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白江

鎖定
清白江,也作青白江,漢代稱湔水 [8]  ,河口段也稱中河(古稱湔江 [17]  )。長江支流沱江的支流、都江堰分水河道,水源來自岷江,上段為蒲陽河,通過都江堰樞紐蒲柏閘分流,向東,至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原彭縣,與郫都區界河)人民渠進口閘(原稱長壽橋)始稱清白江;繼向東,流經新都區青白江區廣漢市、流向金堂縣趙鎮,匯入沱江。
清白江自人民渠進口起,至匯入北河(沱江上游幹流)止,長81公里,流域面積636.5平方公里。 [1]  如連同上游蒲陽河(24.5公里 [1]  ),全長應為105.5公里 [1]  ,彭縣誌記為107公里 [2]  (另有《金堂縣誌》記作流程150公里 [17]  )。據實測,該河年平均流量53.2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6.66億立方米,最大流量1050立方米/秒(1960年9月30日)。 [1] 
蒲陽河——清白江是成都市東部的灌溉、排洪輸水主要河流之一。 [2] 
中文名
清白江
別    名
青白江、湔水、中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沱江的支流、都江堰分水河道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
流經地區
彭州市、新都區、青白江區、廣漢市、金堂縣
發源地
蒲陽河人民渠進水閘
主要支流
彌牟河、小清白江
河    長
81 km
流域面積
636.5 km²
河    口
金堂縣趙鎮

