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巖鎮

鎖定
青巖鎮,隸屬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位於花溪區南郊,東接黔陶布依族苗族鄉,南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接壤,西與燕樓、馬鈴布依族苗族鄉相連,北與孟關苗族布依族鄉毗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省會貴陽29千米。 [1]  總面積92.3平方千米。 [2] 
元為中曹百納等處長官司轄地。1986年,青巖鄉併入青巖鎮。 [1]  截至2018年末,青巖鎮户籍人口32499人。 [2]  截至2020年6月,青巖鎮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青巖。 [1] 
2011年末,青巖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606元。 [1]  截至2018年末,青巖鎮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2] 
中文名
青巖鎮
外文名
Qingyan Town
行政區劃代碼
520111101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
地理位置
花溪區南郊
面    積
92.3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青巖
電話區號
0851
郵政編碼
550027
氣候條件
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青巖古鎮
石牌坊
青巖民居
狀元府
文昌閣
車牌代碼
貴A
人    口
32499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現任領導
鎮黨委書記:趙蓉,鎮長:李博

青巖鎮歷史沿革

元為中曹百納等處長官司轄地,白納縣治曾建於鎮東之弓腰寨。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後為金竹安撫司轄地。
明屬貴州前衞。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建青巖堡為中千户所第九百户。
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置縣後,為新貴縣南下里。
清屬貴陽軍民府,置有青巖外委土舍。
民國八年(1919年),為貴陽縣轄南一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貴陽縣新六區,為第一聯保。
民國三十年(1941年),貴陽設市後,青巖屬貴築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調整區鄉,屬貴築縣燕樓區。
1949年12月,成立青巖區。
1950年7月,青巖區調整為青巖、黨武2區,青巖鎮屬青巖區。
1958年9月,成立青巖公社,青巖鎮併入青巖公社。
1959年12月,公社規模調整,青巖、黔陶、燕樓、谷增併入青巖公社。
1961年9月,調整社隊規模,青巖大公社解體,恢復原建制,同時恢復青巖鎮建制。
1966年7月,建立聯社(亦稱青巖公社)。
1967年1月,聯社撤,銷,恢復原有建制,青巖鎮、青巖公社同時存在。
1981年9月,青巖公社劃出北街、西街、南街3大隊歸青巖鎮。
1984年3月,廢除公社、大隊、生產隊體制,青巖公社改青巖鄉。
1986年,青巖鄉併入青巖鎮。 [1] 

青巖鎮行政區劃

青巖鎮區劃沿革

清管25察。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轄5保。
1949年12月,轄1鎮、4鄉。
1966年7月,青巖鎮及青巖、黔陶、燕樓、馬鈴、高坡5社組成青巖聯社。
2011年末,轄東街、明清2個居民委員會,西街、新樓、新哨、思潛、二關、歪腳、擺早、揚眉、山王廟、擺託、谷通、新關、大壩、龍井、達夯、南街、北街17個村;下設164個村(居)民小組。有106個自然村。 [1] 

青巖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青巖鎮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青巖。 [1] 
青巖鎮區劃詳情
明清社區
東街社區
南街村
西街村
北街村
歪腳村
山王廟村
擺託村
楊眉村
擺早村
新哨村
達夯村
新樓村
大壩村
新關村
思潛村
谷通村
二關村
龍井村
/
青巖鎮 青巖鎮

青巖鎮地理環境

青巖鎮位置境域

青巖鎮位於花溪區南郊,東接黔陶布依族苗族鄉,南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接壤,西與燕樓、馬鈴布依族苗族鄉相連,北與孟關苗族布依族鄉毗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省會貴陽29千米。 [1]  總面積92.3平方千米。 [2] 

青巖鎮地形地貌

青巖鎮地處貴州高原第二台階中部丘盆區,屬低中山丘陵寬谷盆地,為溶蝕低丘。最高點位於龍井村境內的大苗山,海拔1332米;最低點位於思潛的官趟河出口處,海拔1010米。平均海拔1170米。 [1] 

