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巖劉村

鎖定
青巖劉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江東街道,在冊人口1823人,電商從業人員2萬多人,平均年齡25歲。2015年,青巖劉村擁有網店數3200多家,全年銷售額達40億元人民幣,日均出單量10萬單。這裏有完善的物流網絡,有快遞23家,貨運專線160多條,覆蓋全國260多個大中城市,年貨運吞吐量440萬噸。
2014年11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夜訪青巖劉,吹響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角,稱讚青巖劉村“網店在虛擬空間服務實體經濟,開拓巨大的市場空間,你們不愧為‘網店第一村’”。 [1] 
巨大的人流和信息流向青巖劉匯聚助推青巖劉的創業熱度,2015年全國各地前來參觀考察人員3萬多人、外國友人1000多人,各類與青巖劉相關的平台粉絲量超過250萬人。英國BBC、CCTV、人民網等國內外200多家媒體持續關注,報道量超過2000條。
中文名
青巖劉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
地理位置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江東街道
面    積
310000 m²
政府駐地
浙江

青巖劉村十年發展歷程

青巖劉村 青巖劉村
2007年9月,青巖劉第一家淘寶店鋪“鄰家實惠小店”開張,開啓青巖劉村電商時代。
2008年10月,主動與義烏工商學院對接,引進該校創業學生入駐青巖劉。同年底,青巖劉村共計開出100家左右網店。
2010年4月,首家網貨超市“俏貨天下”開業,首創“一件代發”模式。
2011年3月,與真愛集團合作,開展智能網倉物流派送服務。
2012年8月,青巖劉網商服務中心成立。
2013年12月,被中國社科院、阿里研究中心授予“中國淘寶村”稱號。網店數達1000多家,全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人民幣。
2014年5月,全國首家電商公共服務平台在青巖劉上線,每週定期發佈電商知識、免費電商培訓活動、青巖劉賣家信息介紹等服務性信息,服務眾多電商創業者。
2014年11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夜訪青巖劉,吹響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角,稱讚青巖劉村“網店在虛擬空間服務實體經濟,開拓巨大的市場空間,你們不愧為‘網店第一村’”。
2014年12月,被中國社科院、阿里研究中心二次授予“中國淘寶村”稱號。網店數達2800家,全家銷售額達到35億元人民幣。
2015年1月,首屆青巖劉論壇舉辦,致力於打造成電商界的“達沃斯”。
2015年3月,全國首家高校電商創業實驗室成立,按各大電商平台細分,成為義烏工商學院學生創業實踐基地。
2015年4月,青巖劉村開創全國首個大學生電商創業夢工廠。同期,世界電商大會分會場“青巖劉電商嘉年華”成功舉辦。
2015年6月,在杭州臨安召開的全省農村電子商務現場會上,青巖劉村被評為“浙江省電子商務示範村”。
2015年8月27日,國家副主席李源潮視察青巖劉,鼓勵轉型升級。
2015年9月,青巖劉創業孵化中心成立。
2015年10月,青巖劉村新網商服務中心啓用,集展示、辦公、培訓、沙龍活動、路演、創業孵化等功能於一體。
2015年10月,青巖劉創業孵化中心被金華市人民政府授予“青年創客工場”榮譽稱號,為金華市首批“青年創客工場”之一。
2015年10月,義博會青巖劉分會場“創客夢想秀”青巖劉廣場盛大舉行,本次活動第一次全面而完整地向大眾展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下的青巖劉蓬勃發展現狀。
2015年12月,被阿里研究中心三次授予“中國淘寶村”稱號。
2015年青巖劉擁有網店數3200多家,銷售額達45億元人民幣,日均出單量10萬單,電商從業人員2萬5千多人。
2016年4月,做為2016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分會場,以“悦創享、樂江東”為主題的“眾創夢想秀”第二季活動在青巖劉拉開序幕,為青巖劉入駐企業和商家提供了一個展示與交流的創業夢想舞台,吸引更多優質互聯網人才和企業入駐,打造青巖劉互聯網生態商圈。同期,正式發佈《青巖劉模式電子商務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深度解讀了青巖劉的電商發展過程,總結提煉了各項實踐經驗,讓青巖劉模式成為全國電商城鎮化發展可複製的“義烏樣本”。 [2] 

青巖劉村形成原因

2006年,青巖劉村完成了舊村改造,每家每户建成4層半結構,但大部分家庭實際只用到一層半。底層店面和2層住房就有大量的空餘。這種房子相比於同期義烏相同地段房租便宜20%-30%。並且,青巖劉地處城鄉結合區域,生活成本較低。另外,房屋結構上集住宿、辦公、倉儲等多功能於一體,非常適合經濟實力弱、剛起步的電商創業。
結合義烏豐富的商業信息、商品城的貨源和商貿物流的便捷,整個青巖劉的創業門檻很低,非常適合缺乏資金、缺乏信息、缺乏途徑的草根創業。
2009年,義烏工商學院率先在全國高校中開設淘寶創業班,成為青巖劉第一個成批的電商創業羣體,其後有近萬名學生在青巖劉創業。