清白江幹流概況

清白江的位置及幹流走向 清白江的位置及幹流走向
清白江,實為蒲陽河人民渠進水閘以下河段,為都江堰內江干渠。以閘為起點,在流程1.05公里處設有新橋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301平方公里)。在流程8.95公里桃花灘處有湔江分支之一的清白江(習稱小清白江,以與本渠相區別)自左岸匯入,在彭州市(原彭縣)北君平鄉平闖口,右岸有暮水河引水口,在郫都區(原郫縣)唐元鄉石壩子,右岸有原錦水河引水口。繼續沿彭州市(原彭縣)與新都區(原新都縣)界線東南行,經新都區(原新都縣)高寧鄉、利濟鄉,在流程32.2公里處以下,又沿彭州市(原彭縣)、新都界線東行,41.4公里以下沿廣漢、新都界線東行,於46.4公里處過廣漢市向陽鄉南,57.4公里處至萬福場北。繼而東南行,61.5公里處至三水鎮,65.5公里處入金堂縣境,當地稱中河。東轉南,於70公里處過清江鄉南,於78.8公里處繞金堂縣趙鎮,與毗河相匯,再東行匯入北河。沿途又分為工業用水渠,上、下馬棚堰,興隆堰,清白堰,青茅堰等支渠。清白江自人民渠進口起,至匯入北河止,長81公里,流域面積636.5平方公里。 [1] 
  • 彭州段
蔳陽河在灌彭邊界經人民渠渠首樞紐分出人民渠和青白江 蔳陽河在灌彭邊界經人民渠渠首樞紐分出人民渠和青白江
清白江起點蒲陽河人民渠分流口 清白江起點蒲陽河人民渠分流口
清白江上游彭州市與郫都區界河一段 清白江上游彭州市與郫都區界河一段
清白江上段為蒲陽河,該河在彭州市(原彭縣)北君平鄉桃花灘合湔江分流清白江後(人民渠分流口 [5]  ),始稱清白江。清白江段先後納入湔江分流清白江、新開河、新潤河、白土河和漾陽河。後僅負擔排泄彭州市(原彭縣)平原區間徑流。 [2] 
  • 新都區段
清白江新都區清流鎮段 清白江新都區清流鎮段
清白江從任家溝進水口下流入新都區境,經高寧、利濟、清白、清流、新農、新民、河屯、軍屯8個鄉,至鄧家河壩注入成都市青白江區彌牟鄉,過廣漢縣南,流至金堂縣趙鎮東南部與毗河、北河相匯成沱江。清白江在縣境全長33.4公里,河寬90~140米,河道比降3‰左右。 [5] 
清白安全流量10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峯流量1250立方米/秒。從寶瓶口河底高程718米引水而下,上游蒲陽河流繞灌、彭山麓,左岸承受各山溪暴雨徑流,常出現暴漲暴落的大洪水,汛期洪峯流量800~1200立方米/秒,洪峯流量大,含沙量也大,洪後堰口多淤積。這河流經火燒堰河邊高程575米,清白江大橋河邊高程545米,興隆渡河邊高程532米,三岔渡河邊高程507米,高橋渡河邊高程506米,三邑橋河邊高程497米,流到金堂縣趙鎮高程440米。 [8] 
  • 青白江段
清白江向東,流經新都區(原新都縣),至青白江區境朱家灣,沿彌牟西北邊緣,於右岸納彌牟河水,分出馬棚堰,再流向廣漢向陽場,然後流向趙鎮,匯入沱江。區境流長2.74公里,平均河寬120米、水深3.5米、比降2.5‰。過洪能力13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600立方米/秒,區境集雨面積1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4.56立方米/秒。它是都江堰渠系灌排兩用河道,具典型平原河流特徵,河道寬,堤岸曲,比降緩,河灘多,洪枯水位變幅大。由於上游納都江堰市及彭州市(原彭縣)的山溪河,暴雨季節匯入洪水,來勢迅猛,易生洪澇。民國時期,曾季節性通航,終因河道不規整,引水堰壩多,被迫停航。 [3] 
  • 廣漢段
清白江四川廣漢向陽鎮段 清白江四川廣漢向陽鎮段
廣漢市三水鎮段 廣漢市三水鎮段
廣漢市三水鎮段 廣漢市三水鎮段
清白江流經三邑鄉入廣漢市境。境內經廣興、向陽、新豐入萬福匯納蔣家河,至三水匯納濛陽河,向東南流至金堂縣趙鎮入沱江。縣內河段長25.8公里,集雨面積54.67平方公里,河面平均寬131米。河牀比降,團結堰以上為2‰,以下至三水為1.34‰,常年洪水量800~1000立方米/秒,冬春季節流量15~2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為16.19億立方米。 [13] 
  • 金堂段
清白江與毗河交匯處金堂縣趙鎮 清白江與毗河交匯處金堂縣趙鎮
清白江古名中江,在金堂境名中河。嘉慶《金堂縣誌》稱為湔江。輾轉東行,經郫都區(原郫縣)、彭州市(原彭縣)、新都、廣漢,彙集各山溪水,在廣漢接納i濛陽河,到金堂入沱。清白江為金堂縣西北平壩淺丘地區進行灌溉、養殖、排洪、輸水的重要河道之一。在金堂縣境內長16公里,水面面積165萬平方米,平均比降1.5‰。河牀平均寬67.9米,最寬處137.5米,最窄處37.5米。河流深切基岩,部分河段枯水期常基岩裸露,河灘處處。河牀曲流發育,彎道多,彎曲係數為1.42,河牀淤淺,河谷底部一般僅比谷緣低3米左右,洪水期易於成災。清白江南流,穿過趙鎮解放橋後,先後匯合毗河、北河流入沱江。 [17] 

清白江水文特徵

據《新都縣誌(第一輪)》,1954年蒲陽河口(即清白江始端),平均流量86.2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151立方米/秒,斷流90天,通水275天。1960年,平均流量81.2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163立方米/秒,斷流32天,通水334天。1970年,平均流量93.4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212立方米/秒,斷流43天,通水322天。1980年,平均流量90.4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208立方米/秒,斷流40天,通水326天。1985年,平均流量89.6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209立方米/秒,斷流35天,通水330天。 [5] 
據《金堂縣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1.8立方米/秒,枯洪水位懸殊,流量變幅大。1981年7月13日廣漢縣境實測得流量2200立方米/秒,但一般年份的冬季枯水時節,不少河段幾乎處於斷流狀態。 [17] 

