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面神經麻痹

鎖定
面神經麻痹,又稱面癱,是由於面神經受損導致面肌癱瘓的一種神經缺損症狀。根據面神經損傷部位不同,面神經麻痹可分為中樞性面神經麻痹和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常見的病因包括卒中腫瘤顱內感染、亨特綜合徵、萊姆病腦炎中耳炎等,其中70%左右患者為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發病與寒冷和季節更替存在相關性。
面神經麻痹主要表現為面肌癱瘓,伴隨症狀可以出現耳內、耳後輕度疼痛,聽覺過敏,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覺減退,淚液或唾液分泌異常,面部感覺異常等。就診科室多為神經內科。相關檢查有頭顱磁共振成像(MRI)或計算機斷層掃描(CT)。
面神經麻痹的治療方式需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激素治療及理療等可加快面神經麻痹的恢復速度。如果病因是卒中,需要及時溶栓;如果是腫瘤顱骨骨折導致,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保護眼部,避免眼部受到感染或其他損傷。此外,還可以考慮中醫治療,如採用針灸等方法。
大部分患者預後較好,其中大部分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患者能在3-4個月內完全康復。然而,仍有一部分患者可能留有後遺症,如面肌痙攣面肌無力等,嚴重的病例可能會有角膜損傷或結膜損傷等併發症。
中醫病名
面神經麻痹
別    名
面癱
就診科室
神經內科
多發羣體
全體人羣
常見病因
特發性面神經麻痹,顱內感染,卒中,腫瘤,外傷等
常見症狀
面肌癱瘓,眼裂變大,鼻唇溝變淺,口角歪斜等
是否遺傳
相關藥物
潑尼松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甲鈷胺維生素B1多西環素阿莫西林

面神經麻痹病因

面神經麻痹的病因可分為引起中樞性面神經麻痹及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兩類。引起中樞性面神經麻痹的病因以卒中、腫瘤、顱內感染等為主,而引起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病因則以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感染、外傷等為主。
所有面神經麻痹患者中,有70%左右是由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所致。

面神經麻痹發病原因

引起面神經麻痹的病因包括:

面神經麻痹誘發因素

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的誘發因素為寒冷。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的發病與季節更替存在相關性,冬天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季節;氣温越低,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發病率越高。

面神經麻痹症狀

中樞性面神經麻痹主要表現為病灶對側下部面肌癱瘓,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主要表現為病灶同側上部及下部面肌癱瘓。不同的病因有其特徵性的伴隨症狀。

面神經麻痹典型症狀

  • 中樞性面神經麻痹
病灶對側下部面肌癱瘓。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歪斜、講話漏風等,但額紋存在,皺眉、閉眼等動作無異常;病灶對側的面部隨意動作喪失,但仍有哭、笑等表情。
病灶同側上部及下部面肌癱瘓。表現為眼裂變大、鼻唇溝變淺、口角歪斜、講話漏風、流涎,不能順利完成皺眉、閉眼、吹口哨等動作,喪失同側面部表情。少數患者可出現口唇與頰部的不適感。最常見的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患者,在用力閉眼時,眼球向外上方轉動,露出白色鞏膜,稱為Bell現象。

面神經麻痹伴隨症狀

  • 中樞性面神經麻痹
  • 腦葉卒中可伴有病灶對側單個肢體癱瘓甚至偏側肢體癱瘓、癲癇、雙下肢運動障礙及尿失禁等。
  • 內囊卒中可伴有偏癱、偏盲、偏深感覺障礙等。
  •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 特發性面神經麻痹可伴有耳內、耳後輕度疼痛,聽覺過敏,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覺減退,淚液或唾液分泌異常,面部感覺異常等伴隨症狀。
  • 亨特綜合徵(Hunt Syndrome)除了伴有舌前三分之二味覺障礙和聽覺過敏等症狀外,還可伴有外耳道、鼓膜上出現皰疹,耳廓、外耳道感覺遲鈍。
  • 吉蘭-巴雷綜合症常伴有雙下肢癱瘓、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現象。
  •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常伴有四肢襪套感、蟻行感、麻木、發熱、觸電樣等感覺異常。

面神經麻痹就醫

如出現單側閉眼、皺眉無力、嘴角歪斜、示齒(呲牙)困難、面部表情喪失、流涎、耳內和(或)耳後疼痛、有聽覺過敏、舌前味覺減退、淚液或唾液分泌異常等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面神經麻痹主要通過臨牀症狀及體徵進行判定,醫生通過仔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等可作出診斷。

面神經麻痹就診科室

面神經麻痹相關檢查

頭顱磁共振成像(MRI)或計算機斷層掃描(CT):可協助發現導致面神經受壓的病因,如卒中、腫瘤或顱骨骨折等。
  • 病因是卒中CT上可看見面神經附近有高信號影存在;
  • 病因是顱腦腫瘤,MRI上可看見面神經的強化信號存在;
  • 病因是顱骨骨折,則可在CT上看見顱骨不連續影像表現。

面神經麻痹鑑別診斷

面肌痙攣:面肌痙攣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不自主陣發性抽動,沒有額紋和鼻唇溝變淺、口角歪斜、同側面部表情喪失等陽性體徵。面肌痙攣多見於中老年女性。通過臨牀表現特徵可鑑別。

