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宣德青花藍查體梵文出戟法輪蓋罐

鎖定
罐直口,平肩,碩腹,下部微向內收,平底,口上有槽,肩部凸起8個長方平面扳手,附圓蓋。胎體厚重,釉色青白,青花濃豔並有黑疵,以渲染手法描繪紋飾。罐身分層飾海水紋、八寶、藍查體梵文及蓮瓣紋。罐蓋面飾4朵雲紋,間以五個藍查體梵文,是佛種子字,蓋之外壁飾海水紋;蓋內頂面蓮瓣紋環圍,九瓣之上各書一藍查體文字,中央雙線圈內從左至右篆書“大德吉祥場”五字,與罐內底面同樣的五字相對應。
中文名
明宣德青花梵文出戟蓋罐
類    別
瓷器青花瓷明宣德青花瓷
年    代
明代宣德年間
原    屬
明代宮廷御用瓷器
現    狀
北京故宮博物院

目錄

明宣德青花藍查體梵文出戟法輪蓋罐簡介

高28.7釐米,口徑19.1釐米;蓋口徑22釐米,底徑24.7釐米。
蓋內九字中,前五字為五方佛中的五佛種子字,後四字分別代表前四佛雙身像中的四女像種子字。罐外壁中間一行梵文為密咒真言,其上下兩層文字相同,代表各方佛雙身像中的女像種子字。此種文字組合圖案被密宗信徒稱為“法曼荼羅”。
此器在宣德青花中極為少見,其造型、花紋均充滿宗教儀式的含義,當為佛教徒作道場時所用的法器,是景德鎮專為宮廷燒製的佛事用具。

明宣德青花藍查體梵文出戟法輪蓋罐文化背景

這件青花罐上面的梵文裝飾,因梵文字母已變成一種裝飾符號,無法破譯它的內涵。
此罐銘文書寫的是“大德吉祥場”。“大德”是佛教史上對有德高僧的尊稱。梵語叫“婆檀陀”,《毗奈耶律》載,“佛言:從今日後,小下艹必艹芻於長宿處,應喚大德。”因而“大德”變成有德高僧同義詞。“艹必艹芻”在佛經上即比丘僧眾,意思是小和尚遇見長老應禮貌地尊稱“大德”。在我國曆史上,自唐代元和以後僧官與道士都加“大德”稱號。“吉祥”二字也是歷史上的封建王朝授予僧侶的名號。元仁宗延祐年間“特授僧眾吉祥榮祿大夫”。而“場”這就是佛教僧侶所作的水陸法會的道場了。據《楚石梵琦禪師語錄》卷二十載:“洪武元年,二年兩次於蔣山禪寺水陸法會升座法語,都為奉旨而行。”明代洪武,以後這種法會時有奉行。這五個銘文是紀錄了當時佛教密宗高僧為作水陸法會道場專門燒製的供器或者是法器,此器佛教氣氛非常濃郁,形制俯視為法輪,文字裝飾通體內外的梵文密咒,花紋裝飾,罐體內外無處不是蓮花瓣、蓮枝、蓮葉。罐內底有仰蓮紋九瓣,腹部有折枝蓮花加上輪片的折枝蓮花共二十四枝,蓋內仰蓮紋九瓣,這些蓮紋都是我國佛教藝術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