清白江主要支流

清白江上游河道

蒲陽河,為內江水系中最北的乾渠,起於灌縣太平橋(今蒲柏閘)。進口處渠寬約26米,東偏北流,先後有靈巖溝、萬丈溝、銅馬溝自左岸匯入,於8.1公里處經蒲陽鎮公路橋,折向東南流,8.3公里處左納龍安河,大、小幹河子,9公里處左納石槽溝,11公里處左納南溪河,13.7公里處過駕虹橋,19.9公里處左納挨山河後,進入彭州市(原彭縣)境。又於23.8公里處左納土溪河,24.5公里處設節制閘,左分人民渠。閘後即為蒲陽河下段,改稱清白江。蒲陽河長24.5公里,流域面積178平方公里,進水口年平均流量94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6.42億立方米。 [1] 

清白江本干支流

彌牟河,屬沱江三級支流,位居清白江右岸彌牟境,1975年新鑿。流向東偏北,在廣漢向陽場交界處匯入清白江。流長3.5公里,平均河寬11米、水深2.5米,比降1‰,過洪能力6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80立方米/秒,集雨面積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它與北四支兩條斗渠連通,兼有灌溉功能。 [3] 
新潤河,湔江分水河道。北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彭州鎮國寺新修塔記》碑文亦稱“江析二派”。一為光水,在東,包括鴨子河和濛水。二為涵水,即今新潤河。新潤河經縣城西南流入青白江區境注入清白江(蒲陽河桃花灘以下河段名),白土河經縣城東北流入廣漢境注入清白江。 [4] 
蔣家河,上流河段名白土河,源於彭州市(原彭縣)關口,是湔堰分流之一,經彭州市(原彭縣)濛陽鎮南流入縣境後始稱蔣家河。縣內流經廣興、新豐,至萬福注入清白江。縣境河段長18.7公里,河面平均寬40米,河牀比降1.5‰,集雨面積30平方公里,過洪能量109立方米/秒。 [13] 
濛陽河,古稱濛水,源於彭州市(原彭縣)關口,湔堰分流之一,流經彭州市(原彭縣)義和入縣境,再經三星、南興、西外、東南、萬福等鄉,至三水鎮注入清白江。縣內河段長23.5公里,河面平均寬50米,河牀比降1.36‰,集雨面積63平方公里,過洪能量205立方米/秒。 [13] 

清白江分支河道

錦水河,為清白江右岸主要分支。引水口原位於郫都區(原郫縣)唐元鄉石壩子,向東南經古城鄉、高寧鄉後入新都區(原新都縣)境,於白洋沱匯入毗河左岸。1982年另建錦水河分乾渠,進水口移至高寧鄉公毅村火燒堰處。東南流經高寧、大墓山、清白站、新繁鎮,再向東經新民站、雷音寺,左納楊柳堰尾水,又東偏南經馬家、普利寺、破水碾至鐵路橋,以下即利用原楊柳堰渠道(舊名督橋河、繡川河),過洪水碾、黃土堰、金桂橋入金堂縣匯入毗河。 [1] 
人民渠(官渠堰),在境內慶興鄉蒲陽河與土溪河匯流下1250米處引都江堰之水。乾渠順湔江沖積扇緣,穿越湔江分流之各河,流經慶興、北君平、麗春、西郊、利安、軍樂、敖平、萬年、紅巖九鄉(鎮),於萬年官倉入鴨子河(利用自然河牀2公里),至紅巖繞慈母山,再入什邡界。境內乾渠長39.7公里。到1990年代,該渠已達綿遠河沖積扇,總長88公里,渠首過水能力為90立方米/秒。 [2] 
錦水河(南北朝稱湔淡口),清白江石壩子魚嘴,左支清白江,右支錦水河。錦水河在清白江右岸的凹岸引水,少進沙,進口高程為584米。流經來薰橋河邊高程527米,天緣橋河邊高程493米。 [8] 
蟆水河,從清白江上游右岸平闖口凹岸引水,進水口前江裏有河心洲,隨江水挾帶的沙石,沿主河槽排往下游,蟆水河多引取清水。平闖口進水河邊高程599米,流經卧龍橋河邊高程536米,蟆水橋河邊高程524米。 [8] 

