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葉膽

(中藥)

鎖定
青葉膽,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青葉膽的乾燥全草。秋季花果期採收,除去泥沙,曬乾。其味苦、甘,性寒。有清肝利膽,清熱利濕之功效,用於肝膽濕熱,黃疸尿赤,膽脹脅痛,熱淋澀痛。
別    名
肝炎草
小青魚膽
七疸藥
中文學名
青葉膽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龍膽目
龍膽科
獐牙菜屬
青葉膽
分佈區域
雲南、四川、貴州、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
採收時間
秋季
用    量
10~15g
毒    性
無毒

青葉膽入藥部位

龍膽科植物青葉膽的乾燥全草。

青葉膽性味

苦、甘,寒。

青葉膽歸經

歸肝、膽、膀胱經。

青葉膽功效

清肝利膽,清熱利濕。

青葉膽主治

肝膽濕熱,黃疸尿赤,膽脹脅痛,熱淋澀痛。

青葉膽用法用量

10~15g。

青葉膽使用注意

虛寒者慎服。

青葉膽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段,乾燥。呈不規則的段。根類圓形,有的有分枝;表面黃色或黃棕色。莖四稜形,稜角具極狹的翅;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切面中空。葉片多破碎。氣微,味苦。

青葉膽生理特性

青葉膽,一年生草本。其根為長圓錐形,長2~175px,直徑約5px,有的有分枝;表面黃色或黃棕色。莖四稜形,稜角具極狹的翅,直徑0.1~5px;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下部常顯紅紫色,斷面中空。葉對生,無柄;葉片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條形或狹披針形,長1~100px,寬0.2~17.5px。圓錐狀聚傘花序,萼片4,條形,黃綠色;花冠4,深裂,黃色,裂片卵狀披針形,內側基部具2腺窩;雄蕊4。蒴果狹卵形,種子多數,細小,棕褐色。氣微,味苦。常生於海拔150-3800m的山坡草叢、田邊或灌叢中。
[1] 
參考資料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