1985)、《海上繁華夢》(1991),分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自1973年至1985年,是韋君宜創作最旺盛的時期,她寫作並出版了120餘萬字。加上1978年以前創作的短篇小説,後結集出版的《女人集》(1979,四川人民出版社)共19萬字,在離休前,她利用工作之餘,共創作出版了150餘萬字。
1986年4月,韋君宜剛一離休就因工作過勞,突發腦溢血幾乎致死。被搶救過來後,她以超人的毅力堅持鍛鍊,以半身不遂之軀每日練習走路、寫字,終又能拿起筆來寫作。病後16載除了編輯舊作出版之外,還寫出了新作,出版了一部長篇《露沙的路》,一部散文集《我對年輕人説》,兩書共計25萬餘字,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94年出版。
文革後期,四人幫粉碎之前,韋君宜遂動筆寫作反映自延安整風以來黨內歷次政治運動真情實況的長篇回憶錄《思痛錄》。病前她完成了該書17節中的12節,病後完成了另外5節,並進行編輯和修改。1998年5月,《思痛錄》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2000年底,香港天地圖書出版公司增添了新的資料,出版了該書的香港版。
韋君宜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她的中篇小説《洗禮》獲一九八二年度中國優秀中篇小説獎,她的若干散文分別在全國幾家重要報刊獲獎,並多次收入各種全國性選集。自五十年代起,她的小説《女人》、《阿姨的心事》即被譯為英文介紹到國外。八十年代後,日、德、越等國家主動翻譯了她的若干作品。《思痛錄》正在被翻譯成日文和英文。1995年,她的作品自選集作為《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的一種,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韋君宜是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主席團委員,併入選全國文聯理事。同時,她也曾任中國出版協會理事。她不僅是著名作家,而且由於一直擔任全國最大的文學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負責工作,因此也是中國著名的編輯家和出版家。
韋君宜於2002年1月26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5歲。 [2] 

韋君宜代表著作

長篇小説《母與子》《露沙的路》;
中篇小説《洗禮》(獲中國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
中短篇小説集《女人集》《老幹部別傳》《舊夢難温》;
散文集《似水流年》《故國情》《海上繁華夢》;
長篇回憶錄《思痛錄》等。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