青巖劉村具備的優勢

1、 配套設施完善
基礎配套方面,青巖劉百兆光纖免費入户,公共區域實現Wifi全覆蓋,成為大數據和移動電商發展的基礎。環境治理和街區改造方面,重新規劃全村交通、明確主副街物流功能,建立導視系統,建立文化長廊、創業廣場。此外,在青巖劉附近還配套有銀行、醫院、超市、學校等公共服務,使青巖劉真正實現了宜居宜業的城鎮化。
2、物流便利發達
自2007年電商發展初期第一家快遞開始入駐青巖劉後,各類快遞物流不斷進駐村裏服務電商,2010年入駐5家,2015年國內“四通一達”全覆蓋,國外DHL等20多家快遞物流公司進駐,可以將網貨快速送達全國各地和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青巖劉一街之隔的江東貨運市場更是義烏第一大物流市場,物流收發貨零距離。並且因為青巖劉網貨集中、發貨量大,“一村抵十村”,各快遞物流公司針對青巖劉制定專門的價格體系,總體快遞物流價格相比其他地區有較大優勢。
3、開闢了就業新途徑
青巖劉模式開闢了就業增收新途徑,一大批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新崗位出現在社會職業中,如微商、電商運營等。擴大了社會的就業渠道,並且不少電商、微商等商業方式還可以兼職進行,大大增加收入來源,僅2015年,青巖劉促使業界新增移動電商2萬多人,新增平台電商2000多人。

青巖劉村未來發展方向

1、提高產品創新能力,增強網貨核心競爭力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科研人員為主體、實驗室為載體的科技創新活動正面臨挑戰,以用户為中心、以社會實踐為舞台、以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為特點的用户參與的創新2.0模式正在逐步顯現。在青巖劉建立新一代創客工坊——一個擁有幾乎可以製造任何產品和工具的小型工廠。這個工坊將以創業設施設備將向所有期望創新產品的創業者開放。
2、打造集中集約倉儲,釋放業態發展潛能
在進一步明確未來青巖劉電商發展的基礎上,藉助青巖劉城鄉結合的優勢重新規劃、佈局電商村的物流倉儲功能區域,打造一個科學合理的公共集約性倉儲功能區。從倉儲面積上解決電商對倉儲量的需求,同時可以實現貨權與實物相分離的專業化倉儲管理模式。在現有建築內,剝離目前倉儲,大大提高建築的經濟效能,同時引入更多的高品質商業業態,例如可在一樓設立O2O網貨區、創意體驗區、實驗工坊等等,完善配套功能,加快實現青巖劉城鎮化到城市化的轉變。
3、積極對接高校資源,擴大人才儲備
加大與各大專院校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在電子商務、美工、設計、物流、跨境、營銷、策劃等專業方向與高校建立人才實習實踐戰略合作,打造“青巖劉千名電商人才資源庫”。同時,由青巖劉引入第三方人才服務機構為村內電商提供一些免費服務。第三,可由政府或行業協會定期組織村內電商進行定向招聘。另外,由現有的公益性網商服務機構有針對性地為電商提供人才升級培訓服務。
4、強化金融服務,加速項目與資本有效對接
目前金融機構和各類政策對電商的支持和傾斜力度仍然不夠,設置的條件和門檻較多,落地性不足。為此,青巖劉應當強化金融服務,在融資投資、信貸、商業保險、金融信息諮詢、金融培訓等多方面建立服務體系。同時組織各類資本對接會,為義烏大量的民間閒散資本和青巖劉創業項目牽線搭橋。
5、激活交流的端口,增強創業社羣的粘性
電商創業絕大多數是80後、90後,社交是他們面臨的緊迫需求。面對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者,激活更多的交流端口、打造更多的交流平台是保持青巖劉吸引力的主要途徑。互聯網社羣是年輕人社交的主要方式,在現有的社羣基礎上,打造和引入更多的社羣組織對繁榮青巖劉社羣文化有重要作用。同時,本地的社羣組織在活動的頻次和平台上進行更多的提升將會增強創業社羣的粘性,保持青巖劉創業的激情和活力。
6、大力發展青巖劉智庫,保持創新先發優勢
建議在政府的主導下發揮青巖劉的影響力,聘請互聯網各領域專家打造“青巖劉百人智庫”,定期開展創業論壇等活動,為青巖劉模式不斷創新發展獻計獻策。同時,智庫的成立也能夠推動青巖劉進一步轉型升級,保持“網店第一村”的先發優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