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面部神經麻痹

鎖定
又稱“面部表情肌無力”、“面癱”。是面神經麻痹的明確體徵。望診病人面部表情肌肉不能自主運動,揚眉而額部沒有皺紋,閉眼眼瞼不能閉合,閉嘴患側口角下垂,鼓腮口角漏氣,露齒時患側鼻唇溝消失,笑一笑時口角歪向健側等,觸摸時患側肌肉鬆弛,即為面部神經麻痹。
中文名
面部神經麻痹
外文名
prosopoplegia

面部神經麻痹病因及常見疾病

病因尚不清楚。學術界多數學者認為是由於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因受風寒刺激而發生痙攣,導致面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引起。也可能與局部感染有關。如風濕性面神經炎、潛伏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及濾過性病毒感染等。因面神經經過窄而曲折的骨管由莖乳孔出顱,所以不論是出血或炎症所引起的局部神經組織水腫,都可能壓迫神經,引起功能障礙。
臨牀上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①中樞性面神經病變部位在面神經核以上。故當對側面神經上段受損時,顏面上部的面肌運動不受影響,僅表現下面部表情肌癱瘓。常見疾病有腦腫瘤、腦膿腫、腦出血、腦炎、脊髓灰質炎、多發性腦脊髓硬化、顱腦外傷、顱內動脈瘤等。②周圍性面神經癱瘓病變部位在面神經核及核以下,表現為面部半側(包括顏面上部及顏面下部)表情肌癱瘓。常見疾病有顱內疾患:小腦橋腦角腫瘤、顱底腦膜炎、腦幹腦炎、顱底出血等。顳骨內疾患:bell氏麻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耳源性感染、中耳及內耳外傷或腫瘤、先天性面神經發育不全等。面部疾患:化膿性腮腺炎等;各種傳染病或中毒所致的面神經炎:白喉、梅毒、鉛中毒等。

面部神經麻痹鑑別診斷

如何判斷:一是靠病人發病情況、伴隨症狀、病程長短、病史等;另一方面是靠電診斷,而電診斷中相比肌電圖來説直接感應電診斷具有以下優點:①方便,實用,經濟;②可以診治同時進行;③便於反覆檢查。

面部神經麻痹檢查

依據面部肌肉靜態時的張力和主動運動情況,將病情分為以下三級:如果患者兩側瞼裂距和口角下垂為2mm,鼻唇溝變淺,沒有瞼外翻和閉合不全,具有較弱的皺額力,牙齒可見尖牙和第二上切牙整個寬度,很難吹口哨,則為輕型面癱;如果患者兩側瞼裂距和口角下垂在3mm以上,下瞼外翻,鼻唇溝小時,皺額時沒有皺紋,無法閉合瞼,只能將一個尖牙顯露出來,無法吹口哨,則為重型面癱;如果患者的病情介於上述兩種情況之間,則為中型面癱。

面部神經麻痹治療原則

一般經過針灸、藥物及物理療法有85~90%的病人可以恢復。經過保守療法而未恢復或恢復後又復發者以及其他因素破壞面神經管或壓迫神經者,可進行面神經解壓術及整形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