清白江治理開發

清白江河道治理

清白江區境流長2.75公里,皆在彌牟鎮境內,全居右岸,有朱家灣、鄭家河壩、馬棚堰3處,2750米堤壩。1981年特大洪災,除馬棚堰1430米堤岸(1961年修工業渠時,採用高標準條卵石漿砌及澆鑄鋼筋混凝土)安然無恙,朱家灣和鄭家河壩則毀壞嚴重。1981~1982年,區組織治理指揮部,對朱家灣和鄭家河壩進行根治。朱家灣610米河堤,全部採用條卵石漿砌,築成導水和護岸堤壩。鄭家河壩700米河堤的310米險段,全部實行條卵石漿砌;另400米土堤以條卵石漿砌予以加固。從此,清白江河堤全部治理,至1990年,皆安全渡汛,保證了大彎、彌牟兩鎮以及工業區和寶成鐵路、川陝公路的安全。 [10] 

清白江引水工程

同心堰 同心堰
新都區段有:
右岸大堰原有常樂、楊柳、蘿蔔、興隆、插板、永固、天星、老流、漏鍾(衝)9道;左岸大堰有冬瓜、同心(老虎堰、三尺堰、王中堰改建)2道。由於承泄山溪洪水,來勢迅猛,形成河道彎曲,河岸凹凸,漕灘懸殊,每次洪後,尤以火燒堰、興隆堰、三岔河、高橋、糧溝坎、三邑橋等處變遷異常,流向不定,偏南偏北,堰口位置,遷上遷下。民國30年,興隆堰至趙鎮段,曾一度試航木船運貨,因河牀紊亂,堰壩過多,被迫停航。 [5] 
1951-1956年,縣上針對清白江河牀淤高,水流紊亂的情況,組織大挖河方,疏通河道。1968年冬,對左岸利濟鄉同福村內潰決改道處,採用封支強幹,截彎取直治理。自1952年開始,老流堰與漏鍾堰合併,又二年再並於天星堰。1954年,永固堰合併於插板堰,改稱永插堰。1961年,興隆堰再併入蘿蔔堰。1970年渠系改造,錦水河分乾渠的北二、北三支渠代替蘿蔔堰、永插堰,北四支渠代替天星堰。南二、南三支渠代替常樂堰,又錦水河分乾渠下段代替楊柳堰河下游。至1982年,縣境清白江右岸實有任家溝、錦水河分乾渠、楊柳堰、北四支渠4個進水口,左岸實有冬瓜堰、同心堰2個進水口。 [5] 
青白江區段清白江河系有:
楊柳堰,公元143年左右開鑿,“穿湔江口,灌溉繁縣農田千七百頃”,形成楊柳堰。解放前灌溉新都、新繁、金堂三縣農田9.3萬畝。1871~1983年改造渠系,將楊柳、錦水、常樂、蘿蔔四堰合併,分兩口進水,上為錦水河,下為楊柳堰,在新都區(原新都縣)雷音寺合流,至南四支渠口,下為原錦水河支渠,再下則保持原楊柳堰支渠。現稱的楊柳堰,是指楊柳堰的老渠道,在督橋河下分流,向北分支稱北流;正流居南稱南流。前有麼堰子。麼堰子在彌牟鎮白馬村左岸分水,最大引水流量3立方米/秒,渠長13.5公里,區境灌溉彌牟鎮農田1595畝、地73畝。尾水入楊柳堰。 [12] 
南流,最大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區境有趙村堰、賀江堰、紅漆堰、朱家堰、河壩堰,以及賀江、紅漆兩堰分叉再合為羊叉河上的呂公堰,共灌溉區境祥福、華嚴、景峯、繡水四鄉農田13271畝、地278畝。尾水入毗河。
北流,最大引水流量4立方米/秒,正流有二扒堰、石頭堰、黃土堰、南村堰、檬子堰、天宮堰,其分支長流河上有新開堰、沙子堰、黃草堰、工農堰、穿城堰,南北合流的三口堰起稱繡川河,上有板橋堰、石子堰,以上共灌溉彌牟、華嚴、景峯、祥福、繡水、玉虹6鄉鎮農田16869畝、地486畝。尾水入毗河。 [12] 
南四支,南四支渠屬錦水河分乾渠,在新都區(原新都縣)馬家場北分水,最大引水流量13立方米/秒,渠長8.2公里,渠道上斗渠南北橫開三對、6條,區境的祥福鄉在二、三鬥(渠)用水,灌溉農田6250畝、地101畝。尾水入毗河。 [12] 
北四支北四支渠於1971~1972年新修,在新都區(原新都縣)河屯鄉淨方村老天星堰口,利用原攔河壩,直接從清白江右岸起水,新渠6.5公里,開設5個鬥口,最大引水流量8立方米/秒,取代了原渠流程長35公里、48道分水平梁的天星堰(又稱砂罐堰)和蘿蔔堰。區境灌溉彌牟、華嚴兩鄉鎮農田30228畝、地925畝。尾水入楊柳堰。 [12] 
馬棚堰,馬棚堰歷史上分為上下馬棚兩支,均在清白江右岸起水,1958年一度合併為同口進水。1959年,國家投資將上馬棚引水壩修築為永久性樞紐工程,並新開一條7公里長的渠道(後稱工業渠)。1961年,上下馬棚又恢復各自的進水口。1970年改造渠系時,將下馬棚的引水口上移到馬棚堰渠首之上,上馬棚直接從馬棚堰取水,形成下馬棚在上、上馬棚在下的格局,但仍保持原來的灌溉體系。尾水匯入清白江及楊柳堰的長流河。 [12] 
