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面狀構造

鎖定
面狀構造(planar structure )一個描述性和無成因含義的名詞,泛指巖體中所有構成平面的構造。如果它們在一定尺度上是透入性的,則稱為面理。面狀構造包括原生的和次生的兩種。原生的如層面,間斷面、不整合面,(岩漿岩體之間或和圍巖間的)接觸面,(岩漿岩的)流面等;次生的也稱為變形面,包括斷層、節理、劈理、片理等。 [1] 
中文名
面狀構造
外文名
planar structure
屬    性
一個描述性和無成因含義的名詞
含    義
泛指巖體中所有構成平面的構造
分    類
包括原生的和次生的兩種
原生面
層面,間斷面、不整合面
次生面
斷層、節理、劈理、片瑚等

目錄

面狀構造釋義

面狀構造泛指巖體中所有構成平面狀的構造。面狀構造是一個無成因意義的描述性構造地質學名詞。如果它們在一定尺度上是透入性的,則稱為面理。面狀構造包括原生的和次生的兩種。原生的如層面、間斷面、不整合面、巖體之間或巖體與圍巖問的接觸面、岩漿岩的流面等;次生的亦稱變形面,包括斷層、節理、劈理和片理等。 [2] 

面狀構造分類

面狀構造包括原生的和次生的兩類:原生的如層面、不整合面、侵入接觸面、流面等;次生的包括斷層、節理、劈理、片理、片麻理等。
參考資料
  • 1.    地質部地質辭典辦公室.《地質辭典 1 普通地質構造地質分冊 下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3.09
  • 2.    李學文.《中國袖珍百科全書 地球 環境科學卷》.北京:長城出版社,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