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洲華僑華人史

鎖定
《非洲華僑華人史》是2000年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李安山。本書系統的論述了全非洲華僑華人的歷史發展以及現狀。
中文名
非洲華僑華人史
作    者
李安山 [1] 
出版社
中國華僑出版社
ISBN
9787801203519 [1] 
裝    幀

目錄

非洲華僑華人史內容

不論是海內,還是海外,對華僑華人歷史的研究是極不平衡的。由於華僑華人人口主要集中於東南亞地區,而且他們移居的歷史比較悠久,因此對他們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得比較多,也比較深入,這方面的著作和論文頗為可觀。但對其他地區華僑華人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則相對比較薄弱,對非洲華僑華人的研究尤其少得可憐。李安山博士所著的《非洲華僑華人史》的價值首先在於它填補了非洲華僑華人研究的空白,它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第一部論述全非洲華僑華人歷史發展的著作,因此其學術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2] 

非洲華僑華人史目錄

導論
一 非洲華僑華人史的史料分析
二 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狀況
三 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四 本書的研究方法與基本框架
第一編 認識——接觸——交往
第一章 早期中非關係的發展
一 唐代以前中國對非洲的間接認識
二 唐代中國對非洲的認識
三 宋、元時期的中非關係
四 明代中國與非洲的直接交往
五 清代的中國與非洲
第二章 非洲華僑的起源
一 “契約勞工”招募的國際背景
二 非洲的早期契約華工(1700-1904)
三 南非的契約華工(1904-1910)
四 非洲的契約華工人數(1700-1910)
第三章 非洲華僑社區的建立
一 非洲華僑的自由移民
二 早期華人社區的經濟活動
三 早期華人社區的社團活動
四 早期華人社區活動的特點
第四章 壓迫、歧視與抗爭
一 契約華工遭受的非人道待遇
二 華工的反抗:策略與形式
三 華僑的處境:歧視性政策、內部爭鬥與外族競爭
四 非洲華僑的反應與對策
五 清朝政府對華僑的政策
第二編 創業——生存——適應
第五章 非洲華僑與辛亥革命
一 心裏準備:非洲華僑的不滿
二 非洲華僑與辛亥革命
三 募集捐款支援革命
四 非洲華僑的政治組織與國民黨支部的建立
第六章 非洲華僑的社會與經濟發展(1911-1949)
一 華僑社會的人口變化:婦女人數的增長
二 華僑社會的人口變化:持續增長與兩次高潮
三 華僑經濟的拓展(1911-1929)
四 歐洲殖民地招募契約華工的嘗試
五 世界經濟危機後的華人經濟生活(1930-1949)
第七章 抗日戰爭前後的非洲華僑(1929-1947)
一 濟南慘案後的反日活動:抵制日貨
二 非洲華僑抗日後援活動
三 戰後募捐與賑災濟貧
四 非洲華僑婦女與抗日捐輸
五 非洲華僑的捐款總數
第八章 華文學校的興起與社區文化生活(1911-1949)
一 華文教育的一般情況(1912-1949)
二 華文學校的籌款及其建立
三 華文學校的運作與僑童的學習
四 華僑文化、華文報刊與抗日後援
第九章 非洲華僑社團的發展(1911-1949)
一 非洲華僑的社會團體(1911-1936)
二 非洲華僑抗日救亡團體及其活動(1937-1945)
三 非洲華僑的文化體育組織(1911-1949)
四 南非華僑的抗苛組織(1946-1949)
第十章 非洲華僑的困境
一 居留國的移民政策(1911-1930年代)
二 非洲華僑的各種反應
三 華僑處境的變化(1939-1948)
四 非洲華僑與駐外領事館
第三編 適應——轉變——一體化
第十一章 適應、傳承與融合
一 影響非洲華人社會的因素(1949-1999)
二 非洲華人觀念的演變(1949-1999)
三 非洲華人的教育文化(1949-1999)
四 非洲華人社會組織的變化(1949-1999)
第十二章 華人經濟的持續生命力
一 非洲華人的人口變化(1949-1999)
二 華人經濟的發展及其對所在國的貢獻(1949-1999)
三 非洲華人情繫故土
四 華人經濟的適應與改革
結論
一 關於非洲華僑華人的幾個歷史問題
二 關於華僑華人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
三 前瞻性結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