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草鎮

鎖定
青草鎮,隸屬於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地處桐城市西南,與懷寧、潛山兩縣交界。 [3]  行政區域總面積170平方千米。 [4]  截至2019年末,青草鎮户籍人口為66883人。 [4] 
1958年,屬青草公社。1966年,復為鄉鎮級。1986年,為縣直轄市。 [3]  截至2020年6月,青草鎮轄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青草鎮政務新區。 [3] 
2019年,青草鎮有工業企業15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0個。 [4] 
中文名
青草鎮
外文名
Qingcao Town
行政區劃代碼
340881106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
地理位置
桐城市西南
面    積
170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青草鎮政務新區
電話區號
0556
郵政編碼
23149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皖H
人    口
66883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青草鎮歷史沿革

青草鎮舊時期,屬桐城縣西鄉(日舊鄉)。
民國時期,屬第三區清河鄉。
抗日戰爭時期,為桐(城)、懷(寧)、潛(山)縣同治。
1949年2月,建立青草鎮,屬青草區。
1956年,歸屬桐城。
1958年,屬青草公社。
1966年,復為鄉鎮級。
1986年,為縣直轄市。
1992年3月,撤區並鄉,原屬青草區的三河鄉併入青草鎮。
2006年,10鄉、鎮合併,與原陶衝鎮合併成新的青草鎮。 [3] 

青草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青草鎮轄吉慶、同興2個居民委員會,永庭、江嶺、陶衝、新民、沙鋪、陶驛、里仁、高山、朝陽、銅鑼、梅城、永慶、堯天、三畈、復興、喬莊、夏星、中樓、松陶、徐漕20個村民委員會。 [3] 
截至2020年6月,青草鎮轄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青草鎮政務新區。 [3] 
青草鎮行政區劃詳情
同興社區
喬莊村
徐漕村
陶驛村
江嶺村
吉慶社區
三畈村
朝陽村
松陶村
沙鋪村
新民村
中樓村
梅城村
堯天村
銅鑼村
夏星村
里仁村
陶衝村
永慶村
永庭村
高山村
復興村
/
/
/

青草鎮地理環境

青草鎮位置境域

青草鎮地處桐城市西南,與懷寧、潛山兩縣交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8千米,距桐城市區30千米。 [3]  行政區域總面積170平方千米。 [4] 

青草鎮地形地貌

青草鎮境內大部為丘陵地帶,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一般在海拔30米。最高點位於孫公寨,海拔847.4米;最低點位於中樓馬場,海拔23.8米。 [3] 
青草鎮地形地貌

青草鎮氣候

青草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年平均氣温16.5℃,極端最高氣温40.4℃。無霜期年平均240天。年平均降水量985.5毫米。 [3] 

青草鎮水文

青草鎮境內大沙河、三灣河、陶衝河、牛欄河貫穿全鎮,其中大沙河為最大穿鎮河流,境內全長60千米。 [3] 

青草鎮自然災害

青草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雷擊等。2010年7月11日發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沙河洪澇災害。 [3] 

青草鎮自然資源

青草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黃砂、花崗石、鐵砂、銅、金等,還有礦物質含量豐富、由原火山口形成的礦泉水資源,三道崖原生態旅遊資源。 [3] 

青草鎮人口

2011年末,青草鎮轄區總人口7018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624人,城鎮化率22.3%。總人口中,男性36364人,佔51.8%;女性33825人,佔48.2%。2011年,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長率3.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16人。 [3] 
2017年末,青草鎮常住人口68114人。 [1] 
截至2019年末,青草鎮户籍人口為66883人。 [4] 

青草鎮經濟

青草鎮綜述

2011年,青草鎮財政總收入2129萬元,比上年增長14.2%。工商税收1570萬元,年均增長15.9%。 [3] 
2019年,青草鎮有工業企業15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0個。 [4] 

青草鎮農業

2011年,青草鎮有耕地面積76000畝,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1500噸,其中水稻45000噸,小麥45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茶葉。2011年,油菜產量2000噸;茶葉種植面積3000畝,產量120噸。
青草鎮的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6000頭,年末存欄16000頭;牛飼養量1000頭,年末存欄800頭;家禽飼養量35萬羽。 [3] 

