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少年體育

(人羣體育形態)

鎖定
青少年體育是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的文化活動。
中文名
青少年體育

青少年體育意義

青少年體育是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最積極的干預方式,也是推動各年齡階段人羣體育發展並形成終身體育的基礎,更是學校體育、大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直接關乎到我國未來的國家人力資本質量和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青少年體育辨析

按所處的地點和場所來劃分,青少年不僅僅在學校,還處在校外的社會和家庭中,後者對於青少年發展的影響不可小視。競技運動對青少年具有其他體育形態難以企及的多種教育功能作用,可以通過公平的競爭性體育活動促進其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良好發展。組織化程度相對較高、資源較為豐富的青少年體育活動主要集中在學校,但在時問的分配和影響方面,校外的社會和家庭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青少年等同於在校學生,青少年體育等同於學校體育,甚至被更直接簡化為體育課;而青少年業餘訓練被視為精英運動員後備人才培養的“普及模式",而長期脱離教育系統獨立運行,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被擱置,青少年專項運動技能的掌握被放在了首位,帶來了一系列不良後果,。針對青少年體育的重重問題,在國務院“大部制”改革的大背景下,2010年專門成立了青少年體育司,作為青少年體育的專門政府管理機構,青少年體育未來將逐漸步入正確軌道。

青少年體育問題

青少年體育青少年體質下降

青少年體質的強弱與後天的環境、營養、體育鍛煉、衞生習慣及保健等很多因素有着密切的關係。青少年體育對青少年體質的促進,主要表現在對身體素質的提高,也即身體的運動能力,如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等,而難以改變一些先天遺傳的身體形態。現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指標更多反映的是人體的形態,多屬於醫學範疇,有相當部分的身體形態指標屬遺傳所致,而缺乏反映青少年體育提高身體素質的有效指標。如此以來,檢測結果多為醫學範圍的靜態指標,難以反映青少年體育展的效果。因此,需要有關部門針對青少年體育提高身體素質的功能,重新制訂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配套的《身體素質標準》,專門檢驗青少年體育的運動效果,以制度創新來有效地促進青少年體育發展。

青少年體育青少年業餘訓練

青少年業餘訓練是指廣大青少年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參與普及性競技運動並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作為終身體育鍛煉手段的主渠道,對少部分在競技運動方面有一定天賦或有某項運動特長的青少年,以運動隊、俱樂部等形式對他們進行更為系統的訓練,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全面發展體能和身心素質,為高水平競技運動的培養優秀後備人才。然而,我國的訓練競賽體系採用“一條龍”的垂直體制,體現為高資源投入、重精英競技、單向度培養的特點。如何既實現國家對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的目標訴求,又能體現青少年全面發展的自身規定,是進一步推動我國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課題。
青少年應該崇尚參與競技運動,競技運動符合他們的身心年齡特點,青少年業餘體育訓練的意義不僅表現在為競技體育提供後備人才,還通過培養大批體育骨幹而推動社會體育的發展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是極好的實現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的形式,不應僅僅侷限於把少部分有競技運動天賦的青少年封閉起來進行過早的專門化訓練。應該把基礎性的青少年業餘訓練大門開放,為每一個青少年提供參與競技,接受競技教育的機會,在抓好教育的基礎上,把運動成績作為衡量學生運動員參加高一級競技比賽的主要標準,青少年業餘訓練才能可持續發展。 [1] 
參考資料
  • 1.    高泳.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研究——以河南省為例[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