下馬棚,在彌牟鎮獅子、挺進兩村接壤的清白江右岸分水,最大引水流量8立方米/秒,渠長16.55公里,設斗渠5條(包括1957年新開的壁山渠),灌溉區境的華嚴、景峯、玉虹3鄉農田14644畝、地1351畝。
羅家溝,在安樂橋閘上30米左岸分水,是一條短流程的小斗渠,最大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渠長2.4公里,灌溉華嚴鄉農田447畝。 [12] 
上馬棚,在華嚴鄉紅鋒村富順橋閘分水,最大引水流量3.5立方米/秒,渠長14公里,設斗渠11條,灌溉區境的華嚴、景峯、玉虹三鄉農田22794畝、地887畝。 [12] 
工業渠,與上馬棚在安樂橋同閘分水,設計最大流量16立方米/秒,實際控制進水6~8.5立方米/秒,年供工業用水1.9億立方米。渠中有下沙堰和工農堰,調劑農業用水,以彌補下游的缺水。 [12] 
廣漢境內,清白江灌區,系都江堰自流灌溉地區。水量充沛,早澇保收,習稱大堰田。民國32年11月統計(復興鄉未報),民堰有粟米堰、本尊上堰、回沙堰、小河堰、半截堰、本尊中下堰、天生堰、黃土堰、楊家堰、三牌堰、姚景堰、馮家堰、清白堰、大蛇座堰、小蛇座堰、板橋堰、白龍堰、翁家堰等。1950年,從清白江引水的有三尺堰、流水堰(均在彭州市(原彭縣)境)、天星堰(新都境)、漏鍾堰、老流堰、粟米堰、下馬棚堰、本尊堰、天生堰、白龍堰、馮家堰、接清堰(又名清白堰)、興隆堰和本尊中、下堰;再從三尺堰內引水的有沐庇堰、戴家堰、秦祖堰、何須堰;流水堰內引水的有馬宗堰、趙朋堰、孟家堰、巖堰、半邊堰、龔家堰、塔碑堰、黃土堰、楊家堰、三牌堰、姚景堰、翁家堰;下馬棚堰內引水的有回沙堰、小河堰、板橋堰與大、小蛇座堰。計大小民堰36座,灌溉復興、向陽、新豐、萬福、三水、中興等鄉、鎮的農田7.5萬畝。 [14] 
民堰築有堰首、分水平梁、碼頭、卡子和幺堰等灌排設施,少數高田高地,以筒車或龍骨車提水灌溉。全灌區有筒車60餘架,其中馬棚堰內較多,集中於三水鄉的羅經橋上下。 [14] 
1953~1956年,先後將本尊堰併入粟米堰,漏鍾堰、老流堰併入天星堰,三尺堰併入新都同心堰,馮家堰併入白龍堰,白龍堰再併入天生堰(1972年改名團結堰),秦祖堰併入沐庇堰,半邊堰併入巖堰,三牌堰併入楊家堰。1960年,上馬棚堰由四川化工廠出資,廣漢縣負擔勞力和施工領導,建成混凝土堰壩並將下馬棚堰併入。1961~1966年,相繼將流水、粟米、天生、清白、興隆、巖堰、楊家、黃土、姚景、翁家、塔碑、沐庇、龔家等堰,改建成永久性堰壩。1970年秋及1971年春的渠系改造中,將原有長、寬、彎、亂的舊式堰渠,改建成溝端路直、排灌兩利的支渠7條,總長65.5公里;斗渠52條。將同心堰、馬棚堰內的23道小堰作部分調整合並,全部納入支渠上的斗渠。合計有鬥農渠390條,總長108公里。此後,逐年對渠道進行歲修和灌溉工程的配套及綠化。至1985年,共投資78.64萬元,投標準工65.58萬個。整個灌區內有橋、涵、渡、閘等水工建築物258處,灌溉面積8.83萬畝。 [14] 
各支渠情況是:同心支渠起於彭州市(原彭縣)盡頭堰,止於新豐鄉沙河堰,長7.9公里,灌溉廣興、南興兩鄉農田1.21萬畝;流水支渠起於彭州市(原彭縣)竹瓦鄉三叉河,止於萬福鄉翁家堰,長17公里,灌溉廣興、南興、向陽、新豐、萬福等鄉農田2.78萬畝;粟米支渠起於廣興鄉團柏林,止於新豐鄉,長11公里,灌溉廣興、向陽、新豐、萬福等鄉農田1.75萬畝;馬棚支渠起於向陽鄉崩河坎,止於三水鎮羅經橋,長9.4公里,灌溉向陽、新豐、萬福、三水等鄉、鎮農田1.89萬畝;團結支渠起於向陽鄉境,止於三水鎮吳家寺,長7.8公里,灌溉新豐、萬福、三水等鄉、鎮農田7264畝;清白支渠起於萬福鄉萬福橋,止於三水華家橋,長7.9公里,灌溉三水鎮農田2769畝;興隆支渠起止均在三水境內,長4.5公里,灌溉423畝。還有從新都境內北四支渠進水的斗渠2條,灌溉廣興、向陽兩鄉農田1526畝。 [14] 

