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靖海灣

鎖定
靖海灣,位於山東省榮成與文登交界處,明置靖海衞於灣之東,故名。口門東起榮成靖海角,西至文登前島村南二島,沿灣海岸線長111.5公里。為青龍河和蔡官莊河的入海口所在地。兩條河流形成長會口和漲蒙港。
靖海灣是榮成、文登兩地的重要漁業、鹽業、水產養殖基地。沿岸分佈着沙窩、沙嘴、長會口等漁港,及張家埠港等海運港口;漲蒙鹽場、崔家鹽場等鹽業基地。 [1-3] 
靖海灣東角的榮成靖海角是明、清峽兩代靖海衞所在地。是當地人民抵抗倭寇入侵的重要前沿。明代,倭寇曾多次由此灣入侵靖海衞。 [4-5] 
中文名
靖海灣
地理位置
山東省榮成與文登交界處
所在海域
黃海南部
類    型
溺谷型汊灣
海岸線長
111.5公里
面    積
約139.4平方公里

靖海灣位置境域

靖海灣在山東半島的位置 靖海灣在山東半島的位置
靖海灣,位於山東半島東部,山東省文登區、榮成市兩地之間,榮成市靖海角西北、文登區南端埠口灣西、五壘島灣東。按海域劃分,屬黃海南部(南黃海)。行政隸屬上,自長會口中心線,東西分屬文登區、榮成市兩。
靖海灣境域及沿岸河流示意圖 靖海灣境域及沿岸河流示意圖
靖海灣的範圍,《榮成市志》《文登市志》記:北起文登市牛心島,南至榮成市靖海角,面積108平方公里;《山東省志·自然地理志》記:口門東起榮成靖海角,西至文登前島村南二島。《山東省志·海洋志》記為約139.4平方公里。為一大開灣,灣口南向,寬約13公里,縱深10公里。 [6]  [7]  [8] 
靖海灣內海岸線長度,《山東省志·自然地理志》記為111.5公里;《榮成市志》記為30公里,可能是隸屬榮成的海岸線長。 [7]  [6] 
靖海灣灣內海岸曲折,故又分張家埠(長會口灣)和漲蒙港兩個樹枝狀河口灣(溺谷型汊灣),及斜(邪)口港、千步港兩個小型港灣,西北部則是文登市轄區的兩個淺灣:龍門港、南海港。
靖海灣東側的漲蒙港水域 靖海灣東側的漲蒙港水域
漲蒙港,位於靖海灣東側。南起榮成市西北海村北,北至大廟嘴,狹長彎曲,為伸入內陸的半封閉式港灣。東西展布,長近8公里;面積10.5平方公里,水深3米,海岸線長13公里,泥沙底。灣內風浪較小,潮流暢通,是漁船避風良港。幹潮時除中間一條寬約50米的流渠外,其餘皆為潮間帶,兩岸已改造為蝦池。 [6] 
長會口灣,又稱張家埠港,靖海灣灣頂處,呈北北東向展布,由長會口伸入陸地長達13公里,寬約2公里左右,該灣在全新世前為青龍河寬淺谷地。全新世海侵以來,海水沿谷地內侵,形成溺谷灣。 [7] 
斜(邪)口港,位於榮成市邱家鎮馮家村西北。南起大廟嘴,北至南豬島,呈三角形,面積3平方公里,水最深處2.5米,海岸線長5公里,沙底。已改造為蝦池。灣口西北向。
千步港,位於靖海灣北部,為內伸陸地的狹長半封閉式港灣,出入經過的長會口寬僅約1.5公里。海灣的中間線為榮成市與文登市的分界線,漁輪或小型貨輪可由此上溯文登市張家埠港。 [6] 
靖海灣北端長會口水域 靖海灣北端長會口水域

靖海灣海域環境

靖海灣海岸

沿岸為海拔20~60米的緩波狀變質岩剝蝕準平原。長會口灣內沿岸局部發育高5~10米的海蝕崖,海灘由灣口向灣頂由窄變寬,由巖灘漸變為砂泥灘及泥質潮灘,低潮時大部幹出,灣內留有狹長水下深槽,深6~8米。 [7] 
從鳳凰尾至蔡官河口的西部海區,基本上屬於泥質或沙質類型,灘面傾斜角度小,潮間帶寬達千米。淺海部分的底質狀況大體與潮間帶部分相似,在5米等深線以內基本相同,向外底質逐漸變細,在10~15米等深線以內,除少數明顯的水深岩礁外,皆屬沙質或泥質底質,再向外多屬泥或稀泥底質。 [9] 

