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同義突變

鎖定
非同義突變指可導致多肽產物的氨基酸序列改變或功能性RNA鹼基序列改變的基因突變。這種突變雖可能對錶達產物沒有影響或可能會帶來好處,但多數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張林) [1] 
中文名
非同義突變
外文名
Nonsynonymous mutation
釋    義
導致氨基酸改變核苷酸變異
特    點
受到自然選擇作用
不導致氨基酸改變核苷酸變異我們稱為同義突變,反之則稱為非同義突變。一般認為,同義突變不受自然選擇,而非同義突變則受到自然選擇作用。在進化分析中,瞭解同義突變和非同義突變發生速率是很有意義的。常用的參數有以下幾種:同義突變頻率(Ks)、非同義突變頻率(Ka)、非同義突變率與同義突變率的比值(Ka/Ks)。如果Ka/Ks>1,則認為有正選擇效應。如果Ka/Ks=1,則認為存在中性選擇。如果Ka/Ks<1,則認為有純化選擇作用。
參考資料
  • 1.    官大威.法醫學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