清白江水電工程

太平電站,位處彭州市太平場西2公里,引清白江水建成,總投資481.7萬元。於1976年破土動工,1978與1979年分別建成2×1250千瓦機組投產,併入國家電網運行。1981年,又建成1x500千瓦小機組。全站佔地面積共51143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4053平方米。1985年,發電1754萬度,產值114萬元,售電1564萬度,收入78.2萬元,迄今是境內鄉辦的最大電站。 [11] 

清白江航道航運

清白江航道

清白江航道全長117公里,自新都高寧鄉火燒堰入新都境,經高寧、利濟、清白、清流、新農、新民、河電、軍屯八鄉,長33公里。航道上行經彭州市(原彭縣)、郫都區(原郫縣)縣境至灌縣,下行經廣漢向陽場、三水至趙鎮,全年通航載重5噸木船。民國34年縣內一段航道部分停航,1952年全部停航。 [6] 
清白江航道在青白江區彌牟鎮過境長2.75公里,平均河寬120米,平均河深3.3米。民國時期,曾季節性通航,以竹筏、木筏為多,貨運量不大,且因河牀紊亂,堰壩多,常被迫停航。1951年,清白江航道全部停航。 [9] 
清白江廣漢境航段起於廣興鄉與彭州市(原彭縣)交界處,經向陽、新豐、萬福至三水鎮與金堂縣交界的新水碾,長25.8公里。上行通彭州市(原彭縣)三邑場,下行達趙鎮,正常年景農曆3月至12月均可通航。 [15] 