靖海灣岬角

華龍嘴,位於靖海鎮蘇山島南部,呈不規則三角形,地理座標:北緯36°44′,東經122°15′。面積0.02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0.6公里。岸邊多礁石,水很深,不適宜貝類生長。
靖海角,位於靖海鎮靖海衞村西,地理座標:北緯36°50′,東經122°10′。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17.4米,海岸線長0.7公里。該岬角南部、東部多礁石,不適宜貝類生長。
滑石嘴,位於靖海灣西北部、邱家鎮梁家村南1公里處,地理座標:北緯36°55′,東經122°12′。南北走向,呈不規則三角形,長0.6公里,平均寬0.05公里,面積0.0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0.8公里,是伸向漲港的一個岬角。
大廟嘴,位於邱家鎮西南2.5公里、煙墩溝南端,地理座標:北緯36°55′,東經122°11′。東北、西南走向,面積0.16平方公里,海拔22.4米,海岸線長1.6公里,呈三角形。岬角西南部多礁石,東南部泥沙結構,產貝類。
張家山嘴,位於邱家鎮長會口之東、狗腳山西南0.3公里,地理座標:北緯36°56′,東經122°08′。南北走向,面積0.02平方公里,海拔10米,海岸線長0.6公里,呈不規則三角形。岬角西部系泥沙結構,產貝類。
沙嘴,位於邱家鎮西4.5公里、狗腳山北端,地理座標:北緯36°57′,東經122°08′。南北走向,面積0.12平方公里,海拔20米,海岸線長1.5公里,呈不規則三角形。岬角西部多礁石,北部和東部泥沙結構,產貝類。
先子嘴,位於邱家鎮西北3.6公里、西塘子村西北端,地理座標:北緯36°58′,東經122°10′。南北走向,長0.2公里,平均寬0.5公里,面積0.03平方公里,海拔1.5米,海岸線長0.7公里,呈不規則三角形。岬角東北部多礁石,礁石周圍系泥沙結構,產貝類及小蟹。
青石嘴,位於千步港西南部、上莊鎮鋪裏村西北1.5公里處,地理座標:北緯37°02′,東經122°12′。面積0.13平方公里,海拔27.3米,海岸線長約1.5公里,略呈長方形。 [9] 

靖海灣島嶼

伯家島,位於靖海鎮窯溝村東南(北緯36°50′,東經122°13′),呈橢圓形,東西走向,面積0.0072平方公里,岸線長0.42公里,最高海拔5.4米,距大陸最近距離0.04海里。該島植被較多,植被覆蓋率為50%。因伯姓居住而得名。1985年修建一條擋浪壩與陸相連。
北鳳凰尾,位於靖海鎮靖海衞村西南(北緯36°50′31″,東經122°10′24″),面積0.005平方公里,岸線長0.25公里,最高海拔16米,距大陸最近距離0.22海里。該島與南鳳凰尾島之間有沙壩和貝殼灘相連,低潮時可徒步往返。島上地層為膠東羣富陽組,巖性為淺粒巖、片麻岩。有松林和草本植物,植被覆蓋率為50%。1990年修一擋浪大壩與大陸相接。
南鳳凰尾,位於北鳳凰尾島南(北緯36°50′29″,東經122°10′24″),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長0.3公里,東西寬0.012公里,面積0.025平方公里,岸線長0.6公里,最高海拔16.2米,距大陸最近距離0.24海里。島上有松林和草本植物,植被覆蓋率為50%。南端有一燈塔。出露的岩石為太古界~元古界膠東羣富陽組的二長淺粒巖、石榴黑雲母斜長片麻岩。
豬島,又稱南豬島,位於邱家漁業公司南(北緯36°55′54″,東經122°09′18″),東西長0.34公里,南北寬0.1公里,面積0.034平方公里,岸線長0.85公里,最高海拔2.5米。該島西部陡,東部緩,島上植被繁茂,以松樹為主,覆蓋率約為50%。出露的岩石為太古界~元古界膠東羣富陽組的白雲斜長片麻岩、二長淺粒巖和白雲母片岩。現已建壩與陸地相連。島上有邱家漁業公司育苗場。 [10] 
二島、牛心島,位於澤庫鄉南城島之南。南城島已與大陸相連,二島因位居南城島之次,故名二島,借礁盤、沙嘴與陸地相連。島岸線長0.78公里,面積0.03平方公里,形同“凹”字。距大陸最近點0.1公里。表層棕褐色土壤,四周下部海蝕崖裸露。島北有人工水泥壩與南城島相通,成為陸連島,島上植被佔60%以上,主要為赤松和雜草。 [11] 
鳳凰尾,位於靖海灣灣口東側(屬榮成市)的靖海角,為一礁脈向西南延伸,名鳳凰尾。
山嘴礁,位於靖海灣之西北隅,為一伸入海中的礁脈,長1.2公里,高37.6米。 [12] 

