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如土色,漢語成語,拼音為是miàn rú tǔ sè,意思是臉色呈灰白色,形容驚恐至極。出自《敦煌變文集·捉季布變文》。
- 中文名
- 面如土色
- 外文名
- 英:lookashen/德:totenbleich
- 出 處
- 《敦煌變文集·捉季布變文》
- 注 音
- ㄇㄧㄢˋ ㄖㄨˊ ㄊㄨˇ ㄙㄜˋ
- 拼 音
- miàn rú tǔ sè
- 反義詞
- 面不改色
- 近義詞
- 面無人色、面色如土
面如土色成語出處
編輯面如土色成語用法
編輯示例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九:“李白重讀一遍,讀得音韻鏗鏘,番使不敢則聲,面如土色,不免呼拜舞辭朝。”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蔣幹面如土色。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關聯主:“孫婆只道被俞良所告,驚得面如土色。”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四回:“潘黨遠遠望見,誤認以為大軍,未免輕事重報,嚇得莊王面如土色。”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三回:賈芹拾來一看,嚇得面如土色,説道:“這是誰幹的,我並沒得罪人,為什麼這麼坑我?”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兒十七回:此時葛賊已經面如土色,後悔不來,竟死於鍘下。
[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五回:獨有賈赦賈政一干人,唬得面如土色,滿身發顫。
[3]
旁邊的光緒呆若木雞,面如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