青巖鎮氣候

青巖鎮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温和多雨,空氣乾燥,四季無風沙。多年平均氣温15.2℃,1月平均氣温4.9℃,極端最低氣温-8℃(1977年2月9日);極端最高氣温34.7℃(1961年7月2日)。最低月均氣温4.9℃,最高月均氣温24.4℃,平均氣温年較差19.0℃。無霜期年平均280天,最長達290天,最短為27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80小.時,年總輻射91.9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117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91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 [1] 
青巖古鎮 青巖古鎮

青巖鎮水文

青巖鎮境內河道屬 青巖鎮境內河道屬
青巖鎮境內河道屬珠江流域蒙江水系,流域面積260.8平方千米,佔2.83%;境內最大河流為青巖河,從黨武鄉白馬河流入青巖後轉思潛村鬼打坡流出,從北至南流經境內北街、歪腳、擺早、思潛,長30千米,年均流量4.34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楊眉河,發源於孟關鄉西衝巖,經歪腳村下惠水,河長9.1千米,流域面積21.6平方千米,年徑流量0.35立方米/秒。又有灣河,發源於青巖鎮樟木洞,流經高寨、歪腳、揚眉,河長12.1千米,流域面積22.8平方千米,年徑流量0.29立方米/秒。 [1] 

青巖鎮自然災害

青巖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冰雹、暴雨、秋季綿雨、低温和倒春寒等。暴雨災害主要發生在5~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6年7月1日8時至2日17時,為百年未遇的暴雨。 [1] 

青巖鎮自然資源

青巖鎮有世界稀有樹種青巖鐵堅油杉,主要生長在歪腳村。 [1] 
2011年末,青巖鎮有耕地面積16.64萬畝;林地面積3.78萬畝。 [1] 

青巖鎮人口

2011年末,青巖鎮轄區總人口3374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68人,城鎮化率12.3%。另有流動人口1024人。總人口中,男性18248人,佔54.07%;女性15500人,佔45.93%;14歲以下6727人,佔19.93%;15~64歲25132人,佔74.47%;65歲以上1889人,佔5.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3857人,佔70.69%;有布依、苗、彝、仡佬、回、侗6個少數民族,共9891人,佔29.31%。2011年,青巖鎮人口出生率1.72‰,人口死亡率0.64‰,人口自然增長率1.0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65.6人。 [1] 
截至2018年末,青巖鎮户籍人口32499人。 [2] 

青巖鎮經濟

青巖鎮綜述

2011年末,青巖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606元。2011年,青巖鎮財政總收入2164.7萬元,比上年增長135.2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87.3萬元,比上年增長156.80%。從各主要税種看,青巖鎮完成營業税620.3萬元,增值税741.87萬元,企業所得税306.07萬元,個人所得税99.0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9.8%、37.56%、28.63%、109.15%。人均財政收入641元,比上年增長1.7%。 [1] 
截至2018年末,青巖鎮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2] 

青巖鎮農業

2011年,青巖鎮農業總產值2212萬元,比上年增長4.35%,農業增加值14593萬元,比上年增長4.23%,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23.64%。
青巖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青巖鎮生產糧食5987噸,其中水稻6639噸,玉米951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青巖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00畝,產量29噸;蔬菜種植面積46845畝,產量75633噸,主要品種有虹豆、黃瓜、白菜,其中白菜15600噸,豇豆14088噸。
青巖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青巖鎮生豬飼養量1.9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牛飼養量5100頭,年末存欄4998頭;家禽飼養量25.3萬羽,上市家禽23.2萬羽。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3219萬元。
截至2011年末,青巖鎮累計造林2200畝,其中防護林1300畝,經濟林900畝,林木覆蓋率23%。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9285畝,產量1085噸,主要品種有黃花梨、柑橘、獼猴桃、楊梅等,其中黃花梨430噸,柑橘226噸,獼猴桃151噸,楊梅68噸。 [1] 

青巖鎮工業

2011年,青巖鎮工業總產值達到7005萬元,比上年增長24.3%;工業增加值1951萬元。2011年,青巖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0.19億元。 [1] 