靖海灣入海河流

靖海灣內,注入的河流主要有青龍河和蔡官莊河、大莊河、邪口河等。 [8] 
青龍河入靖海灣處長會口一段河道 青龍河入靖海灣處長會口一段河道
青龍河,發源於天福山鄉北部的岳家口、天福山一帶,流經大水泊鎮西部、口子鄉東部、高村鎮中部,在望海倪家村西南入黃海。全長31公里。流域面積235.81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3.1%。 [13] 
大莊河入海口 大莊河入海口
大莊河,發源於榮成市人和鎮西里山村東南清涼頂,長4.1公里,流域面積13.63平方公里,流經人和、靖海,在秦家竹村南入海(漲蒙港)。
斜口河,發源於榮成市虎山鎮(原邱家鎮)孫家莊丘陵,長6公里,流域面積17.06平方公里,在馮家村東入海(漲蒙港和長會口之間)。
蔡官河,發源於榮成市大疃鎮黃莊村北,長13.3公里,流域面積36.4平方公里,流經上莊、大疃,在蔡官屯入長會口。 [14] 

靖海灣理化特性

靖海灣內水深2.7~4.5米,泥及泥沙底。灣濱曲折,岸勢甚低。灣東北部為大片淺水地,距岸達5.56公里,水深不及2米。 [12] 
表層温度變幅較小,年均温12.3℃。2月水温最低,月平均為1.3℃;9月水温最高,月平均為22.4℃。4~5月升温最快,10~11月降温最快。3~8月南部海區水温較北部海區偏高,9月至翌年2月反之。極值:最高水温27.1℃,出現在1966年8月15日;最低水温-2.8℃,出現在1969年2月2日。
潮間帶:年平均灘温為15℃。8月最高,為25.8℃;12月最低,為1.2℃。間隙水年均温12.64℃。10月最高,為21.02℃;12月最低,為1.57℃。
透明度:海水透明度為50~250釐米,平均為120釐米,以3、9月份最大,可達600釐米。
水色:水色一般低於19號。
海冰:一般年份內灣只有輕微結冰現象,結冰期是1月末~至2月初。
鹽度:1960v1982年觀測統計,近海鹽度年平均為31.63‰。6月的鹽度最高,8~9月的鹽度最低,除12月外,南部海區鹽度低於北部海區。極值:最高是32.74‰,出現在1962年12月14日;最低是27.3‰,出現在1965年1月14日。在成山頭東北有一鹽度高於33‰的高鹽中心。間隙水的鹽度為31.83‰。
PH值:淺海水和間隙水的PH值均為8.19。 [15] 

靖海灣海水運動

該灣屬正規半日潮,平均高潮間隙02時50分,大潮升3.1米,小潮升2.8米,平均海面2米。灣口東側漲潮北偏西流,流速1.7~2海里/時;落潮南偏西流,流速0.81海里/時。琵琶島南3.7公里處,漲潮西流,流速0.54海里/時;落潮東南流,流速1.8海里/時。灣內港汊眾多,深入內陸。口外無掩護,外海偏南向的波浪能直接進入,故波浪較大。 [12] 
靖海衞至長會口一帶,每日高潮出現時間比石島港同日的高潮出現時間推遲53分鐘,最大潮差在3米左右。由於灘淺,落潮時幹出的沙灘長約50米左右。
海流因受地形等因素的影響,海流比較複雜。近岸多屬環岸流,流速較小,一般為0.15~0.5米/秒;10米等深線以外流速較大,一般為0.8~0.9米/秒。流向:東北~西南向。
境內近海有風浪和湧浪,以風浪為主,且年際變化不大。波向累年觀測各月風浪、湧浪主波向均為向岸向。波高因地理位置不同和季節變化而有差異。內灣受風影響較小,最大波高3米;近海受偏東風影響明顯,最大波高6.9米。 [16] 