青草鎮工業

青草鎮形成以衞生勞保、醫藥包裝、制刷、塑料、電子產品、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從2006年的6.49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32.36億元,年均增長37.9%。固定資產投資從2006年的0.62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3.3億元,年均增長39.7%。2011年,規模以上企業7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2億元。 [3] 

青草鎮商業

2011年末,青草鎮有商業網點178個,職工1533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億元,比上年增長11.7%。 [3] 

青草鎮郵電業

2011年,青草鎮郵政業務收入55萬元。
2011年,青草鎮電信業務收入693萬元。 [3] 

青草鎮交通運輸

2011年,青草鎮境內有範青線和茅青線兩條公路幹線,距桐城市區30千米,距省會合肥市135千米。 [3] 

青草鎮社會事業

青草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青草鎮有村文化活動中心22個,各類圖書室51個。
2011年末,青草鎮有文化廣播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0.5萬户,入户率30%。 [3] 

青草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青草鎮有小學21所,在校生2886人,專任教師2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5所,在校生2613人,專任教師22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977.7萬元,比上年增長6.7%。 [3] 

青草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青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2個,其中門診部(所)1個;病牀7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張。專業衞生人員127人,其中執業醫師14人,執業助理醫師19人,註冊護士1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8325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3] 

青草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青草鎮有體育場地8處。3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5%。 [3] 

青草鎮社會保障

2011年,青草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7户,人數152人,支出47.8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51户,人數2344人,支出258.9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1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36.44萬元,比上年增長15%。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2萬人,參保率96%。 [3] 
青草鎮社會活動

青草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青草鎮有郵政網點2個,代辦所2個,徵訂報紙、期刊0.34萬份(冊)。
2011年末,青草鎮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23萬門,固定電話用户1.12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49.65%;寬帶接入用户0.26萬户。 [3] 

青草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青草鎮鎮區有自來水廠3座,深水井和成套淨化設備,年供水108萬噸。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6500米。 [3] 
  • 供電
2011年末,青草鎮鎮區有35千伏變電站1座。台區206個。年售電量累計完成2860萬千瓦時,其中居民用電量1300萬千瓦時,工業用電量460萬千瓦時。 [3]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青草鎮鎮區有綠化面積87.5萬平方米。 [3] 

青草鎮歷史文化

青草鎮名稱來歷

青草鎮因老街西(上街頭)青草塥而得名。 [3] 

青草鎮文物古蹟

王屋寺塔墓羣
王屋寺塔墓羣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青草鎮江嶺村方莊村民組,均為清代僧人墓,散落於王屋山方圓1000米的範圍內。據當地村民介紹,僧人墓有數十座。主要塔墓有:
(1)萬緣庵僧碧浪捐造塔墓(雉難塔墓),麻石壘砌,三層七級,通高3.5米。塔中層嵌白石捐造碑一方,上書:大清康熙三十六年歲次丁丑中秋月吉旦萬緣庵僧碧浪捐資造。海拔140米。
(2)崇福寺幾水覺禪師塔墓,塔傾覆,大石塊散落一地,碑文:大清康熙三十六年歲在丁丑季冬月吉旦,崇福傳臨濟第三十四世幾水覺禪師之塔。海拔165米。
(3)崇福寺石洽禪師塔墓,麻石壘砌,三層七級,五面六角,通高3.1米。靠山碑,碑文:大清康熙四十一年歲次壬午夏吉旦,崇福寺傳臨濟正宗第三十五世崇石洽禪師之墓。海拔153米。 [7] 

青草鎮風景名勝

  • 綜述
青草鎮鎮域內匯聚了以三道巖、王屋寺為代表的多處自然人文景觀。 [5] 
  • 三道巖旅遊風景區
三道巖風景區位於市青草鎮江嶺村境內,面積約10平方千米。景區內峯巒疊嶂,飛瀑流泉,丹霞炫彩,似一副天然山水畫卷。分下巖、中巖、上巖三層。 [6] 

青草鎮榮譽稱號

2022年2月,入選安徽省衞生鄉鎮名單。 [8] 
2022年4月,共青團安徽省委授予桐城市青草鎮團委“2021年度安徽省五四紅旗團(工)委”榮譽稱號。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