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鎖定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發生於青少年身上的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由於身體正處於發育時期,性格也不夠完善,所以在承受外界的壓力或刺激的時候容易患上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中文名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應用學科
發展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症狀表現

談話時往往前言不搭後語,有頭無尾,支離破碎,或欲言不止,或百問不答,或喜歡使用自己創造的新詞、新字、使人費解。
逐漸變得孤僻離羣、生活懶散,對外部事物不感興趣,注意力渙散,不專心聽課、學習成績下降,或是常發呆發愣,或矇頭睡覺,衣衫不整,污穢不堪,或對鏡發笑,自言自語。
情緒與言語內容常不相協調,如説有人要傷害他,但面部表現卻很高興;或為了一點點小事而勃然大怒。
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往往自我貶低、自我譴責、自卑、多疑、憂傷、焦慮、話少、反應遲鈍。 [1]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致病因素

1、遺傳因素。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的效應,不是遺傳精神分裂症本身,而是遺傳易感性
2、青春發育期身心發展迅速帶來的種種不適應、不平衡以及困惑和危機感。
3、青春發育期性機能的迅速發展和成熟、初戀失戀等誘因而導致患者常有對性的妄想等。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心理衞生協會編寫.《心理諮詢師(基礎知識)》2012修訂版: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P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