靖海灣氣候

境內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型濕潤氣候,大陸度為53.1,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因三面環海,受海洋調節顯著,海洋性氣候特點表現突出,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温和、冬少嚴寒、夏無酷暑、季風明顯、空氣濕潤、降水集中等特點。 [17]  年均温在11.5~11.8℃之間,≥0℃積温在4337~4405℃之間,≥10℃積温在3771~3880℃之間,熱資源居境內第一位,無霜期248天,80%保證率下平均降水可達630毫米,雨量較豐,乾燥度為0.87,屬濕潤區,年降水變率為16%,唯風大、海霧頻繁。 [18] 
根據1953~1980年間氣象數據,以候均温10℃和22℃作為劃分四季的標準,劃分如下:
春季(10℃≤候均温≤22℃),4月19日~7月7日,平均為80天。其特點是氣温回升慢、天氣多變、大風多、降水量少、低温。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春季持續時間長,氣旋活動強烈,是全年大風最多的季節;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佔全年的14%左右;春温低於秋温,成山頭4月比10月要低7.9℃;蒸發弱,乾旱程度比同緯度華北地區輕。
夏季(候均温≥22℃),7月8日~9月1日,平均為57天,是四季中最短的季節。其特點是氣温高、降水量大。月平均氣温都在20℃以上,旺盛的夏季風從海洋上帶來豐沛的降水,大部分地區降水在500毫米以上,佔全年的60%,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節,也是最潮濕的季節。高温期與多雨期一致,對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有時出現暴雨或伏旱,造成較大危害。
秋季(10℃≤候均温≤22℃),9月2日~11日6日,平均為63天。其特點是秋温高於春温,天高氣爽。9月上、中旬暖濕氣團仍較活躍,帶來較多降水,有時形成陰雨天氣,影響秋收、秋曬;9月下旬冷空氣從北部入侵,氣温逐漸降低,降水減少,雲量較少,晴天日數多。全市平均秋温比春温高4.6℃,秋温較高是海洋性氣候的特徵之一。
冬季(候均温≤10℃),11月7日~4月18日,長達165天,是持續時間最長、温度最低、降水最少的季節。冬少嚴寒,以1月為代表,其月平均温度為-1.8℃。因受北部冷高壓控制,多偏北大風,常出現有規則的天氣變換,人們稱之為“三寒四温”。 [17] 

