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痤瘡

(皮膚科疾病)

鎖定
痤瘡,又名尋常痤瘡(Acne Vuglaris)或常説的“青春痘”,是一種較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主要發生於面頰、額部和下頜,且也可擴展至軀幹如前胸部、背部及肩胛部。整體呈現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以及瘢痕等特徵,並伴隨皮脂溢出。高發人羣主要為青春期男女,發病率可高達54%。痤瘡的發生原因是複雜的,包括體內雄激素水平異常、皮脂腺大量分泌、毛囊周圍細胞角化異常,以及丙酸桿菌引發的炎症反應等。
痤瘡的典型症狀包括皮損(如粉刺、丘疹、膿皰)和皮脂溢出。初期粉刺,如白頭或黑頭,後期可形成炎症丘疹,其頂端可以產生小膿皰。皮膚上的腫塊或膿腫形態難免影響美觀,引起患者的社交困擾而帶來心理壓力,也可能進一步惡化痤瘡疾病。
治療痤瘡主要手段包括改善生活習慣、使用療效明顯的藥物(如外用維A酸類藥物、過氧苯甲酰過氧化物、抗生素等),以及採用光動力療法和激光療法等物理療法。高糖飲食、全脂牛奶、高温環境、過度壓力和熬夜都可能加速痤瘡的發作。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飲食清淡、規律作息、適當運動以及避免長時間熬夜,都有助於預防和控制痤瘡。
增益信息上,對嚴重的痤瘡、一般治療療效不佳、女性月經不調的患者,可能需進行性激素測定檢查,這有助於判斷痤瘡是否和體內激素波動相關。而且,除了醫學治療之外,適當的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助於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使疾病得到緩解。
中醫病名
痤瘡
外文名
Acne Vuglaris
別    名
尋常痤瘡
青春痘
就診科室
皮膚科、內分泌科
多發羣體
青春期男女
常見發病部位
面頰,額部,下頜,軀幹如前胸部,背部,肩胛部
常見病因
雄激素水平及皮脂分泌增加,細菌感染,皮脂腺角化異常,炎症
常見症狀
粉刺,丘疹,膿皰,結節,膿腫,瘢痕,皮脂溢出
相關藥物
維A酸類,過氧苯甲酰抗生素,異維生A酸,抗雄激素類藥物,皮損內注射糖皮質激素

痤瘡病因

痤瘡的發病主要與雄激素水平及皮脂分泌增加相關。青年男性、女性因為身體發育,導致雄激素分泌旺盛,而雄激素導致皮脂腺產生更多的皮脂,皮脂與脱落的表皮組織混合後形成像泥沙一樣的物質堵塞毛孔,導致痤瘡的發作。
此外,痤瘡的發生還與細菌感染、皮脂腺角化異常、炎症等原因相關。

痤瘡發病機制

痤瘡是一種多因素的疾病,其主要的四種原因為:雄激素水平異常、皮脂大量分泌、毛囊周圍細胞角化異常和炎症反應(主要為痤瘡丙酸桿菌引起)。除這四大主要原因外,遺傳、心理壓力、免疫等因素也會影響痤瘡的發病或者加重病情。
  • 皮脂分泌過多是痤瘡發生的病理基礎。
皮脂腺的發育和雄激素水平有較大相關性,當體內雄激素含量增多,皮脂腺功能就會旺盛,導致油脂的大量分泌。此外,皮脂腺上有雄激素受體,雄激素受體的親和力異常也會導致皮脂分泌增加。
  • 毛囊周圍細胞角化異常是痤瘡發生的另一重要因素。
毛囊周圍細胞角化異常導致毛囊口變小、狹窄,堵塞,從而導致皮脂無法排出,形成肉眼可見的粉刺或者肉眼不可見的微粉刺。
  • 痤瘡丙酸桿菌的過度增殖。
痤瘡丙酸桿菌可以促使角質形成細胞、皮脂腺細胞和單核細胞的Toll樣受體表達,還可以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脂產生遊離的脂肪酸,遊離脂肪酸刺激毛囊及毛囊周圍發生炎症反應,使局部出現丘疹膿皰結節膿腫
  • 炎症反應。
因為皮脂溢出導致痤瘡丙酸桿菌繁殖增加,痤瘡丙酸桿菌通過調節Toll樣受體表達加劇不同程度的炎症,出現從炎性丘疹到囊腫的一系列臨牀症狀。

