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與吐蕃青海之戰

鎖定
儀鳳三年(678年)九月, [1]  在唐與吐蕃的戰爭中,唐朝戰略進攻吐蕃,想要攻滅吐蕃, [2]  雙方在青海(今青海湖)發生的一場戰役。
名    稱
青海之戰
地    點
青海湖以南的高原上
參戰方
唐,吐蕃
結    果
各有勝負
參戰方兵力
唐軍18萬。吐蕃軍數量不明。
傷亡情況
不明
主要指揮官
唐軍:李敬玄。吐蕃軍:論欽陵。
發生時間
公元678年

唐與吐蕃青海之戰戰爭背景

儀鳳三年(公元678年)正月,在唐高宗命令下,李敬玄接替了劉仁軌出鎮河湟地區。 [3]  但是李敬玄卻沒有將帥之才、非將帥才。 [4] 
唐軍張虔勖在龍支與吐蕃交戰兩次,都獲得了勝利,斬獲的吐蕃軍首級極多。儀鳳三年(公元678年)七月,唐軍張虔勖勝利的消息傳到唐高宗朝廷。 [5] 

唐與吐蕃青海之戰戰爭過程

儀鳳三年(公元678年)九月,洮河道行軍大總管李敬玄率領劉審禮、王孝傑、李謹行、契苾明、韋待價、王杲、曹懷舜、黑齒常之、婁師德等將領以及18萬唐軍攻打吐蕃。從這份唐軍將領名單上看,儀鳳三年(公元678年)的唐軍陣容實在普通,黑齒常之當時地位尚低,其他將領中,李謹行勉強算是沙場宿將,其餘的都很普通。 [6]  劉審禮率領先鋒唐軍1萬人到達青海湖以南的大非川,與論欽陵率領的吐蕃軍發生交戰,而李敬玄率領的十幾萬萬唐軍的主力沒有按期到達。(根據唐軍征討百濟和高句麗時的編制情況,唐軍每道兵力約為1萬人,而劉審禮當時擔任唐軍先鋒部隊的行軍總管,其所統兵力也是此數,約1萬人。) [7-8]  李敬玄既沒有將帥之才,又懦怯,按兵不動,不去救援劉審禮。劉審禮戰沒,李敬玄想率唐軍撤退,但跋地設率領的另一支吐蕃軍佔據高崗阻擋唐軍,唐軍暫時停止在承風嶺。黑齒常之在夜裏率領敢死之士500人襲擊吐蕃軍營,吐蕃軍潰亂,其將領跋地設逃走。李敬玄率領十幾萬唐軍的主力返回了鄯州。 [9-11] 
唐軍李謹行所部在青海擊破數萬吐蕃軍。 [12]  唐軍契苾明所部也擊敗了一部分吐蕃軍。 [13] 
婁師德奉唐高宗的命令收集逃散的將士,軍隊又振作起來。唐高宗又命令婁師德出使吐蕃。婁師德與吐蕃將領論贊婆會於赤嶺(今青海日月山)。婁師德宣揚唐朝威信,陳述利害,使吐蕃既敬畏又心悦誠服。婁師德被改任為殿中侍御史,河源軍司馬,兼管屯田事務。 [14-15] 