靖海灣自然資源

靖海灣水產

魚類資源。有鯊(俗稱“銼魚”,榮成習見11種,即姥鯊、哈那鯊、錐齒鯊、噬人鯊、狐形長尾鯊、條紋斑竹鯊、鯨鯊、白斑星鯊、扁鯊、雙髻鯊、犁頭鯊)、帶魚(刀魚)、鮐(鮐巴)、藍點馬鮫(鮁魚)、銀鯧(鯧魚、鏡魚)、綠鰭(綠翅子)、紅娘、(尾魚)、(米魚)、小黃魚(黃花)、真鯛(加吉魚)、黑鯛(海鮒、黑鱗加吉)、長尾大眼鯛、(沙鑽、丁子魚、麥穗)、六線魚(黃魚)、大銀魚、方頭魚(鍘刀魚)、竹莢魚(山鮐巴)、黃條(黃犍子)、黃姑、白姑(白米子)、太平洋鯡魚(青魚)、青鱗(青皮子)、鰳(鯗魚)、(睛天爛、老雁屎)、黃鯽(毛扣)、蛇鯔(沙梭)、扇鰩(水勞子)、孔鰩(勞子、老闆)、燕鰩(燕魚)、(黃賁、黃邊勞子)、星鰻(磨託鱔)、海鰻(狼牙鱔)、鱈(大口魚)、鳳鱭(鳳尾魚)、(醜老婆)魚、(山孜孜)、(孜孜、扒皮狼)、鯰、蝦虎魚(光魚)、牙鮃(牙鯿)、角木葉鰈(八夾子)、鰨魚(龍力、鰨目、牛舌頭、有條鰨、舌鰨兩種)、(黑魚)、(黃魚棒子)、鱸(鱸子)、鯔、梭魚、(針魚、馬步)、烏賊、對蝦、鷹爪蝦、鮮明鼓蝦、毛蝦(蝦皮蝦)、小白蝦、糠蝦、磷蝦、蒙子蝦、細螯蝦(勾子蝦)、長臂蝦(草蝦)、蝦蛄(蝦耙子)、大螻蛄蝦、藤壺(水蝨)、三疣梭子蟹(飛蟹)、日本鱘(石夾紅)、磯蟹(石硼楞子)、豆形拳蟹(沙裏趴)、痕掌沙蟹(沙裏馬兒)、泥蟹(牛屎蟹)、長指近方蟹(馬吉戧)、絨毛近方蟹(長蟲枕子)、招潮蟹(吱嘎蟹)、寄居蟹、海蜇等。 [19] 
潮間帶、潮下帶生物資源。據1983年《榮成縣潮間帶生物資源綜合調查報告》中稱,原有潮間帶和潮下帶的面積達15.6萬畝,建國後改建成鹽田、葦田、糧田、水庫和蝦池等已達10萬畝,是年調查時只有灘塗面積5.5萬畝。此次調查共獲取潮間帶和潮下帶生物324種,其中動物251種、植物73種。動物中軟體類123種、棘皮類22種、多毛類25種、甲殼類54種、其他27種;植物都是藻類。按分佈區域分,潮間帶生物共254種,年平均總生物量為446.41克/平方米,年平均總生物密度66.8個/平方米。其中多毛類24種、軟體類91種(單殼類37種,雙殼類54種)、甲殼類47種、棘皮類14種、藻類61種、其他17種。潮下帶生物共70種(不包括游泳生物),年平均總生物量405克/平方米。其中多毛類1種、軟體類32種、甲殼類7種、棘皮類8種、藻類12種、其他10種。 [19] 
經濟價值較高的生物多達50餘種。貝類主要有櫛孔扇貝、紫貽貝、泥蚶、魁蚶、毛蚶、布氏蚶、扁玉螺、紅螺、菲律賓蛤仔、文蛤、日本鏡蛤、中國蛤蜊、四角蛤、等邊線蛤、薄殼和平蛤、紫石房蛤、菲利浦滿月蛤、中國綠螂、尋氏肌蛤、光滑荷蘭蛤、竹蟶、櫛江珧、海荀、鮑魚、褶牡蠣等近30種。棘皮類主要有刺蔘、光棘球海膽、馬糞海膽、哈氏刻肋海膽等。藻類主要有石花菜、羊棲菜、海帶、裙帶菜、鹿角菜、大葉藻、江蘺、紫菜、鼠尾藻、海蘿、海黍子等近20種。此外,還有數量大而無經濟價值的海燕、陶氏太陽海星、異色海盤車等,多毛類有帶沙蠶、毛翼蟲等。 [19] 

靖海灣礦產

靖海灣沿岸礦藏資源貧乏,主要有水晶礦,澤庫鄉長會口為石英脈型礦化點。 [20] 

靖海灣社會經濟

靖海灣漁業

清末民初,靖海灣地區漁場限於沿岸近海。1922年,山東農業調查會編寫《山東之農業概況》載:文登縣南境沿海各口,張家埠……靖海衞(屬榮成市)、千八港、姚山頭等處皆是漁場。 [21] 
在靖海灣內航行的漁船 在靖海灣內航行的漁船
文登境內主要有:靖海漁業公司,1990年養殖面積5000畝,漁船功率15272馬力,水產品產量捕撈32038噸,養殖7491噸,漁業總收入(萬元)水產品養殖,捕撈5959.5(萬元),養殖2529.3(萬元)。澤庫鎮漁業公司,有漁船17只,水產品產量1135噸,純收入54.8萬元。澤庫漁業公司,有漁船11只,水產品產量945噸,純收入86.7萬元。澤庫第二漁業公司,有漁船10只,水產品產量1400噸,純收入121.0萬元。長會口漁業公司,有漁船15只,水產品產量1285噸,純收入111.6萬元。 [22] 
榮成境內主要有:邱家水產集團總公司,養殖面積1000畝,漁船功率4670馬力,水產品產量捕撈21387噸,養殖15680噸,漁業總收入(萬元)水產品養殖,捕撈3800.8(萬元),養殖2678(萬元)。 [23] 