面神經麻痹治療

需根據不同的病因對患者進行治療。激素等藥物治療及理療等可加快面神經麻痹的康復速度。

面神經麻痹急重症治療

  • 腦卒中
腦梗死患者
醫生會根據病情及發病時間,在可行的情況下爭取溶栓。急性期腦梗死的患者,監測其心臟功能、氧飽和度、血壓、血糖、體温等,並予以吸氧,必要時採取特異性治療如血管內取栓等。
腦出血患者
在急性期,醫生會進行平穩而持續地控制血壓,這對後期病情及康復有促進作用。
伴有嚴重肢體無力和呼吸肌受累者,醫生會對患者進行心電、呼吸道監測管理,給予營養支持,早期應用免疫治療及神經營養治療,病情穩定後進行神經功能康復。

面神經麻痹藥物治療

糖皮質激素多用於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的急性期,可促進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的康復,加快康復進程。常用藥物有潑尼松,其可減少面神經的腫脹程度。
不建議單用抗病毒藥物對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患者進行治療,但與糖皮質激素聯用,尤其是嚴重面肌無力或完全性面癱患者可能會獲益。抗病毒藥物可選阿昔洛韋或伐昔洛韋。
  • 神經營養劑
可用B族維生素如甲鈷胺、維生素B1等。
對於因細菌或真菌引起的面神經麻痹,需根據感染的病菌使用抗生素。萊姆病引起的面神經麻痹,應根據經驗及具體病情選用抗生素。首選多西環素抗感染治療,對不能耐受多西環素或對其過敏的患者,可使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面神經麻痹手術治療

曾用於治療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的患者。但由於手術風險較高,可能造成面神經損傷和永久性聽力下降或喪失,現今已不推薦使用面神經減壓術對該病進行治療。
  • 眼部保護
當患者存在眼瞼閉合不全時,應重視對患者眼部的保護,必要時應請眼科協助處理。建議根據情況選擇滴眼液或膏劑防止眼部乾燥,合理使用眼罩保護,特別是在睡眠中眼瞼閉合不攏時尤為重要。
其他疾病如腦卒中等,醫生會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選擇是否要進一步手術,如機械取栓、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等。

面神經麻痹中醫治療

在國內臨牀上,經常採用針灸理療等方法來治療特發性面神經麻痹,但是不同的專家對針灸和理療的療效和時機尚持不同的意見。

面神經麻痹預後

大部分患者經及時治療後可恢復。其中的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患者,大部分可在發病後2~4周好轉,3~4個月後完全康復;在面肌完全麻痹的患者中,即使未接受任何治療,70%患者在發病6個月後得到完全恢復。
併發症
部分面神經麻痹患者可遺留有後遺症,如面肌痙攣、面肌無力等。患者病程中閉眼受到影響時,可併發同側的角膜損傷或結膜損傷。面神經損傷後,面部肌肉的異常神經再支配,可使患者遺留面部聯帶運動。

面神經麻痹護理

  • 眼部護理
急性期減少户外活動,保持眼部清潔;可用眼罩蓋住患眼或塗抹眼藥膏,預防結膜及角膜感染;儘量減少用眼。
  • 飲食護理
有味覺障礙的患者應注意食物的冷熱度;避免堅硬的食物;儘量將食物放在健側舌後方,細嚼慢嚥;注意飯後及時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 康復護理
可對患側進行熱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面肌開始恢復時,需做面肌的肌力訓練,以訓練表情肌為主,做睜眼、皺額、吸吮、翹嘴唇、開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唇、拉下頜等動作,每次約20分鐘,每日1次,直至康復。
參考來源: [1-17] 
參考資料
  • 1.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肌肉病學組,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電圖與臨牀神經電生理學組. 中國特發性面神經麻痹診治指南[J]. 中華神經科雜誌, 2016, 49(2):84-86.
  • 2.    葛均波,徐永健, 王辰. 《內科學》(第9版)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8,40-42.
  • 3.    王辰,王建安,等.內科學(8年制)[M].3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5:15-17,39,42,49,132-134.
  • 4.    姜學霞, 于慧敏, 劉愛軍, et al. 分期辨證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癱226例療效觀察[J]. 中國民間療法, 2017(11):25-26.
  • 5.    李振. 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不同介入時機的療效觀察[J]. 光明中醫, 2014(6):1250-1251.
  • 6.    高傑. 面神經麻痹的臨牀護理[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12).
  • 7.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電圖與臨牀神經電生理學組,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肌肉病學組.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診斷和治療共識[J]. 中華神經科雜誌, 2013, 46(11).
  • 8.    黃鑑政. 中國吉蘭-巴雷綜合徵診治指南解讀[C]// 2011年浙江省神經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彙編. 2011.
  • 9.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 中華神經科雜誌, 2018, 51(9):666-682.
  • 10.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J]. 中華神經科雜誌, 2015, 48(6).
  • 11.    Baugh R F, Basura G J, Ishii L E,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2013,149(3_suppl):S1-S27.
  • 12.    Eviston T J , Croxson G R , Kennedy P G E , et al. Bell's palsy: Aetiology, clinical features and multidisciplinary care[J].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 2015, 86(12).
  • 13.    Diego J I D , Prim M P , Madero R , et al. Seasonal patterns of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A 16-year study[J].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1999, 120(2):0-271.
  • 14.    De D J I , Prim M P , Madero R , et al. Effect of atmospheric factors on the incidence of Bell's palsy[J]. Archiv für Klinische und Experimentelle Ohren- Nasen- und Kehlkopfheilkunde, 2002, 259(1):53-55.
  • 15.    Spengos K , Sameli S , Stouraitis G ,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of Bell’s Palsy in Athens, Greece – A Hospital-Based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ver Fifteen Years[J]. European Neurology, 2006, 55(2):84-88.
  • 16.    Patel D K , Levin K H . Bell palsy: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management[J]. Cleveland Clinic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 82(7):419-26.
  • 17.    Garro A , Nigrovic L E . Managing Peripheral Facial Palsy.[J].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7, 71(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