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鎖定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青島市基礎地理信息與遙感中心)始建於1951年,是隸屬於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生產、科研單位,被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島市中小學海洋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研究院主要負責全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維護和使用,負責全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加掛青島市測繪應急保障中心牌子,承擔應急地理數據標準制定、採集整合、動態更新、現場測繪及數據發佈職責,為全市突發及重大事件的應急救援、指揮決策、災後重建等提供測繪地理信息保障工作;加掛西海岸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牌子,主要承擔西海岸新區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整合、更新、管理和維護,為西海岸新區地理信息平台建設和服務提供技術保障。 [1] 
根據2024年3月研究院官網數據,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有在崗職工690餘人,專業技術人才佔70%以上;下設7個科研機構,搭建了3個國家級平台、1個省級平台、5個市級平台。 [1] 
中文名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成立時間
1951年
機構地址
青島市市北區山東路189號
主管部門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屬    性
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
山東省和青島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國家一級單位
山東省測繪產品質量檢驗站青島分站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發展歷史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參加活動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參加活動(5張)
1951年,組建了測量隊,隸屬於青島市建設局。
1972年3月1日,正式開始事業單位企業管理,對外實行業務收費,市財政對差額部分予以補助;人員發展到130人。同時撤銷中共青島市城建局測量隊支部委員會;成立城建局勘察測量隊支部委員會。
1979年12月25日,成立中國共產黨勘察測量大隊委員會。
1980年,大隊由青島市城建局劃歸市規劃管理局領導;並開始獨立核算,實行自收自支的經營管理體制。
1982年5月,規劃管理局撤消,大隊劃歸城市建設局。
1983年12月,城市建設局撤銷,該隊從屬於市政工程總公司。
1987年10月19日,經市編委批准該處為縣級事業單位。
1988年6月2日,劃歸市土地管理局(規劃局) 管理。
1990年9月3日,更名為”院”。
2004年7月20日,經市編委批准該院成立並加掛“青島市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牌子,於2009年更名為“青島市基礎地理信息與遙感中心”。
2013年7月,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批覆同意以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和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為依託,建設“地圖文化與創意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6年6月23日,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同意在該院內部增設測繪應急保障中心。 [3] 
2022年3月,入選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6]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科研條件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人員編制

根據2024年3月研究院官網數據,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有在崗職工690餘人,專業技術人才佔70%以上,博士、碩士研究生260餘名,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29名,高級工程師259名,國家註冊土木(岩土)工程師44名,國家註冊測繪師143名,註冊一級結構師資格3人,註冊安全師6人,註冊諮詢師11人,註冊造價師3人,一級建造師21人,二級建造師9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合格證2人,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系統操作手合格證26人,IV類多旋翼機長證書2人,計算機信息集成項目經理資質證書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名、自然資源部測繪地理信息智庫專家1名,全國十大工程測量工匠、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測繪地理信息創新巾幗人物、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大國工匠、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各1名,全國青年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人才5名;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1名,山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2名、山東省建築工程大師1名,山東省服務業專業人才1名、山東省創新能手1名、獲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1名;青島市勞動模範1名,青島拔尖人才1名、青島工匠2名,區拔尖人才3名、區優秀青年人才1名。 [1] 
全國測繪系統“大國工匠”:李偉
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青年技術和學術帶頭人:王海銀
山東省測繪優秀科技工作者:胡振彪
山東省創新能手:胡振彪
中國測繪學會青年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人才:胡振彪 [8]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科研部門

根據2024年3月研究院官網數據,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下設7個科研機構,搭建了3個國家級平台、1個省級平台、5個市級平台。 [1]  [9] 
國家級科研平台:自然資源部地圖文化與創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地圖青島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海陸地理信息集成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科研平台:山東省海陸地理信息集成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市級科研平台:青島岩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市地下空間地理信息工程研究中心、青島市海陸地理信息集成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青島市海陸地理信息集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青島市地理國情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 [9] 
下屬科研機構:測繪研究所、勘察研究所、信息工程所、一分院、二分院、三分院、四分院 [2]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設備設施

根據2024年3月研究院官網數據,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擁有縱橫CW10C無人機、天狼星無人機、哈瓦無人機、飛馬V100無人機、大疆悟2無人機、飛馬F1000無人機 、大疆精靈4無人機、F200無人機、大疆M600無人機、大疆精靈4RTK版本,另外還有測量機器人、水準儀、ROV、無人船、波浪補償儀、單頻束測探儀、各型旋翼無人機、海流計、驗潮儀、激光掃描、聲學多普勒流速儀、聲學多普勒剖面儀、驗流計等各種設備。 [11]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學術交流

