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面膜

(護膚品)

鎖定
面膜是護膚品的一個類別,用於皮膚補水,也具有保濕、滋潤、營養、改善外觀、深層清潔等多種功能。
中文名
面膜
外文名
facial mask、facemask、facepack
類    別
護膚化妝品
用    途
補水、保濕、美白

面膜歷史發展

面膜 面膜
面膜是很早以前就已經被使用的一種化妝品。遠在古埃及金字塔時代,已經知道利用一些天然的原料,如土、火山灰、海泥等敷面或身體上,治療一些皮膚病。後來發展到用羊毛脂於各種物質如蜂蜜、植物的花類、蛋類、粗麪粉、粗豆類等混合,調成漿狀,敷在臉上進習性美容或治理一些皮膚病。
埃及人將這技藝傳至希臘,後來傳至羅馬,最後遍及歐洲。在8,9世紀,文明發展移至中東,同時有助於促進歐洲文藝復興。在文藝復興時代,從屬於醫學學科的化妝品化學和香精工業獲得很大發展。在17、18世紀,大多數化妝品是家庭作坊生產的。直到19,20世紀,才發生明顯變化,逐漸形成化妝品工業。
面膜在中國唐朝時期開始盛行,流行於貴族婦女中。典籍中記載楊貴妃使用以鮮杏仁、輕粉、滑石粉為主料,輔以冰片、麝香,用蛋清調製而成的紅玉膏。
在20世紀70、80年代,面膜發展慢慢地由依賴天然移向科學地工藝。當前,具有較明確功效和科學支撐的產品成為廣大消費者的訴求。

面膜產品功能

面膜覆蓋皮膚的角質層,為角質層提供水分,使角質層充分水合從而改善皮膚外觀和彈性;含有保濕劑和軟化劑等,同時具有封閉效果,可減少皮膚流失水分,使角質層變得柔軟,促進有效成分經皮膚吸收。
面膜在水分揮發的乾燥過程中,使皮膚產生適度的收縮,且封閉效果使皮膚温度暫時性上升,促進血液循環。 [1] 
在部分剝離型或洗去型的面膜剝落或洗脱的過程中,可除去面部的死皮和皮膚表面污垢,具有一定的清潔作用。
面膜分類
面膜可按其對皮膚的功效、適用皮膚類型、面膜的形式等進行分類。最常見的分類是按面膜的形式。
按面膜形式分類
揭剝式、擦去或水洗式、固化後剝離式以及市場主流貼布式。每個大類別下還可細分。 [2] 
揭剝式面膜
凝膠狀:透明或半透明的凝膠或膠布狀,常用於鼻貼,眼角貼等,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添加了一定量保濕劑和潤濕劑作增塑劑。有保濕、去黑頭功能,或含有活性成分用於眼角抗皺。
軟膜粉:以粉末為主,通常包含海藻酸鹽等高分子,含有鈣或鎂化合物(如滑石),其餘為填充粉末,在用水調製成均勻漿狀後塗敷後,逐漸成膜(海藻酸鈉與鎂結合為不溶膠質),可以揭下。水分蒸發時有收縮感。
硬膜粉:主要成分是生石膏,加水後發生水合反應,發熱固化後可完整揭下。有時添加薄荷腦、薄荷油、冰片等組分可消除熱感。
擦去或水洗式
膏狀:有時稱睡眠面膜,成分類似於晚霜,但含有一定量的聚合物成膜劑,具有一定的封閉效果。
泥狀面膜:含粘土類粉末,如高嶺土、蒙脱石等,也有天然來源概念的火山泥、鹽湖泥等,除封閉、清潔、吸收皮膚多餘皮脂作用外,一些天然來源的泥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其它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護膚功效。
貼布式
貼布式面膜:貼布式面膜包括含凝膠無紡織物貼布式和浸漬式無紡織物貼布式面膜兩種形式。含凝膠無紡織物貼布式是在無紡織物上塗附一層凝膠型製劑,剪裁成面部形狀,然後密封在包裝內。浸漬式無紡布面膜是更常用的,是用面膜液浸漬無紡布製成。
貼布式面膜也有其它材料膜布,如蠶絲、棉、生物纖維等。按成品可分為壓縮面膜和不壓縮面膜。
參考資料
  • 1.    裘炳毅. 高志紅. 現代化妝品科學與技術[M]. 廣州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5
  • 2.    曹光羣.8種面膜的配方與製備工藝:日用化學品科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