唐與吐蕃青海之戰戰爭影響

吐蕃論欽陵在評價自己的所有勝利時説“唐朝把四周的蠻戎夷狄都兼併了,即使是在海外地邊的,也沒有不被消滅的。吐蕃之所以能夠獨自存在,是因為兄弟(論欽陵論贊婆)小心,得以保全。”青海之戰保住了吐蕃的獨立。 [16] 
在此戰中,黑齒常之在唐軍中嶄露頭角。在此後的唐與吐蕃的交戰中,黑齒常之多次取勝。永隆元年(680年),吐蕃軍進攻河源(青海東北部),黑齒常之擊退吐蕃軍。吐蕃論贊婆與素和貴率領3萬吐蕃軍駐紮在良非川,黑齒常之率領三千精鋭騎兵夜襲其營,斬首兩千級,繳獲羊馬數萬,論贊婆與素和貴單騎逃走。 [17-18]  黑齒常之被提拔為河源軍經略大使。黑齒常之認為河源地處要衝,打算增兵戍守,但運輸道路遙遠而且艱險,於是增設烽火台戍守點七十餘處,開屯田五千餘頃,每年收穫糧食五百餘萬石,從此戰爭和防守都有足夠的糧食貯備。 [19]  永隆二年(681年),吐蕃論贊婆經營青海,黑齒常之率騎兵擊破吐蕃軍,燒燬吐蕃軍的糧草儲備,繳獲大量羊、馬、鎧甲。黑齒常之在邊境七年的時間,吐蕃非常害怕他。 [20-22]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 卷第二百零二 唐紀十八》:儀鳳三年……九月……丙寅,李敬玄將兵十八萬與吐蕃將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
  • 2.    《全唐文》卷14:吐蕃,僻居遐裔……今欲分命將帥,窮其巢穴,克清荒服……
  • 3.    《資治通鑑》:儀鳳三年……丙子,以敬玄代仁軌為洮河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仍檢校鄯州都督。
  • 4.    《資治通鑑 卷第二百零二 唐紀十八》:劉仁軌鎮洮河,每有奏請,多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仁軌知敬玄非將帥才,欲中傷之。
  • 5.    《舊唐書》卷五 本紀第五:秋七月丁巳,宴近臣諸親於咸亨殿。上謂霍王元軌曰:……又得敬玄表奏,吐蕃入龍支,張虔勖與之戰,一日兩陣,斬馘極多……
  • 6.    《新唐書》列傳141、《舊唐書》列傳27、《舊唐書》列傳43、《舊唐書》列傳149、《新唐書》列傳35、《新唐書》列傳23、《舊唐書》列傳59、《資治通鑑》卷第二百零二 唐紀十八
  • 7.    《舊唐書》列傳43:(王孝傑)從工部尚書劉審禮西討吐蕃,戰於大非川。
  • 8.    《舊唐書》列傳27:命審禮為行軍總管,與中書令李敬玄合勢討擊。遇賊於青海,敬玄後期不至。
  • 9.    《資治通鑑 卷第二百零二 唐紀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將兵十八萬與吐蕃將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兵敗,工部尚書、右衞大將軍彭城僖公劉審禮為吐蕃所虜。時審禮將前軍深入,頓於濠所,為虜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聞審禮戰沒,狼狽還走,頓於承風嶺,阻泥溝以自固,虜屯兵高岡以壓之。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夜帥敢死之士五百人襲擊虜營,虜眾潰亂,其將跋地設引兵遁去,敬玄乃收餘眾還鄯州。
  • 10.    《新唐書》列傳第三十五:黑齒常之……儀鳳三年,從李敬玄、劉審禮擊吐蕃。審禮敗,敬玄欲引還,阻泥溝,兵不得出,賊屯高壓官軍。常之夜率敢死士五百人掩其營,殺掠數百人,賊酋跋地設棄軍走。帝嘆其才,擢左武衞將軍,檢校左羽林軍,賜金帛殊等。進為河源軍副使。
  • 11.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敬玄遂擁眾鄯州,坐改為衡州刺史。
  • 12.    《舊唐書》列傳149:李謹行……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數萬眾於青海。(歷史學家岑仲勉在《金石論叢·李秀碑》指出:此處的上元三年乃是儀鳳三年之誤。)
  • 13.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七:君諱明……從中書令李敬玄徵吐蕃,公為柏海道經略使。於是南討吐蕃,北征突厥,累摧兇鬼,勳績居多。
  • 14.    《資治通鑑 卷第二百零二 唐紀十八》:敕師德收集散亡,軍乃復振。因命使於吐蕃,吐蕃將論贊婆迎之赤嶺。師德宣導上意,諭以禍福,贊婆甚悦,為之數年不犯邊。師德遷殿中侍御史,充河源軍司馬,兼知營田事。
  • 15.    《新唐書》卷一百八 列傳第三十三:婁師德……師德奉使收敗亡於洮河,因使吐蕃。其首領論贊婆等自赤嶺操牛酒迎勞,師德喻國威信,開陳利害,虜為畏悦。
  • 16.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欽陵曰 :“……且四夷唐皆臣並之,雖海外地際,靡不磨滅,吐蕃適獨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
  • 17.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九: 時吐蕃贊婆及素和貴等賊徒三萬餘屯於良非川。常之率精騎三千夜襲賊營,殺獲二千級,獲羊馬數萬,贊婆等單騎而遁。
  • 18.    《新唐書》列傳第三十五:吐蕃使贊婆等入寇,屯良非川。李敬玄之敗,常之引精騎三千夜襲其軍,斬首二千級,獲羊馬數萬,贊婆等單騎去。
  • 19.    《資治通鑑 卷第二百二 唐紀十八》:永隆元年(庚辰,公元六八零年)……秋,七月,吐蕃寇河源,左武衞將軍黑齒常之擊卻之。擢常之為河源軍經略大使。常之以河源衝要,欲加兵戍之,而轉輸險遠,乃廣置烽戍七十餘所,開屯田五千餘頃,歲收五百餘萬石,由是戰守有備焉。
  • 20.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九:開耀中,贊婆等屯於青海,常之率精兵一萬騎襲破之,燒其糧貯而還。常之在軍七年,吐蕃深畏憚之。
  • 21.    《新唐書》列傳第三十五:永隆二年,贊婆營青海,常之馳掩其屯,破之,悉燒糧廥,獲羊、馬、甲首不貲。詔書勞賜。凡蒞軍七年,吐蕃檐畏
  • 22.    《資治通鑑 卷第二百二 唐紀十八》:常之在軍七年,吐蕃深畏之,不敢犯邊。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