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言語交流

鎖定
非言語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一譯“非言語溝通”、“非言語交往”、“非言語通訊”。是指人際交往過程中,不使用語言而進行的信息傳遞過程。同言語交流相比,具有如下特點:(1)交流過程的連續性;(2)交流的多通道性;(3)較強的可靠性。基本形式有六種:(1)體語。即以身體動作等特徵表達出來的意義信息系統。如面部表情、手勢、姿勢、撫摸和擁抱等身體接觸的方式。它們可替代自然語言,輔佐深層次意義的表達,流露真實的感情。(2)目光接觸。可表露治療者對來訪者的理解、鼓勵和熱誠等含義。(3)人際距離。可瞭解人際關係的親密程度。(4)時間控制。選擇適宜的時間段和控制適當的時間長度進行會談,有助於促進治療關係的穩定和有效。(5)實物與環境。人們用以表現自己的專業屬性和性格特徵,瞭解他人的無聲語言。 [1] 
中文名
非言語交流
所屬學科
心理學
一般包括聲音要素和功能性發音。前者如音質、音量、音調、節奏等輔助性語言,後者則指無固定詞義的發音,如哭、笑、嘆息、呻吟等。它們能彌補語言表達感情的不足,增加了語言的特殊意義。梅爾貝因等人1971年研究顯示,當言語及身體語彙表達的信息不一致時,影響力最大的是面部表情,其次是聲音的音調,最後才是言語本身。若面部表情與言語行為不協調時,則起主導作用的是面部表情。他的研究結果反映了非言語行為在整個信息交流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伊根1986年認為,一個有效的治療者應該學會“傾聽”和理解軀體行為、面部表情、聲音特點、自發的生理反應、個人的生理特點、個人的總體印象等非言語行為。非言語交流使得人際交流更加豐富、流暢,能強化交往過程中的情感信息,使語言具有特殊的意義。但其前提是交往雙方必須具有對非言語交往形式的共同理解。
參考資料
  • 1.    林崇德.心理學大辭典(上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