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泥古道

鎖定
徽縣境內的青泥古道作為古代秦隴入蜀的必經之道,隱藏在徽縣水陽鄉、大河店鄉、嘉陵鎮、虞關鄉境內的青泥嶺山脈中。青泥古道引得詩仙李白在他的《蜀道難》中為後人留下了“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的千古名句;詩聖杜甫也在《水會渡》詩中對青泥古道留下了“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沒已久,崖傾路何難”的無限感慨。
中文名
青泥古道
地理位置
徽縣水陽鄉、大河店鄉、嘉陵鎮、虞關鄉境內的青泥嶺山脈

目錄

青泥古道人文歷史

青泥古道 青泥古道
青泥古道作為唐宋以來秦隴入蜀的通道之一,在今徽縣水陽鄉大河店鄉虞關鄉境內沿線遺留下了好幾處官方與民間記載修路歷史的碑刻。這幾處碑刻是:大河店鄉王家河行政村瓦泉自然村宋代嘉佑二年“新修白水路記”摩崖石刻;老虞關街道口馬家梁明代成化三年虞關“修路摩崖碑記”;大河店鄉王家河村瓦泉自然村《新修白水路記》摩崖東南明代萬曆十七年“白水石路記”; 大河店鄉青泥店子村明代萬曆二十九年“玄天神路”摩崖石刻;虞關鄉明代萬曆四十二年八渡溝修路摩崖石刻;大河店鄉青泥店子村清嘉慶十六年“遠通吳楚碑”與“修路碑記”;清代光緒二十年“大河店修路碑”;民國二十三年“虞關義渡記”。
青泥古道文化內涵的盧富增卻不動聲色,柳宗元寫的一篇敍事散文《興州江運記》,它記述的是唐德宗貞元十七至二十一年(公元799—804)間,御史大夫嚴礪任山南西道興州節度使時為改善自興州長舉(今陝西略陽縣)至成州(今甘肅成縣)西界的軍糧運輸條件,疏浚嘉陵江航道的事蹟。“興州之西為戎居,歲備亭障,實以精卒。以道之險隘,兵困於食,守用不固……自長舉北至於青泥山,又西抵於成州,過慄亭川、逾寶井堡,崖谷峻隘,十里百折,負重而上,若搗利刃,顛踣騰箱,血流棧道……夫畢力,守卒延頸,嗷嗷之聲,其可哀也,若是者綿三百里而餘……”盧富增説,這段文字完全是柳文多用短句、簡練生動的特點,它足可佐證唐代時青泥道(翻越河池縣青泥嶺的一段古蜀道)雖然極為艱險,但卻是一條南北必經通道。

青泥古道特色

青泥古道 青泥古道
青泥古道真正的魅力得從青泥村才開始。
在青泥村的文化廣場,屹立着兩座白水泥塑像,左邊的詩聖杜甫面容清癯,手中拿的毛筆似乎重若千斤;而右邊的詩仙則顯得神采飛揚,他舉杯相約,好像要和來客一起共醉呢!
雨中靜寂的青泥村在歷史上絕不尋常,宋以前的歷代朝廷都在這裏設下驛站供路人歇息。
北宋殿中侍御史趙抃在景祐元年(1034)及以後的幾年中數次自長安入蜀走青泥道,他在青泥驛是這樣的心境:“暫留山驛又晨興,西望旌旄想舊朋……境上憑侍逐遠境,青泥寒曉入雲登。”
青泥古道 青泥古道
在青泥村,八棵枝幹共生在一起的銀杏樹——“八仙樹”,可以看到已經傾頹,但卻雕窗明柱的清代的民居——杜家大院,在草叢間,仍然留有前人制作的石槽、石碾和石臼等舊物,這從側面可以印證昔日的青泥村所在地是青泥古道上過往的官宦商旅準備糧秣、儲存體力的中轉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