清白江渡口

興隆堰渡,古名清白渡,位於清白江上,今新農鄉興堰村與清流鄉飛石村之間,古代新繁通往清流的大道上。乾隆九年(1744)洪水將河道分為兩支,二十四年(1759)乃募化捐資建橋兩座,南名興隆橋,北名永清橋。庚子(1780)大水永清橋坍塌,興隆橋僅存一半,以木樓橋續接使用。北支永清橋兩岸崩頹無定難於重建,遂造船兩艘設渡。初置渡田10畝,嘉慶九年(1804)募捐置渡田36畝,是為義渡。同治八年(1869)重建木樓橋十七洞渡廢,此後70餘年間曾重建四次。民國35年洪水將橋衝為兩段又修復,1949年土匪暴亂撤毀兩洞,又設渡。根據交通幹線變化情況,此處無必要再建橋樑,1953年將廢橋全部撤除。現有渡船1艘,載重4噸,由清流鄉光輝村經營。 [7] 
王中寺渡,位於清流鄉三尺村與新民鄉八字村之間的清白江上。清乾隆以前名王中渡,額設渡工4名,歲給工食銀。乾隆年間建石橋,渡廢。嘉慶中石橋坍塌造大船兩艘,置渡田50畝義渡,改名尚義渡。今由清流鄉三尺村經營,有渡船1艘,載重2.4噸。 [7] 
高橋渡,位於河屯鄉牛王村與彭州市(原彭縣)竹瓦鄉高橋村之間的清白江上,自古設渡。光緒二十八年(1902)建木樓橋12洞,取名樂善橋,渡廢。民國5年土匪為患燒燬木橋數洞,復設義渡。現由牛王村經營,有渡船1艘,載重2.5噸。 [7] 
三岔河渡,位於彭州市(原彭縣)竹瓦鄉三岔村與新民鄉禾登村之間的清白江上。道光七年(1881)曾建石橋,取名天福橋,後圮。民國23年又建木橋,旋被水毀設渡。現由三岔村經營,河兩岸有固定鋼絞線安全繩,有鐵殼船1艘,自重1.7噸,載重7.5噸。 [7] 

清白江碼頭

新都區原有碼頭兩座。興隆堰碼頭,位於新農鄉興堰村與清流鄉飛石村間,建於民國31年。三邑橋碼頭,新都區新軍公路末端,建於民國19年。 [7] 
清白江航段該航段船隻主要停靠在三水鎮,當地有新碾子、祝家碾兩處菜油作坊。40年代有近50餘户加工大米的#房。三水鎮從事木船運輸的船主40多户,船工140餘人,汛期每場載往趙鎮的大米約40噸,菜油、麻枯3~5船(每船載量大的5噸,小的2噸)。1953年船隻減少,1958年後無船行駛。 [16] 
光義渡在三水鎮南濛陽河匯入清白江處。為季節性渡口,冬春搭便橋。渡口有船1只,渡工2人。1979年三水利渡橋建成後,光義渡僅是草橋村農民生產的往返渡口。 [16] 
參考資料
  • 1.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34-38
  • 2.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49
  • 3.    成都市青白江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青白江區志(第一輪):成都出版社,1995:92-96
  • 4.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47
  • 5.    新都縣誌編纂委員會.新都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386-388
  • 6.    新都縣誌編纂委員會.新都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519
  • 7.    新都縣誌編纂委員會.新都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534-535
  • 8.    新都縣誌編纂委員會.新都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98
  • 9.    成都市青白江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青白江區志(第一輪).:成都出版社,1995:235
  • 10.    成都市青白江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青白江區志(第一輪).:成都出版社,1995:341
  • 11.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92
  • 12.    成都市青白江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青白江區志(第一輪).:成都出版社,1995:334-336
  • 13.    廣漢市《廣漢縣誌》編輯部.廣漢縣誌(第一輪):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92:59-60
  • 14.    廣漢市《廣漢縣誌》編輯部.廣漢縣誌(第一輪):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92:124-125
  • 15.    廣漢市《廣漢縣誌》編輯部.廣漢縣誌(第一輪):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92:213
  • 16.    廣漢市《廣漢縣誌》編輯部.廣漢縣誌(第一輪):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92:223
  • 17.    金堂縣誌編纂委員會.金堂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