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鎖定
靜(拼音:jì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1]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 [2]  。此字本義是安靜,引申為平定、鎮撫,後世多寫作“靖”。由本義還引申為靜止、恬淡、平和等義。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jìng
部    首
五    筆
geqh
倉    頡
qbnsd
鄭    碼
cirx
字    級
一級字 [1] 
注    音
ㄐㄧㄥˋ
平水韻部
上聲二十三梗 [4] 
總筆畫
14
四角號碼
57257
統一碼
基本區 U+9759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圖 字形演變圖
“靜”字本作“靜”字,形聲字。從爭,青聲。西周時代,“靜”字聲符“青”只處於全字左上角處,至春秋時代,已經確立為右形左聲各處半邊的格局,但戰國時代仍有返古的佈局,見於楚系文字,而且聲符“青”多加“口”形為飾。小篆繼承春秋以來秦國文字寫法,隸變後,或把義符“爭”上部的“爪”形趨簡寫作字形,義符“爭”上部的“爫”形或訛作“⺈”——“爭”,遂之產生了俗字“靜”。
今以⺈(刀)部“爭”為正體字,爫(爪)部“爭”為異體字。二字並非是簡繁體字關係。
本義是安靜。引申為平定、鎮撫,後世多寫作“靖”。西周班簋:“三年靜東或(國)。”由本義還引申為靜止、恬淡、平和。 [2]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靜止,不動。
Tranquil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水停以鑑,火靜而朗。”
靜止
寂靜,無聲。
Silent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安靜
清潔,乾淨。
Clean
唐杜甫《渼陂行》:“沉竿續蔓深莫測,菱葉荷花靜如拭。”

倦怠。
Burnout
漢揚雄《太玄·玄攡》:“其靜也,日減其所有,而損其所成。”

善美。

《藝文類聚》卷八七引《韓詩》:“‘東門之慄,有靜家室。’靜,善也。言東門之慄樹之下,有善人,可以為室家也。”

引申為巧飾,巧偽。
Cover up
《管子·侈靡》:“曲靜之言,不可以為道。”

精明。
Shrewd
《漢書·遊俠傳·郭解》:“解為人靜悍,不飲酒。”
靜悍
通“情”,誠實。
Honest
《禮記·樂記》:“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

動詞
默不作聲。
Keep silent
《禮記·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

安靜,平靜。
Be quiet
《呂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靜,草木早槁。”
唐韓愈《醉客》詩:“初喧或忿爭,中靜雜嘲戲。”
靜一靜
謂使安定。
Settle down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決裂阡陌,以靜生民之業而一其俗。”

沉着,冷靜。
Calm down
唐韓愈《與祠部陸員外書》:“其趨事靜以敏,着美名而負屈稱。”
冷靜
沉靜穩重。
Steady
《論語·雍也》:“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沉靜
清洗,清除。
Clean
三國魏曹植《侍太子坐》:“白日曜青天,時雨靜飛塵。”

淨盡,沒有餘剩。

元雅琥《上執政四十韻》:“天下皆桃李,人間靜棘榛。”

精神貫注專一,道家一種修養之術。
Mental focus
《雲笈七籤》卷九九:“修煉之士當須入靜……大靜三百日,中靜二百日,小靜一百日。”

圖謀。
Plot
《逸周書·酆保》:“七惡……四,交其所親,靜之以物,則以流其身。”

通“爭”。
Fight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道經》:“夫唯不靜,故無尤。”

名詞
即壇靜,道家修煉處所。

《雲笈七籤》卷四六:“凡於靜房端坐,思三台覆頭,次思兩腎,氣從胸中出。”
靜房,靜欞
通“情”,內心,內情。
Heart
《大戴禮記·文王官人》:“靜忠而寬,貌莊而安。”

參考資料: [5]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審也。從青爭聲。疾郢切
【註釋】徐鍇曰:“丹青,明審也。” 文二 重一 [6] 

説文解字注

宷也。
上林賦靚糚,張揖注曰:謂粉白黛黑也。按靚者,靜字之假借。采色詳宷得其宐謂之靜,考工記言畫繢之事是也。分佈五色,疏密有章,則雖絢爛之極,而無淟涊不鮮,是曰靜。人心宷度得宐,一言一事必求理義之必然,則雖緐勞之極而無紛亂,亦曰靜。引伸假借之義也。安靜本字當從立部之竫。
從靑,爭聲。
疾郢切。十一部。 [7]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𠀤音穽。《説文》:審也。從靑,爭聲。注:徐鍇曰:丹靑明審也。
又《增韻》:動之對也。《易·坤卦》:至靜而德方。
又《書·堯典》:靜言庸違。傳:靜,謀也。
又《詩·邶風》:靜言思之。傳:靜,安也。
又《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又《詩·邶風》:靜女其姝。傳:靜,貞靜也。
又《廣韻》:息也。《禮·月令》:百官靜事毋𠛬。
又《韻會》:澄也。
又《廣韻》:和也。
又《韻會》:通作靖。亦通作靚。亦通作竫。
又《韻會》《正韻》𠀤疾正切,音淨。義同。《前漢·揚雄傳》:京師為之語曰:維寂寞,自投閣,爰淸靜,作符命。
又《詩·大雅》:籩豆靜嘉。箋:潔淸而美。《釋文》:淸,如字,又才性反。淸、靜皆可讀去聲。◎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靜字皆無去聲。《韻會》始收入敬韻,《正韻》因之。考《大雅》、《釋文》,及《揚雄傳》京師語,靜字本可讀去聲,但《韻會》引《解嘲》爰淸爰靜句雲顏注合韻,音才性切,則謬甚。《解嘲》雲,爰淸爰靜,遊神之庭。即音才性切,如何與庭葉,是必因爰淸靜句而誤記也。《正韻》仍其失,今特辨之。
又葉千廷切,音淸。《六韜》: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靜。 [8]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字形對比圖

書寫演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9] 

音韻集匯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開口呼
全濁
疾郢切
dzʰjɛŋ
集韻

上聲

開口呼
全濁
疾郢切
dziæŋ
韻略


上聲





疾郢切

增韻


上聲





疾郢切




去聲





疾正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tsiəŋ
中州音韻


去聲
庚青





藏性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全濁
疾郢切
dz‘ iəŋ


去聲


全濁
疾正切
dz‘iəŋ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七英影應益






(音韻資料來源: [10]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19]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49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19]
  • 4.    平水韻 二十三梗  .搜韻[引用日期2020-02-19]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5927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82
  • 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860
  • 8.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2]
  • 9.    靜-書法欣賞  .漢典書法[引用日期2020-02-20]
  • 10.    靜-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