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風藤

(中藥)

鎖定
青風藤,中藥名。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rn(Thunb.)Rehd.et Wils.和毛青藤Sina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var.cinereum Rehd.et Wils.的乾燥藤莖。秋末冬初採割,扎把或切長段,曬乾。
中文學名
青風藤
別    稱
大風藤、吹風散、青藤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藤黃目
防己科
防已屬
青藤
分佈區域
蘇、浙江等地
採收時間
秋末冬初採割
用    量
6~12g
貯    藏
置乾燥處

青風藤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藤莖。

青風藤性 味

味苦、辛,性平。

青風藤歸 經

肝、脾經。

青風藤功 能

有祛風濕,通經絡,利小便功效。

青風藤主 治

用於風濕痹痛,關節腫脹,麻痹瘙癢。【摘錄】 《臨牀常用中藥手冊》

青風藤用法用量

6~12g。

青風藤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略泡,潤透,切厚片,乾燥。

青風藤生理特性

本品呈長圓柱形,常微彎曲,長20~1750px或更長,直徑0.5~50px。表面綠褐色至棕褐色,有的灰褐色,有細縱紋和皮孔。節部稍膨大,有分枝。體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灰黃色或淡灰棕色,皮部窄,木部射線呈放射狀排列,髓部淡黃白色或黃棕色。氣微,味苦。

青風藤產 地

主產於江蘇、浙江等地。

青風藤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風濕流注,歷節鶴膝,麻痹瘙癢,損傷瘡腫,入酒藥中用。 [1] 
[2-3] 
參考資料
  • 1.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言實出版社,2012年版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版
  • 3.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