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靡笄之役

鎖定
公元前557年,晉齊兩國在靡笄山下進行的一場會戰。晉軍打敗齊國,齊國敗退,晉軍長驅直入包圍臨菑,燒殺搶掠,東至膠水,南至沂水,齊國諸城皆守城不敢出,晉而後退兵。 [1] 
名    稱
靡笄之役
發生時間
公元前 557年
地    點
靡笄山
參戰方
晉國、齊國
結    果
齊國敗退
主要指揮官
齊靈公

靡笄之役基本信息

晉平公元年(前557年),晉國討伐齊國,齊靈公親自率齊軍迎戰與靡笄山下。齊軍被打敗逃跑。晏嬰對齊靈公説:“你本來就沒有勇氣,為何不停止打仗?”齊軍於是敗退了。晉國窮追不捨,包圍了臨菑,燒光了外城內的房屋,殺光了外城內的軍民。晉軍東到膠水,南到沂水,齊軍堅守着各城,晉國於是退兵返回。

靡笄之役《史記》記載

《晉世家》:平公元年,伐齊,齊靈公與戰靡下,齊師敗走。晏嬰曰:“君亦毋勇,何不止戰?”遂去。晉追,遂圍臨菑,盡燒屠其郭中。東至膠,南至沂,齊皆城守,晉乃引兵歸。 [1] 
《齊太公世家》:二十七年,晉使中行獻子伐齊。齊師敗,靈公走入臨菑。晏嬰止靈公,靈公弗從。曰:“君亦無勇矣!”晉兵遂圍臨菑,臨菑城守不敢出,晉焚郭中而去。 [1] 

靡笄之役交戰地點考證

晉齊靡笄之役發生在今山東濟南市區一帶,即春秋時靡笄下,後稱靡下、歷下、歷下城,最後稱歷城直到現代,相當於今濟南市五區的範圍。《三齊記》稱:歷下城南對歷山,城在山下,因名。以上“靡笄下”等稱謂是一個地名的概念,不是確指某山之下的精確位置。以下是古籍記載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發生在歷城的事件,可以看出歷城地名演變的過程。
《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六月壬申(公元前589年),與齊侯兵合靡笄下。癸酉,陳於鞍。
《左傳·成公二年》載: 師從齊師於莘。六月壬申,師至於靡笄之下……癸酉,師陳於鞌。齊師敗績,逐之,三週華不注。
《史記·晉世家》載:平公元年(公元前557年),伐齊,齊靈公與戰靡下,齊師敗走。徐廣注曰:靡一作歷。 [1] 
以上記載也證明靡笄山即是歷山。歷下自春秋時期即是齊國西部邊陲重鎮。為後世兵家必爭之地。前589年晉齊戰爭的關鍵戰役就是在歷下展開。齊軍從早前佔領的衞地退卻。在歷下地方與晉軍決戰。雙方列陣於歷下的鞍山附近。晉軍投入戰車八百乘,六萬之眾。猛烈衝擊齊軍,齊軍潰敗,晉軍追擊至華不注山。從射殺晉軍大將的記載來看,齊軍在華山應有激烈的反抗,後向東敗退。這就是左傳所説:從齊師於莘,師至於靡笄(之)下,師陳於鞍,齊師敗績,逐之,三週華不注。有人理解為晉軍從莘一路追擊齊軍,先至靡笄山下,再至鞍山,最後到華不注,接近一條直線,所以認為靡笄山位置在鞍山(今濟南槐陰區馬鞍山)西南方向。或認為靡笄山就是濟南槐蔭區的峨眉山,當屬對左傳記述的誤解。
參考資料
  • 1.    晉世家  .百度百科——晉世家[引用日期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