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洲新聞事業

鎖定
非洲新聞事業,北非諸國的新聞事業較為發達,撒哈拉以南為世界新聞事業不發達地區之一。 [1] 
中文名
非洲新聞事業
屬    性
撒哈拉以南的世界新聞事業
北非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斯、摩洛哥、阿爾及利亞6國,居民主要是説阿拉伯語的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新聞事業發展也較早。主要出版阿拉伯文報紙,有的國家也出版英文報或法文報。1984年埃及、摩洛哥各擁有日報10種以上,蘇丹、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各擁有5種以上,利比亞擁有4種。   北非是非洲廣播電視事業最發達的地區。埃及、突尼斯、蘇丹在1930~1940年間先後開辦廣播。多數國家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開辦電視。6國的廣播電視均由政府經營。埃及的廣播電視事業規模最大,是世界各國對外廣播中使用非洲民族語言最多的國家(見開羅廣播電台、埃及新聞事業)。摩洛哥、蘇丹、阿爾及利亞各有廣播節目3~4套,主要節目每天廣播19~24小時。埃及、突尼斯各辦2套電視節目,每天分別播出23小時和14小時。其餘各國各辦1套節目,每天播出5~8小時。6國共有電視接收機758萬架(1987),佔非洲各國電視接收機總數的50%以上。   6 個國家都擁有各自的國家通訊社。埃及的中東社是本地區最有影響、最大的通訊社。   撒哈拉以南 這一地區有40多個獨立國家和地區,絕大多數曾經遭受長期的殖民統治,經濟發展緩慢,部族影響大,語言種類繁多。19世紀初期最早在本地區創辦報紙的是殖民當局和歐洲移民。各國獨立後開始發展本國的報紙。特點是:①許多國家的報紙以過去殖民者的文字,即英文、法文、葡萄牙文出版,只在東部有少數斯瓦希里語報紙,在西部有少數豪薩語報紙;②居民文盲較多,廣播電台的作用大於報紙;③不少國家領導人曾是新聞工作者,重視新聞事業的作用;④缺乏有訓練的新聞工作者,器材設備和經費不足。   報業的發展情況可分3種類型:①沒有日報。屬於這種類型的,1984年有佛得角、中非共和國、科摩羅、吉布提、毛里塔尼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國家;②有一種日報的,1984年有貝寧、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加蓬、索馬里、塞舌爾等20多個國家;③有規模較大的日報,總髮行量在5萬份以上的,1984年有加納、肯尼亞、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安哥拉、科特迪瓦、尼日利亞、留尼汪、坦桑尼亞、南非等國家和地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和組織下,利比里亞於1963年出版油印的農村版,上沃爾特(1964)和馬裏(1972)也先後出版此種報紙。有16個國家用本地語文出版農村報。   這一地區只有少數國家在獨立前開辦廣播,多數開辦較晚。廣播電台主要建立於1950~1960年,電視台開辦於1960~1970年。1987年,所有國家都已開辦廣播,37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電視,其中33個播出了彩色電視節目。但由於歷史原因和經濟技術暫不發達,絕大多數國家只有1套全國性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廣播節目每天15小時以上,電視節目多在每天5小時以下。電視接收機普及率較低,有25個國家每百人平均不足1架。這一地區的多數國家更加重視通過廣播電視進行教育和對農村廣播。贊比亞、扎伊爾、肯尼亞、烏干達、津巴布韋等國有專門的廣播頻率播出教育節目。廣播電台、電視台多是由政府經營或為國家所有的公共企業。極少數國家有私營商業廣播電台和宗教團體經營的廣播電台。   本地區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通訊社。除南非的南非報聯社為私營外,其餘全為國營。扎伊爾除國家通訊社外,另有2家宗教組織辦的私營通訊社。1979年,非洲統一組織在塞內加爾的達喀爾成立泛非通訊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