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頭潛鴨

(鴨科潛鴨屬鳥類)

鎖定
青頭潛鴨,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遷徙性鳥類。雄性頭部和頸部為黑色,有綠色光澤,上體為黑褐色,尾下和翼下覆羽為白色。雌性頭部和頸部為黑褐色,腹部以白色羽毛為主,兩翅、腰和尾上尾下覆羽與雄性基本相同。 [34]  別名青頭鴨。 [35] 
青頭潛鴨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及河北東北部等地區,在中國長江中下游以及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越冬。多棲息在水生植物比較豐富的湖泊中, [34]  以各種水生植物的根、葉、莖和種子等為食,也吃軟體動物、水生昆蟲、甲殼類、蛙等動物性食物。繁殖期為5-7月,窩卵數6-9枚。 [36] 
青頭潛鴨曾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鳥類,但由於生態環境惡化以及人類過度獵殺等原因,青頭潛鴨的數量急劇下降。 [34]  2019年,青頭潛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為極危(CR)保護等級。 [7]  2021年,青頭潛鴨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34] 
中文名
青頭潛鴨
拉丁學名
Aythya baeri
別    名
白目鳧
東方白眼鴨
青頭鴨
外文名
Baer's Pochard
國際瀕危等級
極危(CR) [7] 
中國動物保護等級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10]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雁形目
鴨科
潛鴨屬
青頭潛鴨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6] 
命名者及年代
Radde, 1863

青頭潛鴨形態特徵

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17張)
青頭潛鴨雄鳥頭和頸黑色,並具綠色光澤,眼白色。上體黑褐色,下背和兩肩雜以褐色蟲蠹狀斑,初級飛羽羽端和外側暗褐色,第一枚初級飛羽內側近灰色,以後4枚灰白色,第5枚開始整個初級飛羽全為灰白色,僅端部黑褐色。次級飛羽白色,端部暗褐色,形成明顯的白色翼鏡和暗褐色後緣,三級飛羽暗褐色,並具綠色光澤;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下體頦部有一三角形白色小斑;胸部暗栗色,腹部白色,與胸部栗色截然分開,並向上擴展到兩脅前面,下腹雜有褐斑;兩肋、淡慄褐色,具白色端斑;尾下覆羽、腋羽和翼下覆羽全為白色。 [8] 
雌鳥頭和頸黑褐色,頭側、頸側棕褐色,眼先與嘴基之間有一慄紅色近似圓形斑,眼褐色或淡黃色。前頸和喉也為褐色,稍雜以白色斑點;頦部有一三角形白色小斑。上體暗褐色,背和兩肩羽緣較淡;兩翅、腰和尾上尾下覆羽與雄鳥相同。胸淡棕褐色,具淡色羽緣;腹白色,下腹雜以褐色斑;兩脅褐色,具白色端斑。 [8] 
幼鳥和雌鳥相似,但體色較暗,頭頸為暗皮黃褐色,胸紅褐色,腹白色,綴有褐色,兩脅前面白色更明顯。
虹膜雄鳥白色,雌鳥褐色或淡黃色;嘴深灰色,嘴基和嘴甲黑色,跗蹠鉛灰色。 [8] 
大小量度:體重♂500-730克,♀590-655克;體長♂430-470毫米,♀420-734毫米;嘴峯♂38-74毫米,♀40-47毫米;翅♂186-203毫米,♀191-205毫米;尾♂53-60毫米,♀51-67毫米;跗蹠32-35毫米,♀32-35毫米。(注:雄性—♂;雌性—♀) [8] 

青頭潛鴨近種區別


青頭潛鴨
體量
體重♂500-730克,♀590-655克;體長♂430-470毫米,♀420-734毫米
身長38-48釐米,雄鴨體重790-850克,雌鴨體重730-820克
特徵
雄性頭部和頸部為黑色,有綠色光澤,上體為黑褐色,尾下和翼下覆羽為白色。雌性頭部和頸部為黑褐色,腹部以白色羽毛為主,兩翅、腰和尾上尾下覆羽與雄性基本相同
成年雄鴨有一個具紫色光澤的鐵黑色鴨頭,頭頂的羽毛聳立較其他大潛鴨的要低。背部幾乎全是白色。頭背較小,鴨喙淺藍色,喙尖黑色窄於其他大潛鴨。頸部,胸部和上翕是有光澤的黑色,左右兩側橄欖棕色與白色的胸腹部形成明顯的對比
圖片
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
小潛鴨 小潛鴨