痤瘡誘發因素

藥物: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雄激素類藥物等均會誘發痤瘡,或使痤瘡嚴重。
飲食習慣:高糖飲食、奶製品等會誘發痤瘡或使痤瘡惡化,所以少吃甜食和全脂/脱脂牛奶,可以喝酸奶。雖然目前研究證明油膩飲食(例如鵝肝、動物脂肪)等不會使痤瘡變得更嚴重,但為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考慮,還是建議要少吃高脂類食物。
高温環境:高温環境,如夏天、在廚房,如果再經常塗抹油性乳液或粉底霜等,更會誘發痤瘡,另外經常戴頭盔也會導致皮膚高温環境,誘發痤瘡。
心理壓力和熬夜:心理壓力大或熬夜時,導致皮脂分泌增多,使痤瘡加重。

痤瘡症狀

以粉刺、丘疹、膿皰等為特徵,常伴皮脂溢出,就是俗語裏的“油乎乎”。
痤瘡的症狀 痤瘡的症狀
  • 好發部位
痤瘡好發於皮脂腺密集區域,這也是發生皮膚損傷的多發區域:面頰、額部和下頜。除此之外,也可見於軀幹,如胸部、背部及肩部為痤瘡的高發區域,多為對稱性分佈。
  • 進展症狀
初發:與毛囊一致的圓錐形丘疹,如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白頭粉刺可擠出黃白色豆腐渣樣物質,粉刺裏往往為細菌和皮脂的混合物。
加重:粉刺裏的細菌和皮脂的混合物釋放到周圍組織中,導致皮膚損傷加重,逐步形成炎症丘疹,頂端可有小膿皰。
持續發展:已經有了小膿皰的痤瘡可繼續發展成大小不一、暗紅色結節或囊腫,久治不愈可化膿形成膿腫,甚至破潰後常形成竇道和瘢痕。
  • 典型表現與分級
皮損的嚴重程度決定痤瘡的嚴重程度,可分為三度Ⅳ級痤瘡:
白頭粉刺:毛囊口被角質細胞堆積、堵塞,皮脂充塞其中,形成白色角化性丘疹,表面有表皮覆蓋,與外界不相通。此為輕度痤瘡,即Ⅰ級痤瘡。
黑頭粉刺:堵塞毛孔的皮脂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被氧化,形成黑頭粉刺。此為輕度痤瘡,Ⅰ級痤瘡。
丘疹:小而紅的疙瘩,此為中度痤瘡,即Ⅱ級痤瘡。
膿皰:丘疹的頂端出現膿皰,此為中度痤瘡,即III級痤瘡。
結節:皮膚表面堅硬而疼痛的腫塊,此為重度痤瘡,即Ⅳ級痤瘡。
囊腫:皮膚表面下疼痛,摸起來有膿液的腫塊,此為重度痤瘡,即Ⅳ級痤瘡。

痤瘡就醫

一般痤瘡隨着年齡的增長,體內激素水平趨於穩定後可以自行消退。但是中度或重度的痤瘡不僅影響患者的美觀,還會影響患者的社交、學習,甚至會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
如果認為痤瘡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或者出現了中重度痤瘡的表現,則需要及時治療。
如果出現以下狀況需要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
  • 重度痤瘡;
  • 自行使用痤瘡非處方藥物治療超過一個月無效;
  • 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如不願意去學校上學,不能參加正常的社交;
  • 痤瘡引起了疤痕。