根據2024年3月研究院官網數據,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策劃並承辦了2014青島首屆中國地圖文化節暨地圖文化論壇,發起成立了中國地圖文化創意產業聯盟,連續承辦了南昌第二屆中國地圖文化節和南京第三屆中國地圖文化大會;在第26屆國際製圖大會中該院推選的作品代表中國參展榮獲一等獎,應邀參加第27屆國際地圖製圖大會並設立地圖文化專區,在聯合國第三次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層論壇上展示了地圖產品。 [1]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科研成就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科研成果

根據2024年3月研究院官網數據,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參與了多項國家、行業規範(標準)的編制工作,數百項工程獲省(部)、市科技進步獎及優質工程獎,近百篇科研論文獲獎。三年內,承擔國家、省市科技研究課題十餘項,包括住建部科學技術項目項目《基於BIM的城市地下空間大數據可視化管理研究與應用》;省住建廳建設科技計劃項目《基於大數據的城市治理精準化服務信息平台研究》、《基於地理國情大數據的居民區生活質量評價研究與應用》等,有專利17項,軟件著作權60項,版權139項。主編或參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20餘項,承擔編制了省、市相關技術導則大綱,為地下管線探測、建(構)築物抗震普查等專項工作提供技術標準。主編了海洋測繪叢書《海岸帶測繪技術》、《青島市深基坑工程實踐 》、《地理信息系統中的不確定問題》等多部著作。 [1]  [10] 
時間
項目
榮譽
2002年
青島通-多媒體地圖
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8年
青島市地理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建設
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8年
國家水準原點網管理信息系統
青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8年
青島市連續運行基準站系統QDCORS
青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1年
青島財富中心基坑支護工程設計(等5項)
山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二等獎
2017年
青島市市區地下管線普查與信息化建設項目
優秀測繪工程白金獎
2019年
基於大數據的城市治理精準化服務信息平台
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1年
青島市應急測繪保障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
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2年
城市防汛信息實時感知與態勢推演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3年
剪紙地圖
國際地圖製圖大會一等獎
2023年
超大規模城市實景三維模型建設質量控制
青島市質量創新大賽優秀獎
2023年
青島市湛山廣場人員掩蔽工程(等12項)
青島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成果一等獎
2023年
實景三維時空大數據雲平台關鍵技術與應用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3年
超大規模城市實景三維模型建設質量控制
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參考資料 [12-20]  [24-25]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榮譽表彰

根據2024年3月研究院官網數據,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先後獲全國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先進集體、住建部“城市勘測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建設技術創新工作先進單位、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先進集體、中國測繪學會科技創新型優秀單位、山東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先進集體、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領軍企業和青島市勘察設計行業先進集體等稱號;連續8年獲“全國地理信息百強企業”,連續30年保持“山東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1]  [5]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資質證書

根據2024年3月研究院官網數據,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持有測繪甲級、工程勘察資質(綜合類甲級)、工程勘察勞務資質、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土工試驗室(甲級)、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資質、建築業企業資質(壹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海洋工程勘察(海洋岩土工程勘察)乙級、山東省土地規劃資質證書(乙級),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4]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文化傳統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形象標識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標識為藍色地球圖案與紅色“K”、“C”字母組成,代表“勘查”、“測繪”的含義。 [1]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精神文化

使命: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
理念: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文化立院
發展戰略:全院工作一盤棋、勘測信息一體化、軟硬實力齊發展
勘測精神:奉獻、擔當、開拓、創新
勘測作風:艱苦奮鬥、求真務實、嚴謹高效、包容感恩 [7]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長
張志華
黨委書記
劉延勇
副院長
呂三和、丁鵬輝、許向陽
院長助理
孫為晨
參考資料 [26-30]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社會評價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的地圖工作者,滿懷創新激情,藉助奇思妙想,給一堆枯燥數據和幾何圖形注入文化魂魄,使其搖身變成精美的藝術品。勘測院在地圖上“蹚”出的這條文化創意路,或許可以給人諸多啓發。 [23]  (《人民日報》評)
在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就始終高舉文化大旗,讓職工的價值觀、道德觀、意識形態和工作實踐有機交融,形成了獨具特色與魅力的勘測文化,使文化變為創業奮鬥與孜孜追求的精神動力和源泉。並將勘測文化延伸至地圖文化,把文化變為青島院一張閃亮的名片,逐漸衝出青島,走向世界,為中國地圖文化贏得榮耀與尊重。 [21]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評)
閃耀國際舞台,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其在地圖文化領域的“硬實力”,向世界呈現中國文化之美。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時代更迭中守正創新,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正是研究院二十多年來深耕中國地圖文化創意產業的最好註解。回過頭來看,研究院之所以能夠不斷積蓄“進”的力量,用地圖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國地理信息和地圖文化發展成就,推動中國地圖文化創意產業行穩致遠,正得益於其自身的久久為功。 [22]  (大眾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