青頭潛鴨棲息環境

繁殖期主要棲息在富有蘆葦和蒲草等水生植物的小湖中,在山區森林地帶多水草的小型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也常出入。冬季多棲息在大的湖泊、江河、海灣、河口、水塘和沿海沼澤地帶。不喜歡水流湍急的河流。常成對或成小羣活動在水邊水生植物叢中或附近水面上。 [8] 

青頭潛鴨生活習性

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為遷徙性鳥類。每年3月中旬即從南方越冬地遷往北方繁殖;秋季於10月中旬開始遷往南方,少數遲至11月初。遷徙時集成10餘隻或數十隻的小羣飛行,隊形常呈楔形。飛行高度一般不高,多呈低空飛行。 [8] 
秋季和冬季也集成數十隻甚至近百隻的大羣。有時也與鳳頭潛鴨或其他潛鴨混羣棲息。性膽怯、翅強而有力,飛行甚快、也能很快的在地上行走。善潛水和游泳,在水面起飛也甚靈活。受驚時能立刻從水面衝起。 [8] 
主要以各種水草的根、葉、莖和種子等為食,也吃軟體動物、水生昆蟲、甲殼類、蛙等動物性食物。覓食方式主要通過潛水,但也能在水邊淺水處直接伸頭攝食。 [8] 

青頭潛鴨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印度、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旅鳥:日本、大韓民國、巴基斯坦、菲律賓。 [7] 
產地不確定: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7]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南部貝加爾湖以東地區,越冬在朝鮮、日本、緬甸、印度、泰國、孟加拉國等亞洲東部和西南部地區。中國主要繁殖於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及河北東北部等地區,越冬在長江中下游以及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偶爾飄泊到台灣省。 [8]  [9] 
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 [9]

青頭潛鴨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也有少數遲至8月初。營巢於水邊地上草叢中或水邊淺水處蘆葦叢和蒲草叢中。巢用乾草構成。每窩產卵6-9枚。卵為淡黃色或淡褐色,大小為27-40毫米×50-55毫米。雌鳥孵卵。雄鳥在雌鳥開始孵卵後即離開雌鳥前往換羽地換羽。孵化期27天。雛鳥♀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跟隨親鳥活動和覓食。大約經過150多天的雛鳥期生活後即能飛翔。 [8] 

青頭潛鴨保護現狀

青頭潛鴨保護級別

  • 1994-2004年——易危(VU)
  • 2008年——瀕危(EN)
  • 2012-2018年——極危(CR) [7]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62項)。 [14]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10] 

青頭潛鴨種羣現狀

由於過度狩獵和生境惡化,其繁殖和越冬的濕地被破壞等原因,總體數量在衰落。在一些情況下,該物種在從前生活的重要領域,已經由之前的水位降低或水體完全枯竭(如繁殖種羣的的向海保護區和越冬種羣的白泉濕地)。從經證實的狩獵報道,有很高的死亡率,其中包括在江蘇省如東縣每年被槍殺3,000只的報告,數量已變得很稀少。 [11] 
近年來,全國範圍開展的越冬同步調查幫助保護工作者掌握了它們的狀況。在武漢這座國際濕地城市,多方合作也幫助青頭潛鴨建立起了穩定的繁殖種羣。 [28] 