靖海灣水產養殖

靖海灣北端長會口兩岸的海蔘養殖基地 靖海灣北端長會口兩岸的海蔘養殖基地
靖海灣北端長會口兩岸的海蔘養殖基地 靖海灣北端長會口兩岸的海蔘養殖基地
1956年靖海灣東部澤庫鄉(鎮)開始採集自然蝦苗,試養對蝦,成為山東省最早進行對蝦人工試養成功的單位。至1978年,文登縣被國家水產局選定為全國第一個對蝦養殖基地。
1958年興起藻類養殖。海水養殖主要有海帶、裙帶和紫菜等。裙帶菜始於1961年。1965年,澤庫鄉第一海水養殖場在長會口外口北岸建裙帶育苗室280平方米,育苗600萬株。秋末,全縣3個單位放養150畝。翌年春,收穫裙帶16.9噸,產值2.7萬元。1969年,外貿部門停止收購,裙帶養殖停止。1975年,縣海水養殖場和澤庫養殖場放養紫菜92畝,產量3噸。1982年停養。
清末,境內就有貝類養殖。20世紀70年代始具規模。主要有貽貝、扇貝、牡蠣、泥蚶、雜色蛤、文蛤、蟶等。1973年,始試養貽貝(俗稱海紅)。1974年,澤庫等4處公社養殖場和縣海水養殖試驗場共養殖貽貝92畝,年產貝肉乾115噸。
邱家鎮養殖場,1990年養殖面積230.5畝,漁船功率230馬力,水產品產量養殖2795噸,漁業養殖收入631萬元。 [23] 

靖海灣港口

沙窩島漁港 沙窩島漁港
沙窩(島)漁港,是靖海漁業公司所在地,位於靖海灣口東靖海角內側,在蘇山島西北約7海里處,為一大開闊灣。灣口向南,灣內水深2.7~5.5米,底質泥沙,灣內東北部距岸3海里,水深不及2米,灣口東側有一小島名叫鳳凰尾,並設有漁用燈樁。灣內可避東及偏北風,南風甚大時不便錨泊。漁港是靖海漁業公司從1978年起投資建設,到1990年一期工程竣工,投資1300萬元,建岸壁碼頭1300米,泊位水深最大4米,最小1米,可供70餘條600馬力以下漁船靠泊;港內水域面積230萬平方米,可供900餘條漁船同時錨泊避風,年卸貨量6萬噸。港內有冷藏廠、製冰廠、水產品加工廠、繩網廠、船廠,水、電、油、冰供應配套。
沙嘴漁港,是邱家漁業公司所在地,位於長會口嘴與張家山嘴之間。灣口向南,灣口寬約1500米,縱深約4.8海里,可避7~8級以下任何風向。漁港是邱家漁業公司於1988年投資建設,到1990年一期工程竣工,共投資500萬元,建岸壁碼頭220米,碼頭內側防波堤180米,碼頭泊位最大水深6.8米,最小4米,可同時靠泊600馬力以下漁船近20條;漁港陸域面積300萬平方米,水域面積42萬平方米,底質為泥,可供150餘條漁船同時錨泊避風。港內有冷藏廠、製冰廠,油、水、電供應配套。 [1] 
張家埠新港 建設工地 張家埠新港 建設工地
張家埠港,位於靖海灣張家埠海口,是文登境內唯一海運港。掩護條件好,又有水下深槽作天然航道,但口外攔門沙存在,航運受限。港口水域490萬平方米;碼頭水域4.4萬平方米,平均水深4.5米;錨地水域7萬平方米,平均水深4米。明朝末年,漁民始用亂石壘築長4丈、寬5尺的碼頭。1935年,有千噸級商船來港。1952年春,青島港務局撥款4千元,將原亂石碼頭改建。新建碼頭長12.5米,寬5.3米,石面貨場1680平方米。1953年,在原碼頭西修築長43.5米、寬9米簡易石碼頭1座。1957年,山東省交通廳投資17萬元,建鐵質浮碼頭兩座,每座長20米,寬7.4米,引橋長20.6米;在原石面貨場西建水泥面貨場6200平方米。1969年,山東省交通廳投資20萬元,建長100米岸壁碼頭1座,可同時停靠千噸級船2艘。次年,在岸壁碼頭北建水泥面貨場11250平方米。1980年7月,山東省交通廳投資,將原100米岸壁碼頭改建為長220米岸壁石砌方塊重力式碼頭,有千噸級舶位3個。至1990年底,港口貨場增至3處,共44388平方米;倉庫2座,928平方米。主要裝卸、搬運機械16台,其中電動輪胎起重機5台,ZL50裝載機3台,皮帶運輸機2台,牽引車6台;裝卸時效59噸,裝卸機械作業率達80~90%。
長會口港 長會口港
長會口港,為漁港。1972年,文登縣水產供銷公司首次投資在張家埠港商用碼頭西側,建長110米漁業專用岸壁碼頭1座。經1981年和1982年兩次擴建,碼頭全長480米,可同時停靠185馬力17對漁輪,高潮位時,可停靠1千噸級漁船。碼頭附屬設備齊全,油、水、冰可同時上船。1985年,澤庫鄉長會口漁業公司投資45萬元,在長會口建長30米漁用碼頭1座。1988年,慶順漁業公司在長會口建長150米漁用碼頭1座; [2] 
威海港靖海灣港區,所處的文登市澤庫鎮前島灣區域,海水波浪小、流速低、地質條件好,距國家主航道只有16海里,後方陸域開闊、發展空間大、集疏運條件良好,不僅可以建萬噸級港口,而且非常適宜建10萬噸、30萬噸級的大型港口。
根據港口總體規劃,該港口為島式結構,通過引堤(兼疏港道路)與陸域相連。分別規劃5千至1萬噸、2至3萬噸級、5至7萬噸級泊位,10~30萬噸級不同泊位,同時在港區科學規劃預留了散貨作業區、倉儲物流區和臨港工業作業區,將來整個港區將形成環抱型港灣的綜合性港口。
與新港相配套的道路工程建設已經啓動,疏港公路全程31公里,整個工程總投資6億元,計劃今年10月初建成通車。疏港鐵路全長約37公里,預計今年年內完成疏港鐵路立項任務。 [24] 

