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言語交際

鎖定
非言語交際或譯非語文溝通,是社會心理學中的概念,指人在傳達訊息時,會使用語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例如臉部表情、肢體語言或音調等,來輔助説明語文的意旨。人類對事物的印象受外在形體影響至深,即使人們理智知道不應以貌取人、事或物,但仍會在潛意識中受第一印象影響。通常我們先注意一個人的語言或文字,因為這是最方便判別的外顯特徵。但因為語文表達終有不足,所以我們會額外注意他的非語文表達,這有助我們理解對方的情緒、態度、個人特質,甚至是內心真正的意圖。
非語文溝通發生在人們的日常,而且通常是在無意識的狀態表現或接收,因為人無法每個溝通都先刻意思考才回答。相同情境下的非語文溝通會不斷重複,以方便人們識別。在特殊狀況下也會出現語文和非語文溝通不一致的狀況,例如意圖表現諷刺時,人們傾向以非語文溝通傳達“這是一個諷刺”的訊息。
中文名
非言語交際
外文名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途    徑
臉部途徑、其它途徑

非言語交際臉部途徑

臉部表情是人類最常用來進行非語文溝通的途徑。人們對憤怒、快樂、驚訝、恐懼、嫌惡和悲傷等主要情緒有既定的臉部表情,例如憤怒時臉部會潮紅、眼睛眯細、壓低眉毛,並瞪視某人或某物。第一個研究此現象的是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他在《人類和動物的情緒表達》(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認為人類臉部表達的情緒有共通性,每個地方的人用來表現某一情緒的臉部動作是相同的,而所有人也都能正確解讀它們。達爾文認為這是受“物種特性”影響,人類會記取遠古對求生有效的表情,這可以幫助物種維持繁衍生存。這在上述6種情緒中特別明顯,無論生長於歐美社會還是新幾內亞的原始部落,對同一情緒都有相同的反應。
然而,文化有時也會影響人們的非語文溝通。在臉部表情上,文化會影響人何時和如何表達情緒。這是因為每個文化都有其表達規則,規定人們該在什麼場合下露出什麼表情。例如西方人普遍對東方人有“難以解讀他們的情緒”的刻板印象,這是因為東方社會相對拘謹、不鼓勵人們(特別是女性)表現自我,所以東方人的臉部表情較西方人少,也相對不像西方人那樣容易被解讀情緒。
解讀一個人的情緒並不容易,因為這些非語文溝通的“特徵”有時並不明顯,甚至會兩種特徵同時出現,成為一種混合的情緒。用文字形容就是“驚喜”(包含驚訝和快樂)、“怨怒”(怨恨和憤怒)、“妒羨”(嫉妒和羨慕)等。人類做出某種表情的速度極快,通常只要1秒的幾分之一就能做完一個表情。當一個表情持續得越久(0.4秒以上),那這個表情就越容易被旁人解讀和詮釋。

非言語交際其它途徑

除了臉部途徑外,“眼神”和“肢體動作”也是人們常用的非語文溝通方式。一個人傳遞訊息時眼神的接觸、凝視或不凝視可以傳遞出這個人的內在情緒,例如一個人説話卻不直視對方,會被認為是在説謊。同樣地,肢體動作也會傳遞出人們的情緒、性格特質和態度。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在肢體動作上的差異尤其明顯,外向的人動作較大,音調和語氣也會比較宏亮。某些肢體動作甚至會成為標記(Emblems),融入大眾文化中。這些標記有其地域性,某地的標記,在另一地不見得適用。例如在美國,拇指和食指彎成圓圈,表示“沒有問題”。但在其它文化裏,這樣的手勢可能表示金錢或其它意涵。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