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面接觸鋼絲繩

鎖定
面接觸鋼絲繩是指繩股內大多數鋼絲之間呈面接觸狀態的鋼絲繩。繩股由異形鋼絲構成。一般用線接觸鋼絲繩的繩股,在捻股時或捻制後經塑性變形壓縮而成。面接觸鋼絲繩中的股繩是線接觸繩股的進一步演化,其結構與線接觸鋼絲繩有類似的地方。
中文名
c
外文名
facial contact lay steel wire rope
學    科
機械工程
領    域
工程技術
應    用
捲揚、電鏟、拖繩、採礦機械等

目錄

面接觸鋼絲繩簡介

面接觸鋼絲繩是指繩股內大多數鋼絲之間呈面接觸狀態的鋼絲繩。繩股由異形鋼絲構成。一般用線接觸鋼絲繩的繩股,在捻股時或捻制後經塑性變形壓縮而成。面接觸鋼絲繩中的股繩是線接觸繩股的進一步演化,其結構與線接觸鋼絲繩有類似的地方 [1] 

面接觸鋼絲繩特點

面接觸鋼絲繩有較高的耐磨性和耐疲勞性。鋼絲繩表面平滑,使用時與捲筒、繩輪及鋼絲繩自身鋼絲間接觸面積大,接觸應力減小,耐磨性比普通鋼絲繩高2倍。由於鋼絲間接觸面積較大,繩股在成形過程中又消除了捻制應力,使用過程中僅在鋼絲繞過繩輪時產生彎曲應力,又因部分鋼絲問存在間隙而產生的附加彎曲應力較小,且沒有層間鋼絲相互擠壓而產生的彎曲應力,面接觸鋼絲繩的耐疲勞性比普通鋼絲繩高1.7~2.8倍。面接觸鋼絲繩的密度係數大,因而在直徑和強度級相同的情況下,總破斷拉力比普通鋼絲繩高25%以上。面接觸鋼絲繩的另一特點是使用時不易走形,抗壓性和耐腐蝕性能好,在使用中還能減少旋轉 [2] 

面接觸鋼絲繩用途

面接觸鋼絲繩可代替大部分現有的各種鋼絲繩,用於礦山豎井和斜井的提升、鋼絲繩罐道、各種起重捲揚、電鏟、拖繩、採礦機械及架空索道等方面 [3] 

面接觸鋼絲繩生產方法

面接觸鋼絲繩的生產方法有以下5種。
(1)固定模拉拔法。由圓股鋼絲繩經固定模孔拉拔變形而成面接觸鋼絲繩。此方法又可分繩股捻後拉拔法和繩股捻制中拉拔法兩種。這兩種方法變形工具簡單、易製造,變形後的股繩表面光滑,橢圓度小;但所需牽引力大。靠捻股機牽引輪的引力實現拉拔變形,只能生產直徑小於22mm的鋼絲繩,繩股的壓縮率小於7%,繩股中各層鋼絲變形不均勻,外層鋼絲變形最大,中心變形最小,而且在拉拔時摩擦力很大。繩股進入拉模時易產生鋼絲的凸起.
(2)旋轉模拉拔法。使繩股變形的拉模藉助電動機傳動而旋轉,圓形繩股或鋼絲繩進入旋轉拉模孔經拉拔變形後即可成面接觸繩股或鋼絲繩。與固定模拉拔法相比,加工的繩股表面質量好、壽命高,而且拉模壽命可提高2~9倍,牽引力可降低30%;但仍需較大的牽引力,可生產的面接觸鋼絲繩或可壓縮的繩股的直徑仍較小.
(3)輥模拉拔法。使圓形繩股或鋼絲繩變形的工具是由帶孔型的兩套軸線互成45。角的輥模組合而成。輥模是由帶軋槽的一對輥組成。第1套輥模孔型為弧邊菱方形,第2套輥模孔型是圓形。兩套輥模裝在捻股機的壓線瓦和牽引輪之間。剛捻製成的圓繩股靠牽引輪的引力從輥模中拉過(輥模被動旋轉),變為面接觸繩股。輥模拉拔可大大降低圓繩股與模壁間的摩擦,能在無潤滑條件下采用大變形量拉拔,可壓縮直徑大於22mm的繩股,也可壓縮由鍍鋅鋼絲捻製成的繩股而不損失鍍鋅層,輥模消耗也較少。
(4)冷軋法。在捻股機或合繩機壓線瓦後裝一對水平軋輥和一對立軋輥,分別由直流電機傳動,圓形股或繩經水平輥和立輥軋製,使鋼絲產生塑性變形而成面接觸股或繩。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方便,可生產大規格的面接觸鋼絲繩。但由於單獨傳動存在軋機與捻股機或合繩機牽引速度同步問題,在啓動和制動時調整尤其困難。另外冷軋設備投資較大,軋製變形難以保證繩股的直徑和形狀的精度.
(5)異形鋼絲捻製法。採用異形鋼絲在捻股機上直接捻製成面接觸繩股,如用6根扁形或梯形鋼絲與作股芯的1根六角形鋼絲捻合而成面接觸圓形繩股。此方法要求異形鋼絲具有較高的精度,捻股時需採用專用的捻股機,操作上比較複雜 [1] 
參考資料
  • 1.    常亞鋒. 面接觸鋼絲繩生產的新方法[J]. 金屬製品, 2001, 27(1):11-14.
  • 2.    劉方根. 面接觸鋼絲繩生產[J]. 金屬製品, 2010, 27(2):4-5.
  • 3.    佚名. 面接觸鋼絲繩[J]. 金屬製品, 1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