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靳以

鎖定
靳以(1909-1959),原名章方敍,天津人。少年時代讀於天津南開中學,後入復旦大學國際貿易系,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以寫作和編輯為生。1933年在北京與鄭振鐸合編《文學季刊》,並擔任《水星月刊》編委。1935年開始在上海與巴金合編《文季月刊》、《文叢》等雜誌及烽火抗日小叢書。這時創作了《紅燭》等小説散文集十餘部。作品多反映知識分子生活和小市民生活。1938年擔任內遷重慶的復旦大學國文系教授,兼編重慶《國民公報》的文學副刊《文羣》。1941年到福建師範專科學校任教,並編輯《現代文藝》、《奴隸的花果》、《最初的蜜》等雜誌。這時創作了優秀短篇小説《眾神》和《生存》,抨擊時弊,歌頌美好品格。1944年仍回重慶復旦大學執教,1946年夏隨校遷回上海,任國文系主任,並編輯《大公報·星期文藝》還與葉聖陶等合編《中國作家》。解放後繼續從事創作和編輯工作。曾擔任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去世前主持大型文學刊物《收穫》的編輯工作。 [1] 
中文名
靳以
別    名
章方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天津市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59年11月7日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靳以人物生平

靳以,原名章方敍,筆名靳以,解放前曾用筆名章依、方序、蘇麟,天津市人。曾於南開中學讀書,後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貿易系。早年參加新文學運動。大學時代開始寫作,畢業後即以寫作、編輯為生。 [2] 
1933年在北京與鄭振鐸合編《文學季刊》,並擔任《水星月刊》編委。1935年在上海與巴金合編《文季月刊》,刊出了八期即被國民黨查封。又創辦《文叢》,多次被查禁,後因日寇進佔,才停刊轉入內地,又出了幾期。與此同時與巴金合編《烽火》抗日小叢書,向反動派的不抵抗主義猛烈攻擊。1938年任內遷的復旦大學國文系教授,兼編重慶《國民公報》的文學副刊《文羣》。由於他在青年學生中間,支持學生的民主運動,公開地勇敢地抨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鼓勵青年學生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因此,皖南事變後,即遭國民黨教育部解聘。其時,長篇小説《前夕》完稿。 [2] 
三十年代發表的短篇小説或散文集有《紅燭》(1932年)、《聖型》(1933年)、《黃沙》(1936年)、《貓與短簡》(1937年)、《遠天的冰雪》(1937年)等十二部。 [2] 
1941年在福建南平任福建師範專科教授,同時編輯《現代文藝》、《奴隸的花果》,《最初的蜜》(後被迫停刊)。 [2] 
1944年後回覆旦任教,直至1951年,同時兼編《大公報·星期文藝》(後被迫停刊),與葉聖陶、樓適夷等合編文協刊物《中國作》。1950年編輯《小説月刊》,後為平明出版社編輯《新中國文學叢書》。 [2] 
這期間出版的作品集有《霧及其他》(1940年)、《鳥樹小集》(1943年)、《前夕》(1945年,長篇小説)、《血與火花》(1946年)、《沉默的果實》(1947年),烽火小叢書;《我的家鄉》、《我們的血》以及《人世百圖》(1948年)等。 [2] 
靳以 靳以
在解放後出的第一本集子《光榮人家》末篇中,他以《從個人到眾人》為題回顧瞭解放前的寫作生涯。他這樣寫道:“自然,我的寫作態度一貫是嚴肅的,我開始寫作就是投在五四以來文學工作者現實主義的主流中。我不曾從人生遊離過,也不曾把極不良的作品毒害讀者,不粉飾太平,不憑靈感創作,更不曾做反動派的幫閒幫兇。……凡是我所編輯的刊物,都是被反動派查禁的。我不曾在反動派所主持的刊物上寫一個字,更不曾和他們杯酒言歡,或是有一個細胞和他們妥協過。”他始終用筆詛咒黑暗,呼喚光明。 [2] 
靳以“充滿了瘋狂般的歡喜”迎來了解放,開始了他“新的生命”。1950年參加英模大會,訪問了魯南老區。1952年任第二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華東分團秘書長,隨團四十天戰地訪問,寫出了散文特寫集《祖國——我的母親》,歌頌祖國“最可愛的人”,讚揚勤勞勇敢的朝鮮人民。後參加佛子嶺水庫工地建設,深入長春第一汽車廠,重訪重慶、東北。他正是“張開渴望的眼睛,邁開腳步在祖國的大地上奔跑”,寫出了散文特寫集《佛子嶺的曙光》、《江山萬里》等,這些都是“用雙手描出來祖國的最真實、最美的圖畫”。1956年訪蘇,寫了散文集《心的歌》。1957年接受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委託,與巴金共同主編雙月刊《收穫》。對此刊物,他傾注了無比的心血。1958年深入國棉一廠體驗生活。1959年5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多年的願望。這使他沉浸於無比的幸福之中,創作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由此他把一部選輯的十年文集命名為《幸福的日子》,確切地道出他的心聲。在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前夕的日子裏,他不知疲倦一連寫了十五、六篇歌頌祖國十年來萬千氣象的散文和詩,向偉大的國慶獻禮。 [2] 
他抱病深入車間、農村參加勞動,寫出了生活氣息濃厚的《我當上了鑲花工》、《黃浦江的早晨》、《小紅和阿蘭》。在最後寫的一篇《跟着老馬轉》中,他這樣寫:“老馬,你跑吧,你跑得再快再遠我也要跟着你轉,我們誰也不能落在誰的後邊。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都該印上我們的足跡,到處都是我們的家!……只要我們跟着黨跑,我們就永遠不會錯,也永遠不會疲乏!”他一直不知疲倦地奔跑在祖國的大地上,譜寫出一曲又一曲熱情的讚歌。 [2] 
1959年11月7日病逝於上海。享年五十歲。直到病逝前一小時,還在為《收穫》閲稿、看樣。 [2] 

靳以人物評價

靳以畢生精力從事文學創作、文學編輯,直到停止呼吸。他的逝世,是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損失。他去世後,同志們把他的文章編選成一本集子,由巴金取名為《熱情的讚歌》。巴金説:“這五個字是讀者對靳以這些文章的最普遍也最恰當的估價”。 [2] 
靳以一生留下了三十多部小説和散文,編輯了《文學季刊》、《文季月刊》,直至解放後的《收穫》等十餘種文學期刊,對革命文學事業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正像巴金在《熱情的讚歌·序》中所説的那樣:“他的早逝使我們大家失去了一位優美的詩人和一個熱情的歌手”。 [2] 
參考資料
  • 1.    靳以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3-03-16]
  • 2.    《中國現代作家傳略》編輯組.中國現代作家傳略 上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66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