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銅禁

鎖定
青銅禁,一共出土過6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大都會,一件在日本大阪,一件在天津博物館,一件在淅川河南省博物館,一件湖北省博物館,一件在石鼓山出土在陝西省博物館
中文名
青銅禁
外文名
Bronze ban
類    別
青銅器
目    的
介紹文化藝術品

青銅禁第一件

陝西省博物館收藏的石鼓山青銅禁 陝西省博物館收藏的石鼓山青銅禁
這是收藏在石鼓山出土的,現收藏於陝西省博物館的青銅禁。長95釐米,寬21釐米

青銅禁第二件

河南省淅川出土的青銅禁 河南省淅川出土的青銅禁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歎為觀止。 [1] 
1978年在河南淅川下寺2號楚墓中出土了一件銅禁。器身為長方形,通高28.8釐米,通長131釐米,通寬67.6釐米,重94.2公斤。銅禁整體由三層粗細不同的銅梗相互套結,纖細精緻,似焊無焊縫,似鉚無鉚痕。通體鏤空透雕雲紋。
禁上面正中是一長方形平台,為放置器皿用的。禁身四周攀附有12個銅怪獸。怪獸有角,張口伸舌,凹腰,獸面狀,尾上卷,前爪攀附禁沿,後爪緊抓禁外壁,似欲吞飲禁上的美酒。
禁下附虎足10個,虎昂首挺胸,凹腰揚尾,虎尾作管狀與禁下鉚釘相接以承託禁身。整個器物造型莊重而製作精美,實為一罕見的珍品。五層鏤空透雕的巧妙構思和精湛的鑄造工藝,實非一般鑄造方法所能鑄成。

青銅禁第三件

流失日本大阪的青銅禁 流失日本大阪的青銅禁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鬼子從中國掠奪的青銅禁,極為珍貴。
並且非常完整,造型也與已經發現的5個不同。
第四件
湖北省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禁 湖北省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禁
也是失蠟法鑄造的,異常精美。

青銅禁第五件

紐約大都會收藏的青銅禁 紐約大都會收藏的青銅禁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館收藏的中國青銅禁。每一排有4個孔。注意與下面天津博物館的區別。柉禁
柉禁,或稱夔蟬紋禁、端方銅禁,是1901年在陝西寶雞鬥雞台一古墓中出土的,加上同時出土的一個尊,兩個卣和爵、角、斝、觚、觶、鬥、盉等共14件青銅器,後來被稱為“柉禁十三器”(鬥未被計入)。這批文物在出土後後輾轉被清朝重臣、金石學家端方收藏。
柉禁的器形為扁平長方體,長87.6釐米,闊46釐米,高18.7釐米,前後各有長孔八,左右各有長孔二,器上尚存置尊卣三器的痕跡。
端方在1908年編撰成《陶齋吉金錄》,收錄了柉禁器組,首次將之定名為“柉禁”,但並未詳述其命名的理由。據推測,可能與東漢《禮器碑》中“籩柉禁壺”的記載有關。
1911年,端方死於戰亂,其後代於1924年將柉禁器組賣給了美國人,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青銅禁第六件

天津博物館收藏的青銅禁。出自陝西省。注意,有兩排孔,每一排有8個孔。
天津博物館青銅禁 天津博物館青銅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