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面蝕

鎖定
面蝕,又稱片蝕或片狀侵蝕,是坡地表層土壤比較均勻的流失的現象,主要包括濺蝕,片蝕和細溝侵蝕三種形式。主要發生在沒有植被或植被稀少的坡地上。 [1] 
中文名
面蝕
外文名
surface erosion
概    念
地表徑流沖走表層土壤土粒的現象
分    類
5種
主要發生地點
沒有植被或植被稀少的坡地上
全    稱
面狀侵蝕
又    稱
片蝕
後    果
可能發展成為溝蝕
有害影響
流失表層肥沃土壤,影響農業

目錄

面蝕釋義

面蝕(surface erosion)全稱“面狀侵蝕”,亦稱“片蝕”。在缺乏植被的緩坡地面上,一遇陣雨,表層土壤均勻地受到沖刷,隨水流失的現象,面蝕的速度雖較緩慢,但流失的是表層肥沃的土壤,且分佈面廣,土壤侵蝕量很大,表土損失量每年可達0.1~15 mm,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大,也是河道中泥沙的主要來源。面蝕如不及時治理,還可能發展成為溝蝕。 [2] 

面蝕分類

根據侵蝕方式和表現形態, 面蝕可以分為5類:
1.雨滴擊濺侵蝕,簡稱濺蝕
2.層狀 面蝕
3.細溝狀 面蝕
4.砂礫化 面蝕
5.鱗片狀 面蝕

面蝕面蝕過程

面蝕有三個基本過程:
(1)土粒的分散主要由濺蝕完成;
(2)土粒的搬運主要由當降雨強度超過土壤滲透率時所形成的坡面漫流(稱片流或層流)所帶走,這種片流並不是深度均勻的薄層水流,實際上是不固定的、交織起來的微小股流的聯合體。由片流帶走坡面的土壤是比較均勻的一片或一層,故稱片狀侵蝕或層狀侵蝕;
(3)片流逐漸發展形成細溝,侵蝕比片蝕更嚴重。面蝕還包括鱗片狀侵蝕、、沙礫化面蝕、淋溶侵蝕等。 [1] 
參考資料
  • 1.    陝西省人民政府農業辦公室.《農業常用名詞手冊》.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10
  • 2.    嚴愷.《水利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