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蓮教

鎖定
青蓮教是清代民間教門。源於黃德輝所創金丹道。該教對後世教門影響很大,源頭卻較為複雜,學界認識不一。台灣、東南亞等地學界主流所熟知的先天道系統,基本與青蓮教系統疊合,疑為同教異名,均源於金丹道。道光年間(1821—1850),南北各地已現“青蓮教”之名。從其尊達摩為初祖,崇奉無生老母等特徵看,應源於羅教支派大乘教。大乘教教主吳子(紫)祥被奉為青蓮教第十祖,往後依次為十一祖何若、十二祖袁志謙、十三祖楊守一、徐繼闌。道光年間,該教驟興,傳教網絡,縱橫南北,頻頻舉事。至十三祖(楊守一、徐繼闌)時,在川、陝一帶遭鎮壓而暫時沉寂。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教首李一沅、陳汶海、郭建汶(即劉儀順)等為復興勢力,創“五行十地”復教計劃之組織體系,分赴全國,意圖再次舉事。翌年,事泄遭滅。該教進入“五祖掌道”期,各自獨立發展。由此衍生出眾多支系,形成後世多支教門。如燈花教、三華堂、西華堂、東震堂、西乾堂、歸根道、普渡道、瑤池道等。與此同時,該系統衍生出先天道(教),發展出另一系教門系統。後世台灣、東南亞等地的分支多由此來。 [1] 
中文名
青蓮教
創始人
黃德輝
所屬朝代
清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