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靜安古寺

鎖定
靜安古寺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686號。 該寺創建於三國赤烏十年(247), 當時名為重元寺。唐代改稱永泰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為靜安寺。清乾隆六年(1741)重修大殿。咸豐三年到同治元年(1853 — 1862)靜安寺毀於戰火。光緒六年(1880)修建了山門和佛殿。1983年又有修復,重建大雄寶殿,建功德堂和僧寮,恢復真言宗密壇。1983年,靜安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中文名
靜安古寺
地理位置
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686號
曾用名
重元寺、永泰院
建造時間
三國赤烏十年(247)

靜安古寺寺廟介紹

靜安古寺
靜安古寺(31張)
上海的著名古剎之一,相傳始建於三國孫吳赤烏年間,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沸井浜變(今南京西路1686號),如今已近780年,早於上海建城。清末,寺成現今規模。民國34年(1945年),書法家鄧散木題額“靜安古寺”。
寺內建築有赤烏山門,天王殿,功德堂,三聖殿和方丈室等。靜安寺素齋久負盛名,主要特點為鮮嫩爽滑,香、味俱佳,代表菜有茄汁明蝦,三鮮海蔘,草船借箭,炸青梅等。靜安寺還有一座下院在寶山,名寶山淨寺。寺中大雄寶殿供三世佛,寺內有上海佛教協會安養院。
1947年持松法師任住持,在此弘傳密法。持松(1894—1972),湖北荊門人,畢業於華嚴大學。因感漢傳佛教的密宗早已失傳,發誓恢復,隨後三次東渡日本,回國後在杭州、昌和上海弘揚密宗,之後出任靜安寺方丈,創辦了佛學院和《學僧天地》月刊。新中國成立後,在寺內設壇,傳授密法。