青頭潛鴨發現記錄

2015年3月,全球僅存500只不到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在中國成都平原現身。 [1] 
2015年,中德財政項目專家英國人John Howes,在衡水湖發現青頭潛鴨。 [26] 
2016年12月8日,國際觀鳥專家在衡水湖觀察到290只。 [26] 
2017年3月8日,中徳財政項目專家團隊在衡水湖一次觀測到308只青頭潛鴨,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頭潛鴨種,引發了世界關注。 [26] 
2019年2月16日,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山東高密一處水庫中被觀鳥愛好者發現。青頭潛鴨為全球極危物種,數量不足1000只。 [2] 
2019年4月中旬,房山區大石河濱水公園首現兩隻“青頭潛鴨”。 [12] 
2020年2月,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青華海東湖巡護時,監測到一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13] 
2021年1月23日,拍鳥愛好者在四川攀枝花市首次拍到了世界極危鳥類青頭潛鴨。 [15] 
2021年2月14日下午,觀鳥愛好者在騰衝北海濕地進行觀鳥拍攝時,發現一隻類似青頭潛鴨的鳥。經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專家鑑定,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這是距青頭潛鴨在保山隆陽青華海被發現後,首次現身騰衝。 [3-5] 
2021年11月21日,重慶市梁平區雙桂湖鳥類AI監測平台自動識別出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堪稱鳥中“大熊貓”的青頭潛鴨。自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有觀鳥記錄以來,青頭潛鴨已連續4年來雙桂湖越冬。 [16] 
2021年12月,河北大學鳥類學研究團隊和白洋淀濕地自然保護區鳥類調查人員在白洋淀澱區觀測到近30只青頭潛鴨,本次發現為白洋淀秋季候鳥遷徙季節首次記錄,是白洋淀有青頭潛鴨記錄以來的最大種羣數量。 [17] 
2022年1月15日,在雲南省大理市洱海西南部洱海月濕地,監測到一隻世界極危鳥類青頭潛鴨。 [18-19] 
根據2020年全國青頭潛鴨越冬期同步調查結果顯示,青頭潛鴨數量僅存1500只左右,堪稱鳥中的“大熊貓”,2021年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 
2022年3月,山東泰安東平湖發現了1500多隻青頭潛鴨。 [20]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國內首個青頭潛鴨人工種羣在北京動物園宣佈建立。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北京動物園內已有“祖孫三代”青頭潛鴨,數量達到54只。 [21] 
2022年5月16日,江西省瑞昌市賽湖濕地發現多隻世界極度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 [22] 
青頭潛鴨在嬉戲
青頭潛鴨在嬉戲(4張)
2022年5月,河北省林草局在對白洋淀濕地鳥類進行監測時,發現10餘隻青頭潛鴨成體。7月2日,首次發現並拍攝到多組雛鳥活動的照片和視頻。河北省林草局專家首次確認,白洋淀濕地成為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的繁殖地之一。雄安新區設立五年來,白洋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包括青頭潛鴨在內的許多珍稀鳥類頻頻亮相。據統計,白洋淀目前野生鳥類共計237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3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3種。這是繼2021年發現青頭潛鴨越冬後,白洋淀首次在鳥類繁殖季發現該物種成體。 [23-25] 
2022年10月16日、19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河北石家莊滹沱河濕地分別拍攝到的野生鳥類,經多位專家調查研究,確認系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 [27] 
2022年12月7日,河北大學鳥類學研究團隊與白洋淀濕地自然保護區調查人員在白洋淀澱區觀測到100餘隻青頭潛鴨,此次在同一地點、同一水域發現如此大種羣數量的青頭潛鴨大羣體,是研究人員在白洋淀發現青頭潛鴨以來的首次記錄,是白洋淀青頭潛鴨單一位點種羣數量的新紀錄。 [29] 
2023年1月,兩隻青頭潛鴨出現在南寧市南湖公園湖面。 [30] 
2023年2月16日,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在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開展鳥類監測時,意外發現了全球極度瀕危的青頭潛鴨,數量在10只左右。 [31] 

青頭潛鴨保護措施

2018年3月18-21日,青頭潛鴨保護國際研討會在衡水湖畔隆重召開,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多個國際保護組織的86位專家、學者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26] 

青頭潛鴨數據統計

2023年3月3日,2023年湖北越冬水鳥調查報告正式發佈。經統計,此次調查共記錄到水鳥86種,種羣數量達1054592只。其中以雁鴨類為最多,共35種,種羣數量達725811只,佔總種羣數量的68.82%。在86種水鳥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9種,種羣數量為70847只,佔總種羣數量的6.7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白鶴、白頭鶴、黑鸛和東方白鸛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鴻雁、白額雁、小白額雁、小天鵝、大天鵝、鴛鴦、棉鳧、花臉鴨、斑頭秋沙鴨、黑頸鸊鷉、灰鶴、水雉和白琵鷺13種。小天鵝的種羣數量為最大,達41913只,佔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羣數量的59.16%,其次為白琵鷺。 [32] 
2023年6月8日,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南縣管理局舵杆洲管理站工作人員高宏在南縣水域的舵杆洲,驚喜地拍攝到2只世界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帶着6只小鴨在水中嬉戲,這是在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第一次拍攝到青頭潛鴨繁殖的清晰影像。 [3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