青巖鎮金融

2011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9億元,比上年增長33%;人均儲蓄3340元;各項貸款餘額0.83億元,比上年增長19%。 [1] 

青巖鎮政治

青巖鎮現任領導
青巖鎮黨委書記
趙蓉
青巖鎮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鎮長
李博
參考資料: [9-10] 

青巖鎮交通運輸

青巖鎮有南環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2.1千米,雙向6車道;貴惠線省道過境,境內長5.4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廣西。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15千米。有貴陽至青巖210快巴,公路站為貴陽市河濱公園,青巖北門2個大站。 [1] 
2011年末,青巖鎮鎮區道路總長度36.5千米;道路鋪裝面積219平方千米;鎮區橋樑4座,總長度120千米。 [1] 
2011年末,青巖鎮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9條,其中汽車100輛,年客運量800萬人次。 [1] 

青巖鎮社會事業

青巖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青巖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723人,專任教師25人;小學9所,在校生2157人,專任教師24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1%;初中1所,在校生1477人,專任教師78人,小升初升學率95.2%,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20人,專任教師21人。主要學校有貴璜中學。2011年,教育經費達1.5萬元。 [1] 

青巖鎮文化事業

1991年9月,開通青巖有線廣播站,鄉鎮到主村15杆千米,村以下8杆千米;現有廣播喇叭166只,入户率100%,通響率90。1991年9月開通青巖有線電視。12011年末,有75個電視頻道在當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4065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4065户,電視綜合覆蓋率56%,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8760小時。 [1] 
青巖鎮 青巖鎮
2011年末,青巖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9個,會員1020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5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50平方米,藏書20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5人,佔全鄉社會從業人員的0.01%,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4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青巖花燈戲等,青巖花燈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青巖玫瑰糖製作技藝、青巖刺梨酒製作技藝被列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青巖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青巖鎮有衞生院1所;病牀40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8張,固定資產總值7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53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3.3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3188人次,出院病人0.16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9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633人,參合率98.48%。 [1] 

青巖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青巖鎮有體育場地16處。50%的社區和47%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5%。 [1] 

青巖鎮社會保障

青巖鎮 青巖鎮
2011年,青巖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258户,人數1879人,支出464.5萬元,比上年增長36%,月人均206元;城市醫療救助13人次,支出7.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80户,人數707人,支出74.7萬元,比上年增長12.5%,月人均88元,比上年增長1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人,支出5.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3人次,共支出17.3萬元,農村臨時救濟7350人次,支出16.42萬元。新增就業人員304人,有5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4%,全年共幫助3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組織1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2011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55人,其中參保職工98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2279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98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98人,比上年末增加26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20人,比上年末增加48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2278人。參加失業保險98人,比上年末增加26人。參加工傷保險98人,比上年末增加26人,參加生育保險98人,比上年末增加26人。 [1] 

青巖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青巖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户1706户,比上年增加100户。光纜線路總長達120千米,主幹電纜達320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1000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700個。 [1] 
  • 給排水
2011年末,青巖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2千米,生產能力2000噸/日,生活用水45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40噸;排水管道15千米。 [1] 

青巖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轄區面對形似雙獅的山峯,其峯巖石青色,稱“青崖",後習稱“青巖”,鎮由此得名。 [1] 