靜安古寺歷史沿革

相傳該寺創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238~251年)。當時寺址在吳淞江濱,初名滬瀆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為永泰禪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改稱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遷至法華鎮蘆浦沸井浜一側,依泉建寺,即今寺址。元代以降,寺院規模逐漸擴大,蔚成巨剎。是時,為再現昔日舊址的勝景,在寺內及附近形成8處名勝,為三國時立的“赤烏碑”(一説原碑已沉江底),植於南北朝末年的“陳朝檜”(傳説自舊址遷移而來),源於神僧智儼的異行而流傳的“蝦子潭”,南宋仲依建於寺內的“講經台”,泉水晝夜噴湧的“湧泉”,住持壽寧構築的方丈室“綠雲洞”,沸井浜邊古渡口的“蘆子渡”和東晉遺存防禦海寇的“滬瀆壘”(以上二處均為舊址附近的勝蹟),以上合稱為“靜安八景”。壽寧曾彙集歷代詩人題詠,輯成《靜安八詠集》一書行世。靜安寺亦由此名聲遠播。明初,又鑄造“洪武鍾”1口,費銅6000斤,鐘上題有“洪武二年鑄、祝皇太子千秋”的銘文。
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住持孚庵因寺院田產案,訴之官府,維護了靜安寺的田產,並勒石記其事,此後,靜安寺屢圮屢修。從咸豐初年至同治五年(1851~1866年),靜安寺毀於太平天國戰火,一片斷壁殘垣,僅剩一座大殿。戰後,寺院形成禪宗曹洞宗剃度派即師徒傳承製度,住持鶴峯得本地紳士姚曦、浙江商人胡雪巖等人資助得以修建寺廟,至次年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山門和佛殿均已落成。當日按佛教傳統舉行隆重的浴佛儀式,是時四眾雲集,車水馬龍,商販買賣興旺,由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的靜安寺廟會。清代上海竹枝詞中描述説:“仕女如雲浴佛辰,靜安場聚萬車輪,衣香鬢影斜陽返,十里紅飛馬路塵。”光緒九年(1883年),李朝覲作寺記敍述此次修復工程,鶴峯勒石,此碑現如今存於寺內。
光緒二十年,住持正生於大殿左右兩側增建兩廡房屋,再次修葺全寺,使寺廟恢復舊觀。光緒三十年,又在滬郊南翔建造祖師祠一座(後改為“靜安寺南翔塔院”),歷代祖師靈骨遷葬該院,並供奉祖師牌位。塔院設有僧舍,由專人負責管理。直到民國年間,尚有13間房屋,土地64畝。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5年,靜安寺成為上海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之一。民國元年,第一個全國性的佛教組織——中華佛教總會成立,會址設於寺內。民國8年,寺前填浜擴路,築成通衢,命名為靜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滬西一帶日見繁華,該寺香火亦盛,禮佛遊覽者絡繹不絕。由於原先寺宇狹窄,不敷使用,於是在民國9年,寺僧常貴會同滬紳姚文棟等人,以寺院積蓄資金在大殿東面空地上建造三聖殿,基本形成如今寺院之格局。民國30年,德悟繼任方丈,曾舉辦數十次佛學講座,分別由應慈、圓瑛、芝峯、丁福保、趙樸初、蔣竹莊等法師、居士主講,同時成立靜安寺護法會,監院密迦協助整理寺務,頗有起色。
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靜安寺在原山門東首另建一新山門,並在新山門前豎立一阿育王式“梵幢”成為寺院的標誌。工程竣工後,適逢農曆四月初八及靜安寺佛教學院開學,在揭幕典禮上,太虛以“三喜”臨門,親自拈香禮佛,與會者達數千之眾,堪稱一大盛事。民國36年,上海市佛教會應住持德悟及全體僧眾之請求,並以當時上海市政府7994號訓令為依據,召集諸山長老、全寺僧眾、護法居士在寺內舉行會議,一致決定靜安寺改製為十方叢林,公推持松為改十方叢林制後的首任住持,併兼任靜安寺佛教學院院長。在此期間,靜安寺還於寺內創辦靜安寺小學,由後山門向華山路獨闢校門。於靜安寺下院南翔寺內創辦佛教南翔農村實驗學校。民國36年8月,改名為私立靜安寺鄉村小學。該校由持松、白聖、趙樸初、毛效同、顧恆(暨南大學農學教授)5人任董事,由大同法師主持教務,後又改名為嘉定縣私立靜安小學。兩校面向社會招生,經費均由靜安寺負擔。
解放後,市政府於50年代初曾先後兩次撥款修繕靜安寺,成立修復委員會,由圓瑛、持松、清定、葦舫、趙樸初等14人為委員。圓瑛任主任。1953年,住持持松在寺內建立真言宗壇場,壇場設在後廳法堂樓上,寺內經常修習密法,每年春秋兩季舉行修法大會,傳授密法,為弟子灌頂。“文化大革命”期間,靜安寺遭受衝擊,僧眾被迫還俗,整座寺院被工廠佔用。1972年,大雄寶殿遭火焚燬。
1978年後,宗教活動得以恢復。1985年靜安寺修復開放後,淦泉擔任住持。同年,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第二次“空海入唐求法至長安之路”訪問團參訪靜安寺,團長內海有昭、副團長靜慈圓、秘書長備前有隆贈送了部分壇場法器,使原先的真言宗壇場得以恢復。還建立了持松法師紀念室。1987年,度寰接任住持。1988年,建成三層樓僧寮。1994年,又將部分僧寮改建為文物樓。度寰法師去世後,同年10月,由真禪兼任靜安寺方丈。是年,香港李國慶居士捐獻漢白玉觀音像1座,供奉於圓通殿內。次年,修復大雄寶殿,新加坡劉庚宇居士出資從緬甸請得一座高達3.6米的玉佛坐像,供奉於大殿之中。
1988年,位於寶山區羅店鎮的梵王宮(今寶山淨寺)作為靜安寺下院修復開放。1985~1998年間接待海內外信徒及遊客100餘萬人次,並與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佛教界建立了聯繫和交流。1995年,方丈真禪法師去世後,慧明為靜安寺寺務處主任。

靜安古寺保護等級

1959年,靜安寺由市政府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4月,由國務院批准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