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少年學刊

鎖定
《青少年學刊》雜誌創刊於1993年,是由共青團山東省委主管、山東省團校及山東省青少年研究所共同主辦的面向全中國公開發行的青少年研究學術期刊。 [1] 
截至2023年3月28日,《青少年學刊》編委會有主任1人,委員12人。 [9] 
據2023年1月中國知網顯示,《青少年學刊》出版文獻3050篇,總被下載788729次、總被引11095次;(2022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2,(2022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63。 [1]  據2023年1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青少年學刊》載文量為2091篇、基金論文量為512篇,被引量為8429次、下載量為70927次,影響因子為0.59。 [3]  [11] 
中文名
青少年學刊
外文名
Youth and Adolescent Studies
語    種
中文
類    別
教育綜合
主管單位
共青團山東省委
主辦單位
山東省團校、山東省青少年研究所
編輯單位
《青少年學刊》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93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37-1506/D
國際刊號
2096-0301
現任主編
卯金濤
編輯部地址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6199號

青少年學刊歷史沿革

1993年,《青少年學刊》創刊。
2006年,該刊刊期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 [4] 
2017年4月,該刊被評為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二批認定學術期刊。 [5] 

青少年學刊辦刊條件

青少年學刊欄目方向

  • 讀者對象
《青少年學刊》的讀者對象主要為共青團幹部和少先隊輔導員、青少年理論研究工作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團員青年骨幹、青年社會組織。 [6] 
  • 報道內容
《青少年學刊》重點刊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青少年工作、青年社會組織、青少年文化、青少年法規與政策和青少年熱點問題等方面的研究文章。 [6] 
  • 主要欄目
《青少年學刊》主要設有青少年品德發展與教育、青少年生存與發展研究、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青少年文化研究、青少年問題行為研究、青少年工作論壇等欄目。 [3] 

青少年學刊人員編制

截至2023年3月28日,《青少年學刊》編委會有主任1人,委員12人。 [8] 
編委
王大偉
王增福
卯金濤
馮俊偉
權福軍
肖金明
李淼
張麗軍
陳芃
鄭敬斌
賈英健
塗可國
[8] 


青少年學刊辦刊成果

青少年學刊收錄情況

《青少年學刊》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等收錄。 [1]  [3-4] 

青少年學刊出版發行

據2023年1月中國知網顯示,《青少年學刊》出版文獻3050篇。 [1] 
據2023年1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青少年學刊》載文量為2091篇、基金論文量為512篇。 [3] 

青少年學刊影響因子

據2023年1月中國知網顯示,《青少年學刊》出版文獻3050篇,總被下載788729次、總被引11095次;(2022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2,(2022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63。 [1] 
據2023年1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青少年學刊》被引量為8429次、下載量為70927次,影響因子為0.59。 [3] 
據2018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19種)中排第3744名。 [3] 

青少年學刊文化傳統

青少年學刊辦刊理念

《青少年學刊》辦刊堅持政治性,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方向,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的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時代性,突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的時代主題,呼應時代召喚,動員廣大團幹部、青少年工作者和團員青年建功新時代;堅持學術性,遵循青少年工作理論研究的科學方法,準確把握青少年理論研究的方法、特點和趨勢,體現青少年工作和理論研究的成果;堅持實踐性,理論聯繫實際,走好新時代羣眾路線,服務共青團工作,服務青少年事業。 [6] 

青少年學刊投搞須知

一、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文字精煉,嚴禁抄襲、文責自負。
二、文稿以10000-15000字為宜,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200字以內)、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要求在20字以內。文中使用計量單位要符合國家規定標準。來稿如為課題成果或受基金資助請註明。 [11] 
三、文稿請附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通聯地址、聯繫電話、職務職稱、研究方向等。
四、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徵得其他作者同意,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順序應在投稿時決定,接錄稿通知後不改動。
五、文稿中引文應註明出處,並自行核校。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列於文後,根據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編排。
六、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網等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並以數字化方式複製、彙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不同意收錄、傳播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切勿一稿多投,兩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本刊對優秀稿件酌付稿酬,並優先推薦至“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二次文獻轉載。
七、為縮短刊出週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並請註明本人詳細聯繫方式。
八、本刊所有來稿均嚴格實行匿名評審和三審三校制度,所有上刊稿件需通過全部審核流程後方可刊發。官方電子郵箱是本刊唯一投稿渠道,請勿將稿件發給任何個人。 [10] 
九、本刊不以任何名義、任何形式向作者收取審稿費、版面費。本刊從未委託任何機構或個人代為徵稿和組稿,任何以本刊名義提供組稿、快速審稿等服務的皆為假冒行為,本刊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7] 

青少年學刊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編委會主任、主編
卯金濤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