靖海灣航道

張家埠港進出港口航道呈東北、西南向,全長8900米,水深5米,兩側是污泥淺灘。乘潮通航1200噸級船舶,持續航行時間3小時30分。航道長會口段東側有一條平行於航道的水下沙堤,長2公里。長會口外有一片攔門沙,千噸級船舶高潮時才能通過。1976年11月,山東省交通廳投資30萬元,由丹東航道處承擔此段航道疏浚工程,12月竣工。疏浚寬50米,長2公里,水深增加0.6米。1953年,青島海軍基地航道測量處為航道安裝助航浮標7個。1958年,青島海運局將浮標改為6個,並在浮標上安裝閃光燈,在港口兩側各設一圓柱型白色燈樁,光距10海里。此後,船舶可晝夜進出港。自張家埠港可達全國各海港。至石島港39海里,繞過半島東端至威海港103海里,至煙台港146海里,至大連港181海里,至龍口港221海里,至丹東港250海里,至塘沽港345海里。西南至乳山口54海里,至青島港120海里,至石臼港164海里。 [25] 

靖海灣鹽業

灶場。古為煎鹽產地。據《山東鹽法志》載:清初,境內自北至南,環海布灘灶13處,即……靖海衞灘灶……,共有灶舍59處。至1918年境內煎鹽始絕。
灘場。民國成立後,製鹽業受市場經濟的刺激,開灘曬鹽發展較快。1923年《中國鹽政實錄》載,境內環海建灘有……漲蒙……等26處。由於產品過剩,民國政府下令,嚴格限制曬期,每年限定3個月,超過曬期則科以罰款,沒收鹽灘。1945年8月,榮成全境解放。11月,中共榮成縣委和榮成縣抗日民主政府發佈《發展鹽業生產的指示》,併發放無息貸款幫助鹽民恢復生產和擴大再生產。至1990年,靖海灣內的鹽場主要是漲蒙鹽場。
漲蒙鹽場,位於靖海鎮漲蒙港南岸,古為靖海場灶,鹽場總面積2753畝,其中鹽田面積1407畝,固定資產淨值409萬元,職工143名,年產原鹽6000噸,創總產值156萬元,實現利潤84萬元。 [26] 
另外,在長會口東側,有文登市侯家鎮崔家鹽場。 [3] 

