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靖州楊梅

鎖定
靖州楊梅,湖南省靖州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2] 
靖州楊梅是指分佈於靖州地區的楊梅種羣,包含栽植楊梅。靖州楊梅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史,以色澤呈烏、酸甜適度、果大核小、品質優良、營養豐富而著稱。《靖州鄉土志》詩云:“木洞楊梅尤擅名,申園梨慄亦爭鳴,百錢且得論攤買,恨不移根植上京。”清代,靖州楊梅是朝聖的貢品。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靖州楊梅”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中文名
靖州楊梅
產地名稱
湖南省靖州縣
品質特點
色澤呈烏、酸甜適度、果大核小
地理標誌
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農業部公告第1635號
批准時間
2011年08月17日

靖州楊梅產品特點

靖州楊梅外在感官

靖州楊梅果實較大,平均單產重11.6克,最大單果可達30克,果實肉質多,果核小,果實球形,果頂有放射狀溝,直達果實中部,肉柱園鈍,有油浸似光澤,其色由紅轉烏,味甜酸可口。 [2] 
靖州楊梅 靖州楊梅

靖州楊梅內在品質

靖州楊梅色豔、肉厚多汁、品質優秀,含可溶性固形物10%—14%,總酸度0.9%—1.5%,蔗糖≥8.3%,維生素C≥25毫克/千克。不僅營養豐富,還有提神開胃功能。 [2] 

靖州楊梅產地環境

湖南省靖州縣地處雪峯山褶皺地帶南端和雲貴高原斜坡地帶的丘陵山區,資源豐富,素有“綠色林海”、“茯苓之鄉”、“楊梅之鄉”等稱。區域內山地面積多達18.5萬公頃,其中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小於30度的有4.42萬公頃,佔山地面積的23.9%,土質以紫色頁岩和板頁岩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佔85%,以黃紅壤、黃壤為主,土層深厚,土壤疏鬆肥沃,富含鉀元素,pH值大部分在5—5.6之間,為靖州楊梅生長的獨特土壤條件。
靖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温13.1—16.9℃,一年中元月份最冷平均氣温5.1℃,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温27.2℃,年大於或等於10℃的有效積温4500—5200℃,無霜期278—291天,年均日照時數1336.9小時,全年無霜期278—291天。因此,靖州夏無酷暑、冬少嚴寒,氣温温和、雨量充沛、熱量充足,適宜楊梅的栽培。 [2] 
靖州楊梅 靖州楊梅

靖州楊梅歷史淵源

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二月,靖州坳上鄉木洞村農民周道宏在本村上衝界用品質優良的野生楊梅枝條作接穗,劈接在當地的野生楊梅幼樹上,育成個大色鮮、肉厚多汁、酸甜適度、風味獨特的木洞楊梅。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靖州鄉土志》稱木洞楊梅為:“結實大如酒杯,紅深轉烏色,五月熟,味甚佳,多甘而不酸”。年產1000石。並刊載七絕詩篇贊曰:“木洞楊梅尤擅名,申園梨慄亦爭鳴。百錢且得論攤買,恨不移根植上京”。
新中國成立後,靖州農業部門組織專職技術人員對木洞楊梅進行考察和繁殖、栽培、加工等綜合性試驗研究,改變了“木洞楊梅只產木洞”的狀況,促其大發展,產地擴大到全縣。
20世紀70年代,靖州楊梅還用飛機運送北京。
1988年,靖州楊梅3100畝總產30萬千克。
20世紀80年代起,靖州縣將部分鮮果加工成楊梅蜜餞、楊梅酒、楊梅罐頭。隨着楊梅在靖州縣的廣泛栽培,逐漸改名為靖州楊梅。 [3] 

靖州楊梅生產情況

2011年,靖州楊梅總面積2800公頃,年產量8600噸。 [2] 
靖州楊梅 靖州楊梅

靖州楊梅產品榮譽

1988年,靖州楊梅參加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分別獲銀牌獎、銅牌獎和名優特新獎。 [3]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靖州楊梅”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2020年12月25日,被納入2020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4] 

靖州楊梅地理標誌

靖州楊梅地域保護範圍

靖州楊梅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包括靖州縣坳上、甘棠、大堡子、三秋、艮山口、飛山、鋪口、藕團、平茶、新廠、橫江橋、江東、寨牙、文溪、渠陽等16個鄉鎮(管委會)的52個村,東抵綏寧,西鄰貴州錦屏,北抵會同縣,南與通道縣相接,地理座標為東經109°14′14″至109°56′36″,北緯26°15′25″至26°47′35″。 [2] 

靖州楊梅質量技術要求

靖州楊梅
靖州楊梅(13張)
靖州楊梅屬亞熱帶、温帶的耐寒性常綠果樹,其栽培種植選擇海拔600米以下,坡度小於30°,腐殖質層厚的酸性壤土,紅黃壤土。產地環境符合《綠色食品靖州楊梅技術規程》和NY5013—2006標準的要求。
靖州楊梅主要栽培品種是本縣培育的木洞光葉楊梅和木洞大葉楊梅。選擇好實生苗和嫁接苗,定植在挖好的穴、壕內填入適量肥土(每穴施廄肥25千克或餅肥3千克與焦泥灰10—15千克,再加過磷酸鈣0.5千克,於種植時和土拌勻施入),定植時避免根系與肥料接觸(特別是過磷酸鈣),疏除苗木葉片(留葉柄,以減少樹體內的水分蒸發),接觸嫁接部位的塑料薄膜,修剪傷根,理順根系,分次填入表土,適度淺栽,環苗木四周培一小土堆,定好主幹,選留好分枝。實生苗栽種成活後,第二年春季進行嫁接。種植規格為株行距5米×6米或6米×6米,穴深0.8米,長、寬各1米。為提高靖州楊梅的授粉率,楊梅林地要按200:1或100:1配置雌雄株。病蟲防治主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綜合運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除草主要是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
靖州楊梅在6月中旬成熟,銷售鮮果的,要建立詳細的投入品使用記錄、田間管理記錄;加工銷售的除上述記錄外,還要詳細的加工記錄、出入庫記錄、銷售記錄等。 [2] 

靖州楊梅專用標誌使用

本規定地域範圍內的靖州楊梅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楊梅專業協會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靖州楊梅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