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靖安民

鎖定
靖安民(?-1220年),德興府永興(今河北涿鹿)人,金軍將領, [2]  河北九公之一。 [3] 
靖安民早年曆任謀克、千户、總領、萬户、都統,屬苗道潤部,後以功遙授定安縣令,遷涿州刺史,遙授順天軍節度使,充提控。興定元年(1217年),遙授安武軍節度使。興定二年(1218年),遷知德興府事、中都路總領招撫使。苗道潤死後代領其眾,權中都路經略使。興定三年(1219年),為中都西路經略使,統轄易州以西以及西山義軍屯壘諸招撫。 [2] 
興定四年(1220年),授靖安民知德興府事,兼任元帥左監軍,行中都西路元帥府事。封易水公。領涿、易、安肅、保州及各山寨。後蒙古軍圍攻所居山寨,守寨提控馬豹等部將出降,靖安民不肯從,遂遇害。 [2] 
所處時代
金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德興府永興縣(今河北張家口)
逝世日期
1220年
本    名
靖安民
官    職
中都西路經略使
追    贈
金紫光祿大夫
爵    位
易水公
人物生平
貞祐初年充任地方義軍,歷任謀克千户總領、萬户、都統等武職,一直隸屬於苗道潤麾下。以功遙授定安縣令,遷涿州刺史,遙授順天軍節度使,充提控興定元年(1217年),遙授安武軍節度使。興定二年(1218年),遷知德興府事、中都路總領招撫使。當年,苗道潤死,安民代領其眾,行省承製以涿州刺史李瘸驢代理中都路經略使。興定三年(1219年)金朝下詔李瘸驢自雄州、霸州以東為中都東路經略使,靖安民自易州以西為中都西路經略使,西山義軍屯壘諸招撫皆隸屬靖安民。
靖安民因苗道潤之死,與西京路經略使劉鐸關係惡劣,互相上書彈劾抨擊對方,朝廷討論後決定對靖安民讓步,解職召回劉鐸。
興定四年(1220年)二月,金宣宗置封九名地方武裝首領為公爵對抗蒙古,並稱“九公”。九公皆兼宣撫使,階銀青榮祿大夫,賜號“宣力忠臣”,總帥本路兵馬,署置官吏,征斂賦税,賞罰號令得以便宜行之,靖安民以中都西路經略使受封易水公。十月,靖安民出兵至礬山,復取檐車寨。十一月,蒙古大軍包圍靖安民山寨,守寨提控馬豹等以安民妻子及老弱出降,安民軍中聞之駭亂,眾議欲投降以保妻子,靖安民及經歷官郝端不肯從,遂為投降部屬殺害,詔贈金紫光祿大夫 [1] 
參考資料
  • 1.    《金史》
  • 2.    王者悦主編.莊樹藩,姜守鵬,安楓等副主編.中國古代軍事大辭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1.第712頁
  • 3.    九公封建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