靖海灣軍事

靖海衞村 靖海衞村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為防倭入侵,魏國公徐輝祖建靖海衞于靖海灣東岸。 [12]  靖海衞故城,據《靖海衞志》記載,“靖海衞古名普庵郡,明魏國公徐達平定東牟,草創衞治,洪武三十一年,始築石城,周九百七十一丈,高二丈四尺,門四”。故衞城因地勢築於西、北高,東、南低的山岡坡地上。城垣呈東西長方形,現四垣輪廓尚清楚。西、西南、東北城牆地基尚在,但已殘缺不全。其東、東南城基在60年代整地時被毀。原衞城內有居民,即靖海衞村。村中東西大街及正南大街,仍是過去的通往東西門和南門的大道。 [4] 
明永樂六年(1408年),倭寇入侵靖海衞,指揮僉事鄭剛率領士兵抵抗,因指揮不力,倭寇破西城門入城,鄭剛被罷免調離。
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春,倭寇乘船32只,停泊在靖海衞楊村島附近,準備侵犯靖海境內,都督通知蔡福率兵會同山東都司兵一舉將倭寇擊退。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登陸侵犯靖海衞,靖海衞指揮使商祖堯率領官兵、百姓把倭寇擊退。皇帝賞賜銀緞,並封宋奎為武毅將軍。因倭寇兩次自西門侵犯靖海衞,遂把靖海衞西城門堵塞。 [5] 
參考資料
  • 1.    榮成市志 第五編 漁業  第八章漁港碼頭   第二節 主要漁港碼頭
  • 2.    文登市志 第八編 交通郵電  第三章 交通設施   第二節 港口
  • 3.    文登市志 第七編 工業  第十四章 鹽業   第七節 鹽業企業
  • 4.    榮成市志 第二十八編 文化藝術  第九章 文物   第三節 古建築
  • 5.    榮成市志 第二十二編 軍事  第七章 戰事   第一節 古代兵事紀略
  • 6.    榮成市志 第二編 地理環境  第三章 海域   第二節 港灣
  • 7.    山東省志 自然地理志 第一卷 地貌  第二類 地貌類型   第六輯 海岸地貌  三、基岩港灣海岸 (二)溺谷(河口灣)海岸
  • 8.    山東省志 海洋志 第一卷 海洋地質地貌  第一類 海洋地貌   第四輯 海灣和島嶼 一、海灣  (一)原生海灣
  • 9.    榮成市志 第二編 地理環境  第三章 海域   第一節 海岸
  • 10.    榮成市志 第二編 地理環境  第三章 海域   第三節 島嶼礁石
  • 11.    文登市志 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六章 海域   第三節 島嶼 石礁
  • 12.    文登市志 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六章 海域   第二節 港灣
  • 13.    文登市志 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水文   第一節 地表水
  • 14.    榮成市志 二編 地理環境 第二章 地貌 第四節 河流 榮成市主要河流概況表
  • 15.    榮成市志 第二編 地理環境  第三章 海域   第四節 海水理化特性
  • 16.    榮成市志 第二編 地理環境  第三章 海域   第五節 海水運動
  • 17.    榮成市志 第二編 地理環境  第四章 氣候   第一節 特徵
  • 18.    榮成市志 第二編 地理環境  第四章 氣候   第九節 小氣候
  • 19.    榮成市志 第二編 地理環境  第六章 自然資源   第四節 水產資源
  • 20.    文登市志 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八章 自然資源   第三節 礦產資源
  • 21.    文登市志 第六編 農業  第十章 漁業   第四節 海洋捕撈
  • 22.    文登市志 第六編 農業  第十章 漁業   第五節 水產養殖
  • 23.    榮成市志 第五編 漁業  第二章所有制   第二節 集體所有制
  • 24.    威海港靖海灣港區一期工程緊張施工  .中國日報網.2011-04-12[引用日期2019-08-18]
  • 25.    文登市志 第八編 交通郵電  第二章 交通線路   第五節 航道與航空線
  • 26.    榮成市志 第九編 鹽業  第三章 生產基地   第一節 鹽場分佈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