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年菜君

鎖定
青年菜君,以售賣半成品淨菜為主的O2O企業(O2O為電子商務模式,即線上網店到線下消費)。 [1]  由三個年輕人陳文、任牧、黃熾威合夥創立。
中文名
青年菜君
所屬類型
電子商務

青年菜君開辦過程

2013年還在一家IT公司工作的陳文,每到下班,拖着一身疲憊擠出回龍觀地鐵站時,都會被小攤販的食物折磨得又饞又餓又不敢吃。陳文決定:在地鐵口創辦一家半成品淨菜的實體店,讓北漂一族吃上温情的晚餐。這個創意讓三人一拍即合。充分調研後,他們發現傳統生鮮行業有兩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冷鏈配送問題,最後一公里宅配的物流成本成為制約生鮮行業的重要瓶頸;第二則是損耗問題。基於這兩個“痛點”,三位合夥人確定了青年菜君的商業模式:通過前一天晚上用户的訂單,去採購、生產、加工,杜絕損耗;同時在地鐵站建立自提點,解決冷鏈宅配問題。確定商業模式後,三位合夥人紛紛將工作辭掉,這意味着他們每個人都放棄了年薪十幾萬元的“正經工作”。任牧説:“那時真是壓力山大,啓動資金都是我們東拼西湊來的。”
2014年3月3日,“青年菜君”第一家實體店回龍觀店開始營業,他們邁出了第一步。他們用極其認真的態度對待食物,比如:“青年菜君”的私房涼麪實驗到第12次的時候,發現過兩遍涼水、一遍冰水,口感才最佳。每一道淨菜,就像是一件藝術品:青椒色澤青翠、線條纖細,肉片厚度整齊均勻,每一根土豆絲的長度和寬度都保持一致……
80餘平方米的中央廚房的一塊區域,擺放着燒杯、天平等試驗用具。每天下午,黃熾威都會與砧板師傅王雷一起研究土豆絲如何切得更整齊、肉丁如何切的更細緻、調料如何配比口感更好等“微觀問題”。為保持口感穩定,這些測量數據都會最終量化為一張明細表,形成制度。當問及“青年菜君”廚房的“生產標準”是什麼時,任牧回答:“沒有標準,食不厭精,對食物的口感與美的追求永無止境。” 這些具有食物美學的半成品淨菜價格也很親民:尖椒土豆絲8元、松仁玉米11元、咖喱雞16.5元。開業三個月,平均每天70個訂單的穩定訂單量,以及有時用户下單10個菜在家搞宴請的舉動都是對“青年菜君”制菜精益求精的肯定。
他們的夢想遠不止開一家店這麼簡單。任牧説,他們計劃2014年在北京30個地鐵口都開設“青年菜君”的店面,通過線上預訂、線下提貨、線上反饋互動這種方式,把“青年菜君”打造成一個有愛的“社區”。“讓所有的上班族都能吃上自己做的美食,是我們的初衷,也是夢想。” [1] 

青年菜君主創團隊

任牧、陳文、黃熾威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04級的學生。2013年,畢業工作幾年後,接近而立之年的3人作出了一件讓別人大跌眼鏡的選擇——辭掉年薪十幾萬元的“正經工作”去賣菜。
當然,他們不是擺地攤兒,而是以O2O(Online To Offline,意為“線上到線下”)模式銷售新鮮、方便的半成品菜。
在線下,他們在地鐵站外建立實體店面,線上建立電商平台,用户可以在線上進行訂購以後,在線下自提。 [2] 

青年菜君獲得投資

2014年8月中旬,任牧、陳文、黃熾威創辦的“青年菜君”獲得了梅花天使創始合夥人吳世春與九合創投創始合夥人王嘯聯合提供的千萬元級A輪投資。 [3] 

青年菜君關網破產

2016年8月10日,記者探訪了青年菜君位於北京三元橋附近的辦公室。辦公室玻璃門緊鎖,房間內空空如也,辦公桌上的留有少許雜物,其中幾個可見的會議室均拉上了厚厚的窗簾,玻璃門裏側堆積了數張推銷名片:顯然這扇門已有數日無人進出。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