痤瘡就診科室

痤瘡患者應該首先到皮膚科就診,就病情及其他表現接受評估,然後根據醫生安排決定是否去內分泌科就診。

痤瘡相關檢查

一般根據青年男女、皮損好發部位、皮損形態等就可以進行診斷。微粉刺(黑頭和白頭粉刺的前身)是肉眼無法看到的,可能需要在顯微鏡下查看。
女性患者可能會被問及到月經週期,這有助於判斷痤瘡是否和體內激素波動相關。
對於嚴重的痤瘡、一般治療療效不佳、女性月經不調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性激素測定檢查。一般情況下該檢查包括以下六種激素水平:睾酮、脱氫表雄酮雌二醇孕酮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
如果女性患者睾酮的含量或者促黃體生成素與促卵泡生成素的比值異常,則有可能為多囊卵巢綜合徵導致的痤瘡。

痤瘡鑑別診斷

應注意與酒渣鼻、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等進行鑑別。
酒渣鼻:多發於中年人,皮損分佈於鼻尖、兩頰、額頭為主,患部有毛細血管擴張,丘疹、膿皰、晚期形成鼻贅,即鼻翼異常增大,呈明顯累贅突出。
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多發於成年人,皮損主要為半球形或略扁平的丘疹或小結節,呈暗紅或褐色,觸之柔軟,中心壞死,玻片按壓丘疹時,可以顯出黃色或褐色小點,多對稱分佈在眼瞼、鼻唇溝及頰部。

痤瘡治療

根據痤瘡的發病機制,主要的治療手段為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控制痤瘡丙酸桿菌的繁殖、調節體內激素水平、減輕炎症,對於嚴重的痤瘡需要外用藥和口服藥聯合治療數月才能完全消除。

痤瘡一般治療

  • 健康的飲食:少吃高糖飲食和奶製品,如薯條、麪包、全脂牛奶等,多吃酸奶、蔬菜,水果和粗糧。
  • 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生活不規律,避免暴曬,注意個人衞生等。
  • 清潔皮膚:選擇清水或者合適的潔面產品保持皮膚清潔,若需化妝時選擇不會堵塞毛孔的化妝品或者無油化妝品,一定記得及時卸妝。
  • 心理疏導:痤瘡會影響患者的社交和學習,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而心理壓力過大又會導致痤瘡更加嚴重,治療痤瘡時可配合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助於患者減輕心理壓力,還會使疾病得到緩解。

