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石爬鮡

鎖定
青石爬鮡是鮡科石爬鮡屬的一種魚類。體延長,頭平扁,頭長約等於頭寬。體後部側扁。眼很小,居頭中部的上方。口下位,橫裂。上下頜僅在口蓋骨的前端有帶狀排列的齒,齒較粗。它們活動性小,生活於急流石穴中,以吸盤狀的鰭吸附於石上。主要攝食水生昆蟲及幼蟲。
別    名
石爬子
中文學名
青石爬鮡
拉丁學名
Euchiloglanisdavidi(Sauvage, 1874)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鮎形目
鮡科
石爬鮡屬
青石爬鮡
分佈區域
四川寶興(青衣江)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青石爬鮡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的6.2-6.6倍,為體寬的4.1-4.9倍,為頭長的4.0-4.6倍,為尾柄長的3.8-4.8倍。頭長為吻長的1.8-2.0倍,為口寬的2.8-3.2倍,為眼間距的3.8-4.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2-3.2倍。
體延長,頭平扁,頭長約等於頭寬。體後部側扁。眼很小,居頭中部的上方。口下位,橫裂。上下頜僅在口蓋骨的前端有帶狀排列的齒,齒較粗。唇厚,肉質,其上有乳頭狀小突起,上唇與下唇有皮膜相連,向口角兩側延伸,且與上頜須癒合。須4對,鼻須1對較短,其末端在小個體達眼前緣,大個體不達眼前緣。上頜須1對,末端達胸鰭基。下頜須2對,外側須的長度約等於內側須的2倍。鰓孔狹窄。背鰭無硬刺,其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脂鰭長而低。胸鰭呈圓形,基部發達,其末端在小個體可達腹鰭基部,大個體則接近腹鰭基部。胸、腹鰭第1根不分枝軟鰭條十分粗大。臀鰭短,在脂鰭中部下方。尾鰭截形。肛門位於腹鰭基部與臀鰭起點的中央。體裸露無鱗。體背部和尾部黑褐色,腹部白色。

青石爬鮡生活習性

淡水底層魚類。活動性小,生活於急流石穴中,以吸盤狀的鰭吸附於石上。主要攝食水生昆蟲及幼蟲(如毛翅目石蠶、半翅目、積翅目、蟬遊目、鱗翅目等),亦吃蚯蚓,次要食物是葉子、固着性藻類。腸長為體長的0.5-0.6倍 [1] 

青石爬鮡繁殖情況

絕對懷卵量98-538粒,一般98-206粒。產卵期9-10月,產於急流石縫穴中,產黏性卵 [1] 

青石爬鮡分佈地區

分佈於四川境內的各個江河中,如青衣江、岷江、金沙江等 [2] 

青石爬鮡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