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鞍前馬後

鎖定
鞍前馬後,漢語成語,拼音是是ān qián mǎ hòu,意思是馬前馬後,指追隨左右。出自《杜鵑山》。 [1] 
中文名
鞍前馬後
外文名
fuss around the master
拼    音
ān qián mǎ hòu
注    音
ㄢ ㄑㄧㄢˊ ㄇㄚˇ ㄏㄡˋ
出    處
《杜鵑山》
近義詞
看人眉睫、看人臉色、舉奪由人
反義詞
自食其力自立門户各自為政
釋    義
馬前馬後,指追隨左右。 [1] 

鞍前馬後成語出處

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鞍前馬後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幹。” [1] 

鞍前馬後成語用法

作狀語;形容跟隨某人。
示例
嶽爺哈哈大笑道:“你們兩個,真是一對!這叫做‘馬前張保,馬後王橫’也。”(清·錢彩説岳全傳》第二十五回)
丈夫終日為首長們鞍前馬後奔走勞累,在那些永無窮盡的材料堆裏研究不完。 ★《南方週末》1991.9.27 [1] 

鞍前馬後成語辨析

近義詞:看人眉睫 看人臉色 舉奪由人

鞍前馬後成語故事

岳飛收服王橫時,有這麼一段故事,張保歸附岳飛較早:橫見過將軍。岳飛告訴俚,格一位叫張保。“張哥!”“王哥!”“小弟從今以後,還望張哥照拂。”“哪裏話來?”“來來,將包裹付與小弟來背。”哎,張保説,勿是客氣,伲嶽將軍騎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我是跟慣格,倷勿知空身阿跟得上?現包裹我來拿,等歇倷跟得上,倷再替換我。張保是好意。王橫説,張哥,倷勿要小看我,我有時擺渡,有時去伐柴,肩胛上挑仔幾百斤柴,翻山越嶺,如走平地,勿要説四隻腳格馬,再快點,我也追得牢,讓我試一試。張保想,我再勿撥俚,俚要多心哉,哪麼拿包裹授撥俚。王橫在肩胛上打好結,兩家頭拿家生提好。“請將軍上路!”岳飛“啪啪”,腿襠裏緊一緊,喊一聲:“張保!”“有!”“王橫!”“在”“隨我來!”“狹喇……”馬往前頭去。好馬勿要加鞭格,勿象拉馬車格種蹩腳馬,鞭子連牢仔抽也跑勿快。“雪花驄”兩耳豎起,四蹄撥開,灰沙沖天,如飛而去。張保、王橫兩個人在後頭“狹噠……”緊緊跟隨。一個趟子十里路,岳飛拿馬“狹喇”扣住,迴轉頭去一看,張保、王橫並肩在跑過來,但是王橫比張保還要快一點點,所説王橫肩胛上還背個包。王橫格點倒有清頭,倷張保先進山門為人,我勿能搶前,所以到馬跟首,王橫腳往背後忍一忍住,張保“啪”一個箭步躥到岳飛馬前:“主人!”岳飛一看是張保。“馬前張保!”“謝主人!”別轉頭來看見後頭格王橫。“馬後王橫!”後流傳至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