痤瘡藥物治療

  • 外用藥物治療
一般痤瘡患者僅用外用藥物即可,對於外用藥物療效不佳或中重度痤瘡患者,需要採取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聯合治療。這些藥物治療均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常用外用藥物有以下幾類:
維A酸類
外用維A酸類藥物是輕中度痤瘡的首選外用藥物。
這類藥物作用主要為調節表皮角質形成細胞分化、改善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及抗炎,還具有控制痤瘡炎症後色素沉着和改善痤瘡瘢痕等作用。
維A酸類藥物和抗炎抗菌藥物聯合使用,可以增加相關藥物的皮膚滲透性。
外用維A酸類藥物常會出現輕度皮膚刺激反應,如局部紅斑、脱屑,出現緊繃和燒灼感,但隨着使用時間延長可逐漸消失。
過氧苯甲酰
過氧化物外用後可緩慢釋放出新生態氧苯甲酸,具有殺滅痤瘡丙酸桿菌、溶解粉刺及收斂的作用,可作為炎性痤瘡的首選外用抗菌藥物之一。
抗生素
包括紅黴素克林黴素夫西地酸乳膏等。由於外用抗生素易誘導痤瘡丙酸桿菌耐藥,故不推薦單獨使用,建議和過氧化苯甲酰或外用維A酸類藥物聯合應用。
壬二酸類
可減少皮膚表面、毛囊及皮脂腺的菌羣,尤其是對痤瘡丙酸桿菌有抑制作用及粉刺溶解作用,對不同類型的痤瘡均有效,可配成15%~20%霜外用。其不良反應為局部輕度紅斑和刺痛。
  • 系統藥物治療
系統治療一般用於中重度的痤瘡或者外用藥物無效的患者。部分系統治療藥物會導致胎兒畸形,因此,妊娠期女性應避免採取系統治療,系統治療均需在醫生指導下服藥。常用系統治療藥物如下:
抗生素
中重度的痤瘡患者首選的系統治療。但抗生素容易引起痤瘡丙酸桿菌及非痤瘡丙酸桿菌耐藥。因此,規範抗菌藥物的選擇及療程,或聯合其他療法,對提高療效及預防耐藥性十分重要。
異維生A酸
目前最有效的抗痤瘡類藥物,無禁忌症的痤瘡患者可儘早服用。
異維生A酸可減少油脂分泌,抑制異常角化和黑頭粉刺形成,並抑制痤瘡丙酸桿菌,對結節性、囊腫性、聚合性痤瘡效果好。
用藥時應同時關注其副作用,包括可致口唇發乾、脱屑、血脂升高等。這類藥物還有明確的致畸作用,女性患者在治療前1個月、治療期間和治療後3個月內應嚴格避孕。
激素類藥物
抗雄激素類藥物:僅適用於女性雄激素異常的患者,常用藥物包括以下兩類:
  • 口服避孕藥:避孕藥一般由雌激素和孕激素構成,雌、孕激素可以對抗雄激素,還可以直接作用於皮脂腺,減少皮脂分泌。此類藥物僅用於女性痤瘡患者。
  • 螺內酯:具有輕度抗雄激素作用,不適合男性痤瘡患者長期使用。
糖皮質激素:適用於嚴重結節性痤瘡、聚合性痤瘡、囊腫性痤瘡的炎症期和暴發性痤瘡。對嚴重的結節性或囊腫性痤瘡,可選用皮損內注射糖皮質激素。
同時應注意,要避免長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以免發生不良反應,包括激素性痤瘡或毛囊炎,使病情複雜化

痤瘡物理療法

光動力療法:輕、中度皮損可聯合紅藍光照射,通過光動力效應破壞痤瘡丙酸桿菌及減輕炎症反應。主要不良反應包括疼痛、結痂、紅斑和色沉。
激光療法:這一療法主要用於瘢痕治療。當患者到了痤瘡得到基本控制的年齡階段後期,可考慮激光療法治療痤瘡留下的瘢痕。1450nm激光、強脈衝光、脈衝染料激光和點陣激光是目前治療痤瘡及痤瘡瘢痕有效的方法。

痤瘡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痤瘡中醫治療

進行中醫藥治療時需根據辨證論治療原則使用中成藥或中醫療法治療。針灸、拔罐、耳貼等中醫外治方法均有一定療效。但目前中藥治療尚未有大規模臨牀研究證明其藥物安全性。
患者在採取中醫藥治療時,需詳細諮詢中醫師或中藥師後服藥,切忌自服中藥治療,增加疾病風險。

痤瘡其他治療

在外用藥物同時,可選擇用粉刺擠壓器擠出粉刺。化膿性皮損有時需要切開引流;清潔皮損後用藥物按摩或藥物噴霧,結合石膏藥物倒模,可達到治療和美容目的。

痤瘡綜合治療方案

分級
臨牀表現
首選治療方案
次選療法方案
不推薦療法
女性可選
維持治療
輕度
粉刺
外用維A酸
過氧化苯甲酰、水楊酸、粉刺去除、果酸、中醫藥
口服和外用抗生素
-
-
中度Ⅰ級
炎性丘疹
外用維A酸+過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過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口服抗生素+外用維A酸和(或)過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藍光、果酸、中醫藥
單一口服或外用抗生素
口服抗雄激素藥物
-
中度Ⅱ級
丘疹、膿皰
口服抗生素+外用維A酸+過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口服異維A酸、果酸、紅(藍)光、光動力、激光療法、中醫藥
單一系統療法或局部單一療法
口服抗雄激素藥物
單獨外用維A酸或+過氧化苯甲酰
重度
結節、囊腫
單獨口服異維A酸或+過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炎症反應強烈者可先口服抗生素+過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後,再口服異維A酸
口服抗生素+外用維A酸和(或)過氧化苯甲酰、光動力療法、系統用糖皮質激素(聚合性痤瘡早期可以和口服異維A酸聯合使用)、中醫藥
局部單一療法,口服抗生素單一療法
口服抗雄激素藥物
-