青巖鎮風景名勝

  • 狀元府
狀元府 狀元府
 狀元府是貴州第一個文狀元——趙以炯的故居,坐落在小鎮狀元街1號,狀元街與北街交接,靠南邊那一截叫“下院街”,北街幹道上有指示路牌比較容易找到。大院門前是一副簡單的對聯“琴鶴譜志,論語傳家”,顯示了主人一生的志願。府第坐南朝北,為兩進四合院,府第坐南朝北,為兩進四合院,均為一正兩廂,風格是歇山式,總佔地面積700平方米左右。現存前殿、正殿、兩廂和朝門,朝門內牆上有許多不同“壽”字殘跡,據説這是趙以炯曾曾祖父趙理倫百歲時所留。建築是以木質結構為主的,氣派而不張揚,寧靜恬淡,一派書香風範。 [4-5] 
趙公專祠
趙公專祠位於青巖鎮南街,2003年10月9日貴陽市人民政府公佈為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同治年間。2001年維修。坐南向北。有大門、過廳、兩廂、享堂等,佔地面積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250平方米。石砌圓拱門上方刻“趙公專祠”。享堂面闊三間,通面闊12米,進深三間,通進深7.5米,穿鬥式懸山青瓦頂。 [5] 
石牌坊
中國郵政2016年5月19日發行的《中國古鎮(二)》郵票之一 中國郵政2016年5月19日發行的《中國古鎮(二)》郵票之一
青巖古城四門內外有八座牌坊,現保存的只有南門外的“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南門內的“趙理倫百壽坊”和北門外的“趙彩章百壽坊”三座。三座牌坊的建築造型基本相同,均呈四柱三間、三樓四阿頂式,高9.5米,寬9米,面北背南,屬清朝石牌坊建築風格。 [6] 
文昌閣
文昌閣 文昌閣
文昌閣位於東街143號,佔地面積800多平方米。建於明萬曆年間,乾隆年間重修,磚木結構,依山而建,為攢角重樓八角式。是舊時讀書人常去讀書、聚會、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 [5] 
北城門
青巖北城門 青巖北城門
北城門又稱玄武門,為重檐歇山式頂木結構建築屋頂為青灰色瓦面,泥塑脊飾,是古代欽差下達皇帝聖旨的場所。初建於明朝天啓年(1621年~1624年),清順治十七年(1601年)班麟貴之子班應壽子承父職(土司)將土城牆改建為石城牆,清嘉慶三年(1798年),武舉人袁大鵬重修擴建,是青巖軍事古鎮的象徵之一。 [5] 
定廣門
青巖明清街 青巖明清街
青巖古鎮中的定廣南門是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副總兵班應壽擴修青巖城時所建,咸豐年間,青巖團務總理趙國澎全面整修青巖城時建城門城樓。城樓面闊三間,進深4米,青瓦屋面。1993年,定廣南門經政府撥專款和集資得以重修,屋面改為黃琉璃瓦。安廣門修復時,由於沒有專家指導,工人將牆垛建在跑到上,垛下沒有護身牆着實遺憾。2000年,市政府撥專款再次重修,恢復了青瓦屋面,加修了護身牆,使定廣門基本復原舊貌。 [5] 
名人故居
抗日戰爭期間,青巖城牆完好,四座城門依舊,偏僻安全,接納了很多的“避難者”。八路軍貴陽交通站在青巖建立安宣點,把許多革命幹部家屬疏散到這裏來,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和博古(秦邦憲)的家屬都曾經在青巖住過。 [6] 
李克農親屬曾居處:位於青巖鎮北街10號,1939年~1941年李克農等中共領導人的親屬曾居於此,現仍為民居;鄧穎超之母曾居處:位於南街75號,鄧穎超之母楊振德女士1939年~1941年曾居於此,現仍為民居,經營快餐;周恩來總理之父曾居處:位於青巖背街2號,1939年~1941年,周恩來父親周懋臣老人曾在此居住,現已對外開放。 [6] 

青巖鎮榮譽稱號

古稱“四達之塗(途)",有“南鄙要害”之稱,是貴州著名古鎮之一。“青巖鐵堅油杉”為世界稀有。 [1] 
2005年9月,青巖古鎮景區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佈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3年,在頂峯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旅遊規劃項目中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
2010年,青巖古鎮榮獲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之鄉"榮譽稱號,率先成為了全國的詩詞之鄉。
2016年10月14日,青巖鎮被列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7年2月25日,青巖古鎮被列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成為全市首個、全省第5個5A級景區) [8] 
先後獲評全國曆史文化名鎮、全國文明村鎮、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全國第三批次發展改革試點鎮、中華詩詞之鄉、全省唯一省級衞生鎮和食品安全餐飲服務示範街、全省小城鎮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