痤瘡預後

一般痤瘡跟青少年青春期發育相關,因此當青少年發育成熟後,25歲左右就會自行消失。也有少部分成年人會發生痤瘡,不過幾乎所有痤瘡患者經過合理治療後都會取得不錯療效。
併發症
  • 急性化膿病變
如果痤瘡不及時治療可以發展為急性化膿病變,患者可能會有發熱、畏寒、淋巴結腫大,白細胞增多等全身症狀,慢性化膿性病變則可能會形成感染灶,對身體影響也比較大。
  • 疤痕
痤瘡的危害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皮膚受損,尤其是嚴重的痤瘡因為真皮組織受到破壞以後會形成疤痕,導致皮膚出現凹凸不平的疤痕,這些疤痕不易消退,會讓患者長期受到美觀的影響。
  • 心理疾病
痤瘡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特別是重度痤瘡患者。患者羞於見人,性格變得孤僻、甚至焦慮或抑鬱等。因此,痤瘡患者不僅需要接受藥物治療緩解症狀,必要時還需要及時接受心理干預,以免發生心理疾病。

痤瘡注意事項

  • 健康教育:限制高糖和油膩飲食及奶製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攝入,適當控制體重、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及過度日曬等均有助於預防和改善痤瘡發生。此外,痤瘡尤其是重度痤瘡患者易出現焦慮和抑鬱,需配合心理疏導
  • 科學護膚:痤瘡患者皮膚常伴有皮脂溢出,皮膚清潔可選用控油保濕清潔劑潔面,去除皮膚表面多餘油脂、皮屑和微生物的混合物,但不能過度清洗,忌擠壓和搔抓。清潔後,要根據患者皮膚類型選擇相應護膚品配合使用。油性皮膚宜選擇控油保濕類護膚品;混合性皮膚T區選擇控油保濕類,兩頰選擇舒敏保濕類護膚品;在使用維A酸類、過氧化苯甲酰等藥物或物理、化學剝脱治療時易出現皮膚屏障受損,宜選擇舒敏保濕類護膚品。此外,應謹慎使用或選擇粉底、隔離、防曬劑及彩妝等化妝品,儘量避免化妝品性痤瘡發生;
  • 定期隨訪:痤瘡呈慢性過程,患者在治療中需要定期複診,根據治療反應情況及時調整治療及護膚方案,減少後遺症發生。

痤瘡疫苗

2024年1月消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科學家在該領域有了突破性進展,他們開發了一種痤瘡疫苗,已經在小鼠模型中成功減少了痤瘡相關的症狀,同時還能保持健康的皮膚微生物組完好無損。
參考來源: [1-9] 
參考資料
  • 1.    鞠強.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9修訂版)[J].臨牀皮膚科雜誌,2019,48(09):583-588.
  • 2.    突破!青春痘疫苗或將面世  .華商報[引用日期2024-01-11]
  • 3.    張學軍.皮膚性病學.2013,3,(8)
  • 4.    趙辨.臨牀皮膚病學.2017,4,(2)
  • 5.    項蕾紅. 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4修訂版)[J]. 臨牀皮膚科雜誌, 2015(1):52-57
  • 6.    吳鐵強, 梅淑清, 張晉昕, et al. 10~18歲青少年痤瘡患病率及影響因素[J]. 國際皮膚性病學雜誌, 2006, 32(4)
  • 7.    楊婷婷, 邵明娟, 石羣, et al. 關於全國大學生痤瘡發病率及影響因素的調查[J]. 臨牀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1):51-51
  • 8.    Page Not Found  .mayoclinic[引用日期2024-03-20]
  • 9.    webmd  .webmd[引用日期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